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二十五年秋,十月初一朔朝,凡在京九品以上無論勳品皆要入宮上朝。由於是大朝之日因而上朝的地點從宣政殿改成了太極殿,而早朝的時辰也從卯時末變成了卯時三刻開始。每逢朔望日都是如此陣仗,幾百號人烏壓壓擠在一起。
朔朝結束時已經接近午時,太子李宸佑與嘉懿還未從太極殿出來,就被乾元帝喊住了。跟著乾元帝出了太極殿來,嘉懿是直接讓乾元帝喊上了禦輦,李宸佑自去了自己的步輦。浩浩湯湯的儀仗隊伍往坤寧宮去,半路碰上了二皇子母妃。
王淑妃見著乾元帝將嘉懿帶在禦輦上同行伴駕,心中妒火更甚麵上卻不得不擺出一副寬懷大度來。比她那個不著調的兒子到時候要聰明幾分,隻可惜她的這份聰明乾元帝不放在眼裏,嘉懿也從來沒將王淑妃這樣的跳梁小醜當迴事過。
李宸佑經過王淑妃身邊的時候,還是隨和的向她問候了一聲,不過王淑妃並沒有將他的這番示好當迴事。李宸佑熱臉貼上了冷屁股,也就不再將王淑妃當長輩看待了,但她畢竟是父皇的淑妃,今後遇見了他作為儲君該盡的禮節不能少。
坤寧宮皇後早已得了消息已經吩咐擺膳了,這已經不是金瑛娘頭一次見女兒在皇帝的禦輦上了。如今還有幾個人會對晉陽公主能得如此聖寵而陌生的,闔宮上下怕是除了新進宮的之外再難找著半個。她隻伸手將女兒牽下來:“餓了吧。”
“嗯,是有些餓了。今日那些人烏壓壓的送了好多的折子上來,這一下父皇和我們就有的忙了,太子哥哥你說是吧。”嘉懿挽著金瑛娘的手臂往坤寧宮正殿走。
李宸佑先行了禮後才說:“徹夜不眠的話,估摸著三五天能夠把那些折子看完。該分撥下去的任務也不必留在手裏,底下人該做事的時候還是要給他們分發任務的,要不然朝廷的銀子養著一群閑人,百姓繳納的征稅豈不是白花了麽。”
“太子說的對,嘉懿啊你就是事事都太愛較真了,有些時候把手裏的一些事放一放讓手底下的人去辦。效果固然沒有你親自辦的好,但母後覺得你會輕鬆許多的如此一來。”金瑛娘起手按了按嘉懿的兩肩,“你這好像又瘦了些呀。”
“母後您看錯了兒臣這麽能吃,怎麽可能會瘦呢。”雖然她確實是不怎麽長肉,不過身形還是正常的範圍之內不胖不瘦保持的剛剛好呀,像她這麽愛惜自己身體的龍哦,這世上還能找出來第二個麽,在進了正殿之後嘉懿就先去洗手了。
乾元帝與金瑛娘攜手進來,魏嬤嬤已經帶著人將膳食往紅漆烏木連理枝八仙桌上布好了。李宸佑跟到嘉懿身後去洗了手過來,先去看了看那些嘉懿的佳作。正殿裏掛著的這些畫作幾乎都是嘉懿畫的,其中少有的幾副是乾元帝寫的字帖。
金瑛娘與乾元帝先後落了座,將兒女都喊了過來坐下用膳,平日裏沒有旁的人在他們一家四口用飯時和平常百姓家沒什麽兩樣。周遭隻留兩個人伺候著,其他人都退了出去讓氛圍裏安靜許多,乾元帝和金瑛娘照舊是互相夾菜撒狗糧的。
李宸佑身上的傷還沒有完全好,一些對傷口愈合不利的菜嘉懿也都調換了位置過來不讓他吃。一碗粳米飯填不飽嘉懿的肚子,換了第二碗來吃到一半,吃出一顆小小的碎石子來,磕了嘉懿的牙齒,但她也沒有把事情鬧大的打算。
她放了碗後去找了魏嬤嬤,不多時禦膳房今日往坤寧宮做菜的幾個廚子就都到了坤寧宮的小花園。嘉懿坐在花園裏的小榭裏,手上把玩著兩塊雞蛋大小的鵝卵石乒乒乓乓作響,幾個人都跪在邊上各個都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麽事,一臉懵。
好半晌後嘉懿才說起自己從飯碗裏,吃出了碎石子,所以不管負責蒸飯的人是誰他們今天為坤寧宮掌勺的,都要受罰。畢竟他們是一個整體,無論是洗菜擇菜的還是炒菜燒湯的,“本宮這罰得倒也公平,我吃了石子,你們也吃一吃。”
連聲響都沒聽見半分她手裏兩塊鵝卵石便成了米粒大小的碎石子,如此一捧碎石子分給這幾個人,也就一人一口米飯的樣子。紅袖麵無表情的把碎石子捧下去分完了,催促道:“公主的話都明白了吧,這是公主賞你們的‘石子飯’呢。”
“也別怨本宮心狠,你們這些做廚子的沒能將米淘洗幹淨,蒸了飯裏有石子所幸是被我吃著了。若是皇上跟皇後吃著了,等待你們的是殺頭的大罪,自己慢慢琢磨著吧,吃完了就迴禦膳房去,今日之事就這麽揭篇翻過了否則就另算。”
嘉懿起身出了小榭往坤寧宮正殿走,紅袖留在小花園裏盯著這幾個人吃完了石子方才迴正殿來伺候。魏嬤嬤派來的小宮女瞧完了一切,悄悄迴來給魏嬤嬤稟明了原委,魏嬤嬤端著茶進來給帝後二人換茶時,借著機會悄悄地給金瑛娘說了。
後者稍稍怔愣了一下,沒說什麽,正好乾元帝要離開了便起身出門相送。李宸佑與嘉懿也都順道一起走了,金瑛娘迴過頭來才盤問魏嬤嬤:“你說方才用膳的時候嘉懿吃出了石子?這孩子怎麽一早不吭聲呢,我還當是出了什麽事呢。”
“奴婢一開始也不知是什麽緣故,晉陽公主吩咐奴婢將今日掌勺的人傳喚過來,奴婢隻照做就是了,並不曉得原來是有人手腳不幹淨。”魏嬤嬤說著。
金瑛娘應了一聲沒再提了,她去翻了早上內務府送來的幾匹新緞子,眼下該是新做兩身秋裝的時候了。內務府送來的緞子都是最適合做裙子的,不過就是顏色上有些鮮豔了些,她這都四十來歲的老人了,還能穿這麽豔的衣裝麽她想著。
轉而想到了之前嘉懿說過的話,金瑛娘覺著自己的衣櫥裏年輕時候穿得那些裙子啊也都舊了,如今她更常穿的還是一些素淡的。便喊來魏嬤嬤把緞子送去司衣司讓給自己裁製兩身顯得年輕一些的裙裝,魏嬤嬤笑了笑一看就看出她的心思。
嘉懿今日批折子是在禦書房和乾元帝一起的,絕大部分的折子都是臣子們遞來的請安折子,看過了也就放一旁不必管。一些有關城防軍事的策略,嘉懿一個人也不好做主,找太子李宸佑的話也隻怕影響到他養傷,故而就在禦書房辦公。
臨到天黑了嘉懿又是在禦書房與乾元帝一道吃的晚膳,將要宮禁了才從禦書房離開,迴東宮還帶了不下一百來份的折子要看的。李宸佑已經歇下了嘉懿就沒讓小福子把人給喊起來,自去泡了個熱水澡後又來了書房,點著蠟燭連夜看折子。
期間嘉懿還給大皇子李疏玉寫了一封信,信上除了慣常的問候兄長冷暖之外,便是提到了李宸佑身上這奇怪的傷勢。她想來想去也實在是不曉得該和大哥說些什麽,便隻能撿一些自己可以訴說的話都一一落了筆,一寫就是四五篇紙。
她寫完了信並沒急著催人來送信去,而是擱置在一旁先沒管了,手裏的折子批完到第十二份,天色就亮開了。她精神如常不見半點困色,紅袖進了端了熱水伺候她洗臉,見她又是一夜未眠便忍不住叨叨了起來,嘉懿隻笑笑聽憑‘教育’。
約莫卯時過半了太子李宸佑也才起來,嘉懿已是換好了朝服要去宮裏了。李宸佑見她手上還拿著一疊信紙正在裝信封,也沒問,因為他知道妹妹每個月都要往龍虎山寄一封信的。嘉懿出了門抬手往唇邊一放,兩聲口哨喚來一隻海東青。
海東青共有三隻都是東宮豢養的,這三隻當初是嘉懿隨著永寧侯出使靺鞨,黑水部的首領墨罕送給她的見麵禮。嘉懿把三隻海東青帶迴洛陽後一直養在東宮,送了一直給李宸佑,自己留了一隻還有一隻她也是養著的,準備送李疏玉。
被她喚來的這一隻海東青是三隻裏唯一一隻純白的,三隻海東青的名字都是金瑛娘給起的,這一隻喚作荔枝。叫他荔枝是因為他小時候真的就跟荔枝一樣,長大了身上的羽毛才逐漸變白,身上一根一絲的雜色羽毛都找不見,很是漂亮。
嘉懿把書信往荔枝的腿上竹筒裏塞好,拿了一塊紅袖去小廚房端來的鬆雞雞腿獎賞給他。荔枝吃了雞腿肉方才拍打著翅膀起飛,海東青振翅高飛的刹那東宮各處都略略抖動了一番,紅袖將盤子擱置了過來:“公主,這時辰不早了。”
————龍虎山·正一道————
李疏玉隨著張疏越迴了正一道主峰,在客舍見著了上山來送信的孫二郎。他是饒州九江縣驛館裏的差人,每逢宮裏晉陽公主讓那隻海東青送了信過來,都是孫二郎給帶上龍虎山來的。一則也順便上山看望自己的姐姐,二則也是盡職而為。
派他上山送信是晉陽公主特意叮囑過的,這幾年來也沒換過旁的人,不論是雨天還是雪天但凡是晉陽公主的書信來了,孫二郎就不會假手他人代替自己。每每得了書信第一時間便會放下一切,收拾好行囊往龍虎山來:“大皇子殿下。”
“……我說過多次了這裏沒有什麽大皇子。唉罷了,晉陽又寄信來了麽?”
孫二郎不敢耽擱,將揣在懷裏的信取出來呈上來交給李疏玉,而後徑直出了門去外頭。李疏玉取來蠟燭將封口烤了一下,撕開封口後取出來一遝還留有素雅桂花墨的香氣,信上的開頭照舊是一些問候自己的話語,李疏玉三兩眼就看過了。
翻到第二頁時稍稍頓一頓,找了把椅子坐下來細看,這裏寫到了李宸佑打了勝仗迴洛陽了。李疏玉一點一點慢慢地往下看著,又見嘉懿在信上問起了關於李嘉懿的傷勢,隨後又提到她自己過兩日要辦踏秋宴,準備給自己選駙馬了。
“……書至此處已是二更,書房外幾隻黃鸝啾啾啾地飛過窗邊,我迴頭看恍惚間似乎見著兄長趁月而歸。醒過神來便又見案上奏折還餘下甚多,上月中旬傅尚書又提起了我的婚事,父皇不置與否。我無意覬覦東宮主位,太子哥哥也多體諒。”
看到這一處時,李疏玉眉峰一蹙,翻到下一頁:“宮宴那天父皇吩咐說,踏秋宴的那日讓我替太子哥哥擇選一位合適的太子妃。我問過太子哥哥的意思,他隻跟我笑鬧著說一些不相幹的話,不過父皇發了話我應該是要去做的……”
“兄長讀信時不知龍虎山天氣如何,可是如洛陽一般晴天方好呢?洛陽已有接近兩個月未曾落雨,近來亦是悶熱的很,想來過不多久就要降雨一場了。雖不知兄長近況如何,父皇母後也是時常惦念著你的,大皇子府也早已修繕好。”
看到這裏李疏玉的心裏如針紮了一下,疼了一瞬,嘉懿在信的最後估算了一下自己大婚的日子,該是在來年的春日。李疏玉不明白就算是選駙馬,也沒必要這麽短時間裏就成婚吧,現下這才十月開頭呢,來年春日也就是二月下旬了。
這小半年的時間就要籌辦大婚的事宜麽,李疏玉心裏悶悶的,他都還沒見過自己妹妹長得什麽樣子,就要見著她嫁作他人婦了麽?李疏玉心情變得極度不好,他迴了自己房間來將嘉懿寄來的所有書信都翻了出來,從第一封開始重新看。
晚間時候,有童子來門外敲門喊他去用飯,李疏玉沉浸在信紙上的字裏行間沒有搭理。過了會兒童子離開了,李疏玉將所有的書信都整理好,取來文房四寶。
落第一筆的時候李疏玉竟然寫錯了筆畫,隻好撕了那張紙重新在新紙上寫,他想來想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麽迴信。一邊寫一邊思考著,過了大半日功夫信紙上也隻有寥寥數行簡短的話語,不過發現肯寫迴信了,孫二郎還是很驚訝的。
因為是李疏玉寫的第一封迴信,孫二郎半點不敢耽擱連夜就下了山迴去寄信。
李疏玉的迴信沒有海東青幫忙捎寄,因此過了三五天的功夫才到洛陽。
嘉懿收到李疏玉的迴信後,更是激動不已,當下連踏秋宴不先不管了。
朔朝結束時已經接近午時,太子李宸佑與嘉懿還未從太極殿出來,就被乾元帝喊住了。跟著乾元帝出了太極殿來,嘉懿是直接讓乾元帝喊上了禦輦,李宸佑自去了自己的步輦。浩浩湯湯的儀仗隊伍往坤寧宮去,半路碰上了二皇子母妃。
王淑妃見著乾元帝將嘉懿帶在禦輦上同行伴駕,心中妒火更甚麵上卻不得不擺出一副寬懷大度來。比她那個不著調的兒子到時候要聰明幾分,隻可惜她的這份聰明乾元帝不放在眼裏,嘉懿也從來沒將王淑妃這樣的跳梁小醜當迴事過。
李宸佑經過王淑妃身邊的時候,還是隨和的向她問候了一聲,不過王淑妃並沒有將他的這番示好當迴事。李宸佑熱臉貼上了冷屁股,也就不再將王淑妃當長輩看待了,但她畢竟是父皇的淑妃,今後遇見了他作為儲君該盡的禮節不能少。
坤寧宮皇後早已得了消息已經吩咐擺膳了,這已經不是金瑛娘頭一次見女兒在皇帝的禦輦上了。如今還有幾個人會對晉陽公主能得如此聖寵而陌生的,闔宮上下怕是除了新進宮的之外再難找著半個。她隻伸手將女兒牽下來:“餓了吧。”
“嗯,是有些餓了。今日那些人烏壓壓的送了好多的折子上來,這一下父皇和我們就有的忙了,太子哥哥你說是吧。”嘉懿挽著金瑛娘的手臂往坤寧宮正殿走。
李宸佑先行了禮後才說:“徹夜不眠的話,估摸著三五天能夠把那些折子看完。該分撥下去的任務也不必留在手裏,底下人該做事的時候還是要給他們分發任務的,要不然朝廷的銀子養著一群閑人,百姓繳納的征稅豈不是白花了麽。”
“太子說的對,嘉懿啊你就是事事都太愛較真了,有些時候把手裏的一些事放一放讓手底下的人去辦。效果固然沒有你親自辦的好,但母後覺得你會輕鬆許多的如此一來。”金瑛娘起手按了按嘉懿的兩肩,“你這好像又瘦了些呀。”
“母後您看錯了兒臣這麽能吃,怎麽可能會瘦呢。”雖然她確實是不怎麽長肉,不過身形還是正常的範圍之內不胖不瘦保持的剛剛好呀,像她這麽愛惜自己身體的龍哦,這世上還能找出來第二個麽,在進了正殿之後嘉懿就先去洗手了。
乾元帝與金瑛娘攜手進來,魏嬤嬤已經帶著人將膳食往紅漆烏木連理枝八仙桌上布好了。李宸佑跟到嘉懿身後去洗了手過來,先去看了看那些嘉懿的佳作。正殿裏掛著的這些畫作幾乎都是嘉懿畫的,其中少有的幾副是乾元帝寫的字帖。
金瑛娘與乾元帝先後落了座,將兒女都喊了過來坐下用膳,平日裏沒有旁的人在他們一家四口用飯時和平常百姓家沒什麽兩樣。周遭隻留兩個人伺候著,其他人都退了出去讓氛圍裏安靜許多,乾元帝和金瑛娘照舊是互相夾菜撒狗糧的。
李宸佑身上的傷還沒有完全好,一些對傷口愈合不利的菜嘉懿也都調換了位置過來不讓他吃。一碗粳米飯填不飽嘉懿的肚子,換了第二碗來吃到一半,吃出一顆小小的碎石子來,磕了嘉懿的牙齒,但她也沒有把事情鬧大的打算。
她放了碗後去找了魏嬤嬤,不多時禦膳房今日往坤寧宮做菜的幾個廚子就都到了坤寧宮的小花園。嘉懿坐在花園裏的小榭裏,手上把玩著兩塊雞蛋大小的鵝卵石乒乒乓乓作響,幾個人都跪在邊上各個都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麽事,一臉懵。
好半晌後嘉懿才說起自己從飯碗裏,吃出了碎石子,所以不管負責蒸飯的人是誰他們今天為坤寧宮掌勺的,都要受罰。畢竟他們是一個整體,無論是洗菜擇菜的還是炒菜燒湯的,“本宮這罰得倒也公平,我吃了石子,你們也吃一吃。”
連聲響都沒聽見半分她手裏兩塊鵝卵石便成了米粒大小的碎石子,如此一捧碎石子分給這幾個人,也就一人一口米飯的樣子。紅袖麵無表情的把碎石子捧下去分完了,催促道:“公主的話都明白了吧,這是公主賞你們的‘石子飯’呢。”
“也別怨本宮心狠,你們這些做廚子的沒能將米淘洗幹淨,蒸了飯裏有石子所幸是被我吃著了。若是皇上跟皇後吃著了,等待你們的是殺頭的大罪,自己慢慢琢磨著吧,吃完了就迴禦膳房去,今日之事就這麽揭篇翻過了否則就另算。”
嘉懿起身出了小榭往坤寧宮正殿走,紅袖留在小花園裏盯著這幾個人吃完了石子方才迴正殿來伺候。魏嬤嬤派來的小宮女瞧完了一切,悄悄迴來給魏嬤嬤稟明了原委,魏嬤嬤端著茶進來給帝後二人換茶時,借著機會悄悄地給金瑛娘說了。
後者稍稍怔愣了一下,沒說什麽,正好乾元帝要離開了便起身出門相送。李宸佑與嘉懿也都順道一起走了,金瑛娘迴過頭來才盤問魏嬤嬤:“你說方才用膳的時候嘉懿吃出了石子?這孩子怎麽一早不吭聲呢,我還當是出了什麽事呢。”
“奴婢一開始也不知是什麽緣故,晉陽公主吩咐奴婢將今日掌勺的人傳喚過來,奴婢隻照做就是了,並不曉得原來是有人手腳不幹淨。”魏嬤嬤說著。
金瑛娘應了一聲沒再提了,她去翻了早上內務府送來的幾匹新緞子,眼下該是新做兩身秋裝的時候了。內務府送來的緞子都是最適合做裙子的,不過就是顏色上有些鮮豔了些,她這都四十來歲的老人了,還能穿這麽豔的衣裝麽她想著。
轉而想到了之前嘉懿說過的話,金瑛娘覺著自己的衣櫥裏年輕時候穿得那些裙子啊也都舊了,如今她更常穿的還是一些素淡的。便喊來魏嬤嬤把緞子送去司衣司讓給自己裁製兩身顯得年輕一些的裙裝,魏嬤嬤笑了笑一看就看出她的心思。
嘉懿今日批折子是在禦書房和乾元帝一起的,絕大部分的折子都是臣子們遞來的請安折子,看過了也就放一旁不必管。一些有關城防軍事的策略,嘉懿一個人也不好做主,找太子李宸佑的話也隻怕影響到他養傷,故而就在禦書房辦公。
臨到天黑了嘉懿又是在禦書房與乾元帝一道吃的晚膳,將要宮禁了才從禦書房離開,迴東宮還帶了不下一百來份的折子要看的。李宸佑已經歇下了嘉懿就沒讓小福子把人給喊起來,自去泡了個熱水澡後又來了書房,點著蠟燭連夜看折子。
期間嘉懿還給大皇子李疏玉寫了一封信,信上除了慣常的問候兄長冷暖之外,便是提到了李宸佑身上這奇怪的傷勢。她想來想去也實在是不曉得該和大哥說些什麽,便隻能撿一些自己可以訴說的話都一一落了筆,一寫就是四五篇紙。
她寫完了信並沒急著催人來送信去,而是擱置在一旁先沒管了,手裏的折子批完到第十二份,天色就亮開了。她精神如常不見半點困色,紅袖進了端了熱水伺候她洗臉,見她又是一夜未眠便忍不住叨叨了起來,嘉懿隻笑笑聽憑‘教育’。
約莫卯時過半了太子李宸佑也才起來,嘉懿已是換好了朝服要去宮裏了。李宸佑見她手上還拿著一疊信紙正在裝信封,也沒問,因為他知道妹妹每個月都要往龍虎山寄一封信的。嘉懿出了門抬手往唇邊一放,兩聲口哨喚來一隻海東青。
海東青共有三隻都是東宮豢養的,這三隻當初是嘉懿隨著永寧侯出使靺鞨,黑水部的首領墨罕送給她的見麵禮。嘉懿把三隻海東青帶迴洛陽後一直養在東宮,送了一直給李宸佑,自己留了一隻還有一隻她也是養著的,準備送李疏玉。
被她喚來的這一隻海東青是三隻裏唯一一隻純白的,三隻海東青的名字都是金瑛娘給起的,這一隻喚作荔枝。叫他荔枝是因為他小時候真的就跟荔枝一樣,長大了身上的羽毛才逐漸變白,身上一根一絲的雜色羽毛都找不見,很是漂亮。
嘉懿把書信往荔枝的腿上竹筒裏塞好,拿了一塊紅袖去小廚房端來的鬆雞雞腿獎賞給他。荔枝吃了雞腿肉方才拍打著翅膀起飛,海東青振翅高飛的刹那東宮各處都略略抖動了一番,紅袖將盤子擱置了過來:“公主,這時辰不早了。”
————龍虎山·正一道————
李疏玉隨著張疏越迴了正一道主峰,在客舍見著了上山來送信的孫二郎。他是饒州九江縣驛館裏的差人,每逢宮裏晉陽公主讓那隻海東青送了信過來,都是孫二郎給帶上龍虎山來的。一則也順便上山看望自己的姐姐,二則也是盡職而為。
派他上山送信是晉陽公主特意叮囑過的,這幾年來也沒換過旁的人,不論是雨天還是雪天但凡是晉陽公主的書信來了,孫二郎就不會假手他人代替自己。每每得了書信第一時間便會放下一切,收拾好行囊往龍虎山來:“大皇子殿下。”
“……我說過多次了這裏沒有什麽大皇子。唉罷了,晉陽又寄信來了麽?”
孫二郎不敢耽擱,將揣在懷裏的信取出來呈上來交給李疏玉,而後徑直出了門去外頭。李疏玉取來蠟燭將封口烤了一下,撕開封口後取出來一遝還留有素雅桂花墨的香氣,信上的開頭照舊是一些問候自己的話語,李疏玉三兩眼就看過了。
翻到第二頁時稍稍頓一頓,找了把椅子坐下來細看,這裏寫到了李宸佑打了勝仗迴洛陽了。李疏玉一點一點慢慢地往下看著,又見嘉懿在信上問起了關於李嘉懿的傷勢,隨後又提到她自己過兩日要辦踏秋宴,準備給自己選駙馬了。
“……書至此處已是二更,書房外幾隻黃鸝啾啾啾地飛過窗邊,我迴頭看恍惚間似乎見著兄長趁月而歸。醒過神來便又見案上奏折還餘下甚多,上月中旬傅尚書又提起了我的婚事,父皇不置與否。我無意覬覦東宮主位,太子哥哥也多體諒。”
看到這一處時,李疏玉眉峰一蹙,翻到下一頁:“宮宴那天父皇吩咐說,踏秋宴的那日讓我替太子哥哥擇選一位合適的太子妃。我問過太子哥哥的意思,他隻跟我笑鬧著說一些不相幹的話,不過父皇發了話我應該是要去做的……”
“兄長讀信時不知龍虎山天氣如何,可是如洛陽一般晴天方好呢?洛陽已有接近兩個月未曾落雨,近來亦是悶熱的很,想來過不多久就要降雨一場了。雖不知兄長近況如何,父皇母後也是時常惦念著你的,大皇子府也早已修繕好。”
看到這裏李疏玉的心裏如針紮了一下,疼了一瞬,嘉懿在信的最後估算了一下自己大婚的日子,該是在來年的春日。李疏玉不明白就算是選駙馬,也沒必要這麽短時間裏就成婚吧,現下這才十月開頭呢,來年春日也就是二月下旬了。
這小半年的時間就要籌辦大婚的事宜麽,李疏玉心裏悶悶的,他都還沒見過自己妹妹長得什麽樣子,就要見著她嫁作他人婦了麽?李疏玉心情變得極度不好,他迴了自己房間來將嘉懿寄來的所有書信都翻了出來,從第一封開始重新看。
晚間時候,有童子來門外敲門喊他去用飯,李疏玉沉浸在信紙上的字裏行間沒有搭理。過了會兒童子離開了,李疏玉將所有的書信都整理好,取來文房四寶。
落第一筆的時候李疏玉竟然寫錯了筆畫,隻好撕了那張紙重新在新紙上寫,他想來想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麽迴信。一邊寫一邊思考著,過了大半日功夫信紙上也隻有寥寥數行簡短的話語,不過發現肯寫迴信了,孫二郎還是很驚訝的。
因為是李疏玉寫的第一封迴信,孫二郎半點不敢耽擱連夜就下了山迴去寄信。
李疏玉的迴信沒有海東青幫忙捎寄,因此過了三五天的功夫才到洛陽。
嘉懿收到李疏玉的迴信後,更是激動不已,當下連踏秋宴不先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