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方時想的不僅僅這些,還有為以後開海做準備,隻有經濟才能更好的轉嫁製度成本。


    次日清晨


    奉天殿


    朱元璋站起身,拔高音量,語氣不容置喙:


    “即日起,六部之外再加一部,宣承部,仿六部製!


    宣化承流,奉君命教化百姓!宣承部掌宣揚朝廷政策、治國理念……引導百姓言論,製止各地流言,發放邸報等職責。


    錢唐為尚書、韓宜可為左侍郎、朱同為右侍郎,曹青為主事……”


    此言一出,奉天殿中一片嘩然,範敏臉色瞬間黑了下來,眼中有說不出的驚駭:


    [邸報!邸報!不是軍心、不是民心,最終目的是文官手中最重要的權力,話語權。]


    [近日軍隊參與救災,加上邸報宣揚,天下百姓會更相信軍隊。]


    [方時方司柬,你可真是好耐心,好想法,難怪紙張價格下降後,沒有讓衛所人手一本,原來在等災情。]


    “陛下,萬萬不可啊!”


    一名禦史從隊列中走出,高聲疾唿:


    “河南災情來勢洶洶,秋糧全部被淹,加之南征軍隊未歸,朝廷已經沒有餘糧供養一部之官員。


    還望陛下暫時停止,等河南災情過去再行此事。”


    話音剛落,又有人出聲附和:“微臣附議,朝廷政策事關社稷,怎可輕易傳播。


    若讓蒙元知曉,難免對方會以此來針對大明社稷。”


    “微臣附議!”


    “微臣附議!”


    “……”


    朱元璋還未開口,趙好德冷斥出聲:


    “爾等想要逼宮不成?什麽政策可以給百姓看,什麽政策不可以給百姓看,這點陛下會不知道嗎?”


    說完,趙好德對著朱元璋躬身一禮:


    “微臣讚同陛下,吏部會做好份內之事,任何奴役百姓之輩,都不會進入宣承部。”


    “微臣讚同趙尚書!”


    “微臣也讚同。”


    “……”


    朱元璋看著分成兩派的文官,眼神微眯:


    [黨爭又要開始了嗎?真是殺不盡、殺不絕。]


    “記住,君命不可違,咱不是和你們商量!”


    話落,朱元璋不理會在場文官,直接拂袖而去。


    見朱元璋離開,這些文官七嘴八舌圍在朱標身邊:


    “太子殿下,勸勸陛下,自古都是郡縣官員宣揚政策,萬萬不能被有心人利用。”


    “太子殿下,宣承部一事事關重大,還需再緩緩!”


    “……”


    朱標雙手舉起,大聲喊道:


    “諸卿、諸卿,可否聽孤說兩句!”


    霎時間,整個奉天殿靜悄悄,所有官員目光齊刷刷看著朱標。


    “宣承部是為了防止康泰屠村一事再次發生,朝廷重要政策是不會在邸報上出現。


    諸卿都是為國為民賢臣,與其駁迴聖意,不若推薦幾個賢才上來。


    宣承部初創,正是需要大量賢才之時,還望諸位以國事為重。”


    說到這,朱標臉上浮現無奈:“孤雖說是太子,可朝廷大事不是孤說的算,孤隻能竭力勸說。”


    望著朱標神情,不少官員頓時心生愧疚:


    [是啊!自古以來太子最難,為何要為難太子。]


    “多謝太子殿下解惑,我這就迴去寫奏疏,為宣承部推薦幾個賢才。”


    這些官員也明白,朱元璋想要做的事,哪怕屠了整個奉天殿也會去做。


    與其和朱元璋對著幹,還不如安插人手進入宣承部,錢唐已老,若是能掌控宣承部,這天下還是他們的。


    範敏在人群外緩緩轉身離開,心中已下定決心致仕,他要離開京城,在暗中阻止變法。


    [軍隊有了,宣承部也有了,經典也有了,陛下還不開啟變法,是還在等什麽?]


    [本以為通過紙張價格下降後,可以看清方司柬的計劃。]


    [如今卻是越來越模糊了,完全不知他下一步準備幹什麽?]


    [難怪吳沉會說,方時此人精通諸子百家,想要阻止他不如殺了他。]


    [黃冊推行緩慢,找個人來彈劾自己吧!]


    範敏也知道,再怎麽變法,變得再大,無非都是重新分配土地,讓百姓能活的下去。


    他隻需要將家裏土地安排好,等朱標上位後,再慢慢拿迴來就行。


    多好的政策都有漏洞,想要找出漏洞輕而易舉,隻要換個方向思考就行。


    他與別的文官不同,他需要的是錢財土地,要的不是權力。


    朱標出了奉天殿之後,便去後宮看望自己的三弟。


    “砰!”


    “你們想死是不?這麽燙叫孤怎麽喝?”


    “晉王殿下恕罪!小人立馬換一碗。”


    剛靠近,朱標便看到這一幕,右手抬起輕輕一揮:


    “都下去吧!重新端碗藥過來。”


    “大哥,要不是雄英及時過來,你再也見不到弟弟了。”


    聽著朱棡哭訴,朱標沒好氣說道:“別吼了,也不怕被人笑話。


    二弟當初可是爹打完之後,還被娘打,娘能給你做飯,就偷著樂吧。”


    朱棡瞬間愣住:“娘也揍二哥了?不是隻被爹給揍了?”


    “當然,要不是雄英一直在慈寧宮,一天能打二弟九頓。”


    “嘿嘿,不愧是大侄兒,都知道保護叔叔了。”


    “你也是該受這一出,明知道爹最不喜歡虐民,你還做這事。”


    朱棡大聲叫屈:“大哥,你可不能冤枉我,那些都是蒙古人,不是中原百姓。”


    就在這時,一個內侍端著湯藥進來,朱標接過後,便坐到旁邊:


    “好好趴著,大哥喂你喝!”


    “嘿嘿,謝謝大哥。”


    朱標拿著湯勺輕輕撥動著,語氣說不出的柔和:


    “雖是蒙古人,卻也生活在大明土地上,風俗禮儀與中原百姓並無不同,以後不要再做了。


    大哥知道這不是你的本性,你隻是痛恨蒙古人,所以才會做出這事,這不怪你。”


    說著,朱標小心翼翼將湯勺遞到朱棡嘴邊。


    “咕咚!”


    “還是大哥知道弟弟,不像爹,隻知道拿我撒氣,明明都說了功罪相抵。”


    “好了,別生氣了,你總不能讓爹把那些官員全殺了吧!”


    朱標聲音緩和下來:“你喜歡打蒙古人,四弟喜歡打仗,朝廷又沒有那麽多糧草。


    大哥替你想了個主意,很快會有糧草,想怎麽打蒙古,大哥都支持你。”


    “真的!”


    朱棡興奮不已,顧不得身上疼痛,直接雙手撐著床,目光炯炯盯著朱標。


    “大哥還會騙你不成?”


    朱標輕聲開口解釋:“安南、南掌等地糧食一年三熟,這些小國就喜歡瓷器。”


    “瓷器?就這麽簡單?全天下瓷器有哪家比的上山西?


    大哥,你幫我聯係那些蠻夷,瓷器這東西山西多的是。”


    “不能隻換糧食,別國百姓也要吃飯,百年樹木、藥材什麽的都可以換。”


    說到這朱標輕輕一歎:“二弟在擴建王府,準備弄個皇宮出來,爹都快氣瘋了。


    同為爹娘兒子,不能大哥和二弟能住皇宮,你就不能。


    正好趁此機會,你也修個皇宮出來做自己的王府,爹和百官那邊,大哥替你攔著。”


    朱棡傻眼了,什麽皇宮?這是什麽意思?


    “大哥,這是逾製啊!你不怕二哥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