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兵出漢中,巨額虧空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麽 作者:鯨二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安六年十月下旬,卻說張鬆迴到了蜀郡,便先尋到了法正與孟達二人。
言說入了荊州之後便得劉備款待,見其言行舉止,果然是位明主。
孟達一聽這話,不由心神往之,但法正聽聞劉備欲與劉璋聯合奪取漢中,便苦笑道:
“如此觀之,我等雖欲獻益州,此功卻又需被秦瑱領受!”
張鬆見他言語,心知法正必然發現了什麽,不由問其緣故,便見法正道:
“兄去隻聞秦瑱欲取漢中,卻不明秦瑱取漢中之意也!”
“因是現在曹操放在官渡兵敗,但麾下卻有堅關守之。”
“劉征東若欲北上,必要損兵折將,且難有成效敗之。”
“而若是被劉征東取了漢中,則劉征東便可聯合劉季玉北上關中。
“故此,曹操一旦知曉劉征東出兵漢中,必要親自率大軍前來抵禦。”
“吾觀秦瑱之計,明麵上乃是助力我西川,實則卻意在引誘曹操主力前來。”
“此外袁紹使者已至,見劉征東欲取漢中,便會出兵進攻曹操後路。”
“待得曹操兩麵受敵,麾下兵馬四散,秦瑱便可奪取南陽等地。”
“此乃謀劃三家圖謀曹操之計,若是曹操中計,則關中與天子皆會落入劉征東之手。”
“等得關中與南陽等地陷落,倒時再取蜀中,豈不輕而易舉?”
“枉我等還在此處謀獻益州,秦瑱卻已在謀劃天下!”
“此計一成,我等便獻益州,功勞也當遠不及秦瑱。”
二人聽著法正的分析,不由麵麵相覷,沒想到秦瑱的建議中竟隱藏了一個滅國大計!
怪不得即便張鬆已然表態,劉備卻沒有表現得很有興趣的模樣。
相較徹底擊敗曹操,一個西川的吸引力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想到此處,張鬆不由皺著眉頭道:“事即已如此,如之奈何?”
現在他已經領受了劉備之命前來說服劉璋,即便發現了秦瑱的謀劃,也隻能默默接受。
不過相較於他來說,法正卻是不太慌張,直接表態道:
“不論如何,此乃我等建功之機也,兄自可前去規勸劉璋。”
“待劉璋允諾之後,便薦小弟前往荊州助力,等成事之後,小弟自規勸劉征東南下。”
“如此,小弟可先往劉征東麾下效力,可保我等獻州之功。”
孟達見他準備去麵見劉備,當即也表態自己願意一道前去。
見得二人如此,張鬆便點頭應諾,次日便進入府中麵見劉璋。
待見的劉璋,他又言說劉備所請諸事,隨之給劉璋建議道:
“而今劉征東寬厚待人,實無取西川之意,操乃漢賊,欲篡天下,不可為言。”
“何不借劉征東之力討伐漢中,如此即可除賊,也可保川中平安!”
劉璋一聽劉備如此友善,心中自是大喜,見之還準備討伐張魯,便笑道:
“吾有此心久矣,幸得劉征東念此,自當依從,但不知誰可為使?”
張鬆見之,便建議派遣法正、孟達領兵助力,讓劉備從東邊進攻,他們從南邊進攻。
這也是秦瑱給張鬆說的合作思路,劉備軍不路過蜀中,直接從荊州出發!
劉璋一聽劉備不過境,便喜劉備心誠,索性應諾此事,招來法正孟達二人。
以法正為此次使者,先通情好,又讓孟達領兵五千前去劉備麾下效力。
正商議間,忽見一人從府外行入,急得滿頭大汗,連聲大唿道:
“主公若聽張鬆之言,則西川之地,早晚必被劉備所取!”
來人正是黃權,乃是蜀郡主簿,其人見識不凡,直接言道:
“吾聞劉備寬以待人,甚得名望,兼有關張之勇,秦瑱之謀。”
“前人放才取得荊州,而今便謀漢中,可見其人已然意在蜀地。”
“主公若請劉備入川助力,則西川早晚為劉備所取!”
然則他一說罷,劉璋便是一臉惱怒,指著黃權嗬斥道:
“汝從何處聽來信報,言說吾請玄德入川?今乃兩軍共討漢中。”
“彼等從上庸沿漢水而進,某自可起兵北上策應。”
“便得漢中,我軍自有堅關,又何須畏懼其軍?”
“汝此言,實為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欲害我交惡玄德乎?”
言罷,不等黃權反應過來,便令人將黃權亂棍打出。
而黃權聽著劉備不經蜀道而進,心中自是一陣疑惑。
他本以為是劉備這是假道伐虢之計,壓根沒想到劉備會直接不入川。
正思慮間,已是棍棒加身,不得已隻得忙退出府內。
待得黃權離去之後,劉璋即修書一封,令法正即日啟程。
法正得令,就直接出了益州,又來到了荊州拜會劉備。
當法正抵達之時,秦瑱正在新開辦的大學剪彩。
因是建安三年之時,他出使荊州,曾經承諾龐德公等人欲建大學。
本來秦瑱出任江東都督,便準備直接興建此學。
奈何彼時事務繁忙,再加上鄭老夫子不在,所以沒有建成。
而直到建安五年之時,曹操遷都,鄭玄大怒之下辭官歸鄉,卻被劉備迎至淮南。
實則按照原本曆程,這個時間的鄭玄已經去世了。
但由於秦瑱的蝴蝶效應,導致鄭玄並未被曹袁兩家裹挾。
再加上華佗就在淮南,反倒使得鄭玄突破七十四歲大限。
故而在荊州形勢穩定後,秦瑱便前往邀請鄭玄擔任大學教授。
如果是讓鄭玄做官的話,其人多半不應,可一聽秦瑱要振興百家之學,鄭玄便道:
“吾少時尋便經典,乃為述先聖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齊。”
“今子瑄欲興百家,實為善舉,老夫自當從命!”
說著,鄭老夫子便來到了襄陽和秦瑱一道籌辦大學。
眼見鄭玄出山,龐德公、司馬徽等人紛紛應諾前來。
又有襄陽大儒宋忠、交州劉穎、長沙張機、鄭渾、黃承彥等人加入其中。
由是一所綜合性的大學正式建立,一時間學子無數。
依照秦瑱的辦學理念,施行有教無類之策,剛一開學,便收納千人之多。
麵對如此盛事,劉備自然要露臉,便與秦瑱一道出席學院開院儀式。
這般剪彩完畢,便聽人來報川中使者法正已經抵達。
一聽是法正親自前來出使,秦瑱便對劉備笑道:
“此乃名士法真之孫,少有奇才,不可怠慢之。”
多年的相處,讓老劉明白了一件事,能被秦瑱稱為奇才的都不簡單。
所以一聽這話,劉備便先行一步前去麵見法正。
一番交談之後,劉備發現法正也是人才,頓時大喜,連忙拉攏。
由此,兩家聯合達成,至於臘月初時,劉備再起兵馬。
其人領軍四萬,以張飛、黃忠、魏延、趙雲、孟達等人為將,劉曄、法正、龐統為輔,親自出征漢中。
同一時間,劉璋為了打擊張魯,便以吳懿為帥,率領張任、董扶、泠苞、劉璝等人率軍五萬北上葭萌關。
兩軍同時出兵,張魯便嚇了一跳,急忙招眾人議事。
眾人聞此自是大驚,唯獨其麾下謀士閻圃諫言道:
“漢中險地頗多,唯有白水葭萌二關可阻擋劉璋。”
“可遣一軍先行南下,入駐白水尋險要之地下寨,則劉璋不足為懼。”
“為慮劉備自水路而來,沿路無關可守,須得求援!”
“可速遣軍北上至長安,言說利害,求曹公增援我軍。”
“不然憑我軍兵馬隻可守一時,難以久守此地!”
張魯問其言,也知現在形勢緊急,急忙派其弟張衛與楊昂一道南下。
又派遣楊任前去抵禦劉備,隨之遣閻圃北上說服曹操增援。
另一邊,卻說曹操自從年初和袁紹休戰之後,便迴到了長安修養生息。
如此數月,總算恢複了一些元氣,可隨著時間入秋,一個危機卻已悄然到來。
“主公,自從今年我軍休戰以來,共計安置流民十一萬餘戶!”
“采購生鐵十二萬四千二百斤,耕牛八百餘,馬匹三千二百餘。”
“餘者農具、布匹、帳篷消耗巨大,共折算三萬萬六千五百萬錢。”
“眼下府庫之內隻餘兩千四百萬錢,需支出七千九百一十二萬錢”
曹操府中,荀彧手持著一個小冊子,正一項項再給曹操匯報。
但荀彧每匯報一個數字,曹操的臉色便黑上一分,整張臉上極為陰沉。
簡單來說,曹操陷入了一場財物危機之中,即便戰爭已經停止,可善後工作卻還在進行。
不說士兵的撫恤金,光是安撫這一戰被他遷移南下的流民,就需要花費大量錢財。
而這隻是其中一項支出,凡是損壞的兵器都需要替換。
毀壞的帳篷、車輛、兵甲、軍中器械也需要一一補齊。
隨著年關將至,替換的棉被、厚衣服,還有官員俸祿朝廷支出。
大量需要錢財的地方接踵而至,讓曹操本就不寬裕的府庫幾乎見底。
許是因為察覺到了曹操心中的焦慮,荀彧念了一會兒,索性停了下來。
曹操正在傾聽,一見荀彧突然停下,便皺起了眉頭道:
“怎的不念了?盡說出項,我軍進項又有幾何?”
荀彧見他如此,不由看了眼冊上的數字,歎了口氣道:
“自從秦瑱在淮南興商以來,我軍進項便越發少矣。”
“今年僅有鹽鐵收入不到八千萬錢,布匹五萬餘匹”
一聽秦瑱二字,曹操心中便是一陣煩悶,索性抬起手道:
“罷了,也莫一項項與我言說,隻管說今年虧空多少便是!”
而他一問出,荀彧便直接合上了冊子,露出了一臉嚴肅之色道:
“我軍今年虧空至少兩萬萬七千萬錢,糧食五十萬石!”
此聲一出,曹操便是虎眉一挑,眼睛頓時睜大了不少。
言說入了荊州之後便得劉備款待,見其言行舉止,果然是位明主。
孟達一聽這話,不由心神往之,但法正聽聞劉備欲與劉璋聯合奪取漢中,便苦笑道:
“如此觀之,我等雖欲獻益州,此功卻又需被秦瑱領受!”
張鬆見他言語,心知法正必然發現了什麽,不由問其緣故,便見法正道:
“兄去隻聞秦瑱欲取漢中,卻不明秦瑱取漢中之意也!”
“因是現在曹操放在官渡兵敗,但麾下卻有堅關守之。”
“劉征東若欲北上,必要損兵折將,且難有成效敗之。”
“而若是被劉征東取了漢中,則劉征東便可聯合劉季玉北上關中。
“故此,曹操一旦知曉劉征東出兵漢中,必要親自率大軍前來抵禦。”
“吾觀秦瑱之計,明麵上乃是助力我西川,實則卻意在引誘曹操主力前來。”
“此外袁紹使者已至,見劉征東欲取漢中,便會出兵進攻曹操後路。”
“待得曹操兩麵受敵,麾下兵馬四散,秦瑱便可奪取南陽等地。”
“此乃謀劃三家圖謀曹操之計,若是曹操中計,則關中與天子皆會落入劉征東之手。”
“等得關中與南陽等地陷落,倒時再取蜀中,豈不輕而易舉?”
“枉我等還在此處謀獻益州,秦瑱卻已在謀劃天下!”
“此計一成,我等便獻益州,功勞也當遠不及秦瑱。”
二人聽著法正的分析,不由麵麵相覷,沒想到秦瑱的建議中竟隱藏了一個滅國大計!
怪不得即便張鬆已然表態,劉備卻沒有表現得很有興趣的模樣。
相較徹底擊敗曹操,一個西川的吸引力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想到此處,張鬆不由皺著眉頭道:“事即已如此,如之奈何?”
現在他已經領受了劉備之命前來說服劉璋,即便發現了秦瑱的謀劃,也隻能默默接受。
不過相較於他來說,法正卻是不太慌張,直接表態道:
“不論如何,此乃我等建功之機也,兄自可前去規勸劉璋。”
“待劉璋允諾之後,便薦小弟前往荊州助力,等成事之後,小弟自規勸劉征東南下。”
“如此,小弟可先往劉征東麾下效力,可保我等獻州之功。”
孟達見他準備去麵見劉備,當即也表態自己願意一道前去。
見得二人如此,張鬆便點頭應諾,次日便進入府中麵見劉璋。
待見的劉璋,他又言說劉備所請諸事,隨之給劉璋建議道:
“而今劉征東寬厚待人,實無取西川之意,操乃漢賊,欲篡天下,不可為言。”
“何不借劉征東之力討伐漢中,如此即可除賊,也可保川中平安!”
劉璋一聽劉備如此友善,心中自是大喜,見之還準備討伐張魯,便笑道:
“吾有此心久矣,幸得劉征東念此,自當依從,但不知誰可為使?”
張鬆見之,便建議派遣法正、孟達領兵助力,讓劉備從東邊進攻,他們從南邊進攻。
這也是秦瑱給張鬆說的合作思路,劉備軍不路過蜀中,直接從荊州出發!
劉璋一聽劉備不過境,便喜劉備心誠,索性應諾此事,招來法正孟達二人。
以法正為此次使者,先通情好,又讓孟達領兵五千前去劉備麾下效力。
正商議間,忽見一人從府外行入,急得滿頭大汗,連聲大唿道:
“主公若聽張鬆之言,則西川之地,早晚必被劉備所取!”
來人正是黃權,乃是蜀郡主簿,其人見識不凡,直接言道:
“吾聞劉備寬以待人,甚得名望,兼有關張之勇,秦瑱之謀。”
“前人放才取得荊州,而今便謀漢中,可見其人已然意在蜀地。”
“主公若請劉備入川助力,則西川早晚為劉備所取!”
然則他一說罷,劉璋便是一臉惱怒,指著黃權嗬斥道:
“汝從何處聽來信報,言說吾請玄德入川?今乃兩軍共討漢中。”
“彼等從上庸沿漢水而進,某自可起兵北上策應。”
“便得漢中,我軍自有堅關,又何須畏懼其軍?”
“汝此言,實為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欲害我交惡玄德乎?”
言罷,不等黃權反應過來,便令人將黃權亂棍打出。
而黃權聽著劉備不經蜀道而進,心中自是一陣疑惑。
他本以為是劉備這是假道伐虢之計,壓根沒想到劉備會直接不入川。
正思慮間,已是棍棒加身,不得已隻得忙退出府內。
待得黃權離去之後,劉璋即修書一封,令法正即日啟程。
法正得令,就直接出了益州,又來到了荊州拜會劉備。
當法正抵達之時,秦瑱正在新開辦的大學剪彩。
因是建安三年之時,他出使荊州,曾經承諾龐德公等人欲建大學。
本來秦瑱出任江東都督,便準備直接興建此學。
奈何彼時事務繁忙,再加上鄭老夫子不在,所以沒有建成。
而直到建安五年之時,曹操遷都,鄭玄大怒之下辭官歸鄉,卻被劉備迎至淮南。
實則按照原本曆程,這個時間的鄭玄已經去世了。
但由於秦瑱的蝴蝶效應,導致鄭玄並未被曹袁兩家裹挾。
再加上華佗就在淮南,反倒使得鄭玄突破七十四歲大限。
故而在荊州形勢穩定後,秦瑱便前往邀請鄭玄擔任大學教授。
如果是讓鄭玄做官的話,其人多半不應,可一聽秦瑱要振興百家之學,鄭玄便道:
“吾少時尋便經典,乃為述先聖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齊。”
“今子瑄欲興百家,實為善舉,老夫自當從命!”
說著,鄭老夫子便來到了襄陽和秦瑱一道籌辦大學。
眼見鄭玄出山,龐德公、司馬徽等人紛紛應諾前來。
又有襄陽大儒宋忠、交州劉穎、長沙張機、鄭渾、黃承彥等人加入其中。
由是一所綜合性的大學正式建立,一時間學子無數。
依照秦瑱的辦學理念,施行有教無類之策,剛一開學,便收納千人之多。
麵對如此盛事,劉備自然要露臉,便與秦瑱一道出席學院開院儀式。
這般剪彩完畢,便聽人來報川中使者法正已經抵達。
一聽是法正親自前來出使,秦瑱便對劉備笑道:
“此乃名士法真之孫,少有奇才,不可怠慢之。”
多年的相處,讓老劉明白了一件事,能被秦瑱稱為奇才的都不簡單。
所以一聽這話,劉備便先行一步前去麵見法正。
一番交談之後,劉備發現法正也是人才,頓時大喜,連忙拉攏。
由此,兩家聯合達成,至於臘月初時,劉備再起兵馬。
其人領軍四萬,以張飛、黃忠、魏延、趙雲、孟達等人為將,劉曄、法正、龐統為輔,親自出征漢中。
同一時間,劉璋為了打擊張魯,便以吳懿為帥,率領張任、董扶、泠苞、劉璝等人率軍五萬北上葭萌關。
兩軍同時出兵,張魯便嚇了一跳,急忙招眾人議事。
眾人聞此自是大驚,唯獨其麾下謀士閻圃諫言道:
“漢中險地頗多,唯有白水葭萌二關可阻擋劉璋。”
“可遣一軍先行南下,入駐白水尋險要之地下寨,則劉璋不足為懼。”
“為慮劉備自水路而來,沿路無關可守,須得求援!”
“可速遣軍北上至長安,言說利害,求曹公增援我軍。”
“不然憑我軍兵馬隻可守一時,難以久守此地!”
張魯問其言,也知現在形勢緊急,急忙派其弟張衛與楊昂一道南下。
又派遣楊任前去抵禦劉備,隨之遣閻圃北上說服曹操增援。
另一邊,卻說曹操自從年初和袁紹休戰之後,便迴到了長安修養生息。
如此數月,總算恢複了一些元氣,可隨著時間入秋,一個危機卻已悄然到來。
“主公,自從今年我軍休戰以來,共計安置流民十一萬餘戶!”
“采購生鐵十二萬四千二百斤,耕牛八百餘,馬匹三千二百餘。”
“餘者農具、布匹、帳篷消耗巨大,共折算三萬萬六千五百萬錢。”
“眼下府庫之內隻餘兩千四百萬錢,需支出七千九百一十二萬錢”
曹操府中,荀彧手持著一個小冊子,正一項項再給曹操匯報。
但荀彧每匯報一個數字,曹操的臉色便黑上一分,整張臉上極為陰沉。
簡單來說,曹操陷入了一場財物危機之中,即便戰爭已經停止,可善後工作卻還在進行。
不說士兵的撫恤金,光是安撫這一戰被他遷移南下的流民,就需要花費大量錢財。
而這隻是其中一項支出,凡是損壞的兵器都需要替換。
毀壞的帳篷、車輛、兵甲、軍中器械也需要一一補齊。
隨著年關將至,替換的棉被、厚衣服,還有官員俸祿朝廷支出。
大量需要錢財的地方接踵而至,讓曹操本就不寬裕的府庫幾乎見底。
許是因為察覺到了曹操心中的焦慮,荀彧念了一會兒,索性停了下來。
曹操正在傾聽,一見荀彧突然停下,便皺起了眉頭道:
“怎的不念了?盡說出項,我軍進項又有幾何?”
荀彧見他如此,不由看了眼冊上的數字,歎了口氣道:
“自從秦瑱在淮南興商以來,我軍進項便越發少矣。”
“今年僅有鹽鐵收入不到八千萬錢,布匹五萬餘匹”
一聽秦瑱二字,曹操心中便是一陣煩悶,索性抬起手道:
“罷了,也莫一項項與我言說,隻管說今年虧空多少便是!”
而他一問出,荀彧便直接合上了冊子,露出了一臉嚴肅之色道:
“我軍今年虧空至少兩萬萬七千萬錢,糧食五十萬石!”
此聲一出,曹操便是虎眉一挑,眼睛頓時睜大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