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嘉懿批完了折子李宸佑才醒,這一覺踏踏實實的睡上了幾個時辰,李宸佑精神上也比早晨的時候好上百倍。不過:“哥哥知道你是心疼我,不過下一次不許在對哥哥用點穴了知道嗎?哥哥的身體還能撐得住的,哥哥也心疼你啊。”
“你的身體現在究竟是什麽樣的狀況,哥哥心裏真的清楚嗎?也許從你在西厥第一次受傷胡亂用藥的時候,隱患就埋下了。這件事我會替你瞞著父皇母後,不過你也要答應我之後必須配合我的治療,至少在你將來大婚前把隱患根除。”
嘉懿將長幾上堆積的公文一一堆疊起來整理好,喊來門外的小太監將剛批完的折子抱去尚書省。她今日下午還要去一趟別院看看蠻蠻公主,昨兒個蠻蠻公主宮宴上出現的時候,嘉懿已經先行離開了,作為東道主她也該去拜訪一下她了。
李宸佑走過來牽著她去隔壁花廳用膳,午間的膳食比中午多了一半,往日裏隻有嘉懿一個人用膳倒也沒這麽多。不過今兒個是太子殿下迴宮後的第一頓午膳,膳房準備的菜肴也就多了一些,還有兩道嘉懿特意吩咐給李宸佑做的藥膳。
用飯間兄妹二人都安安靜靜的吃著,末了嘉懿放下了碗筷轉身要走,李宸佑出聲喊住了她:“下午是要出宮去你的別院看蠻蠻公主吧?到我的庫房裏挑一份禮物幫我帶過去,她雖是敗軍之臣但到底也是我朝的上賓,就勞累妹妹你了。”
“哥哥若是閑著無聊的話不如繼續去猜想那棋局。”嘉懿笑了,起身出了門。
院子裏的秋千架上原先的藤蔓被人拆了下來,這會兒幾個小太監正在將秋千架往邊上挪,說是要在這個地方擺上一些應景的菊花。這是李宸佑的意思,嘉懿也沒說不好隻讓人把秋千挪到自己的寢殿,秋千是李宸佑設計的她可舍不得丟。
瑤光殿的庭院不算大,比起嘉懿自己公主府寢院飛凰小築的那個院子要略小一些不過擺一個秋千,還是沒什麽大問題的。這秋千是李宸佑小時候設計的,坐板後麵有靠背能讓兩個小孩一起坐在上麵,現在長大了一次隻能坐一個人了。
嘉懿讓紅袖吩咐宮人把秋千洗一洗,進了瑤光殿內來先去美人榻上躺著睡個午覺,待到醒來後就去洗個澡,換身常服準備著該出宮了。她換了一身玫瑰紫二色金及膝的輕紗廣袖褙子,裏頭搭配穿著一件窄袖素白的竹花紋半臂小衫。
裙子是粉黃的一條兩片式雙層襦裙,裙身上的圖紋是鸞鳳飛天踏雲,腳上穿著的這雙翹頭千層底繡花鞋上繡的也是竹葉紋。紅袖說等會兒下午了或許要下雨,還去衣櫥裏給嘉懿將披風給拿了出來帶上,預防著一會兒下雨了天冷起來。
嘉懿出行的車馬早已經在瑤光殿外候著了,小福子送來了李宸佑庫房裏取來的一盒珍珠。這珍珠於李宸佑來說確實不算什麽,畢竟這東西多的以往他隻有讓嘉懿去縫製珍珠衫的,嘉懿庫房裏存著的珍珠衫從小到大也有五六件了吧。
但珍珠這東西在拓跋蠻蠻的故土西厥,是難以見到的,尤其是如此上品顆顆飽滿圓潤的。嘉懿讓紅袖把送來的珍珠裝進小匣子裏,一並放到了車駕上。她先去書房和李宸佑道了別,出東宮後車駕在巷道裏走了極長的一段路才出了皇城。
青鸞門正街一路通行到底轉了個彎朝左走,幾經周轉方才來到嘉懿的這座靠近洛陽北郊君子峰的別院。拓跋蠻蠻一早得了消息,等嘉懿一行人進了別院來,拓跋蠻蠻已經在亭榭裏等著了:“臣女拓跋蠻蠻,拜見晉陽公主,公主千歲。”
“蠻蠻公主不必如此多禮,昨日在別院休憩地可還好?昨晚宮宴上本宮有事先行一步,沒能親眼見識到你的胡舞真乃一樁憾事。”嘴上的客套話說著,嘉懿一點兒也沒有讓拓跋蠻蠻起身的意思,越過對方她進了亭子裏找了好位置坐下。
拓跋蠻蠻等嘉懿坐下來了方才慢悠悠起身,從大燕後宮裏挑出來教她規矩的女官就站在一旁,看她起身的姿勢若有一分不對,就會出口提醒。拓跋蠻蠻昨兒個已經被這位女官數落過多次了,如今再聽著隻覺得自己的耳朵裏都生了繭子。
嘉懿微笑著讓女官先行退下,她讓紅袖將匣子捧了上來交給了拓跋蠻蠻,說:“你剛來洛陽許多事都還不熟悉,這禮儀規矩也不是一日功夫就能學成的,隻要有耐心慢慢學就好。喏,這些小玩意兒送給你,那盒珍珠是太子殿下賞的。”
“蠻蠻謝太子殿下賞賜,謝公主賞。”拓跋蠻蠻將匣子開了看了眼,嘉懿送的是一些珠寶首飾和一些銀票,比起什麽珠寶首飾這銀票才是真正拿來給她應急的。
畢竟在這陌生的洛陽城裏她除了身邊的兩個西厥侍女,誰也不認識誰也不熟悉,同行來洛陽的使臣們昨晚進宮赴宴之後,按照規矩接下來的大半個月裏,和大燕皇帝簽訂好西厥的降書了,此後他們要麽迴西厥要麽永遠留在洛陽了。
拓跋蠻蠻需要用這些錢去打點關係,至少也得要靠一迴自己,為自己博弈一個可以依仗的靠山。如此將來不管她是被賜婚給乾元帝的皇子,亦或者是隨便嫁給大燕朝的哪個大臣,身後總算也是有個依靠的。而她目前,恰恰就很是缺錢。
將東西收好交給自己的侍女拿了下去,拓跋蠻蠻往嘉懿身邊靠近了:“謝謝你。”
“這別院旁邊不遠就是君子峰,你若是想家了就爬山,爬到君子峰的山巔就能看見你的故國了。”嘉懿伸了手去觸摸拓跋蠻蠻的臉,這個從草原來到洛陽的小公主生了一張中原女子般的臉,不過行事作風一如西厥王,讓她學規矩真是難為。
拓跋蠻蠻不曾料到她會這般做,細長的手指摩挲過的地方,好像自己的臉上也開了花一般。冰冷又凍入了血脈一樣的感覺,像是冬天冰泉上那裂開的紋路,有傷口卻根本察覺不到痛苦:“晉陽公主你在做什麽,我的臉有什麽奇怪麽?”
“不奇怪,我隻是突然想摸一下你的臉而已,原來你的臉上也沒有多少肉。看上去確實肥肥的讓人想捏一把,呐如果我猜的不錯,你的生母應該是江南人士。”
拓跋蠻蠻點了點頭:“我娘確實是江南人士,具體是哪裏的我不知道。”
“過幾天我要在公主府辦踏秋宴,到時候你也好好打扮一下到公主府來。你剛來洛陽誰也不認識,到時候我給你介紹幾個人認識一下,你多結交一些朋友將來對你自己也是有好處的。”末了,嘉懿起身走出亭榭穿過了九曲長廊石橋。
過了石橋後就是別院小花園,拓跋蠻蠻跟著她,見她來了前廳讓人叫來了別院裏所有伺候的下人。訓了一頓話又賞了管事的一頓竹條炒肉,重新給別院換了個管事,拓跋蠻蠻猜測嘉懿這番罰人估摸著是在敲山震虎了,特意給她瞧的。
一來是警告自己莫要做那暗中與西厥勾結的諜者,二來是宣示自己的主權,在這裏她是說一不二的,她一個敗國公主等到降書一簽,就會降為郡主。到時候自己的身份又要更低一層,她從西厥來這洛陽說是來和親不如說是來當人質的。
離開別院後本來打算去一趟永寧侯府,不期然碰上了下山打齋的沈懷青和他的兩個徒弟,沈懷青平素很少下山的。這迴下山是他一個老熟人家裏出了事,沈懷青和徒弟們剛打齋結束準備迴仙雲山的,就遇上了從北郊迴來的嘉懿的車駕。
嘉懿正好也有一些疑問想找沈懷青答疑,便邀了師徒三人去了海晏樓用飯。沈懷青是個愛喝酒的老饕,海晏樓最出名的就是荔枝酒,荔枝是夏日的時令水果,海晏樓的老板通常要趁著夏日多釀幾百壇的酒珍藏起來以便秋日躁爽的天氣。
一杯酒入喉對於沈懷青來說,就跟飯錢用粗茶漱口一般,沒任何味道。三杯兩盞下肚了這嘴裏才算了有了些酒味,他那兩個徒弟都不敢喝,怕自己也喝了酒到時候沒人送師傅迴道觀了。嘉懿本身是吃過了午膳的,這會兒也隻少許吃了些。
荔枝酒入口甘甜迴味辛辣過了很久之後,舌苔上殘留的隻有淡淡的酒香和濃鬱的荔枝的果味。嘉懿問的幾個問題都是和張懷廷有關的,沈懷青出自正一道和張懷廷又是同門師兄弟,向他打聽張懷廷的事是最好,至於傅懷恩嘉懿沒想過。
要是嘉懿跑去問傅懷恩他大師兄張懷廷的事,傅懷恩約莫會說道門之事希望公主殿下莫要多加過問才是。如此之類的,問了也是白問,所以嘉懿趕巧碰上了沈懷青是正和她心意,隻是沈懷青好像也不清楚張懷廷今年是否離開過龍虎山。
從海晏樓出來上了馬車,紅袖跪在一旁給嘉懿捏腿:“公主方才向沈觀主打聽張天師的事,可是覺著張天師和太子殿下身上的傷勢有關係?”
“太子哥哥隱約提到過自己像是忘記了一些事,我猜那並不是他一時戲語。那局令他如此掛心的棋局就是張天師特意留給他的一個封印,或許等棋局破了太子哥哥的記憶就會恢複如常了。但這,誰又知道會要多長的時間才能破解呢。”
她不是解不開那盤殘局,可是要以太子的性命為代價與其如此,倒不如讓李宸佑自己去解決。就是時間長了些,但以李宸佑的頭腦最晚也就年底就能解開了。
對於張懷廷衝李宸佑說的那一句,解了棋局就會再見麵,嘉懿是篤信的。修道之人或多或少都能有一些神通,如張懷廷這般已經是晉位天師的,有一些特殊的通神能力更是毫無疑問的。她唯一懷疑又沒能找到證據的,就是李疏玉了。
那一次張懷廷去西厥小君山見李宸佑,她和李宸佑的長兄大皇子李疏玉去了嗎?
李疏玉現在長什麽樣子了,個子高不高在龍虎山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從沒見過麵的弟弟和妹妹,他是什麽樣的看法呢?討厭他們還是恨極了他們,從他們兄妹倆出生到如今長大,整整十八年了,父皇和母後都沒有去過龍虎山看望他。
倘若是嘉懿自己一定恨極了如此冷心無情的父母了吧。李疏玉這麽些年一封家書也不曾有,嘉懿和李宸佑總會寄一些東西去龍虎山,她不知道李宸佑會不會給李疏玉寫信,但是她有。嘉懿自十歲起每個月都會往龍虎山去一封信問候。
李疏玉從未寫過迴信,不知是在閉關修煉還是在忙著習武,又或者是他不打算迴信。嘉懿也已經都習慣了,算一算日子再過幾日她就該再給他寫一封信了。
————龍虎山正一道————
是日,雨天。靈台峰試劍台上有一白發墨衣的青年道長正挽劍飛花,招招式式狠絕無情劈開雨珠又一下劃過鬆枝。今天的雨越下越大了,李疏玉額頭上的幾縷碎發隨著雨水扒落下來,過了眉眼滴落一滴雨水,他手中的劍倏爾朝後一刺。
一柄清光長劍飛來恰好被李疏玉這一式擋下,於此同時對方的身影也閃電般的衝到了李疏玉麵前,來人是正一道掌門親傳大弟子,李疏玉的師兄張疏越。張疏越入門比李疏玉早很多年,今年已經有三十五六歲,其妻兒都安置在龍虎山。
“大師兄來試劍台尋我,可是師傅有事要交代麽?”李疏玉問。
張疏越答曰:“非也。是你大嫂娘家弟弟上山來了,正好帶了晉陽公主寫給你的書信,這已經是第多少封了呀,要我是你妹妹有你這麽個沒心沒肺的哥哥,我才不給你寫信問候你冷暖呢。你心裏究竟怎麽想的,恨你那兩個弟弟妹妹?”
“……師兄你想多了,我隻是還沒想好該怎麽麵對而已。”
張疏越正色道:“我看你這就是借口。你弟弟妹妹都十八歲了,你今年也都二十五歲了,當年的餘毒師傅和師叔長老他們也都給你驅除了隻剩下你這白發無解。晉陽公主自十歲起,每個月都給你寫信,你這個當哥哥的一封都不迴。”
聽著大師兄對自己的批評,李疏玉也是百口莫辯,也許是他自己沒有想得開。小時候父皇母後隻有他一個孩子,所有的愛護和關心都是衝著他一個人來的,如今他有了一雙孿生弟妹,父皇母後的重心也不再在他自己的身上了。
李疏玉手裏的劍叫張疏越伸手拿了,喝道:“走吧,迴去看看公主今次這封信裏寫什麽了。”
“你的身體現在究竟是什麽樣的狀況,哥哥心裏真的清楚嗎?也許從你在西厥第一次受傷胡亂用藥的時候,隱患就埋下了。這件事我會替你瞞著父皇母後,不過你也要答應我之後必須配合我的治療,至少在你將來大婚前把隱患根除。”
嘉懿將長幾上堆積的公文一一堆疊起來整理好,喊來門外的小太監將剛批完的折子抱去尚書省。她今日下午還要去一趟別院看看蠻蠻公主,昨兒個蠻蠻公主宮宴上出現的時候,嘉懿已經先行離開了,作為東道主她也該去拜訪一下她了。
李宸佑走過來牽著她去隔壁花廳用膳,午間的膳食比中午多了一半,往日裏隻有嘉懿一個人用膳倒也沒這麽多。不過今兒個是太子殿下迴宮後的第一頓午膳,膳房準備的菜肴也就多了一些,還有兩道嘉懿特意吩咐給李宸佑做的藥膳。
用飯間兄妹二人都安安靜靜的吃著,末了嘉懿放下了碗筷轉身要走,李宸佑出聲喊住了她:“下午是要出宮去你的別院看蠻蠻公主吧?到我的庫房裏挑一份禮物幫我帶過去,她雖是敗軍之臣但到底也是我朝的上賓,就勞累妹妹你了。”
“哥哥若是閑著無聊的話不如繼續去猜想那棋局。”嘉懿笑了,起身出了門。
院子裏的秋千架上原先的藤蔓被人拆了下來,這會兒幾個小太監正在將秋千架往邊上挪,說是要在這個地方擺上一些應景的菊花。這是李宸佑的意思,嘉懿也沒說不好隻讓人把秋千挪到自己的寢殿,秋千是李宸佑設計的她可舍不得丟。
瑤光殿的庭院不算大,比起嘉懿自己公主府寢院飛凰小築的那個院子要略小一些不過擺一個秋千,還是沒什麽大問題的。這秋千是李宸佑小時候設計的,坐板後麵有靠背能讓兩個小孩一起坐在上麵,現在長大了一次隻能坐一個人了。
嘉懿讓紅袖吩咐宮人把秋千洗一洗,進了瑤光殿內來先去美人榻上躺著睡個午覺,待到醒來後就去洗個澡,換身常服準備著該出宮了。她換了一身玫瑰紫二色金及膝的輕紗廣袖褙子,裏頭搭配穿著一件窄袖素白的竹花紋半臂小衫。
裙子是粉黃的一條兩片式雙層襦裙,裙身上的圖紋是鸞鳳飛天踏雲,腳上穿著的這雙翹頭千層底繡花鞋上繡的也是竹葉紋。紅袖說等會兒下午了或許要下雨,還去衣櫥裏給嘉懿將披風給拿了出來帶上,預防著一會兒下雨了天冷起來。
嘉懿出行的車馬早已經在瑤光殿外候著了,小福子送來了李宸佑庫房裏取來的一盒珍珠。這珍珠於李宸佑來說確實不算什麽,畢竟這東西多的以往他隻有讓嘉懿去縫製珍珠衫的,嘉懿庫房裏存著的珍珠衫從小到大也有五六件了吧。
但珍珠這東西在拓跋蠻蠻的故土西厥,是難以見到的,尤其是如此上品顆顆飽滿圓潤的。嘉懿讓紅袖把送來的珍珠裝進小匣子裏,一並放到了車駕上。她先去書房和李宸佑道了別,出東宮後車駕在巷道裏走了極長的一段路才出了皇城。
青鸞門正街一路通行到底轉了個彎朝左走,幾經周轉方才來到嘉懿的這座靠近洛陽北郊君子峰的別院。拓跋蠻蠻一早得了消息,等嘉懿一行人進了別院來,拓跋蠻蠻已經在亭榭裏等著了:“臣女拓跋蠻蠻,拜見晉陽公主,公主千歲。”
“蠻蠻公主不必如此多禮,昨日在別院休憩地可還好?昨晚宮宴上本宮有事先行一步,沒能親眼見識到你的胡舞真乃一樁憾事。”嘴上的客套話說著,嘉懿一點兒也沒有讓拓跋蠻蠻起身的意思,越過對方她進了亭子裏找了好位置坐下。
拓跋蠻蠻等嘉懿坐下來了方才慢悠悠起身,從大燕後宮裏挑出來教她規矩的女官就站在一旁,看她起身的姿勢若有一分不對,就會出口提醒。拓跋蠻蠻昨兒個已經被這位女官數落過多次了,如今再聽著隻覺得自己的耳朵裏都生了繭子。
嘉懿微笑著讓女官先行退下,她讓紅袖將匣子捧了上來交給了拓跋蠻蠻,說:“你剛來洛陽許多事都還不熟悉,這禮儀規矩也不是一日功夫就能學成的,隻要有耐心慢慢學就好。喏,這些小玩意兒送給你,那盒珍珠是太子殿下賞的。”
“蠻蠻謝太子殿下賞賜,謝公主賞。”拓跋蠻蠻將匣子開了看了眼,嘉懿送的是一些珠寶首飾和一些銀票,比起什麽珠寶首飾這銀票才是真正拿來給她應急的。
畢竟在這陌生的洛陽城裏她除了身邊的兩個西厥侍女,誰也不認識誰也不熟悉,同行來洛陽的使臣們昨晚進宮赴宴之後,按照規矩接下來的大半個月裏,和大燕皇帝簽訂好西厥的降書了,此後他們要麽迴西厥要麽永遠留在洛陽了。
拓跋蠻蠻需要用這些錢去打點關係,至少也得要靠一迴自己,為自己博弈一個可以依仗的靠山。如此將來不管她是被賜婚給乾元帝的皇子,亦或者是隨便嫁給大燕朝的哪個大臣,身後總算也是有個依靠的。而她目前,恰恰就很是缺錢。
將東西收好交給自己的侍女拿了下去,拓跋蠻蠻往嘉懿身邊靠近了:“謝謝你。”
“這別院旁邊不遠就是君子峰,你若是想家了就爬山,爬到君子峰的山巔就能看見你的故國了。”嘉懿伸了手去觸摸拓跋蠻蠻的臉,這個從草原來到洛陽的小公主生了一張中原女子般的臉,不過行事作風一如西厥王,讓她學規矩真是難為。
拓跋蠻蠻不曾料到她會這般做,細長的手指摩挲過的地方,好像自己的臉上也開了花一般。冰冷又凍入了血脈一樣的感覺,像是冬天冰泉上那裂開的紋路,有傷口卻根本察覺不到痛苦:“晉陽公主你在做什麽,我的臉有什麽奇怪麽?”
“不奇怪,我隻是突然想摸一下你的臉而已,原來你的臉上也沒有多少肉。看上去確實肥肥的讓人想捏一把,呐如果我猜的不錯,你的生母應該是江南人士。”
拓跋蠻蠻點了點頭:“我娘確實是江南人士,具體是哪裏的我不知道。”
“過幾天我要在公主府辦踏秋宴,到時候你也好好打扮一下到公主府來。你剛來洛陽誰也不認識,到時候我給你介紹幾個人認識一下,你多結交一些朋友將來對你自己也是有好處的。”末了,嘉懿起身走出亭榭穿過了九曲長廊石橋。
過了石橋後就是別院小花園,拓跋蠻蠻跟著她,見她來了前廳讓人叫來了別院裏所有伺候的下人。訓了一頓話又賞了管事的一頓竹條炒肉,重新給別院換了個管事,拓跋蠻蠻猜測嘉懿這番罰人估摸著是在敲山震虎了,特意給她瞧的。
一來是警告自己莫要做那暗中與西厥勾結的諜者,二來是宣示自己的主權,在這裏她是說一不二的,她一個敗國公主等到降書一簽,就會降為郡主。到時候自己的身份又要更低一層,她從西厥來這洛陽說是來和親不如說是來當人質的。
離開別院後本來打算去一趟永寧侯府,不期然碰上了下山打齋的沈懷青和他的兩個徒弟,沈懷青平素很少下山的。這迴下山是他一個老熟人家裏出了事,沈懷青和徒弟們剛打齋結束準備迴仙雲山的,就遇上了從北郊迴來的嘉懿的車駕。
嘉懿正好也有一些疑問想找沈懷青答疑,便邀了師徒三人去了海晏樓用飯。沈懷青是個愛喝酒的老饕,海晏樓最出名的就是荔枝酒,荔枝是夏日的時令水果,海晏樓的老板通常要趁著夏日多釀幾百壇的酒珍藏起來以便秋日躁爽的天氣。
一杯酒入喉對於沈懷青來說,就跟飯錢用粗茶漱口一般,沒任何味道。三杯兩盞下肚了這嘴裏才算了有了些酒味,他那兩個徒弟都不敢喝,怕自己也喝了酒到時候沒人送師傅迴道觀了。嘉懿本身是吃過了午膳的,這會兒也隻少許吃了些。
荔枝酒入口甘甜迴味辛辣過了很久之後,舌苔上殘留的隻有淡淡的酒香和濃鬱的荔枝的果味。嘉懿問的幾個問題都是和張懷廷有關的,沈懷青出自正一道和張懷廷又是同門師兄弟,向他打聽張懷廷的事是最好,至於傅懷恩嘉懿沒想過。
要是嘉懿跑去問傅懷恩他大師兄張懷廷的事,傅懷恩約莫會說道門之事希望公主殿下莫要多加過問才是。如此之類的,問了也是白問,所以嘉懿趕巧碰上了沈懷青是正和她心意,隻是沈懷青好像也不清楚張懷廷今年是否離開過龍虎山。
從海晏樓出來上了馬車,紅袖跪在一旁給嘉懿捏腿:“公主方才向沈觀主打聽張天師的事,可是覺著張天師和太子殿下身上的傷勢有關係?”
“太子哥哥隱約提到過自己像是忘記了一些事,我猜那並不是他一時戲語。那局令他如此掛心的棋局就是張天師特意留給他的一個封印,或許等棋局破了太子哥哥的記憶就會恢複如常了。但這,誰又知道會要多長的時間才能破解呢。”
她不是解不開那盤殘局,可是要以太子的性命為代價與其如此,倒不如讓李宸佑自己去解決。就是時間長了些,但以李宸佑的頭腦最晚也就年底就能解開了。
對於張懷廷衝李宸佑說的那一句,解了棋局就會再見麵,嘉懿是篤信的。修道之人或多或少都能有一些神通,如張懷廷這般已經是晉位天師的,有一些特殊的通神能力更是毫無疑問的。她唯一懷疑又沒能找到證據的,就是李疏玉了。
那一次張懷廷去西厥小君山見李宸佑,她和李宸佑的長兄大皇子李疏玉去了嗎?
李疏玉現在長什麽樣子了,個子高不高在龍虎山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從沒見過麵的弟弟和妹妹,他是什麽樣的看法呢?討厭他們還是恨極了他們,從他們兄妹倆出生到如今長大,整整十八年了,父皇和母後都沒有去過龍虎山看望他。
倘若是嘉懿自己一定恨極了如此冷心無情的父母了吧。李疏玉這麽些年一封家書也不曾有,嘉懿和李宸佑總會寄一些東西去龍虎山,她不知道李宸佑會不會給李疏玉寫信,但是她有。嘉懿自十歲起每個月都會往龍虎山去一封信問候。
李疏玉從未寫過迴信,不知是在閉關修煉還是在忙著習武,又或者是他不打算迴信。嘉懿也已經都習慣了,算一算日子再過幾日她就該再給他寫一封信了。
————龍虎山正一道————
是日,雨天。靈台峰試劍台上有一白發墨衣的青年道長正挽劍飛花,招招式式狠絕無情劈開雨珠又一下劃過鬆枝。今天的雨越下越大了,李疏玉額頭上的幾縷碎發隨著雨水扒落下來,過了眉眼滴落一滴雨水,他手中的劍倏爾朝後一刺。
一柄清光長劍飛來恰好被李疏玉這一式擋下,於此同時對方的身影也閃電般的衝到了李疏玉麵前,來人是正一道掌門親傳大弟子,李疏玉的師兄張疏越。張疏越入門比李疏玉早很多年,今年已經有三十五六歲,其妻兒都安置在龍虎山。
“大師兄來試劍台尋我,可是師傅有事要交代麽?”李疏玉問。
張疏越答曰:“非也。是你大嫂娘家弟弟上山來了,正好帶了晉陽公主寫給你的書信,這已經是第多少封了呀,要我是你妹妹有你這麽個沒心沒肺的哥哥,我才不給你寫信問候你冷暖呢。你心裏究竟怎麽想的,恨你那兩個弟弟妹妹?”
“……師兄你想多了,我隻是還沒想好該怎麽麵對而已。”
張疏越正色道:“我看你這就是借口。你弟弟妹妹都十八歲了,你今年也都二十五歲了,當年的餘毒師傅和師叔長老他們也都給你驅除了隻剩下你這白發無解。晉陽公主自十歲起,每個月都給你寫信,你這個當哥哥的一封都不迴。”
聽著大師兄對自己的批評,李疏玉也是百口莫辯,也許是他自己沒有想得開。小時候父皇母後隻有他一個孩子,所有的愛護和關心都是衝著他一個人來的,如今他有了一雙孿生弟妹,父皇母後的重心也不再在他自己的身上了。
李疏玉手裏的劍叫張疏越伸手拿了,喝道:“走吧,迴去看看公主今次這封信裏寫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