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40年,10月。


    徐東樓已經正式上任南安縣縣長一職,作為一個人口較多的老牌縣,各種工作事務比那些千頭萬緒的新建縣還多。


    所以這些天徐東樓啥都沒幹就是在熟悉本地情況,同時等待上麵的風向變化。


    果然風向變化來的非常快,僅僅是開完換屆會不到一個月就來了,今天徐東樓正常來到辦公室,但是辦公桌上多了一份來自執委會的文件。


    徐東樓拆開文件,拿出裏麵的紅頭文件,先看標題八個大字——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光是看見標題徐東樓就有了一些明悟,然後繼續看下文,整個文章很長,但很好理解其間還穿插了一些縣區真實案例,“北安縣砸店”事件也赫然在列。


    看完整篇文章後徐東樓久久不能平靜嘴裏反複念道:“以人為本,科學發展,這裏麵有大智慧,是煌煌大道。”


    “下麵的人都在傳現任委員長是中庸之輩,我竟然一度也這樣認為,今天才算是撥雲見日,委員長明明是有大智慧的人,是我狹隘了。”感歎完文章徐東樓又感歎起馬建國的高明。


    徐東樓大概總結了一下這份執委會文件的意思,那就是發展是為了人,是人去享受發展成果,而不是為了發展而發展,為了發展去犧牲人的幸福。


    除此之外以後澳宋的發展不能隻圖快速,還必須看重質量,要是地基不打牢固以後會地動山搖。


    徐東樓知道接下來的路要怎麽走了,南安縣的下一步發展方向了。


    除了徐東樓以外,其他地方官員收到文件後也開始轉變行政目標,來自執委會的文件就是風向標,就是指揮棒。


    不管是不是真懂了,都要跟著指揮棒走總,畢竟跟著上麵走有問題也有人頂,不跟著上麵走出了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帶領澳宋轉向的馬建國也來到了辦公室,他今天上班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助手是不是已經把文件全部下發了,得到助手肯定的答複以後他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其實提出“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給馬建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為要貫徹落實這八個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搞不好會引起發展的降速。


    但是馬建國還是做了這件事,因為有些事必須要人去做,現在不做以後也要人去做。


    物質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問題矛盾已經存在了,不會因為你不去管他就不存在了,你不去管他隻會讓在你的視線之外默默發展最後成為“冰箱裏的大象”。


    早發現早治療才是良醫,才是正道,而不是等事態嚴重再去力挽狂瀾才能顯示能力,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澳宋也是這個情況,這些年澳宋在技術和行政體製的紅利下快速的發展,每年經濟增長的速度都非常快,快的既讓人高興,又讓人擔憂。


    沒有什麽東西是沒有代價的,高速發展的背後是數不清的問題與矛盾,勞資矛盾,人與自然的矛盾,央地矛盾,兩極分化貧富差距等等。


    比如人與環境的問題,隨著澳宋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人類生產力,同時也提高的對環境的破壞。


    澳宋大陸的生態本來相對於其他大陸來說就算是脆弱的,所以一開始執委會就製定了法律要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


    但是再好的政策和法律也是人來執行,別說現在的澳宋,就算後世信息化如此發達也無法做到完全落實良法善治。


    澳宋的法律從來不是不讓產生汙染,而是盡量少產生汙染和治理汙染,因為生產很難做到無汙染,不管是技術還是其他都達不到。


    不過這些所謂“法律”自然被一些滿腦子都是利潤的商人,還有滿腦子都是政績和升遷的官員給選擇性忽略了。


    直接亂排汙水廢氣成本多低,成本低企業就擴張的快,地方就發展的快,下麵上麵都滿意,至於環境誰在乎,等出了大問題再解決吧。


    沒辦法誰叫經濟發展才是澳宋衡量成績的第一指標。


    不過這些矛盾都被高速發展的物質社會掩蓋了,大家都能從發展中獲得利益,自然都拍手叫好。


    這些事普通人看不見,不代表從後世來又位於高位的穿越眾們看不見,但誰大家都不敢去“踩刹車”和“潑冷水”,但作為目前澳宋最大的官馬建國責無旁貸,他必須為澳宋未來考慮。


    這些年馬建國確實沒有什麽屬於自己的成績,政策也趨向於中庸,但他也不是啥都沒做,他一直在搜集澳宋各種問題有關信息,得到的結果是不容樂觀。


    直到今年林登萬砸店事件出現才真的捅破了這層窗戶紙,揭開了遮羞布,讓馬建國徹底下決心要收拾這些問題。


    澳宋全國範圍內的打黑除惡隻是開胃菜,隻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臨時措施,是無法根治問題的,說是實話也沒有根治的措施。


    但是藥方和藥方之間的效果還是有區別的,有些藥效果快但是容易反彈,有些藥效果慢但是能管很久。


    於是馬建國自然要找一個藥效不慢,但是能持久的辦法,得益於華夏漫長的曆史,無數的人傑都在曆史上留下的自己的智慧。


    馬建國現在要做的就是掃除澳宋目前的唯經濟論和片麵強調速度的論調,讓澳宋轉入高質量發展,發展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即使讓發展放緩也是打牢基礎。


    現在澳宋也不是當年那個能被大國隨便滅亡的小國了,現在澳宋的內外環境已經可以支持澳宋查漏補缺了。


    最重要的是時間站在澳宋這一方,不管澳宋發展速度降低多少,擠出多少發展水分,掌握新質生產力的澳宋永遠比那些舊大陸國家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7世紀風起澳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也是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也是羅並收藏17世紀風起澳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