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也在一旁附和:“上樓唄!方司柬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麽說,就這些學子,比方夫人差多了。”


    李褀愣了下,隨即想到有關藍溪的傳說,笑著點點頭:


    “也對,有方夫人在,這些人的言語確實對方兄毫無影響。”


    隨著李褀來到三樓靠窗位置坐下,方時望著下方人來人往的街道,不由得感歎一句:


    “近幾年,應天府的人越來越多,也不知道其他府縣是不是也一樣。”


    “別的地方不知,此次去廣西賑濟災荒,那邊的人確實越來越多。”


    方時輕笑出聲:“聽說李兄一直在為陛下賑濟災荒,不管哪個地方發生洪澇幹旱,李兄都是第一人選。


    想來過不了多久,李兄以後要統籌全大明救災一事了。”


    李褀沒有謙虛,輕微點頭迴應:“陛下讓我明年去開封府找藍複,以後救災都要找軍隊幫忙,想來也有這層意思在。


    不過此次藍複這麽大功勞,居然沒有升官,隻給了他家送了份牌匾,我怕被其刁難。”


    李景隆搖搖頭,一臉不讚同:“不升官才是準備大用,你看方司柬,一直都是九品。


    再說藍複已經是指揮使,藍玉那些義子,隻有他坐到這個位置上。”


    方時也在一旁附和:“複哥不會拿朝廷大事開玩笑,你放心吧!”


    “你們都這麽說,我就放心了。”


    李褀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方兄剛好在,我有一事相詢,望方向不吝賜教。”


    “請說!”


    “家父已經年近七十,雖已辭官在家,可陛下一直讓家父暫理禦史台之事,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


    我想讓父親徹底放下朝中事務,學學靜誠先生,可家父卻一直不同意,方兄是否有什麽辦法?”


    [這是什麽意思?想通過我轉達給標哥,還是有別的原因?]


    方時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韓國公也是從苦難中而來,他已經習慣為國出力,李兄又何必如此。


    你要讓韓國公放下國事,最起碼也得給他找個事情做,總不能天天在家釣魚看書。”


    李褀長歎一聲:“我想讓父親去翰林院參與編修經典,可他說沒有這個能力,其實就是與仲孚先生不對付。”


    李景隆撇了撇嘴:“這還不好辦?反正承誌部助教不夠,實在不行就讓他去教那些官員。”


    “他不想去,不知方司柬可否去我家一趟,幫我勸勸父親。”


    此話一出,李景隆低垂頭顱,眼中滿是狐疑。


    [想見方司柬,直接邀請即可,何必這麽拐彎抹角。]


    [若真隻是勸說,又為何不找陛下和太子,找方司柬有什麽用?]


    方時也微微垂下頭,讓人看不清他表情,給自己倒了杯茶後,才緩緩開口:


    “李兄,韓國公已經年近七十,他想做什麽就讓他做什麽,隻要他開心即可。


    我們這些做小輩的,又何必強求呢?韓國公經曆了亂世,其想法自然與我等這些人不同。


    若其他事情,我自然不會推辭,可讓我將自己的理念,強加於他人身上,恕我不能接受。”


    “哈哈!是在下唐突,我自罰一杯。”


    說著,就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方時不是傻子,李善長這個人他是萬萬不能私下接觸的,不為別的,就因為李存義的兒子是胡惟庸的侄女婿。


    有這一層關係在,若有人想對付李善長,這就是最好的理由。


    他要是跟李善長扯上關係,難免會被朱元璋懷疑,一旦被懷疑他就不可能像現在這麽順利,執行計劃。


    在三人交談之時,道衍也來到了謹身殿,恭恭敬敬的等待朱元璋問話。


    “方小子跟你說了嗎?”


    道衍微微鞠躬:“方司柬想讓小僧在安南當張角,其他事小僧一概不知。”


    “不僅要做張角還要做黃巢,明白咱什麽意思嗎?”


    道衍鄭重迴答:“明白!小僧會讓當地門閥、權貴、全部消失。”


    朱元璋滿意點頭:“不錯!既然方小子推薦你,想來你有禍亂天下的能力,咱現在想知道,你有具體章程嗎?”


    “小僧確有想法,想先從安南鎮國寺入手,隻是時間會長點。”


    “三年!”


    朱元璋冷冷開口:“咱隻給你三年時間,不管你怎麽做,三年後這安南必須成為地獄。


    你若做不到,咱就換人,想清楚再迴答。”


    [做不到就得死,貧僧敢說做不到嗎?]


    [讓出家人去造地獄,也就你能說的出口。]


    道衍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陛下,小僧是個出家人!”


    “屁話!咱也當過和尚!你們不是一直都說天下都是空的,你在天下就在,你不在天下就不在。”


    道衍下意識想要辯駁,想到坐在龍椅上的是朱元璋,隻能深吸一口氣:


    “瘟疫!隻有瘟疫才能在這麽短時間,讓安南陷入地獄。”


    “可以!從安南國南部開始,北部靠近大明,不能隨意去弄。


    還有,此疫病一定要大明大夫能救,瘟疫開始之前,先收購安南國和周邊國家治療瘟疫的藥材。”


    道衍鄭重點頭:“小僧明白!”


    “去吧!過完年就去福建邵武找謝家,他們會帶你去安南。


    都尉府的人會幫你,有任何事都可以讓都尉府和謝家幫忙。


    藍玉在雲南,若是需要配合,就讓都尉府的人去找藍玉。”


    “多謝陛下!小僧一定不負所望。”


    從謹身殿出來後,道衍鬆了口氣,麵對這個洪武帝,他是一點也不敢放鬆。


    [這是鐵了心要拿下安南,烏斯藏將來怕是也要拿下,以後說不定又得去烏斯藏。]


    [唉!白帽子送不出去了,隻能通過這方式來一展所學。]


    而坐在謹身殿中的朱元璋,眼睛還死死盯著道衍:


    “標兒!咱看這和尚,怎麽越來越不順眼,有種直接砍了他衝動。”


    朱標頭也不抬,語氣平淡:“人之常情!在我們眼中,和尚一般都是慈悲為懷。


    而道衍能說出瘟疫,足以讓我們改變對和尚的印象,就像方司柬所說的,孝與悌相衝突,不斷衝刷讀書人的理念,會讓有些讀書人精神崩潰。


    不止是您,兒子剛剛也想殺了他,不過人各有不同,隻要他能為國出力,他為人如何顯得沒那麽重要。”


    “那就讓他一直去禍亂其他國,方小子說的沒錯,這些鄰國狼子野心,不滅他們可以,但是一定要削弱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