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路拋拋灑灑,這艘尼德蘭運奴船在損失了20%的黑奴後,終於從新庫爾蘭到達了海地。
作為奴隸是沒有人權的,為了提高運輸效率,運奴船在船艙裏麵滿滿裝上黑奴。
由於船艙密不透風,人員極度密集,奴隸們又沒有良好的生活和醫療條件,再加上航程太遠,導致奴隸在運輸途中的損耗非常高。
高的有30%左右,低的也有20%左右,平均來說有27%之高(曆史上的真實數據)。
其實這種條件下平均隻有27%的損耗率都算是黑人耐造和人為挑選青壯的結果。
要是澳宋從大明移民也是這個條件,損耗會更高,這可不是一串冰冷的數據,背後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不過大明移民很幸運遇上了穿越眾,穿越眾不會把他們當成“豬仔”和“奴隸”,而是把他們當成有人權的人,會盡量優化他們在行船途中的生活和醫療條件。
尼德蘭船長靠岸後叫手下去給黑奴們身上抹上豬油,這樣會顯得黑奴更加健壯。
尼德蘭船長帶來的黑奴很快銷售一空,而且價格比起上次來還高了不少。
由於澳宋年年提高各種經濟作物的收購價格,現在在新大陸開種植園就是最有前景的投資,種植園股票在各國的股票交易所都漲上了天。
有利可以圖,自然就能吸引大量的歐陸人來到新大陸開種植園,不僅有大量新來的投資人成了種植園主,很多嚐到甜頭的老種植園主也拿出賺的錢開發新的種植園。
但是開發種植園是非常耗費資金和時間的事,前期的買地費,開荒費,買奴隸的費用加起來可不少。
而且大多數種植園第一年並不會有產出,有些種植周期長作物要好幾年才能收獲,地也需要幾年才能耕熟。
所以需要大量持續投資,期間沒有任何迴報,要是遇上天災和人禍可能會血本無歸。
但是種植園的高利潤已經讓許多人無視了一切風險,而且隨著新開的種植園變多,原來不值錢的土地也開始漲價,像奴隸這種重要的生產資料更是漲上了天了。
導致許多投資人已經負擔不起繼續開發的費用,但又不能放棄,畢竟前期投入都進去了,種植園馬上就有產出了。
要是放棄了,前期投入就都打水漂了,於是許多投資人繼續咬牙堅持,賣掉自己的其他資產。
甚至去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或者有實力的個人借錢,或者賣掉一定量種植園的股份進行融資,總之就是不斷增加杠杆。
這種情況已經在新大陸地區出現不短時間了,這股種植園熱發酵了這麽久,新大陸的種植園經濟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經濟泡沫。
但是沒有人意識到,或者有人意識到了,但是種植園的超高利潤已經讓幾乎所有人喪失了理智。
就算有少數清醒理性的人也無法阻止這個經濟泡沫繼續像吹氣球一樣變大,最後這個經濟泡沫會砰的一聲爆掉。
它會炸死炸傷所有企圖在這個泡沫裏麵賺錢的人。
但是尼德蘭船長顯然不知道這些,看著火熱的奴隸市場,他隻在岸上休息了兩天就又帶領船員出發了,目的地新庫爾蘭,對於他來說,現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由於上次承運庫爾蘭人的任務尼德蘭人完成的很好,所有澳宋人決定在黑奴貿易中分尼德蘭人一杯羹。
澳宋規定,新庫爾蘭地區出售到美洲的黑人奴隸隻能由澳宋人和尼德蘭人進行承運和轉賣。
當然除了投桃報李的原因以外,也有拉尼德蘭人入夥的因素在裏麵,前麵說過現在南大西洋澳宋人和尼德蘭人是地頭蛇一樣的存在。
隻要兩家聯合就可以壟斷大部分黑奴貿易,沒人敢來搶,要是澳宋人吃獨食容易遭到所有人的惦記,拉個盟友也可以分攤火力。
澳宋秉持的外交理念就是我吃肉的同時也要分湯給別人,這樣才會有人願意跟你混給你賣命。
不然什麽好東西都要獨占,連湯都不讓別人喝,容易成為眾矢之的,而且分出部分利益也可以分化敵人,可以更好的拉一派打一派。
最後,每個國家都不可能永遠強盛,總有相對衰弱的時候,要為將來考慮,所以澳宋做事隻要不是必須做絕的事,基本都會留一線。
留點香火情,日後好相見,不說以後讓別人拉一把,至少可以在牆倒的時候可以讓推牆的“眾人”少一些。
就在新大陸種植園經濟一片大好時,澳宋的“幕後黑手們”正在進行布置,他們多年的籌劃終於到了收網的時候了。
這些幕後黑手正在計劃戳破這個巨大的經濟泡沫,搞一個人造經濟危機,然後乘機入場收割,賺的盆滿缽滿。
這場饕餮盛宴的大幕已經徐徐拉開,坐在餐桌上拿著刀叉的“食客”們已經饑渴難耐了,他們已經等不及大快朵頤了。
現在餐桌上的食客已就位,食材們也已經就位,現在是這些“食材”們逃脫的最後機會了,但是又有多少食材會願意逃或者知道逃呢?
他們估計到現在都認為自己才是“食客”。
作為奴隸是沒有人權的,為了提高運輸效率,運奴船在船艙裏麵滿滿裝上黑奴。
由於船艙密不透風,人員極度密集,奴隸們又沒有良好的生活和醫療條件,再加上航程太遠,導致奴隸在運輸途中的損耗非常高。
高的有30%左右,低的也有20%左右,平均來說有27%之高(曆史上的真實數據)。
其實這種條件下平均隻有27%的損耗率都算是黑人耐造和人為挑選青壯的結果。
要是澳宋從大明移民也是這個條件,損耗會更高,這可不是一串冰冷的數據,背後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不過大明移民很幸運遇上了穿越眾,穿越眾不會把他們當成“豬仔”和“奴隸”,而是把他們當成有人權的人,會盡量優化他們在行船途中的生活和醫療條件。
尼德蘭船長靠岸後叫手下去給黑奴們身上抹上豬油,這樣會顯得黑奴更加健壯。
尼德蘭船長帶來的黑奴很快銷售一空,而且價格比起上次來還高了不少。
由於澳宋年年提高各種經濟作物的收購價格,現在在新大陸開種植園就是最有前景的投資,種植園股票在各國的股票交易所都漲上了天。
有利可以圖,自然就能吸引大量的歐陸人來到新大陸開種植園,不僅有大量新來的投資人成了種植園主,很多嚐到甜頭的老種植園主也拿出賺的錢開發新的種植園。
但是開發種植園是非常耗費資金和時間的事,前期的買地費,開荒費,買奴隸的費用加起來可不少。
而且大多數種植園第一年並不會有產出,有些種植周期長作物要好幾年才能收獲,地也需要幾年才能耕熟。
所以需要大量持續投資,期間沒有任何迴報,要是遇上天災和人禍可能會血本無歸。
但是種植園的高利潤已經讓許多人無視了一切風險,而且隨著新開的種植園變多,原來不值錢的土地也開始漲價,像奴隸這種重要的生產資料更是漲上了天了。
導致許多投資人已經負擔不起繼續開發的費用,但又不能放棄,畢竟前期投入都進去了,種植園馬上就有產出了。
要是放棄了,前期投入就都打水漂了,於是許多投資人繼續咬牙堅持,賣掉自己的其他資產。
甚至去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或者有實力的個人借錢,或者賣掉一定量種植園的股份進行融資,總之就是不斷增加杠杆。
這種情況已經在新大陸地區出現不短時間了,這股種植園熱發酵了這麽久,新大陸的種植園經濟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經濟泡沫。
但是沒有人意識到,或者有人意識到了,但是種植園的超高利潤已經讓幾乎所有人喪失了理智。
就算有少數清醒理性的人也無法阻止這個經濟泡沫繼續像吹氣球一樣變大,最後這個經濟泡沫會砰的一聲爆掉。
它會炸死炸傷所有企圖在這個泡沫裏麵賺錢的人。
但是尼德蘭船長顯然不知道這些,看著火熱的奴隸市場,他隻在岸上休息了兩天就又帶領船員出發了,目的地新庫爾蘭,對於他來說,現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由於上次承運庫爾蘭人的任務尼德蘭人完成的很好,所有澳宋人決定在黑奴貿易中分尼德蘭人一杯羹。
澳宋規定,新庫爾蘭地區出售到美洲的黑人奴隸隻能由澳宋人和尼德蘭人進行承運和轉賣。
當然除了投桃報李的原因以外,也有拉尼德蘭人入夥的因素在裏麵,前麵說過現在南大西洋澳宋人和尼德蘭人是地頭蛇一樣的存在。
隻要兩家聯合就可以壟斷大部分黑奴貿易,沒人敢來搶,要是澳宋人吃獨食容易遭到所有人的惦記,拉個盟友也可以分攤火力。
澳宋秉持的外交理念就是我吃肉的同時也要分湯給別人,這樣才會有人願意跟你混給你賣命。
不然什麽好東西都要獨占,連湯都不讓別人喝,容易成為眾矢之的,而且分出部分利益也可以分化敵人,可以更好的拉一派打一派。
最後,每個國家都不可能永遠強盛,總有相對衰弱的時候,要為將來考慮,所以澳宋做事隻要不是必須做絕的事,基本都會留一線。
留點香火情,日後好相見,不說以後讓別人拉一把,至少可以在牆倒的時候可以讓推牆的“眾人”少一些。
就在新大陸種植園經濟一片大好時,澳宋的“幕後黑手們”正在進行布置,他們多年的籌劃終於到了收網的時候了。
這些幕後黑手正在計劃戳破這個巨大的經濟泡沫,搞一個人造經濟危機,然後乘機入場收割,賺的盆滿缽滿。
這場饕餮盛宴的大幕已經徐徐拉開,坐在餐桌上拿著刀叉的“食客”們已經饑渴難耐了,他們已經等不及大快朵頤了。
現在餐桌上的食客已就位,食材們也已經就位,現在是這些“食材”們逃脫的最後機會了,但是又有多少食材會願意逃或者知道逃呢?
他們估計到現在都認為自己才是“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