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厭惡表裏不一的人,你可以無恥、也可以好色,但你不能嘴裏滿是仁義道德,背地裏全是男盜女娼。
在其看來,道衍就是這種人,滿嘴慈悲為懷,心裏卻視人命如草芥。
[還是方小子好,從不騙咱。除了變法方略,對咱是沒有任何隱瞞。]
最老實的往往是最可怕,方時就是如此。
與李景隆兩人告別後,方時帶著滿肚子疑惑前往林府。
[很奇怪、著實奇怪,李褀為何一定要讓我去韓國公府做客?]
[李善長就是想見我,完全堂堂正正邀我,老朱就算懷疑也不會說什麽,畢竟胡惟庸造反都沒牽連到他身上。]
[不行!不能去,李善長大壽之日,就讓嶽父派人刺殺我。]
方時不知道李善長為何做出這種舉動,他不認為李善長是傻子,他隻能敬而遠之。
很快,方時便到了林府,望著大門上的牌匾,方時會心一笑:
“真的很好用!”
門房看到方時站在府外,臉上立馬掛上諂媚之色:
“方司柬,你終於來了,我家老爺天天念叨著你。”
方時躬身一禮:“林四,你這門房當的夠久啊!”
林四偏過身子,他可不敢受方時的禮:
“唉唉唉!方司柬,你折煞小人了!快點進來,小人立馬去告知老爺。”
“嗯!去吧,我自己在大廳等著。”
方時並沒有等太久,不消片刻林易便匆匆趕來。
“方小子,是不是要叔出手,最近林家搭上湖廣趙家,別的不敢說,糧食還是有的。”
人還未坐下,林易便匆匆說道:“你是不知道,自從有了這牌匾,沒有任何官員敢刁難林家商隊。
連路上那些土匪,看到林家商隊,都隻是象征性搶些糧食。”
“這很好!賺了錢,拿出一部分為國出力,自然而然便受人尊敬!
現在你的名字已經被太子殿下記在心裏,一定管好家裏,萬萬不可掉以輕心,牌匾隻是起點。”
林易連連點頭,滿臉嚴肅:“當然!為了讓小輩不惹出麻煩,我已經請了退伍軍人和讀書人,不僅天天訓練,還要天天讀書。
不求他們科舉取士,隻求他們有事做,別一天天惹麻煩。”
方時微微頷首:“山西、河南兩地災民,你們收了多少?災民家中孩童有多少?”
“加上山西修路的,近十萬災民,孩童沒有去算。”
“河南、山西、曹縣、青州等地,隻要有你們產業的地方,都建個學校,所有十歲以下孩童都收進去,包括女童。
五十個孩童安排三個老師,一個教算學、一個教經、一個教史。
記住,所有老師隻要曲阜的,隻要姓孔,不管是男是女、是外孔還是內孔,都收!”
林易張大嘴巴,良久都沒反應過來,什麽叫不管男女?那些女子都不用煮飯、管家的?
片刻後,林易迴過神來,有些遲疑開口:
“方小子,你也知道,那些孩童雖小,可一些家務也是可以做的,那些百姓不會同意。”
“所以才讓你找災民啊!災民連家都沒有,有個屁家務做。
曹縣那邊就送些禮給族老,那這些族老強製命令。”
說到這,方時臉色變的異常嚴肅,語氣也變得不容置喙:
“我隻想要孔姓老師,隻要熟讀詩書和算學,能收多少是多少。
讓趙家帶頭去做,你們隻需在後麵出力,齊王也會幫忙。
一切開銷你們先支付,若是不足,則會通過齊王府和晉王府送到你們手上。”
聽到晉齊兩王都參與進去,林易再也不敢問了,快速應下:
“我明白了!你放心,此事一定處理妥當。”
“這裏麵有份完整的計劃,你們看情況而用,不必完全跟隨計劃而行,能達到目的即可。”
說著,方時從懷中拿出一封厚厚的信封放在桌麵上:
“你去告訴趙正,做好此事,海貿有他一份;做不好就別接下來,我會重新選人,別到時候連九族都沒了。
還有,把林家那些船員和船匠招迴來,特別家中有海圖的,一個也別放過。”
“好好好!”
林易臉上露出肉眼可見的興奮之色:
“我立刻就去,不僅僅這些,林家還有很多木頭,朝廷若有需要,可以隨時奉上。”
說到這,林易頓了頓,麵露為難:“方小子,你想要什麽?我去幫你張羅,每次都送我這麽多東西,這心裏過意不去啊!”
方時起身,輕輕搖頭:“沒必要過意不去,我隻是和你做交易而已,林家也不會因此富可敵國。
你若真過意不去,就把賺的錢流通起來,請人修路、鑽研更快更大船隻的、或鑽研其他對朝廷、民生有所進益的東西。
能幫我完成誌向,那就是對我最大的迴報。”
話落,不等林易有所反應,方時轉身離開。
望著方時離開的背影,林易喃喃自語:
“什麽叫不可能富可敵國?”
“不對!我富可敵國幹嘛?我要的是詩書傳家,後代怎麽也得出個尚書。
隻要林家為大明出力,以後的皇帝怎麽也會給個麵子,讓林家出個進士吧!”
想到此,林易對著門外喊道:“讓親家他們晚上過來一趟,告訴他們誰不來以後都不用來了。”
“是!”
該做的事,方時都做了,現在隻要等待時間即可。
然而,方時的計劃還沒開始,趙民望正式對方時出手。
冬至大朝上,工部尚書薛祥、新任戶部尚書茹太素等人進言變法。
朱元璋望著下方的茹太素,心裏滿是狐疑:
[這家夥除了所寫的奏疏氣死人不償命,其他都沒什麽過錯,為人也正直,怎麽會參與進來?]
想了一會沒想通,朱元璋麵無表情開口:
“爾等覺得福建和開封兩地,足以證明吏治腐敗,想要變法情有可原。
咱也想變,可怎麽變誰能說說,總不能隨意亂變吧!
承誌部雖不能解決根本,可目前來看,隻能通過正直之士和律法來警醒官吏。”
薛祥上前兩步,朗聲說道:“方司柬曾說過,陛下是神農氏後裔,自然不能繼續用原先治國之政。
微臣覺得當像秦孝公時期,在大明進行深刻變法,因此,微臣奉上變法十條,請陛下禦覽。”
朱元璋右手輕輕一抬,很快便有一名內侍走下去。
“既說到方司柬,那就請方司柬進宮一趟。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咱雖不通詩書,這話還是記得。
隻要這變法方略可行,咱立刻開啟變法。”
在其看來,道衍就是這種人,滿嘴慈悲為懷,心裏卻視人命如草芥。
[還是方小子好,從不騙咱。除了變法方略,對咱是沒有任何隱瞞。]
最老實的往往是最可怕,方時就是如此。
與李景隆兩人告別後,方時帶著滿肚子疑惑前往林府。
[很奇怪、著實奇怪,李褀為何一定要讓我去韓國公府做客?]
[李善長就是想見我,完全堂堂正正邀我,老朱就算懷疑也不會說什麽,畢竟胡惟庸造反都沒牽連到他身上。]
[不行!不能去,李善長大壽之日,就讓嶽父派人刺殺我。]
方時不知道李善長為何做出這種舉動,他不認為李善長是傻子,他隻能敬而遠之。
很快,方時便到了林府,望著大門上的牌匾,方時會心一笑:
“真的很好用!”
門房看到方時站在府外,臉上立馬掛上諂媚之色:
“方司柬,你終於來了,我家老爺天天念叨著你。”
方時躬身一禮:“林四,你這門房當的夠久啊!”
林四偏過身子,他可不敢受方時的禮:
“唉唉唉!方司柬,你折煞小人了!快點進來,小人立馬去告知老爺。”
“嗯!去吧,我自己在大廳等著。”
方時並沒有等太久,不消片刻林易便匆匆趕來。
“方小子,是不是要叔出手,最近林家搭上湖廣趙家,別的不敢說,糧食還是有的。”
人還未坐下,林易便匆匆說道:“你是不知道,自從有了這牌匾,沒有任何官員敢刁難林家商隊。
連路上那些土匪,看到林家商隊,都隻是象征性搶些糧食。”
“這很好!賺了錢,拿出一部分為國出力,自然而然便受人尊敬!
現在你的名字已經被太子殿下記在心裏,一定管好家裏,萬萬不可掉以輕心,牌匾隻是起點。”
林易連連點頭,滿臉嚴肅:“當然!為了讓小輩不惹出麻煩,我已經請了退伍軍人和讀書人,不僅天天訓練,還要天天讀書。
不求他們科舉取士,隻求他們有事做,別一天天惹麻煩。”
方時微微頷首:“山西、河南兩地災民,你們收了多少?災民家中孩童有多少?”
“加上山西修路的,近十萬災民,孩童沒有去算。”
“河南、山西、曹縣、青州等地,隻要有你們產業的地方,都建個學校,所有十歲以下孩童都收進去,包括女童。
五十個孩童安排三個老師,一個教算學、一個教經、一個教史。
記住,所有老師隻要曲阜的,隻要姓孔,不管是男是女、是外孔還是內孔,都收!”
林易張大嘴巴,良久都沒反應過來,什麽叫不管男女?那些女子都不用煮飯、管家的?
片刻後,林易迴過神來,有些遲疑開口:
“方小子,你也知道,那些孩童雖小,可一些家務也是可以做的,那些百姓不會同意。”
“所以才讓你找災民啊!災民連家都沒有,有個屁家務做。
曹縣那邊就送些禮給族老,那這些族老強製命令。”
說到這,方時臉色變的異常嚴肅,語氣也變得不容置喙:
“我隻想要孔姓老師,隻要熟讀詩書和算學,能收多少是多少。
讓趙家帶頭去做,你們隻需在後麵出力,齊王也會幫忙。
一切開銷你們先支付,若是不足,則會通過齊王府和晉王府送到你們手上。”
聽到晉齊兩王都參與進去,林易再也不敢問了,快速應下:
“我明白了!你放心,此事一定處理妥當。”
“這裏麵有份完整的計劃,你們看情況而用,不必完全跟隨計劃而行,能達到目的即可。”
說著,方時從懷中拿出一封厚厚的信封放在桌麵上:
“你去告訴趙正,做好此事,海貿有他一份;做不好就別接下來,我會重新選人,別到時候連九族都沒了。
還有,把林家那些船員和船匠招迴來,特別家中有海圖的,一個也別放過。”
“好好好!”
林易臉上露出肉眼可見的興奮之色:
“我立刻就去,不僅僅這些,林家還有很多木頭,朝廷若有需要,可以隨時奉上。”
說到這,林易頓了頓,麵露為難:“方小子,你想要什麽?我去幫你張羅,每次都送我這麽多東西,這心裏過意不去啊!”
方時起身,輕輕搖頭:“沒必要過意不去,我隻是和你做交易而已,林家也不會因此富可敵國。
你若真過意不去,就把賺的錢流通起來,請人修路、鑽研更快更大船隻的、或鑽研其他對朝廷、民生有所進益的東西。
能幫我完成誌向,那就是對我最大的迴報。”
話落,不等林易有所反應,方時轉身離開。
望著方時離開的背影,林易喃喃自語:
“什麽叫不可能富可敵國?”
“不對!我富可敵國幹嘛?我要的是詩書傳家,後代怎麽也得出個尚書。
隻要林家為大明出力,以後的皇帝怎麽也會給個麵子,讓林家出個進士吧!”
想到此,林易對著門外喊道:“讓親家他們晚上過來一趟,告訴他們誰不來以後都不用來了。”
“是!”
該做的事,方時都做了,現在隻要等待時間即可。
然而,方時的計劃還沒開始,趙民望正式對方時出手。
冬至大朝上,工部尚書薛祥、新任戶部尚書茹太素等人進言變法。
朱元璋望著下方的茹太素,心裏滿是狐疑:
[這家夥除了所寫的奏疏氣死人不償命,其他都沒什麽過錯,為人也正直,怎麽會參與進來?]
想了一會沒想通,朱元璋麵無表情開口:
“爾等覺得福建和開封兩地,足以證明吏治腐敗,想要變法情有可原。
咱也想變,可怎麽變誰能說說,總不能隨意亂變吧!
承誌部雖不能解決根本,可目前來看,隻能通過正直之士和律法來警醒官吏。”
薛祥上前兩步,朗聲說道:“方司柬曾說過,陛下是神農氏後裔,自然不能繼續用原先治國之政。
微臣覺得當像秦孝公時期,在大明進行深刻變法,因此,微臣奉上變法十條,請陛下禦覽。”
朱元璋右手輕輕一抬,很快便有一名內侍走下去。
“既說到方司柬,那就請方司柬進宮一趟。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咱雖不通詩書,這話還是記得。
隻要這變法方略可行,咱立刻開啟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