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製之難,曹操欺君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麽 作者:鯨二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虧空,對於老曹來說曆來都是一個極為陌生的詞匯,他隻會缺糧,但不會虧空。
缺糧和虧空看似隻有相差不大,但性質卻是天差萬別,壓根不是一迴事。
缺糧,代表他的財政狀況是正向的,隻不過是沒有餘糧繼續征戰。
虧空,就代表他的財政已經惡化到了入不敷出的狀況,需要消耗去年的存糧。
曹操想過自己這一戰會虧掉很多東西,但沒想到會虧損如此之多!
兩億七千萬錢,五十萬石糧草,已經夠他再養五萬精兵了!
可這麽多錢糧,現在卻是他需要彌補的虧空,簡直駭人聽聞。
故而曹操一聽到這個數字,便是心中大驚,拍案而起道:
“我軍已然半年未曾征戰,為何虧空還會如此之多?”
荀彧顯然提前預料到了曹操的反應,見其喝問,便即一歎道:
“曹公,虧損如此之大,並非單是征戰所致,乃是我軍收入不加多,支出卻不加少。”
說著,他便將他們虧空的原因給曹操理了一遍,原因是多樣的。
也是因為前期他們發展太好,導致老曹忘記了一件事——他們地盤並不大。
他們之所以能養起二十多萬大軍,是因為他們麾下有上百屯田百姓,屯了上千萬畝田!
秦瑱在兗州、豫州、洛陽三個地方實行屯田之策,才讓他們兵精糧足。
可以說,秦瑱給老曹打好了一個爭霸天下的基礎,讓老曹可以不斷揮霍。
如果官渡他們沒有慘敗的話,那財政不會像現在這麽淒慘。
但官渡的兵敗,卻使得曹操喪失大片黃河中下遊的優質耕地。
與之達成置換的,隻是上黨、河東、河內等少量貧瘠郡縣。
他們還擁有的優質土地僅限於南陽、關中、陳留、潁川等地。
這些地方產出的糧草,壓根就不足以和他們以前的收入比較。
而除此之外,由於戰爭的破壞,他們遷移了大量百姓南下。
又因為曹操麾下士族兼並嚴重,他們沒有足夠的優質耕地來安置這些屯民。
所以要安置這些屯民,要麽就進行開荒,要麽就隻能安置在不那麽肥沃的土地上。
這一項不僅不像以前一樣可以給他們帶來大量收入,還會消耗大量資源。
同樣,曹操麾下的涼州同樣也是負資產,馬騰等人貢獻的物資,根本抵不上他們付出的錢糧。
在這個基礎上,他們還需要養騎兵,供養朝廷開銷,修建已經破敗的長安。
每一項都是吞金獸一般的存在,且數年之內不會出現任何成效。
如此給曹操說了一遍之後,荀彧便麵露苦澀,眼中露出了一絲無奈道:
“若隻是今年虧損也就罷了,依在下估計,恐怕五年之內我軍都難以扭虧為盈!”
五年時間,已經足夠天下形勢一變再變,曹操自然不可能接受。
“若是將少府收入移入大司農使用,不知可否填補虧空?”
少府收入,也就是皇帝的私產,雖然劉協是個傀儡,但曹操這些年可沒虧待過劉協。
他尋思現在自己的日子都過不下去了,劉協也沒必要過得太好。
不過荀彧一聽,卻是直接搖了搖頭,表示完全不夠填補。
劉協的資產,不過是一些山林田莊,壓根補不起這麽大的漏洞。
他一否定,曹操自是背起手來迴踱步,許久方才停下道:
“若是我軍仿照劉備一般興商改製,不知可否填補虧空?”
雖然由於秦瑱的打擊,他們細作損失了不少,但對劉備軍的狀況,他大體還是知道的。
相較於現在他的財政窘境,劉備麾下那可算是富得流油。
據他所知,去年劉備軍收入不下十億,今年更恐怖,恐怕不下十五億。
再加上劉表存在荊州的大量錢糧和物資,劉備軍的豪富簡直冠絕天下。
本來他也有心仿照秦瑱那般改製,但一直沒抽出空閑來。
現在眼見不改不行,他便想看看荀彧這裏是個什麽意見。
可荀彧一聞此言,卻是再度搖了搖頭,直接對曹操歎道:
“眼下我軍虧空甚急,便是改製也難以填補虧空!”
改革製度這一條路,他不是沒想過,可改製不是那麽簡單的事。
秦瑱改製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淮南當時已經一窮二白了。
有著大量勞動力還有荒蕪的土地,又有荊州的糧食作為支撐。
在那種條件下,秦瑱都改了兩年,才徹底扭虧為盈。
現在他們本來就缺錢糧,壓根沒有改製的物質基礎。
同樣,他們也沒有那麽多流民來作為勞動力興建工坊。
這些流民本來是屯戶,你現在好不容安置好了,如果把田地收迴去,那將會引起農民叛亂!
而且,秦瑱的工坊能賺錢,大部分來源於秦瑱手中的黑科技。
秦瑱能製造淮紙、玻璃、白糖、陶瓷,這些東西他們能造麽?
劉備軍領土大半靠海,可以生產廉價海鹽,這些他們能生產?
即便生產出來,市場已經被搶占,他們的貨物很可能賣不出去。
更何況,秦瑱改製的大殺器是攤丁入畝,解放士族所侵占的勞動力和田地。
就憑現在他們手下這麽多士族,一旦開改,士族必然造反。
百姓造反,他們尚能鎮壓,士族造反,那就是亡國之禍。
所以改製隻有秦瑱能改,他們壓根不能複製秦瑱的操作。
每每想起這些事情,他就不禁想起五年前秦瑱對他說的那些話語。
他荀文若改不了製,曹操也改不了製度,或許彼時彼刻,秦瑱就預見到了現在。
輔佐曹操得不了天下,即便得了天下,也會千瘡百孔。
或許就是預見到了現在,秦瑱才會毅然決然的離去。
思慮之間,荀彧咬了咬牙,不由抬頭看向了曹操道:
“主公,為今之計,唯有裁軍一途,若能裁撤十萬兵馬,便能.”
“不可,決計不可!”他話音未落,曹操便皺起了眉頭。
“眼下劉備兵馬至少四十萬,袁紹兵馬尚有三十萬!”
“彼等數倍於我軍,若是裁撤兵馬,我軍如何抵禦彼等?”
他之所以要保全麾下兵力,就是為了能抵禦兩家進攻。
若是裁撤了兵馬,那他退守關中的戰略也就毫無意義了!
“可是我軍已然養不起如此之多人馬,主公如何維繼?”
荀彧話語之中已然有些絕望,不知道繼續堅持是對是錯。
可曹操卻依舊一臉堅定之色,突然迴過頭看向他道:
“既是如此,我軍便發小五株錢,先熬過這關再言!”
小五銖錢,是董卓當初為了籌集軍費發行的錢幣,曾經導致關中物價飛漲。
發行這種錢幣,和王莽、孫權等人發行大幣性質相差不大,都是為了掠奪百姓財富。
荀彧聽得此言,自是麵色大變,連忙勸阻曹操不可。
經過官渡一戰強行遷移大量百姓,曹操在民間的名聲幾乎已經跌落低穀。
現在如果再發小五株錢,那曹操的名聲恐怕會一落千丈。
即便渡過這關,老曹的名聲也不會比董卓好上多少。
可任由他如何勸阻,曹操卻沒有改變之意,二人正在爭論,忽聽府外許褚報道:
“主公,郭祭酒有要事求見,現在正於府外等候。”
曹操一聽郭嘉前來,當即就瞪了荀彧一眼,沉聲道:
“此必又是軍情,眼下形勢如此,若不行事,公又叫吾如何維繼?”
一番言罷,不等荀彧迴話,他便讓許褚領郭嘉覲見。
而郭嘉一入府內,就給曹操帶來了一個壞消息,劉備和劉璋結盟了。
兩家已經聯合出兵,對漢中的張魯發起了全麵進攻。
曹操見劉備剛取了荊州,便要奪取漢中,頓時惱怒道:
“大耳賊何以逼之甚急也,方得荊州,複又望蜀哉?”
他可不相信劉備奪取漢中是為了幫助劉璋,現在奪漢中,要麽就是為了取西川。
要麽就是在準備從漢中進軍關中,奪取西涼產馬之地!
而漢中不像南陽,從漢中北上,沿路並無關口,有三條路線北上。
如果是出祁山,便可直取西涼占據涼州,出褒斜道可以殺入關中平原,出子午穀可以直殺長安城下。
如果漢中被劉備奪取,那他麾下便四處透風,防無可防!
若是劉備再以荊州、豫州兵馬從旁牽製,他根本守不住關中。
思慮之間,曹操便做出了決斷,直接對郭嘉下令道:
“速去傳我軍令,即可調集兵馬,準備隨我南下抵禦劉備!”
郭嘉聞之,連忙領命而去,荀彧卻是一臉驚色道:
“眼下錢糧不足,司空出兵於國無益,於軍無益啊!”
曹操看他如此,便是一陣冷笑,拔出了長劍道:
“今吾欲出兵,誰敢攔之,故知文若敬天子,現在曹某便去請命。”
“想來天子見曹某一心為國,也願下詔籌糧!”
言罷,他便行出了府外,徑直朝著皇宮方向行來。
荀彧見狀,連忙勸阻,二人一路直往宮城之內。
劉協此時正與伏皇後共坐,見曹操前來,戰栗不已。
曹操也不廢話,看著劉協就直接請旨發行小錢。
劉協早就被曹操馴服得言聽計從,當即捂麵顫抖道:
“朕以司空主事,此等小事,司空自行裁處便是!”
看他一副窩囊模樣,曹操更是惱怒,持劍上前道:
“陛下出此言,外人聞之,隻道吾欺君也,請速下詔!”
劉協被他一嚇,隻覺兩股直顫,忙令下人取來布帛寫了一封詔書。
曹操得詔之後,直接一把甩給荀彧,讓其依詔行事。
荀彧見之,雙目通紅,隻得領命,又安撫了一陣劉協,這才退下。
待得二人離去,伏皇後便即大哭,劉協恨得牙咬切齒道:
“曹賊無道,今日帶劍入宮,來日恐要犯上弑君!”
想到此處,看著伏皇後哭得梨花帶雨,他不由一陣後悔。
早知如此,當初他何必又要聽信曹操之言遷都於此?
與其在這裏做一個窩囊皇帝,還不如退位讓給劉備便是!
他一說罷,伏皇後便抬起頭抹眼淚,開口建議道:
“妾父伏完常有殺操之心,妾今當修書一封,密與父圖之。”
劉協聞之,雖有其意,卻也不敢行事,隻是搖頭:
“昔董承為事不密,反遭大禍,今恐又泄漏,朕與汝皆休矣!”
伏皇後看他雄起不到五秒便即萎了,心中一惱:
“旦夕如坐針氈,似此為人,不如早亡為好!”
“妾看宦官中之忠義可托者,莫如穆順,當令寄此書。”
言罷也不管劉協,徑直讓人去將穆順請了過來。
劉協見得穆順到來,連忙大哭,又讓其帶著書信出城麵見伏完。
穆順也是忠心,當下直接應諾,帶書行出了宮門。
缺糧和虧空看似隻有相差不大,但性質卻是天差萬別,壓根不是一迴事。
缺糧,代表他的財政狀況是正向的,隻不過是沒有餘糧繼續征戰。
虧空,就代表他的財政已經惡化到了入不敷出的狀況,需要消耗去年的存糧。
曹操想過自己這一戰會虧掉很多東西,但沒想到會虧損如此之多!
兩億七千萬錢,五十萬石糧草,已經夠他再養五萬精兵了!
可這麽多錢糧,現在卻是他需要彌補的虧空,簡直駭人聽聞。
故而曹操一聽到這個數字,便是心中大驚,拍案而起道:
“我軍已然半年未曾征戰,為何虧空還會如此之多?”
荀彧顯然提前預料到了曹操的反應,見其喝問,便即一歎道:
“曹公,虧損如此之大,並非單是征戰所致,乃是我軍收入不加多,支出卻不加少。”
說著,他便將他們虧空的原因給曹操理了一遍,原因是多樣的。
也是因為前期他們發展太好,導致老曹忘記了一件事——他們地盤並不大。
他們之所以能養起二十多萬大軍,是因為他們麾下有上百屯田百姓,屯了上千萬畝田!
秦瑱在兗州、豫州、洛陽三個地方實行屯田之策,才讓他們兵精糧足。
可以說,秦瑱給老曹打好了一個爭霸天下的基礎,讓老曹可以不斷揮霍。
如果官渡他們沒有慘敗的話,那財政不會像現在這麽淒慘。
但官渡的兵敗,卻使得曹操喪失大片黃河中下遊的優質耕地。
與之達成置換的,隻是上黨、河東、河內等少量貧瘠郡縣。
他們還擁有的優質土地僅限於南陽、關中、陳留、潁川等地。
這些地方產出的糧草,壓根就不足以和他們以前的收入比較。
而除此之外,由於戰爭的破壞,他們遷移了大量百姓南下。
又因為曹操麾下士族兼並嚴重,他們沒有足夠的優質耕地來安置這些屯民。
所以要安置這些屯民,要麽就進行開荒,要麽就隻能安置在不那麽肥沃的土地上。
這一項不僅不像以前一樣可以給他們帶來大量收入,還會消耗大量資源。
同樣,曹操麾下的涼州同樣也是負資產,馬騰等人貢獻的物資,根本抵不上他們付出的錢糧。
在這個基礎上,他們還需要養騎兵,供養朝廷開銷,修建已經破敗的長安。
每一項都是吞金獸一般的存在,且數年之內不會出現任何成效。
如此給曹操說了一遍之後,荀彧便麵露苦澀,眼中露出了一絲無奈道:
“若隻是今年虧損也就罷了,依在下估計,恐怕五年之內我軍都難以扭虧為盈!”
五年時間,已經足夠天下形勢一變再變,曹操自然不可能接受。
“若是將少府收入移入大司農使用,不知可否填補虧空?”
少府收入,也就是皇帝的私產,雖然劉協是個傀儡,但曹操這些年可沒虧待過劉協。
他尋思現在自己的日子都過不下去了,劉協也沒必要過得太好。
不過荀彧一聽,卻是直接搖了搖頭,表示完全不夠填補。
劉協的資產,不過是一些山林田莊,壓根補不起這麽大的漏洞。
他一否定,曹操自是背起手來迴踱步,許久方才停下道:
“若是我軍仿照劉備一般興商改製,不知可否填補虧空?”
雖然由於秦瑱的打擊,他們細作損失了不少,但對劉備軍的狀況,他大體還是知道的。
相較於現在他的財政窘境,劉備麾下那可算是富得流油。
據他所知,去年劉備軍收入不下十億,今年更恐怖,恐怕不下十五億。
再加上劉表存在荊州的大量錢糧和物資,劉備軍的豪富簡直冠絕天下。
本來他也有心仿照秦瑱那般改製,但一直沒抽出空閑來。
現在眼見不改不行,他便想看看荀彧這裏是個什麽意見。
可荀彧一聞此言,卻是再度搖了搖頭,直接對曹操歎道:
“眼下我軍虧空甚急,便是改製也難以填補虧空!”
改革製度這一條路,他不是沒想過,可改製不是那麽簡單的事。
秦瑱改製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淮南當時已經一窮二白了。
有著大量勞動力還有荒蕪的土地,又有荊州的糧食作為支撐。
在那種條件下,秦瑱都改了兩年,才徹底扭虧為盈。
現在他們本來就缺錢糧,壓根沒有改製的物質基礎。
同樣,他們也沒有那麽多流民來作為勞動力興建工坊。
這些流民本來是屯戶,你現在好不容安置好了,如果把田地收迴去,那將會引起農民叛亂!
而且,秦瑱的工坊能賺錢,大部分來源於秦瑱手中的黑科技。
秦瑱能製造淮紙、玻璃、白糖、陶瓷,這些東西他們能造麽?
劉備軍領土大半靠海,可以生產廉價海鹽,這些他們能生產?
即便生產出來,市場已經被搶占,他們的貨物很可能賣不出去。
更何況,秦瑱改製的大殺器是攤丁入畝,解放士族所侵占的勞動力和田地。
就憑現在他們手下這麽多士族,一旦開改,士族必然造反。
百姓造反,他們尚能鎮壓,士族造反,那就是亡國之禍。
所以改製隻有秦瑱能改,他們壓根不能複製秦瑱的操作。
每每想起這些事情,他就不禁想起五年前秦瑱對他說的那些話語。
他荀文若改不了製,曹操也改不了製度,或許彼時彼刻,秦瑱就預見到了現在。
輔佐曹操得不了天下,即便得了天下,也會千瘡百孔。
或許就是預見到了現在,秦瑱才會毅然決然的離去。
思慮之間,荀彧咬了咬牙,不由抬頭看向了曹操道:
“主公,為今之計,唯有裁軍一途,若能裁撤十萬兵馬,便能.”
“不可,決計不可!”他話音未落,曹操便皺起了眉頭。
“眼下劉備兵馬至少四十萬,袁紹兵馬尚有三十萬!”
“彼等數倍於我軍,若是裁撤兵馬,我軍如何抵禦彼等?”
他之所以要保全麾下兵力,就是為了能抵禦兩家進攻。
若是裁撤了兵馬,那他退守關中的戰略也就毫無意義了!
“可是我軍已然養不起如此之多人馬,主公如何維繼?”
荀彧話語之中已然有些絕望,不知道繼續堅持是對是錯。
可曹操卻依舊一臉堅定之色,突然迴過頭看向他道:
“既是如此,我軍便發小五株錢,先熬過這關再言!”
小五銖錢,是董卓當初為了籌集軍費發行的錢幣,曾經導致關中物價飛漲。
發行這種錢幣,和王莽、孫權等人發行大幣性質相差不大,都是為了掠奪百姓財富。
荀彧聽得此言,自是麵色大變,連忙勸阻曹操不可。
經過官渡一戰強行遷移大量百姓,曹操在民間的名聲幾乎已經跌落低穀。
現在如果再發小五株錢,那曹操的名聲恐怕會一落千丈。
即便渡過這關,老曹的名聲也不會比董卓好上多少。
可任由他如何勸阻,曹操卻沒有改變之意,二人正在爭論,忽聽府外許褚報道:
“主公,郭祭酒有要事求見,現在正於府外等候。”
曹操一聽郭嘉前來,當即就瞪了荀彧一眼,沉聲道:
“此必又是軍情,眼下形勢如此,若不行事,公又叫吾如何維繼?”
一番言罷,不等荀彧迴話,他便讓許褚領郭嘉覲見。
而郭嘉一入府內,就給曹操帶來了一個壞消息,劉備和劉璋結盟了。
兩家已經聯合出兵,對漢中的張魯發起了全麵進攻。
曹操見劉備剛取了荊州,便要奪取漢中,頓時惱怒道:
“大耳賊何以逼之甚急也,方得荊州,複又望蜀哉?”
他可不相信劉備奪取漢中是為了幫助劉璋,現在奪漢中,要麽就是為了取西川。
要麽就是在準備從漢中進軍關中,奪取西涼產馬之地!
而漢中不像南陽,從漢中北上,沿路並無關口,有三條路線北上。
如果是出祁山,便可直取西涼占據涼州,出褒斜道可以殺入關中平原,出子午穀可以直殺長安城下。
如果漢中被劉備奪取,那他麾下便四處透風,防無可防!
若是劉備再以荊州、豫州兵馬從旁牽製,他根本守不住關中。
思慮之間,曹操便做出了決斷,直接對郭嘉下令道:
“速去傳我軍令,即可調集兵馬,準備隨我南下抵禦劉備!”
郭嘉聞之,連忙領命而去,荀彧卻是一臉驚色道:
“眼下錢糧不足,司空出兵於國無益,於軍無益啊!”
曹操看他如此,便是一陣冷笑,拔出了長劍道:
“今吾欲出兵,誰敢攔之,故知文若敬天子,現在曹某便去請命。”
“想來天子見曹某一心為國,也願下詔籌糧!”
言罷,他便行出了府外,徑直朝著皇宮方向行來。
荀彧見狀,連忙勸阻,二人一路直往宮城之內。
劉協此時正與伏皇後共坐,見曹操前來,戰栗不已。
曹操也不廢話,看著劉協就直接請旨發行小錢。
劉協早就被曹操馴服得言聽計從,當即捂麵顫抖道:
“朕以司空主事,此等小事,司空自行裁處便是!”
看他一副窩囊模樣,曹操更是惱怒,持劍上前道:
“陛下出此言,外人聞之,隻道吾欺君也,請速下詔!”
劉協被他一嚇,隻覺兩股直顫,忙令下人取來布帛寫了一封詔書。
曹操得詔之後,直接一把甩給荀彧,讓其依詔行事。
荀彧見之,雙目通紅,隻得領命,又安撫了一陣劉協,這才退下。
待得二人離去,伏皇後便即大哭,劉協恨得牙咬切齒道:
“曹賊無道,今日帶劍入宮,來日恐要犯上弑君!”
想到此處,看著伏皇後哭得梨花帶雨,他不由一陣後悔。
早知如此,當初他何必又要聽信曹操之言遷都於此?
與其在這裏做一個窩囊皇帝,還不如退位讓給劉備便是!
他一說罷,伏皇後便抬起頭抹眼淚,開口建議道:
“妾父伏完常有殺操之心,妾今當修書一封,密與父圖之。”
劉協聞之,雖有其意,卻也不敢行事,隻是搖頭:
“昔董承為事不密,反遭大禍,今恐又泄漏,朕與汝皆休矣!”
伏皇後看他雄起不到五秒便即萎了,心中一惱:
“旦夕如坐針氈,似此為人,不如早亡為好!”
“妾看宦官中之忠義可托者,莫如穆順,當令寄此書。”
言罷也不管劉協,徑直讓人去將穆順請了過來。
劉協見得穆順到來,連忙大哭,又讓其帶著書信出城麵見伏完。
穆順也是忠心,當下直接應諾,帶書行出了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