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42年,12月。
“船長,六點鍾兩公裏處觀察到鯨魚水柱。”
“全速向鯨魚水柱出發,準備捕鯨。”聽見桅杆上的水手觀察到鯨魚出沒,船長立馬下達了捕鯨命令。
聽見船長的指令甲板上的水手開始有條不紊的開始自己工作,盡管船隻被風浪弄的搖來晃去。
一會兒過後果然如桅杆上的觀察水手所說,一隻帶著幼崽的雌性劍吻鯨出現在了捕鯨3號麵前。
“注意了,這是一頭帶著幼崽的母鯨,別傷到了幼崽。”
“放心吧,船長我們可都是身經百戰的,不可能傷到幼崽。”
然後操作捕鯨炮的炮手瞄準了成年鯨魚就是一炮,一聲炮響後帶著繩索的捕鯨叉成功向鯨魚射去。
不過落空了,首發落空炮手並沒有失落,旁邊的捕鯨炮立馬補射,第二發成功命中。
能在船身搖晃成這樣第二發就命中可以證明剛才那個水手說的身經百戰不是用來吹牛的話了。
魚叉成功穿透了成年鯨魚的皮膚,一瞬間大量鮮血噴湧而出染紅了附近的海水,不過這隻鯨魚並沒有立馬死去。
而是開始奮力掙紮,不過魚叉上有倒鉤,根本就不是用力就可以掙脫的,漸漸隨著失血過多,這隻鯨魚的掙紮幅度越來越小,最後歸於沉寂。
確認鯨魚已經死亡後捕鯨3號上的水手們開始利用滑輪把海水中的鯨魚屍體拉上來,由於鯨魚的體重太大,連船長也上前幫忙。
就這樣一群人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鯨魚弄上了船。
“這隻鯨魚至少有3噸,可以返航了。”
“是的,船長!”
帶著今天狩獵的戰利品捕鯨3號開始返航,至於鯨魚幼崽就被放過了,抓大放小是規矩,誰敢故意捕殺未成年鯨魚被舉報是要被罰款的,情節嚴重的還要吃官司。
像捕鯨3號這樣在南美最南部海域捕鯨的澳宋捕鯨船還有更多,自從澳宋拿下智利後,每年的12月-次年2月都有許多澳宋捕鯨船來捕鯨。
這裏可是世界鯨魚富集區之一,就和蝦夷漁場那邊一樣。
為了捕鯨澳宋專門成立了一個國企“澳宋遠洋捕鯨公司”,同時澳宋造船廠專門設計了一種用於捕鯨的捕鯨船,名字就叫捕鯨級。
這種船采用目前澳宋最成熟的蒸帆混合動力,搭載四門捕鯨炮,噸位隻有300多噸,乘員一般不超過20人。
而且每艘船沒有自己的名字,隻能根據出廠順序來命名成“捕鯨x號”。
當然澳宋開發鯨魚資源也不是無節製的。
首先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附近的鯨魚由澳宋官方壟斷開發,禁止任何外國漁船和國內私人漁船捕撈。
每年限定捕撈數量,撈完一年的指標就禁漁,而且抓大放小,不允許捕殺未成年鯨魚。
當然你也可以富貴險中求去試試非法捕撈,畢竟澳宋海軍有限不可能一直那裏轉悠,但是如果被海軍的人直接擊沉了就別怨官方做事太霸道不給人留活路了。
而且為了進一步防止私人捕撈,澳宋境內與鯨魚相關的產業全是專營專管,跟煙酒一樣,你冒著風浪和被海軍擊沉的風險捕撈的鯨魚運迴國沒人敢收。
傍晚,捕鯨3號帶著鯨魚緊趕慢趕終於在天黑前到達了火地島,港口中已經停了好幾艘捕鯨船了。
畢竟捕鯨這玩意跟捕魚一樣是很吃運氣的,有些船可能一天都見不到一根鯨魚須,而有的船一出海就可以碰到成年鯨魚。
港口鯨魚加工廠的員工過來卸貨稱重,記錄好鯨魚的重量後讓船長簽字確認後,這隻鯨魚就會被運往加工廠進行加工,加工出來的成品將會輸出到澳宋的各個地方。
捕鯨3號的船長算了一下業績決定給船員們放一天假,明天就不出海了,高興的船員們歡唿著:“船長萬歲”,然後朝著港口的酒館去了。
船長沒有選擇去喝酒,而是點了一根煙默默的抽著,然後朝著住所走去,在路上他看見了一隊士兵巡邏。
澳宋前些年拿下火地島以後就在島上修建了港口和炮台,同時還駐紮了軍隊。
火地島除了是捕鯨站以外,也是一個戰略要地,控製住它就能控製住目前美洲到澳宋的咽喉要道——麥哲倫海峽。
澳宋在火地島站穩腳跟以後麥哲倫海峽就姓澳了,想讓誰過就讓誰過,不想讓誰過就不讓誰過。
誰得罪了澳宋以後想從大西洋去太平洋就隻有從好望角去和風暴搏鬥了,畢竟巴拿馬運河可還沒修成。
船長雖然總能看見這些士兵巡邏,但是他每次都會短暫的迴憶以前的軍旅生涯。
因為以前他就是海軍的一員,即使巡邏的陸軍士兵,但至少都是兵嘛。
船長是一名服役了十年的老海軍,由於職務隻是水手長,再加上年紀大了就選擇了退役。
轉業後他來到了捕鯨公司上了捕鯨船當船長,其實以他的條件是完全可以不用再去海上玩命的,去海軍學校當個教官安穩的教書完全沒問題。
不過在捕鯨船上與風浪搏鬥時能讓他感受到自己仍然是一名海軍,而且再小的船長也是船長,即使隻能管十多個人也能讓他過一下在海軍中沒有過過的船長癮。
隨著這位實現船長夢的前澳宋海軍水手長進入夢鄉,火地島普通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船長,六點鍾兩公裏處觀察到鯨魚水柱。”
“全速向鯨魚水柱出發,準備捕鯨。”聽見桅杆上的水手觀察到鯨魚出沒,船長立馬下達了捕鯨命令。
聽見船長的指令甲板上的水手開始有條不紊的開始自己工作,盡管船隻被風浪弄的搖來晃去。
一會兒過後果然如桅杆上的觀察水手所說,一隻帶著幼崽的雌性劍吻鯨出現在了捕鯨3號麵前。
“注意了,這是一頭帶著幼崽的母鯨,別傷到了幼崽。”
“放心吧,船長我們可都是身經百戰的,不可能傷到幼崽。”
然後操作捕鯨炮的炮手瞄準了成年鯨魚就是一炮,一聲炮響後帶著繩索的捕鯨叉成功向鯨魚射去。
不過落空了,首發落空炮手並沒有失落,旁邊的捕鯨炮立馬補射,第二發成功命中。
能在船身搖晃成這樣第二發就命中可以證明剛才那個水手說的身經百戰不是用來吹牛的話了。
魚叉成功穿透了成年鯨魚的皮膚,一瞬間大量鮮血噴湧而出染紅了附近的海水,不過這隻鯨魚並沒有立馬死去。
而是開始奮力掙紮,不過魚叉上有倒鉤,根本就不是用力就可以掙脫的,漸漸隨著失血過多,這隻鯨魚的掙紮幅度越來越小,最後歸於沉寂。
確認鯨魚已經死亡後捕鯨3號上的水手們開始利用滑輪把海水中的鯨魚屍體拉上來,由於鯨魚的體重太大,連船長也上前幫忙。
就這樣一群人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鯨魚弄上了船。
“這隻鯨魚至少有3噸,可以返航了。”
“是的,船長!”
帶著今天狩獵的戰利品捕鯨3號開始返航,至於鯨魚幼崽就被放過了,抓大放小是規矩,誰敢故意捕殺未成年鯨魚被舉報是要被罰款的,情節嚴重的還要吃官司。
像捕鯨3號這樣在南美最南部海域捕鯨的澳宋捕鯨船還有更多,自從澳宋拿下智利後,每年的12月-次年2月都有許多澳宋捕鯨船來捕鯨。
這裏可是世界鯨魚富集區之一,就和蝦夷漁場那邊一樣。
為了捕鯨澳宋專門成立了一個國企“澳宋遠洋捕鯨公司”,同時澳宋造船廠專門設計了一種用於捕鯨的捕鯨船,名字就叫捕鯨級。
這種船采用目前澳宋最成熟的蒸帆混合動力,搭載四門捕鯨炮,噸位隻有300多噸,乘員一般不超過20人。
而且每艘船沒有自己的名字,隻能根據出廠順序來命名成“捕鯨x號”。
當然澳宋開發鯨魚資源也不是無節製的。
首先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附近的鯨魚由澳宋官方壟斷開發,禁止任何外國漁船和國內私人漁船捕撈。
每年限定捕撈數量,撈完一年的指標就禁漁,而且抓大放小,不允許捕殺未成年鯨魚。
當然你也可以富貴險中求去試試非法捕撈,畢竟澳宋海軍有限不可能一直那裏轉悠,但是如果被海軍的人直接擊沉了就別怨官方做事太霸道不給人留活路了。
而且為了進一步防止私人捕撈,澳宋境內與鯨魚相關的產業全是專營專管,跟煙酒一樣,你冒著風浪和被海軍擊沉的風險捕撈的鯨魚運迴國沒人敢收。
傍晚,捕鯨3號帶著鯨魚緊趕慢趕終於在天黑前到達了火地島,港口中已經停了好幾艘捕鯨船了。
畢竟捕鯨這玩意跟捕魚一樣是很吃運氣的,有些船可能一天都見不到一根鯨魚須,而有的船一出海就可以碰到成年鯨魚。
港口鯨魚加工廠的員工過來卸貨稱重,記錄好鯨魚的重量後讓船長簽字確認後,這隻鯨魚就會被運往加工廠進行加工,加工出來的成品將會輸出到澳宋的各個地方。
捕鯨3號的船長算了一下業績決定給船員們放一天假,明天就不出海了,高興的船員們歡唿著:“船長萬歲”,然後朝著港口的酒館去了。
船長沒有選擇去喝酒,而是點了一根煙默默的抽著,然後朝著住所走去,在路上他看見了一隊士兵巡邏。
澳宋前些年拿下火地島以後就在島上修建了港口和炮台,同時還駐紮了軍隊。
火地島除了是捕鯨站以外,也是一個戰略要地,控製住它就能控製住目前美洲到澳宋的咽喉要道——麥哲倫海峽。
澳宋在火地島站穩腳跟以後麥哲倫海峽就姓澳了,想讓誰過就讓誰過,不想讓誰過就不讓誰過。
誰得罪了澳宋以後想從大西洋去太平洋就隻有從好望角去和風暴搏鬥了,畢竟巴拿馬運河可還沒修成。
船長雖然總能看見這些士兵巡邏,但是他每次都會短暫的迴憶以前的軍旅生涯。
因為以前他就是海軍的一員,即使巡邏的陸軍士兵,但至少都是兵嘛。
船長是一名服役了十年的老海軍,由於職務隻是水手長,再加上年紀大了就選擇了退役。
轉業後他來到了捕鯨公司上了捕鯨船當船長,其實以他的條件是完全可以不用再去海上玩命的,去海軍學校當個教官安穩的教書完全沒問題。
不過在捕鯨船上與風浪搏鬥時能讓他感受到自己仍然是一名海軍,而且再小的船長也是船長,即使隻能管十多個人也能讓他過一下在海軍中沒有過過的船長癮。
隨著這位實現船長夢的前澳宋海軍水手長進入夢鄉,火地島普通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