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約翰二世和威廉的談判破裂後兩邊繼續交戰,威廉帶領大軍把華沙圍了一個水泄不通,到現在已經兩個月了。


    不過約翰二世還是穩如老狗,華沙可是一座既龐大又堅固的城池,勃蘭登堡軍隊隻有十萬人怎麽也不可能強行攻下這座城池,隻能采用圍困戰術。


    圍城的效果的嘛,確實有,但不是很大,波蘭立陶宛聯邦最不缺的就是糧食,作為首都的華沙更是糧食滿倉,才圍城區區兩個月,簡直不值一提。


    這樣耗下去還不知道誰勝誰負呢,畢竟十萬大軍每天的人吃馬嚼可不得了,勃蘭登堡人的後勤可比不上波蘭人。


    雖然北德意誌是平原地帶也適合種糧放牧,但是人口太稠密了,勃蘭登堡的人均耕地遠不如波蘭立陶宛聯邦。


    就在約翰二世做著耗退勃蘭登堡人的美夢時,噩耗傳來了,沙俄大軍一個月前從北部入侵進入波蘭立陶宛聯邦境內了。


    接到這個消息以後約翰二世開始慌了,波蘭立陶宛聯邦把兵力和要塞都重點布置在了斯摩棱斯克方向,北方非常的空虛。


    特別是並入波蘭立陶宛聯邦才十多年的庫爾蘭地區更是連個像樣要塞都沒有,沙俄選擇從北方繞過斯摩棱斯克一線直接就打在波立的七寸上。


    你問波蘭人傻嗎?知道北方空虛怎麽不提前布置呢?


    波蘭人當然不傻,他們當然知道沙俄從北方入侵很容易,但是沙俄和波立的邊境太長了全部重點布置壓根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而且波立之前對沙俄一直是優勢,隻要沙俄敢從北方入侵,波蘭人的大軍就可以從斯摩棱斯克直接插莫斯科,所以波蘭人隻用守好斯摩棱斯克一線就夠了。


    沙俄大軍剛進入波立境內沒多久,波蘭的大軍就打到首都了,所以之前沙俄主動入侵都是從斯摩棱斯克方向,就是為了保護首都。


    隻是這次波立的主力全被圍在華沙了不可能還有大軍可以去打莫斯科,沙俄自然敢繞路了。


    沙俄打進來已經讓約翰害怕了,但是更讓約翰二世恐慌的是,他不知道勃蘭登堡人是不是已經和沙俄達成了同盟,那樣的話波立就徹底完了。


    沙俄從東往西打,勃蘭登堡從西往東打,然後兩國在華沙會師,等兩國大軍會師城下,約翰二世就徹底失去了操作空間,波立就算接下了這波進攻,以後也要元氣大傷了。


    現在約翰二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堅守不出“避戰保船”,守住華沙保留波蘭的軍事實力,隻要有兵在,等這波過去了以後還有翻盤的可能。


    代價就是任由勃蘭登堡人和沙俄人蹂躪波立的土地,最後除了華沙和南方地區整個波立都會變成白地。


    而且南方地區幾年前已經被奧斯曼人搶過一次了,也就意味著經此一戰後,波立除了華沙和其他大城市,全部要變成白地。


    另一個選擇就是趁著沙俄大軍還沒到和城外的勃蘭登堡人拚了,隻要打贏了,就可攜大勝之威東拒沙俄,不過梭哈的話華沙也保不住了。


    而且問題是約翰二世手裏的人也不夠,對於戰勝敵人沒有太大的把握,要是他有把握不早和威廉決戰了嗎,怎麽可能被圍在華沙?


    其實波立可以動員起來的兵力比勃蘭登堡要多得多,畢竟體量擺在那裏了,但是拜體製所賜波立的常備軍太少了,要想爆兵隻能臨時征召。


    現在華沙被圍,其他地方征召起來的貴族軍隊和農奴軍沒法和華沙城裏的大軍匯合,甚至不敢來華沙附近怕被勃蘭登堡人逐個擊破。


    城外的威廉現在心情十分的好,剛剛信使來報沙俄大軍已經到了維爾諾了,而且一路暢通無阻,快的話再過一個月兩軍就可以會師了,時間站在了勃俄兩國這邊。


    最壞的情況還是發生了,勃蘭登堡和沙俄在對付波立這件事上達成了共識,現在成兩麵包夾之勢了。


    就在等待沙俄大軍的某一天事情出現了變化,這天威廉如常出來觀察對華沙的炮擊。


    炮擊華沙已經成了圍城的日常項目了,畢竟不能讓城裏的波蘭人過的太舒服了,沒事就要打上幾炮騷擾一下,當然波蘭炮兵也會還擊。


    不過今天有些反常,威廉隻看見己方的炮擊,沒看見敵方的炮擊,這讓他有些疑惑。


    “難道是波蘭人沒炮彈了?”“不對,就這個烈度再打上幾個月,波蘭人都不會缺炮彈。”威廉心中開始湧出許多想法。


    一會兒過後威廉的疑惑就解開了,波蘭人從打開城門城裏殺出來了要和自己決戰。


    威廉立馬叫來底下的將領布置應對計劃,在圍城的這些時間裏威廉早就做好完備的計劃了,不管是波蘭人出來決戰,還是外國幹涉的預案他都有。


    勃蘭登堡的士兵按照計劃開始結陣麵對波蘭人的最後一搏。


    約翰二世跟著軍隊出城後一直惴惴不安,他本來不想隨軍出征的,畢竟他哥就是死在了衝鋒路上。


    但是為了鼓舞士氣他豁出去了,不過為了保證安全他走在了隊伍最後,一旦有變立馬撤迴華沙城。


    這些天他把備用的火槍拿出來發給華沙市民,成功武裝了近三萬市民火槍兵,要不是時代變了,約翰二世還能武裝起更多人。


    不過火槍也有火槍的好,訓練的時間成本低,僅僅十天這些市民就訓練的有模有樣了,雖然上了戰場不一定能行,但是至少把人數差距補足了。


    而且他還通過信鴿聯係了幾支規模不小的地方貴族部隊裏應外合,加起來有個2-3萬人,可以有效的牽製部分敵軍。


    約翰二世已經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了,以他的行政和軍事能力能做到這些已經算是上帝顯靈了。


    看著兩方的攪在一起的軍隊,約翰二世隻能在後麵一遍又一遍的乞求天主保佑,除此之外他別無他法。


    最後天主沒有顯靈,波蘭軍隊大敗,約翰二世也隻能帶著殘軍退入華沙。


    波蘭軍隊打輸了不意外,打贏了才是奇跡。


    勃蘭登堡這邊的十萬大軍全是在北德諸侯國吃雞大賽(內戰)中練出來的,又有威廉這個軍事能力極強的統帥領導。


    而波蘭軍隊除了幾萬常備軍能打以外,其他部隊都是紙老虎,沒有太多的戰鬥力全是湊數的,統帥也是軍事能力並不強的約翰二世。


    輸光了最後一個籌碼後約翰二世徹底放棄了抵抗,當沙俄大軍和勃蘭登堡人匯合後,約翰二世決定出城投降。


    最後勃蘭登堡拿走了但澤走廊和普魯士,沙俄拿走了斯摩棱斯克和附近的土地。


    除了割地,波蘭正式和立陶宛“離婚”,以後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曆史,隻有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了。


    經此一役波蘭從東歐強權成了二流勢力,一蹶不振,不過幸好投的快,波蘭很多地方沒有遭到勃俄兩國的毒手。


    不過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南邊烏克蘭的哥薩克人也鬧起了獨立。


    沒有良好的製度和發達的生產力,光靠軍事維持的地位就是這麽脆弱,隻要一吃敗仗就全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