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弓搭箭.


    biu!


    箭終於插在了箭靶上,雖然距離靶心較遠,而且這麵箭靶還是被他特意加大了尺寸的。


    “我的箭法如何?”石韜頗為自得的盯著青衣問道。


    青衣不置可否。


    明知青衣身患血吸蟲病,他實在不好開口讓對方露上一手,可又對她的武力值頗為好奇,石韜這才采用激將法。


    “這等技藝,並非青衣所長……”青衣說到一半,便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策馬靠近,隨即對著石韜伸出了一隻手。


    石韜不明所以,以為對方要他手中那張醜陋不堪的弓,因此遞了過去。


    青衣搖頭,卻指向搭在一側的箭袋。


    “唔……你要箭袋做什麽?”


    “給我一支箭!”


    不知青衣究竟何意,石韜依言遞給對方一支箭。


    接過箭支,青衣先是將其放在手中把玩,似乎在掂量這支箭的輕重,而後隨手朝箭靶處一扔。


    咻!


    七八米之外,正正釘在靶心處的那支箭,晃動中且發出嗡鳴。


    “.......”石韜。


    雖說射箭並非青衣所長,但指導石韜卻是足夠了,有青衣在一旁輔導,石韜無論騎馬或是射箭都大有長進。


    石韜表麵不動聲色,暗地裏卻大唿自己撿到寶了,隻要將青衣留在身邊,今後他何懼普通毛賊?


    眼看日頭高掛,石韜收好弓箭,對青衣溫柔一笑,“走吧,先迴去吃早點,等吃完早點我帶你去帝都抓藥!”


    一聽石韜要為自己抓藥,青衣當即下馬跪地:“小主的恩德,奴婢就算萬死也難以報答!”


    石韜隨即跳下馬來,扶起青衣,“我答應救你,但你必須答應我兩個條件?”


    看著比自己矮上一頭,臉龐甚至稍顯稚嫩的小主人,青衣滿是困惑。


    “第一,若非萬不得已,以後不可再輕易對人下跪,其中也包括我!第二,以後請叫我郎君!若你答應了這兩條,我這就帶你去洛陽抓藥!”


    .......


    用過早餐,一大群人風風火火出了金穀園。


    自重生以來,石韜所見到的,無非隻有金穀園這巴掌大的天空,第一次出門,而且還是這個時代的政治中心洛陽,說實話,他心裏多少有些慌亂,因此,拉上劉二郎這樣的好基友,乃至帶上石中玉兄妹,以此為自己壯膽,似乎也沒有什麽不妥。


    臨出門時,見青衣戴了一頂鬥笠,鬥笠下又覆了一層薄紗,她似乎不太願意讓別人見到她的麵容,加上隊伍中還有雨荷,石韜特異帶上一輛馬車。


    一個丫鬟,外加一名死士坐在車裏,石中玉充當駕車的馬夫,石韜和劉二郎則一左一右各自騎著高頭大馬,二人反倒像是車裏某公子、千金的隨身護衛。


    對此,劉胤腹誹不已,反倒是石韜儼然一副興奮莫名的樣子。


    瞧著身邊日漸壯大的隊伍,石韜莫名想到了一句話:開局一個丫鬟,小弟全靠收!


    .......


    以金穀園的地理位置而言,進入帝都洛陽,無論走北門或西門都比較近,但一旬人偏偏繞道從東門而入,因為無論西門還是北門都建有軍營,雖說東門也有衛軍把守,可較西、北二門來說,進出盤問還算比較寬鬆。


    西周初周公營建洛邑,在此築城,稱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東周時稱洛陽;西漢劉邦定都於此;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在此定都,改洛陽為雒陽。其後曹魏定都時複改為洛陽。


    西晉亦以此為都。


    僅以目測,洛陽城高六米左右,一來曹魏時期國力有限,司馬家隻是在曹魏的基礎上稍微翻修了一下,如果與後世城牆的高度相比,此時的洛陽城還算不得如何雄壯。


    城外一條十幾米寬的護城河將洛陽城緊緊環繞,護城河的水引自洛水,既充當了此時洛陽的供排水係統,又可作為護城河來使用,同時還具備一定的運輸功能。


    穿過護城河,抵達東門時,已是正午十分,天氣十分酷熱,可城門處盤查的衛兵似乎沒有半點懈怠,依然一副興致高昂的樣子。


    看來洛陽城的皇家衛軍似乎還不錯,知道恪盡職守,石韜如是想到。


    不想,劉二郎接下來的舉動,卻讓石韜再次顛覆了自己的認知。


    像城門這種森嚴戒備之地,按理說,無論什麽人都該下馬才是,而且石韜已做好了下馬的準備,哪知,劉胤非但沒有下馬,反倒策馬直奔那幾名守衛。


    嘩啦啦!


    一串五銖錢扔在眾守衛跟前,劉二郎儼然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我與石家七郎趕時辰,爾等速速盤查!”


    一名小校隨手撿起地上的五銖錢,並立即沒入懷中,而後臉上擺出極近獻媚的表情,“哈哈,放行、放行,還查看個鳥啊,小人說今早的喜鵲為何叫得那麽歡暢,原來是二位郎君!”


    說完,那名小校竟然接過劉胤手中的韁繩,幹起了牽馬的勾當,而另一守衛也小跑至石韜跟前幫著拉繩牽馬。


    還好有劉二郎引路,若非如此,石韜還不知會鬧出多少笑話,騎在馬上的石韜,糊裏糊塗進了洛陽城。


    洛陽宮殿建在城北正中,南門和宮門由一條主道連接,夾道是官署、太廟、太社,並以此行成全城的主軸線,其餘地段置坊市,通過東門不久,石韜便見到了這個時代的坊市。


    街市兩邊的建築大多以歇山頂,人字拱的形式建成,與後世r.b建築有著極高的相似度;至於其它的,似乎跟電影裏見過的古代集市也沒有多大區別,無非是酒樓、茶肆、行商小販.......


    進城不久,劉胤告訴石韜等人藥堂的大致位置後便匆匆離開。


    被人拋棄的滋味很不好受,石韜暗自腹誹不已,好在青衣對洛陽城還算熟悉,因此很快就找到了那家藥堂。


    醫館是後世的叫法,此時並無醫館一說,而是叫藥堂,但此時的藥堂卻兼顧了看病和抓藥兩種職能,自西漢末年神醫張仲景坐堂為老百姓看病的故事被世人廣泛流傳,醫生坐堂看病也就成了慣例,這也是後世“某某堂”的由來。


    由於藥堂的主人姓鄭,因此這家藥堂便叫鄭氏藥堂,石中玉負責找地方拴馬,而石韜則領著青衣、雨荷二人直接進入藥堂。


    藥堂裏一名少年正埋頭讀書,各種草藥的味道充斥鼻間,唯獨不見坐堂的老中醫。


    少年讀書讀得很認真,似乎並未發現來人,也不見起身招唿,雨荷撅著小嘴便打算上前與人理論,卻被一旁的石韜阻止。


    走到少年身後,向少年所讀書籍看去,這一看卻讓石韜笑出聲來。


    原來少年所看書籍並非醫書,而是東漢術士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


    石韜這一笑,終於將不務正業的少年驚醒。


    少年抬起頭來,雙眼顯得很透亮。


    “你們是誰?在此有何貴幹?”


    “這裏是藥堂吧?”石韜笑問。


    “正是!”少年點頭道。


    少年如此有趣,石韜忍不住調侃道:“那你說說,我們來此有何貴幹?”


    少年先是一愣,隨即麵露尷尬道:“各位客人,非常抱歉,我家老師今日不在藥堂,諸位若隻是抓藥,在下便能效勞,若要問疾,恐怕隻有等改日再來了!”


    石韜其實知道不少驅蟲的藥材,就算沒有坐堂醫生,他也能整理出自己所需藥材,可他卻被眼前的少年逗樂了,因此繼續打趣道:“若非身體有恙,何須來此問醫,身體惡疾可是能等得的?你這家夥,讓我們改日再來,莫不是打算草菅人命?”


    明知對方是在無理取鬧,可少年竟無言以對,一時愣在了當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兇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其名大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其名大鯤並收藏晉末兇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