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43年,6月。


    馬建國看了一下日常安排發現明天居然沒有工作,雖然明天是周天休息日(澳宋單修),但是他又沒有休息日。


    委員長是沒有休息日的,隻有少數幾個法定節假日可以放假,畢竟要以身作則嘛,領頭的都不拚命幹,怎麽能叫下麵的人拚命呢?給我衝和跟我衝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


    當然馬建國隻要想每天都可以是休息日,大不了叫辦公廳那邊少安排點工作就是了,除了不能迴家,跟休息日沒有區別。


    叫來助手一問,馬建國才知道明天不是沒工作,而是“澳宋大學”建成儀式,自己要去參加,最近工作太忙搞的馬建國都把這個重要的事忘了。


    第二天馬建國坐上車沒有去執委會上班直接去到了位於新安區郊區的澳宋大學出席活動去了。


    到了澳宋大學以後馬建國發現許多其他部門的領導都提前到了,特別是教育部長彭凡(書友史蒂夫的小貓投稿)站在一堆大官中間說著什麽,畢竟今天他是東道主,在他的地盤上大家自然都要圍著他轉。


    彭凡此君穿越前是某知名師範大學曆史專業畢業生,雖然開礦的地點在沙漠戈壁之中,但是那裏還是分布著不少小村莊。


    所以支援計劃除了找輔助開礦的人,還招了幾個師範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去搞一下教育,學習曆史專業的彭凡也成功搭上了車。


    穿越後彭凡是穿越眾中少有的師範+純文科生,其他文科生多少沾點金融啥的,所以讓他搞生產有所欠缺,就讓他幹自己的老本行搞教育。


    而且由於他是曆史專業的畢業生,腦袋裏和手機電腦裏有不少曆史資料,這為穿越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他從幾個師範生中脫穎而出成了教育和文化部長。


    不過彭凡這個教育和文化部長一開始就是個光杆司令,隻能幫忙歸化土著,沒有什麽調動資源的能力,甚至比人家其他部的一個司長都不如。


    直到澳宋的人口多了起來,對於教育的需求快速上升地位才算是水漲船高,直到澳宋大學的成立他迎來屬於他人生中最高光的時刻。


    隨著澳宋人口規模擴大,受教育人口增多,工業化進程不斷深入,澳宋人民對於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所以由文教部牽頭成了澳宋第一所綜合性的並提供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經過兩年時間這所重點大學終於建成在了新安市新安區的土地上。


    其實在澳宋大學之前澳宋國內已經誕生了高等教育學校,比如澳宋醫學高等專科學院、澳宋礦業高等專科學院、澳宋師範高等專科學院等,還有幾所專科性質的軍事學院。


    除了這些提供專科教育的院校,澳宋科學院附屬學院可以提供本科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


    所以澳宋大學並非第一所提供高等教育的院校,不過它在其他地方是第一,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同時他也是目前少數教育部直屬的大學。


    除了澳宋大學和澳宋師範高等專科學院以外,其他高校都是其他部門和文教部一起合辦的,或者其他部門自己獨立辦學。


    所以在澳宋大學建立以前彭凡能指揮的動的高校就隻有一所而已,讓作為教育部長的彭凡一直心懷怨念,澳宋大學的成立才讓他真正揚眉吐氣。


    “彭部長你這學校修的也太偏了吧,讓我一陣好找。”馬建國看著彭凡和一群人聊的火熱隻能先用調侃來顯示自己的到來。


    果然此話一出包括彭凡在內的大小領導們都知道馬建國來了,紛紛向馬建國問好。


    “哎喲,馬委員長我也不想把學校修的這麽偏,關鍵是您舍得在新安區市中心批6000畝地給我嗎?”


    彭凡此話一出氣氛瞬間活躍了起來。


    “其他的先不說了,彭校長,今天作為東道主可要帶我們這些客人好好的轉校園。”


    然後彭凡就開始帶著一群人逛校園好好的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澳宋大學修建的這兩年,彭凡沒事就往工地跑查看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有些時候還在工地上吃住,他都快成包工頭了。


    對於澳宋大學的每一棟建築和一磚一瓦彭凡可以說出一堆道道來。


    逛完校園後馬建國很滿意,澳宋大學的硬件確實擔當的起以後成為澳宋最高學府,


    整個校園裏的建築非常有特色,現在已經使用的1000畝土地上包涵了古今中外建築的精華,還有一個巨大的可以泛舟遊玩的人工湖。


    特別是很多古代建築直接就是找的大明和歐洲的建築師修的,所以讓來參觀的穿越眾有些像進入了圓明園一樣。


    當然效果好造價可就低不了,整個澳宋大學圈了6000畝地,現在隻開發了1000畝就花了300萬元,這還是國企承包工程的成本價。


    這也是為什麽澳宋大學會修在郊區,而不是修在市中心,市中心的地寸土寸金加上土地成本造價不得上天去。


    而且就算新安市政府不收土地費也沒法修在市中心,因為市中心就沒有6000畝空閑的土地給教育部修大學了。


    其實澳宋大學目前要不了6000畝地,1000畝完全可以滿足目前的需求了,但是要考慮未來,以後隨著新安城區的不斷擴大,能用的土地肯定越來少,郊區也會變市區。


    所以彭凡打提前量,提前把地給圈起來,就算一時半會兒開發不了讓地慌著也比以後學校要擴張沒有地用來的好。


    逛完校園的一群人邊走邊聊,最後又走到了校門口,這次建成儀式的重頭戲來了那就是揭幕。


    馬建國和彭凡先後走上臨時搭建平台上進行演講。


    期間馬建國還提出了澳宋高等教育的目標,三個麵向“麵向澳宋人民”、“麵向時代”、“麵向未來”。


    演講結束後馬建國作為執委會的代表,彭凡作為教育部長和澳宋大學第一任校長共同拉動了揭幕的繩子。


    在杠杆的作用下巨大校門上的巨幕被拉開,露出“澳宋大學”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這四個字還是彭凡特意去找退休的唐文山寫的,畢竟他是穿越眾中公認的書法第一人,地位也夠高,讓他題字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唐文山的退休生活將要結束了,不僅是唐文山穿越眾裏麵退休的人全都要被返聘當老師。


    目前澳宋大學缺少高質量的老師教授,自然科學還能叫科學院那群人來,人文科學就隻有讓那些想退休躺平的穿越眾來了,沒辦法國家需要。


    最後的環節就是合影,一群大領導站在澳宋大學的招牌下合影留戀,穿越眾對於這些曆史性時刻都非常重視一個都不放過,以前是用畫師開畫,現在是用照相機留影。


    合影結束後澳宋的高等教育正式走向正軌和四化“正規化”、“科學化”、專業化”、“成熟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