在和蘇炆交待完後事的5天後穆拉德四世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奧斯曼的局勢和未來隨著這位中興之主離世又開始變得不清晰起來。


    不過由於穆拉德四世的死前的布置再加上他給繼承人留下的班底,小穆拉德成功繼承了蘇丹之位。


    穆拉德五世正式登上奧斯曼的曆史舞台,但是他還年幼,沒人知道他最後能像他爹一樣繼續延續奧斯曼的輝煌,還是因為執政無方被人控製成為傀儡,或者更進一步直接被有能力的人廢黜取而代之。


    奧斯曼的蘇丹之位一直是充滿各種陰謀詭計和鮮血屍體的,縱使你是高高在上的蘇丹也可能變成冰冷的屍體,這就是奧斯曼的政治慣性。


    參加完老蘇丹的葬禮蘇炆也該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是老蘇丹的好朋友不是新蘇丹的好朋友,更何況他還是個外國人。


    他繼續留在奧斯曼也沒有什麽大的意義了,他幹擾不了奧斯曼內部的政治變化,隻能吩咐當地情報人員好好注意局勢,在危急時刻可以配合穆拉德五世出逃澳宋而已。


    保穆拉德四世一係的榮華富貴既是國家和國家之間的交易,也是朋友之間的約定,於情於理都必須要遵循。


    蘇炆這趟臨時出使算是賺的盆滿缽滿了,不僅為澳宋拿下了波斯灣附近的土地,還給自己搞了一個帕夏的頭銜。


    當然隻是穆拉德五世按穆拉德四世的遺囑給他的榮譽頭銜而已,方便他在奧斯曼境內活動出入皇宮,沒有什麽實際的權力,既沒有封地也調不動兵。


    比起虛名波斯灣的土地才是實際利益,至於為什麽波斯灣周圍的土地落到了奧斯曼手裏又是另一迴事了,這也算是穆拉德四世對於奧斯曼的曆史功績了。


    穆拉德四世執政期間搞改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富國強兵,兵強起來了自然不是拿來當擺設的,而且穆拉德四世本身就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所以他沒事帶著兵出去打仗,一仗打贏了波蘭立陶宛聯邦,後來他還趁波蘭被幾國圍毆時拿下了波蘭在黑海沿岸的土地。


    不僅在歐洲開疆拓土以外,他還在伊斯蘭世界四處出擊,先後拿下大片土地。


    而離的近又實力弱小的阿拉伯半島就成了奧斯曼這些年擴張的主要方向,波斯灣沿岸的土地也被奧斯曼成功征服。


    得知奧斯曼征服波斯灣以後澳宋駐奧斯曼大使立馬和奧斯曼一方開啟了談判,想要拿下這些土地,價格給的也很公道800萬澳元。


    穆拉德四世得知後也很滿意,因為價格確實很公道,此時波斯灣啥資源沒有,隻有滿天黃沙連人口都沒有多少,這種爛地送人都沒人要。


    要不是地緣因素奧斯曼都不想向這裏擴張,純純的負資產,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往這裏打一趟都不夠油錢。”


    但是穆拉德四世一直壓著沒鬆口,作為統治者他是非常精明且敏感的,他知道澳宋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主,花這麽多錢買沙子幹嘛,難道用來燒玻璃嗎?


    所以他覺得澳宋人在塊地上有文章要做,搞不好這塊地下麵有什麽未知的財富或者澳宋人想用這塊地實現什麽戰略價值。


    這個時代波斯灣的戰略價值雖然比不上紅海沿岸,但是至少也是沿海地區,要是澳宋人想在這裏囤積軍隊怎麽辦?


    於是穆拉德四世向澳宋外交官透露了部分擔憂,然後澳宋一方迴複說拿下這塊地隻是為了商業用途用來建立商站,絕對不會有軍事用途威脅到奧斯曼的國家安全。


    在派人去把波斯灣的土地翻了一個底朝天也沒發現什麽有用的礦產後,而且那個破地方也確實不像可以長時間駐紮大軍的樣子,再加上澳宋人一向信譽很好又一再保證後,穆拉德四世有些動心了。


    又可以賺錢,又可以增加雙方關係,還可以甩掉包袱,這麽好的事誰都會心動。


    但是穆拉德四世還是忍住了,一個是他疑心病犯了總覺得事情太好不真實,還有就是他想繼續待價而沽,看看澳宋人是否能繼續加價。


    感覺到穆拉德四世的曖昧以後,澳宋一方直接冷處理了這件事,並沒有繼續談下去,再這麽熱切的找穆拉德四世談下去怕穆拉德四世會不會疑心病爆發覺得澳宋人目的不純打死不賣地。


    還有就是怕他漫天要價,澳宋雖然錢多但也不是這麽浪費的,還是那句話該省省該花花。


    所以在兩方的博弈之中,關於出售波斯灣沿岸土地的談判就被無限期擱置了。


    結果這幾年穆拉德四世身體不行了,為了給下一代人鋪路,他隻有出售這塊看似非常雞肋的地方給澳宋人換個人情,至少他這一脈的子孫有一個退路。


    而且為了進一步獲取澳宋人的好感,好人做到底直接幫忙把那塊土地本就不多的本地居民趕走或者清除,這可給澳宋省了不少事。


    蘇炆看著不斷遠去伊斯坦布爾久久不能迴神,他也不知道這輩子是否還能迴到這個地方故地重遊。


    他已經第一時間將奧斯曼正式出售波斯灣沿岸土地的消息通過情報係統發迴澳宋了,估計前來開發的船隊都在路上了。


    不過澳宋不打算一來就勘探石油,而是先老老實實的在此地建立商業站點,修建堡壘和道路,再進行少量的移民,等時機合適了再駐軍。


    當然雖然沒有“正規軍隊”,但是會有“武裝商業護衛隊”,畢竟世道這麽亂沒有武裝誰敢行商,商人帶著護衛隊簡直是正當的不能再正當的要求。


    等整個東南亞被澳宋完全吃下,可以向波斯灣投送大量軍事力量後,波斯灣的石油就會被開發出來為澳宋的工業發展做貢獻。


    在船上的蘇炆也沒閑著,他這次不是直接迴本土,他還要順路去一趟莫臥兒,也就印度地區開展更深層次的外交往來。


    要是談好了就能給澳宋帶來巨大的好處,再加他在奧斯曼得到的東西,那麽這一趟的成果在世界外交史上都可以一席之地了。


    蘇炆這麽多年都不願意在本土好好待著,到現在都隻是一個大使級外交人員不就是為了遊覽世界,同時立下不世大功名垂青史嗎?


    當然他這個大使級跟別的大使級可不是一個概念,他是全權大使,可以便宜行事,有些外交部長都要向上報告的事,他可以一言決斷。


    地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