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王政久久不語,心裏忍不住吐槽:


    [真尼瑪一家人,陛下就是學你們這些姓藍的。]


    藍複可不管他人怎麽想,朗聲開口:


    “中牟縣令劉微,貪生怕死、貪汙枉法,致使中牟縣百姓死傷無數。


    張流,去找些工匠,將劉微罪行刻在城牆上,要讓每個進出中牟縣的百姓,都知道劉微做了什麽。”


    說完,藍複瞥了眼縣丞,見其沒有任何反應,嗤笑出聲:


    “你知道這代表什麽?代表劉微後代在黃冊上都有一個草芥人命的祖宗。


    你說,朝廷以後科舉取士,敢用這種人的後代嗎?他們後代永遠低人一等。


    你要是不想被刻在城牆上,就把知道的都說出來,別說一半留一半。”


    “永遠低人一等,永遠受人唾罵。”


    縣丞癱軟在地,雙目無神看著地麵,良久後才迴過神,快速跪倒在地,止不住磕頭:


    “我說、我說,除了中牟縣令,開封府上下都有參與,連京城官員都有一份。


    因為有空印的存在,戶部每年核實稅賦都能對的上,所以一直無人發現。


    下官死不足惜,願意當著百姓麵以死謝罪,還望藍指揮使大發慈悲,不要記錄在黃冊上。”


    “砰!”


    王政一腳踹翻縣丞,冷聲開口:“就衝你跪地磕頭求饒,就能殺了你。


    什麽時候才能下跪你是忘了?把大明禮法當做什麽?”


    藍複站起身,冷哼一聲:“如何處置爾等由陛下決定,你現在要做的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寫下來。”


    現在,藍複有些明白為何朱元璋會討厭這些文官,想殺就殺,真是隨便殺十個,九個都是該死的。


    朱元璋一直都知道蒙元官員的腐敗,由於大明建國不長,文官不足加之連年北伐、平亂,便暫時沒有將心思放在吏治上。


    他還不知道河南開封府到底什麽情況,否則不知道要氣成什麽樣。


    也幸好藍複的奏疏還沒到,否則朱元璋說不定又會氣暈過去。


    “保兒,你剛剛說什麽?咱沒聽清!”


    李文忠心中咯噔一下,輕聲開口:


    “福建、兩廣等沿海衛所和官府與方國珍、張士誠餘孽勾結,在沿海地區掠民為生。


    特別福建之地,由於被大山隔阻,儼然有國中之國的趨勢。”


    “嗬嗬!國中之國?”


    朱元璋雙目猩紅,眼睛死死盯著朱棡,怒極反笑:


    “老三,你在封地不遵律法,隨意打殺百姓,是不是也把太原當做國中之國?”


    朱棡抬頭看了眼朱元璋,見其額頭青筋暴起、雙目赤紅,身體非常誠實的跪下:


    “爹,我是你親兒子啊!兒子怎麽會有這想法。”


    [狗日的李文忠,你害死我了,明明說了不再追究。]


    [完蛋了,要被遷怒了!死定了!]


    想到這,朱棡眼神哀求看著朱標,嘴巴無聲動著:


    ‘大哥、大哥,救救弟弟啊!’


    “啪……”


    不等朱標開口,朱元璋一股腦將桌麵上所有奏疏扔到朱棡身上:


    “看你大哥幹什麽?”


    “來人,給晉王搬個長凳過來!”


    朱棡大急,忙不迭求饒:“爹,爹,我是你親兒子啊!剛北伐迴來啊!


    大哥,大哥,你快幫三弟勸勸!”


    朱元璋根本不理會朱棡,他現在隻想將心中怒火發泄出去,老二又不在,他隻能打老三了。


    “咳咳!”


    朱標輕咳一聲,走到朱棡身前:“爹,三弟他……”


    “閉嘴,再說連你一起打!”


    聽到這話,朱棡大驚失色,連大哥都打,完蛋了。


    朱標拍了拍朱棡肩膀,低聲勸慰:


    “堅持堅持,大哥現在就去找雄英過來。”


    說著,不等朱棡有所反應,朱標拉著李文忠就走。


    剛走出殿外,朱標便沉聲開口:“表兄,延安侯在浙東平亂,你讓他平亂後,領軍進入福建。”


    “微臣領旨!”


    朱標迴頭看了眼,對著一旁內侍吩咐道:


    “請方司柬來東宮,再去把皇長孫帶過來,就說晉王給他準備了禮物。”


    “喏!”


    迴到東宮,朱標開始處理奏疏,各地黃冊製作速度不一,讓他心生疑慮。


    不過都尉府人手不足,朝廷百官又與地方豪紳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他也隻能暫時放下。


    正處理奏疏之時,太子妃呂氏匆匆走了進來,見其神色慌張的模樣,朱標眉頭微微蹙起:


    “發生什麽事了?”


    呂氏定了定心神,躬身一禮:“臣妾想帶允炆去看看爹爹,他又暈倒了。”


    朱標輕歎一聲:“去吧!等孤忙完河南災情,再帶你們去一次。


    允炆年紀還小,出宮前要穿好衣物,別讓他受涼。”


    “謝太子殿下!”


    對於呂氏,朱標沒什麽感情基礎,隻是相敬如賓而已。


    讓呂氏為太子繼妃,完全是因為呂氏沒有兄弟,呂家背後沒有勳貴,這樣便無法與朱雄英爭奪嫡子之位。


    他也相信,沒有外臣的幫忙,呂氏也不敢生出別的心思。


    若重新在勳貴之間選擇繼妃,以後難免會生出亂子,最起碼常、藍兩家會心生不滿。


    隻要前兩代都是執行嫡長子繼承製,後麵便不會有奪嫡之爭。


    沒過多久,方時也來到東宮。


    “方司柬,宣承部那邊準備如何?”


    “已經準備妥當,邸報已經開始印刷,隻要朝廷下旨,便可以將第一批邸報傳遍大明。”


    朱標露出溫和的笑容:“這算是個好消息,父皇聽到這消息,應該會讓三弟好受些。”


    [這是想讓我出主意坑朱棡啊!無恥。]


    方時眼眸低垂,語氣平淡:“晉王為人多智,太子殿下確定要做嗎?”


    “孤這幾個弟弟從小脾氣火爆,跟父皇如出一轍,再不好好引導,以後說不定又會惹出什麽亂子。”


    [真是不坑不罷休啊!為了北方融合和糧食,確實該好好坑一把!]


    “山西此地盛產瓷器,懷仁縣陶瓷更有‘陶埴一技、獨擅北方’的美稱。


    海外諸國甚喜瓷器,可以用來換取大量糧食、藥材、竹子、百年大樹等物資。


    太原又地處山西中央,又是晉王封地,所有瓷器當從太原運往海外諸國。


    為此,太原作為接待諸國使者的城池,代表著大明顏麵,必須擴建。”


    “百年樹木?”


    朱標一臉狐疑:“大明並不缺樹木,何必需要從海外諸國運送?”


    “安南與雲南交界山林茂密,既然想要瓷器,就必須派人押送樹木入太原。”


    聞言,朱標一下子反應過來:


    [這真是不將安南百姓當人啊!]


    [有木頭擴建太原、還可以弄出一條路,最主要的是奴役安南國百姓,讓其對安南國王心生不滿。]


    “孤明白怎麽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小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小夕並收藏大明,我以族譜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