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通過高昂的原料,澳宋可以拖慢歐陸的工業化進程,工業建設這個東西一步慢,步步慢。
工業落後,以後都是靠著血淚來追趕的,代價會非常沉重,彎道可以超車當然也可以翻車,所以最好一開始就別落後。
別以為工業化是什麽簡單的事,都21世紀的今天了,世界上的工業化國家還是比非工業化國家少,擁有一套像樣的工業產業仍然是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
除了這個原因,澳宋多年保持高價進口原料還有為鬱金香計劃服務的因素在裏麵,通過提高原料價格增加種植園的經濟迴報率。
這樣就可以吸引大量歐陸的人力和資金去開發種植園,而現在搞工業化的國家就這麽多,市場就這麽大,等他們大量湧入後就會導致供過於求。
而澳宋知道市場上的原料已經供過於求了,但是仍然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就會給市場造成一種供小於求的錯覺,讓資金與人力繼續往裏麵湧入,這會讓種植園經濟形成一個龐大的泡沫。
說簡單一點就是澳宋在“炒”熱帶經濟作物,把他的價格炒的高高的,但實際上它不值這麽多錢,多出來的價格全是泡沫和虛空經濟,一戳就破。
現在時機成熟了,澳宋決定戳破這個泡沫了,海水退潮後就知道誰在裸泳了,而金融泡沫爆炸後就知道誰要跳樓了。
於是澳宋官方宣布進口的以棉花、甘蔗、劍麻、油棕、橡膠等為代表的12種熱帶經濟作物原料及其初級加工產品全部降價。
理由是財政吃緊不再提供進口補貼,同時國內用工成本上升,企業無法再負擔高昂的原料成本,同時澳宋國內的各種經濟作物產量也在上升。
這些理由不管外國人信不信,反正澳宋人信了。
而且澳宋是自由市場買賣自由,你嫌價格低可以不賣,澳宋人從不強買強賣。
所以大量外國商人毫無辦法,人家作為買家有定價權,這就是自由市場的魅力,都是無形的大手在作怪,絕對不是澳宋人在後麵搞鬼。
澳宋宣布進口價格降低後,不僅現貨市場的熱帶經濟作物價格大跳水,還傳導到了期貨交易市場和股票交易市場。
一時之間隻要關於種植園的的股票和期貨價格驟降,全線崩盤,除了市場信心不足以外,澳宋的官方金融機構也在裏麵渾水摸魚做空相關股票和期貨。
現在就等發酵一段時間了,由於這個時代既沒有互聯網也沒有無線電,這場從澳宋開始的關於熱帶種植園的金融危機還需要時間傳導。
澳宋其他金融機構也不著急救市,等著國際市場有反應了再說,不然不就白忙活了嗎?
澳宋國內的股民們也別怨,平時股市賺錢的時候國家沒要求你分錢,現在虧錢了也別找國家麻煩,都是自由市場哪有穩賺不賠的事,玩砸了誰也別怨誰。
而且澳宋國內玩股票和期貨多是有錢人,真正的散戶很少,澳宋的股票和期貨市場目前是有準入門檻的,普通人連保證金都交不起或者說不舍得交。
一個月時間後泡沫破裂的後果傳到了新大陸,新大陸各個熱帶經濟作物交易所裏麵全是絕望的種植園主。
明明澳宋隻降低了20%的進口價格,但是新大陸的熱帶經濟作物價格已經下降了40%了。
有些種植園紮堆的地方,比如加勒比群島那裏的價格甚至已經降到了50%,而且還有下跌空間。
金融就是一場考驗信心的遊戲,信心比黃金還要貴,當市場沒有信心後就會血崩。
澳宋是隻把收購價格調低20%,但是這釋放出了一個信號,經濟作物的價格不再隻漲不跌的保值產品,不再是鐵杆莊稼,而且澳宋今年降20%,明年再降個20%怎麽辦?
所以這引起了市場的恐慌,大量人不再看好種植園經濟,他們開始拋售關於種植園的資產及時止損。
到這個時候遊戲的性質就變了,金融成了跑步比賽,誰跑的快才能活,跑的慢的就隻有為泡沫買單了,然後上天台,而且這個時代沒有人去救市,也沒人救得了。
就這樣種植園相關的東西價格全部雪崩,價格越跌越快,到後麵就成了指數性跌落,幸好都是實體財富再怎麽跌都有一定價值,要是換成虛擬經濟就真成飛灰了。
很快這場關於種植園經濟的股災從新大陸傳導到了舊大陸,舊大陸的交易市場自然也像新大陸那樣哀鴻遍野。
英法兩國作為除了澳宋以外其他原料主要進口國,這時候也落井下石順勢調低了原料的進口,讓種植園經濟進一步自由落體。
本來市場上的原料就供過於求,現在澳宋戳破泡沫後自然就原形畢露,再加上股災的影響。
現在把經濟作物從新大陸運到舊大陸或者澳宋都是虧錢的,畢竟要付高昂的運費。
現在新大陸和舊大陸交易市場倉庫裏麵的經濟作物堆積如山賣都賣不出去,全部積壓,沒人敢接這個盤。
迴答一個問題,有書友說為了錢向歐洲出口米尼槍不值當,而且應該給北美土著送槍。
首先歐洲已經開始工業革命了,米尼槍並不是什麽黑科技,別小看了歐洲人的智商人家不是傻子,人家也有能人,人家在原來時空就領導了工業革命。
所以人家遲早可以鑽研出來,別說米尼槍就算是蒸汽機也是遲早的事,別把人家想的太笨,又不是造芯片造宇宙飛船,有什麽不得了的。
隻要工業革命開始,技術力上升就造的得出來,其實限製發明創造的除了觀念還有技術和材料水平。
我們現在用的很多技術上百年前的人就想出來了,但是受製於當時技術水平沒法實用罷了。
比如特斯拉人家一百多前就在搞無線傳輸電力技術了,但受製於工業水平到現在人類都搞不定這項技術。
所以先進的想法還真不算什麽不得了的事,每個人每天可能都有成百上千個想法,更別說靠研究吃飯的科學家了,就算書友們偶爾也有奇思妙想,就看是否願意實踐和當前技術是否支持罷了。
所以我說這麽多,就是為了證明米尼槍真不是啥黑科技,你不賣人家發明出來了自然會賣,還不如早點搶占市場。
至於換金銀值不值問題,迴答是值,金銀到現在都還是貴金屬,而米尼槍卻被淘汰了。
別說什麽澳宋控製的地方不缺金銀,澳洲和南非是不缺金銀,但是現在沒有開采出來,那就等於沒有。
澳宋的工業化是現在進行時,現在立刻馬上就要錢,工業化是一個非常費錢的事,等不到未來開采金礦了,而且金銀永遠不嫌多。
而且賣武器除了賣錢,還是在賣人情和澳宋製造的概念,讓歐陸國家一有需求就想到澳宋人,一想到澳宋製造就是質量好和先進的代名詞。
最後一個問題給美洲土著發槍的事,我從沒有在書中說過不發,但不是現在發,劇情到了自然會發,我這一說又劇透了。
看這本書一定要有耐心,有些政策在前麵你覺得不合理,等劇情層層展開後自然就合理了。
就像之前為什麽要把庫爾蘭人放到南非,有些書友不理解,甚至打差評噴作者,現在隨著劇情知道為啥要占南非,而且必須是庫爾蘭人占南非,而不是澳宋去實控南非了吧。
所以還是那句話要有耐心,要是作者啥都寫前麵了,後麵一點懸念都不留,書看著就沒意思了,要的就是有些書友在幾章之後恍然大悟的效果。
這也是本書在番茄成績不好的原因之一,番茄的讀者群體在幾大平台中耐心算是差的。
但這不是讀者的問題,這是平台的問題,免費的東西自然不會珍惜,花了錢自然就珍惜了。
還有這裏拜托書友們一個事,有些書友提的問題很簡單,你們可以解答就幫作者解答一下,作者在評論區啥都發不出來,說啥都被吞。
工業落後,以後都是靠著血淚來追趕的,代價會非常沉重,彎道可以超車當然也可以翻車,所以最好一開始就別落後。
別以為工業化是什麽簡單的事,都21世紀的今天了,世界上的工業化國家還是比非工業化國家少,擁有一套像樣的工業產業仍然是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
除了這個原因,澳宋多年保持高價進口原料還有為鬱金香計劃服務的因素在裏麵,通過提高原料價格增加種植園的經濟迴報率。
這樣就可以吸引大量歐陸的人力和資金去開發種植園,而現在搞工業化的國家就這麽多,市場就這麽大,等他們大量湧入後就會導致供過於求。
而澳宋知道市場上的原料已經供過於求了,但是仍然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就會給市場造成一種供小於求的錯覺,讓資金與人力繼續往裏麵湧入,這會讓種植園經濟形成一個龐大的泡沫。
說簡單一點就是澳宋在“炒”熱帶經濟作物,把他的價格炒的高高的,但實際上它不值這麽多錢,多出來的價格全是泡沫和虛空經濟,一戳就破。
現在時機成熟了,澳宋決定戳破這個泡沫了,海水退潮後就知道誰在裸泳了,而金融泡沫爆炸後就知道誰要跳樓了。
於是澳宋官方宣布進口的以棉花、甘蔗、劍麻、油棕、橡膠等為代表的12種熱帶經濟作物原料及其初級加工產品全部降價。
理由是財政吃緊不再提供進口補貼,同時國內用工成本上升,企業無法再負擔高昂的原料成本,同時澳宋國內的各種經濟作物產量也在上升。
這些理由不管外國人信不信,反正澳宋人信了。
而且澳宋是自由市場買賣自由,你嫌價格低可以不賣,澳宋人從不強買強賣。
所以大量外國商人毫無辦法,人家作為買家有定價權,這就是自由市場的魅力,都是無形的大手在作怪,絕對不是澳宋人在後麵搞鬼。
澳宋宣布進口價格降低後,不僅現貨市場的熱帶經濟作物價格大跳水,還傳導到了期貨交易市場和股票交易市場。
一時之間隻要關於種植園的的股票和期貨價格驟降,全線崩盤,除了市場信心不足以外,澳宋的官方金融機構也在裏麵渾水摸魚做空相關股票和期貨。
現在就等發酵一段時間了,由於這個時代既沒有互聯網也沒有無線電,這場從澳宋開始的關於熱帶種植園的金融危機還需要時間傳導。
澳宋其他金融機構也不著急救市,等著國際市場有反應了再說,不然不就白忙活了嗎?
澳宋國內的股民們也別怨,平時股市賺錢的時候國家沒要求你分錢,現在虧錢了也別找國家麻煩,都是自由市場哪有穩賺不賠的事,玩砸了誰也別怨誰。
而且澳宋國內玩股票和期貨多是有錢人,真正的散戶很少,澳宋的股票和期貨市場目前是有準入門檻的,普通人連保證金都交不起或者說不舍得交。
一個月時間後泡沫破裂的後果傳到了新大陸,新大陸各個熱帶經濟作物交易所裏麵全是絕望的種植園主。
明明澳宋隻降低了20%的進口價格,但是新大陸的熱帶經濟作物價格已經下降了40%了。
有些種植園紮堆的地方,比如加勒比群島那裏的價格甚至已經降到了50%,而且還有下跌空間。
金融就是一場考驗信心的遊戲,信心比黃金還要貴,當市場沒有信心後就會血崩。
澳宋是隻把收購價格調低20%,但是這釋放出了一個信號,經濟作物的價格不再隻漲不跌的保值產品,不再是鐵杆莊稼,而且澳宋今年降20%,明年再降個20%怎麽辦?
所以這引起了市場的恐慌,大量人不再看好種植園經濟,他們開始拋售關於種植園的資產及時止損。
到這個時候遊戲的性質就變了,金融成了跑步比賽,誰跑的快才能活,跑的慢的就隻有為泡沫買單了,然後上天台,而且這個時代沒有人去救市,也沒人救得了。
就這樣種植園相關的東西價格全部雪崩,價格越跌越快,到後麵就成了指數性跌落,幸好都是實體財富再怎麽跌都有一定價值,要是換成虛擬經濟就真成飛灰了。
很快這場關於種植園經濟的股災從新大陸傳導到了舊大陸,舊大陸的交易市場自然也像新大陸那樣哀鴻遍野。
英法兩國作為除了澳宋以外其他原料主要進口國,這時候也落井下石順勢調低了原料的進口,讓種植園經濟進一步自由落體。
本來市場上的原料就供過於求,現在澳宋戳破泡沫後自然就原形畢露,再加上股災的影響。
現在把經濟作物從新大陸運到舊大陸或者澳宋都是虧錢的,畢竟要付高昂的運費。
現在新大陸和舊大陸交易市場倉庫裏麵的經濟作物堆積如山賣都賣不出去,全部積壓,沒人敢接這個盤。
迴答一個問題,有書友說為了錢向歐洲出口米尼槍不值當,而且應該給北美土著送槍。
首先歐洲已經開始工業革命了,米尼槍並不是什麽黑科技,別小看了歐洲人的智商人家不是傻子,人家也有能人,人家在原來時空就領導了工業革命。
所以人家遲早可以鑽研出來,別說米尼槍就算是蒸汽機也是遲早的事,別把人家想的太笨,又不是造芯片造宇宙飛船,有什麽不得了的。
隻要工業革命開始,技術力上升就造的得出來,其實限製發明創造的除了觀念還有技術和材料水平。
我們現在用的很多技術上百年前的人就想出來了,但是受製於當時技術水平沒法實用罷了。
比如特斯拉人家一百多前就在搞無線傳輸電力技術了,但受製於工業水平到現在人類都搞不定這項技術。
所以先進的想法還真不算什麽不得了的事,每個人每天可能都有成百上千個想法,更別說靠研究吃飯的科學家了,就算書友們偶爾也有奇思妙想,就看是否願意實踐和當前技術是否支持罷了。
所以我說這麽多,就是為了證明米尼槍真不是啥黑科技,你不賣人家發明出來了自然會賣,還不如早點搶占市場。
至於換金銀值不值問題,迴答是值,金銀到現在都還是貴金屬,而米尼槍卻被淘汰了。
別說什麽澳宋控製的地方不缺金銀,澳洲和南非是不缺金銀,但是現在沒有開采出來,那就等於沒有。
澳宋的工業化是現在進行時,現在立刻馬上就要錢,工業化是一個非常費錢的事,等不到未來開采金礦了,而且金銀永遠不嫌多。
而且賣武器除了賣錢,還是在賣人情和澳宋製造的概念,讓歐陸國家一有需求就想到澳宋人,一想到澳宋製造就是質量好和先進的代名詞。
最後一個問題給美洲土著發槍的事,我從沒有在書中說過不發,但不是現在發,劇情到了自然會發,我這一說又劇透了。
看這本書一定要有耐心,有些政策在前麵你覺得不合理,等劇情層層展開後自然就合理了。
就像之前為什麽要把庫爾蘭人放到南非,有些書友不理解,甚至打差評噴作者,現在隨著劇情知道為啥要占南非,而且必須是庫爾蘭人占南非,而不是澳宋去實控南非了吧。
所以還是那句話要有耐心,要是作者啥都寫前麵了,後麵一點懸念都不留,書看著就沒意思了,要的就是有些書友在幾章之後恍然大悟的效果。
這也是本書在番茄成績不好的原因之一,番茄的讀者群體在幾大平台中耐心算是差的。
但這不是讀者的問題,這是平台的問題,免費的東西自然不會珍惜,花了錢自然就珍惜了。
還有這裏拜托書友們一個事,有些書友提的問題很簡單,你們可以解答就幫作者解答一下,作者在評論區啥都發不出來,說啥都被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