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軌,而遠東殖民地卻遇上了一點小小的麻煩。
“該死的毛子,這個節骨眼上給我添亂。”看完廟街那邊送來的情報後蔡牧暗自罵了一句。
情報上寫的是在雅克薩發現哥薩克人活動,並且這些哥薩克人企圖在雅克薩建造城池。
該來的還是來了,即使澳宋暗地裏給沙俄找了不少麻煩,但是沙俄的邊境線還是推到雅克薩來了,而且比曆史上還提前了幾年。
哥薩克人作為沙俄拓拓邊的先鋒軍和主力軍,一旦他們來了就意味著沙俄已經把觸角伸到了外東北邊上。
毛子的到來讓蔡牧很難辦,現在遠東殖民地連外東北都沒開發出來,即使淘金熱出現了這麽多年,但是現在外東北還是一副原始風貌。
所以遠東殖民地根本無法再往東西伯利亞去擴張,隻能任由沙俄的哥薩克們占領。
麵對現在的局麵蔡牧非常糾結,要是不管這些哥薩克讓他們在東西伯利亞站穩腳跟對於外東北是一種威脅,而且也不利於以後澳宋向東西伯利亞擴張。
但是管吧成本也劃不來,現在外東北和東西伯利亞壓根就不是可以大規模布置軍隊的地方。
這地方全是原始森林影響行軍不說還有一大堆致病昆蟲可以導致乙腦、萊姆病等,現在澳宋醫療水平還不高,得重病就意味大概率會見閻王。
而且冬有大雪,春有凍土融化後的爛泥坑,拿破侖和那個男人都搞不定,更別說現在的澳宋了。
要是強行往外東北布置大軍損耗會高的嚇人不管是物質還是生命。
要是不派大軍又不一定打過這些哥薩克人,這個哥薩克長期為沙俄開荒,風餐露宿爬冰臥雪都進化成“斯拉夫超人”了,在老林子還真沒法輕鬆打贏他們。
而且人家還是遊牧民族,進了沙俄才學會的築城和用火器,要是打不過,人家可以直接溜溜球,騎著馬就荒野求生去了。
可以說沙俄利用哥薩克在北亞東北亞拓荒簡直是神來之筆,但凡換一群人去都幹不了這個活,這些破地方就不是農耕文明的人該去的地方。
除了軍事上的困難,還有其他困難,現在遠東殖民地有一個大任務,那就是打進北京城,滅亡明王朝,整個遠東殖民地現在都在圍著這個目標轉。
蔡牧的計劃是明年,也就是1644年打進北京,選在這個時間節點是有原因的。
第一,經過多年的努力,大明北方省份的災民基本已經被澳宋接走了,現在大明北方省份已經非常空虛不再是一個巨大的泥潭。
第二,持續已久的崇禎大旱在今年已經結束了,這場持續6年之久的大旱結束代表著小冰河進入了末期,大明北方氣候開始逐漸恢複正常,不說幾年就恢複到正常水平,至少可以種地恢複農業生產了。
第三,1644年是原時空明朝滅亡的時間,蔡牧要致敬一下,還是就是蔡牧45年就要迴本土了,所以44年對他來說合適的不得了。
發現實在抽不出時間和精力去對付毛子,蔡牧決定不派軍隊去外東北,但並不是說他就啥都不管直接任由哥薩克人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首先他命令廟街及其轄區居民聚集地全部加上防務,修建防禦工事,訓練民兵,建立起有效防禦體係防止哥薩克人的突然襲擊。
其次進一步向外東北移民加強對外東北的控製和開發,同時由總督府投資大規模修建基礎設施,大搞生產,總督府暫時拿不出來兵,但錢還是可以拿出來的。
等以後騰出手可以收拾哥薩克人時不至於物資全靠外運,大軍一直在老林子裏行軍被蟲咬,本地有足夠的基礎設施和生產力後大軍的後勤會輕鬆很多。
還有就是向本土報告,讓本土想辦法在東歐給毛子上上強度,讓毛子自顧不暇,最好能把莫斯科再火燒一遍,不把毛子打痛的話他的手會越伸越長。
布置好對付哥薩克人的計劃後,蔡牧又陷入了對付大明的戰略之中,畢竟事有輕重緩急,打下北京是底線決不容有失,不然他這個總督就白幹這麽多年了。
忙完一天的工作後,蔡牧收拾了一下準備吃飯休息,當他出門時又看了一眼掛在辦公室牆上的世界地圖和遠東殖民地地圖。
世界地圖上有一個他的標畫,那就是加裏曼丹島,被大紅圈圈起來的加裏曼丹島上麵還有一個小紅圈,裏麵圈的是婆羅洲。
分割線
今天看見一個大明笑話和大家分享一下。
崇禎在地府遇見了吳三桂,崇禎想知道大明相關的事宜,君臣二人便攀談了起來。
崇禎:“長伯,闖賊被平定了嗎?”
吳三桂:“臣已經平定了闖賊!”
崇禎:“太好了,獻逆又如何了?”
吳三桂:“臣也平定了!”
崇禎:“那韃子呢?”
吳三桂:“臣正是病逝在了征討韃子的軍中。”
聽到這裏崇禎再也抑製不住眼中熱淚感動的說道:“吳長伯才是我大明的第一忠臣啊!”“當封國公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雖然吳三桂一句謊話都沒說,但是達到了如此效果,簡直是新聞學的典範,隻用部分的事實就可以把一件事改的麵目全非,以後澳宋的宣傳要好好學習啊。
“該死的毛子,這個節骨眼上給我添亂。”看完廟街那邊送來的情報後蔡牧暗自罵了一句。
情報上寫的是在雅克薩發現哥薩克人活動,並且這些哥薩克人企圖在雅克薩建造城池。
該來的還是來了,即使澳宋暗地裏給沙俄找了不少麻煩,但是沙俄的邊境線還是推到雅克薩來了,而且比曆史上還提前了幾年。
哥薩克人作為沙俄拓拓邊的先鋒軍和主力軍,一旦他們來了就意味著沙俄已經把觸角伸到了外東北邊上。
毛子的到來讓蔡牧很難辦,現在遠東殖民地連外東北都沒開發出來,即使淘金熱出現了這麽多年,但是現在外東北還是一副原始風貌。
所以遠東殖民地根本無法再往東西伯利亞去擴張,隻能任由沙俄的哥薩克們占領。
麵對現在的局麵蔡牧非常糾結,要是不管這些哥薩克讓他們在東西伯利亞站穩腳跟對於外東北是一種威脅,而且也不利於以後澳宋向東西伯利亞擴張。
但是管吧成本也劃不來,現在外東北和東西伯利亞壓根就不是可以大規模布置軍隊的地方。
這地方全是原始森林影響行軍不說還有一大堆致病昆蟲可以導致乙腦、萊姆病等,現在澳宋醫療水平還不高,得重病就意味大概率會見閻王。
而且冬有大雪,春有凍土融化後的爛泥坑,拿破侖和那個男人都搞不定,更別說現在的澳宋了。
要是強行往外東北布置大軍損耗會高的嚇人不管是物質還是生命。
要是不派大軍又不一定打過這些哥薩克人,這個哥薩克長期為沙俄開荒,風餐露宿爬冰臥雪都進化成“斯拉夫超人”了,在老林子還真沒法輕鬆打贏他們。
而且人家還是遊牧民族,進了沙俄才學會的築城和用火器,要是打不過,人家可以直接溜溜球,騎著馬就荒野求生去了。
可以說沙俄利用哥薩克在北亞東北亞拓荒簡直是神來之筆,但凡換一群人去都幹不了這個活,這些破地方就不是農耕文明的人該去的地方。
除了軍事上的困難,還有其他困難,現在遠東殖民地有一個大任務,那就是打進北京城,滅亡明王朝,整個遠東殖民地現在都在圍著這個目標轉。
蔡牧的計劃是明年,也就是1644年打進北京,選在這個時間節點是有原因的。
第一,經過多年的努力,大明北方省份的災民基本已經被澳宋接走了,現在大明北方省份已經非常空虛不再是一個巨大的泥潭。
第二,持續已久的崇禎大旱在今年已經結束了,這場持續6年之久的大旱結束代表著小冰河進入了末期,大明北方氣候開始逐漸恢複正常,不說幾年就恢複到正常水平,至少可以種地恢複農業生產了。
第三,1644年是原時空明朝滅亡的時間,蔡牧要致敬一下,還是就是蔡牧45年就要迴本土了,所以44年對他來說合適的不得了。
發現實在抽不出時間和精力去對付毛子,蔡牧決定不派軍隊去外東北,但並不是說他就啥都不管直接任由哥薩克人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首先他命令廟街及其轄區居民聚集地全部加上防務,修建防禦工事,訓練民兵,建立起有效防禦體係防止哥薩克人的突然襲擊。
其次進一步向外東北移民加強對外東北的控製和開發,同時由總督府投資大規模修建基礎設施,大搞生產,總督府暫時拿不出來兵,但錢還是可以拿出來的。
等以後騰出手可以收拾哥薩克人時不至於物資全靠外運,大軍一直在老林子裏行軍被蟲咬,本地有足夠的基礎設施和生產力後大軍的後勤會輕鬆很多。
還有就是向本土報告,讓本土想辦法在東歐給毛子上上強度,讓毛子自顧不暇,最好能把莫斯科再火燒一遍,不把毛子打痛的話他的手會越伸越長。
布置好對付哥薩克人的計劃後,蔡牧又陷入了對付大明的戰略之中,畢竟事有輕重緩急,打下北京是底線決不容有失,不然他這個總督就白幹這麽多年了。
忙完一天的工作後,蔡牧收拾了一下準備吃飯休息,當他出門時又看了一眼掛在辦公室牆上的世界地圖和遠東殖民地地圖。
世界地圖上有一個他的標畫,那就是加裏曼丹島,被大紅圈圈起來的加裏曼丹島上麵還有一個小紅圈,裏麵圈的是婆羅洲。
分割線
今天看見一個大明笑話和大家分享一下。
崇禎在地府遇見了吳三桂,崇禎想知道大明相關的事宜,君臣二人便攀談了起來。
崇禎:“長伯,闖賊被平定了嗎?”
吳三桂:“臣已經平定了闖賊!”
崇禎:“太好了,獻逆又如何了?”
吳三桂:“臣也平定了!”
崇禎:“那韃子呢?”
吳三桂:“臣正是病逝在了征討韃子的軍中。”
聽到這裏崇禎再也抑製不住眼中熱淚感動的說道:“吳長伯才是我大明的第一忠臣啊!”“當封國公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雖然吳三桂一句謊話都沒說,但是達到了如此效果,簡直是新聞學的典範,隻用部分的事實就可以把一件事改的麵目全非,以後澳宋的宣傳要好好學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