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


    朱元璋沒有理會,而是翻開奏疏快速閱覽,一刻鍾後才粗略看完。


    “薛尚書大才,禁止土地買賣,又用青苗法來防止百姓遇到災年後,因無法生存而強賣土地。


    可是這律法是否太嚴苛?買者滿門抄斬,咱大明是有道之國,怎能動不動就殺人?”


    聽到這話,奉天殿內所有人都默默低下頭顱,他們怕再多看一眼,都恨不得上去打朱元璋一巴掌。


    朱元璋可不管這些,繼續開口詢問:


    “還有這個取消關稅等,而後將商稅統一並提高,不給那些貪官汙吏強取豪奪的機會,這也很好。


    可商稅提高到五稅一、十稅一,那些商人必定會將成本放在百姓身上,這又如何處理。


    所以說,你這變法方略很好,還有些細枝末節,當細細打磨。”


    薛祥躬身迴應:“此乃綱略,具體實施細則當有朝廷百官互相探討。”


    “也好!太子,你看看這份方略如何。”


    說著,將手中奏疏遞給朱標,沒多久朱標就厲喝出聲:


    “兒臣不會同意此種變法,通篇都是為國斂財,毫無道德仁義之風。


    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廣道德之端,抑末利而開仁義,毋示以利,然後教化可興,而風俗可移也。


    開商業乃末道,若人人經商,必然敗壞仁義禮智信,因欲壑難滿也!


    數千年時間才養成大明百姓仁義之風,兒臣萬萬不會讓此風氣一朝散盡。”


    “《易》曰:“通其變,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則農用乏;商不出,則寶貨絕。農用乏,則穀不殖;寶貨絕,則財用匱。


    太子殿下,士農工商各盡其用才能使大明興盛,隻要禮法不變、風俗不變,大明隻會更興盛,有德之士隻會更多。”


    “薛尚書是準備和孤複製鹽鐵論嗎?”


    “臣不敢!臣隻是……”


    話音未落,方時從殿外匆匆走了進來:


    “臣東宮司柬方時拜見陛下,太子殿下!”


    “免禮!”


    朱元璋淡淡開口:“既然你也想變法,正好薛尚書提出變法方略,你就在這朝堂上好好論論大明該怎麽變。”


    “變法?變什麽法?”


    方時裝出一臉懵逼的樣子:“陛下,這大明好好的,為什麽要變?”


    ???


    奉天殿很多官員開始懵逼了,什麽情況?這薛尚書不是一直都看不起商業嗎?怎麽一下子變了。


    還有你這方時,當我們這些人是傻子不成,不變法你搞什麽宣承部和承誌部出來?


    朱元璋虎目一瞪,怒吼出聲:“放肆!你那變法方略還在咱床頭上,現在告訴咱你不變法,你在耍咱嗎?”


    “陛下恕罪!那是臣年輕氣盛,不知道大明國力,才妄言變法。


    目前大明糧食不足,臣寧死也不會同意變法。”


    “好、很好!”


    朱元璋冷冷吐出一句話,令所有人大吃一驚:


    “想死是吧!咱成全你!來人……”


    “父皇,萬萬不可!”


    朱標大聲阻止:“父皇,方司柬畢竟年輕,有些思慮不周情有可原。”


    “哼!”


    朱元璋冷哼出聲:“年紀小不是理由,今日看在太子和你老師的麵上,咱給你個機會。


    若是解釋不清為何不能變,咱一定將你淩遲處死。”


    [嚇死我了!這老朱演戲都演的這麽真,難怪能當皇帝。]


    [不過,真正原因不能說,隨便找幾個理由吧!]


    想到此,方時滿臉嚴肅:“陛下,北元朝廷未滅,一旦大明因變法而動蕩,北元必不會放棄此等機會。


    其次則是,編修經典還未完成,一旦開啟變法,吾等該用何種理念變法?


    不管薛尚書的變法還是微臣的變法,都繞不開兩個字,土地。


    而土地又是百姓生存之本,也是大明社稷之本,若用王田製,則王莽前車之鑒不可不防。


    若隻是重新丈量、分配土地,那也是治標不治本,兼並土地不可避免。


    均田製也一樣,看似公平,然而隨著人口增長、天災不斷,地主豪紳有一萬種方法重新兼並土地。”


    薛祥瞥了眼方時,目光隱隱帶些不屑:


    “方司柬,本官沒說是均田製或王田製,本官所提乃是土地禁止買賣,違者滿門抄斬。


    若遇到天災,則用青苗法,讓農戶向朝廷借債渡過難關。”


    “有區別嗎?”


    方時轉頭看向薛祥,語氣淡然:“遇到洪水全家死絕,官府將其戶口仍記錄在案,土地收入則與地主一人一半,朝廷能知道?


    朝廷隻會看稅收有沒有少,會去看種田之人到底是誰嗎?”


    “朝廷十年丈量一次土地,自然會清理這些蛀蟲。”


    “土地都在別人戶口上,朝廷怎麽清理?薛尚書遠在京城,能知道這戶人家到底是不是原先的百姓?”


    薛祥麵容一滯,他怎麽也沒想到,方時居然對下麵的事如此清楚。


    瞥了眼薛祥,也不管他是不是裝的,方時繼續說道:


    “比如張三因為釀酒賺錢,那麽就有很多人跟著釀酒,喝酒的人就那麽多,張三賺的錢必然變少。


    若他不動,其他人會將他的份額全部吃完,直到他破產。


    若他出手打壓其他人,也必定會下死手,讓這些釀酒商下死手。


    國家、科舉、土地等等都一樣,因為所有人都因利而動,活在這世上就是要爭,你不爭就會被別人吃幹抹淨,除非是個廢物才無人去爭。


    所以,再沒有找到如何讓農田成為無用之物前,變與不變並無不同,都無法解決根本。”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


    茹太素滿眼讚賞看著方時:“方司柬一席話讓本官明白了,老子此話是何意。


    農田乃民之本,想要讓農田成為廢物,除非天下不再缺糧食,而這種事是不可能發生。”


    “所以,下官剛剛說了,年輕氣盛妄言變法!”


    朱元璋瞥了眼方時,隨後目光掃向下方一眾臣子,語氣平淡:


    “罷黜方時東宮司柬一職,以後就待在翰林院讀書。


    至於變法一事,薛尚書再迴去好好想想,正旦大朝再送上奏疏。


    這千年之製咱一定要變,誰能讓大明超越曆朝曆代,咱不吝爵位。”


    “臣等遵旨!”


    冬至大朝的消息很快傳到趙民望耳中,當天夜裏,他便悄悄來到鮑恂家,想要與其商議。


    “仲孚兄,陛下這是何意?到底是要變法還是不變?


    還有方時,其東宮司柬一職沒了,是不是代表陛下,不準備將他留給太子所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