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孫權的理由是,小狸花欲遣其為庸吏。


    就在江夏征黃祖的過程中,他督辦的糧草出了點數目問題。


    就是粗心,不涉貪腐。


    自家的軍糧,而且是為老爹報仇的征戰,碧眼兒不至於搞什麽鬼。


    但卻被孫策叫過去一頓大罵,話說得非常難聽。


    “休要舉個甚孝廉便當真持才自傲。”


    “若無父兄,汝之才具,堪為庸吏乎?”


    小狸花的話是實話,但越是實話越傷人。


    《吳書 吳主傳》說:


    “孫權字仲謀。兄策既定諸郡,時權年十五,以為陽羨長。郡察孝廉,州舉茂才,行奉義校尉。”


    陽羨長就是陽羨縣的縣令。


    漢時戶口一萬以上的大縣主官才稱令,一萬以下的稱為長,品秩俸祿都是有差別的。


    聽起來很牛掰是不是?十五歲就為一縣之長了呢。


    但前麵加上“兄策既定諸郡”,就很有問題了。


    為什麽他大哥既定諸郡之後他才為陽羨長呢?


    因為這就是借他哥的勢沾他哥的光。


    後麵被舉孝廉、舉茂才,都是因為這個緣故。


    舉茂才更是阿瞞任命的揚州刺史嚴象舉薦的。


    和後邊那個奉義校尉校尉是一起的,為的是征辟他去許都當質。


    實質上碧眼兒沒什麽學問和才幹。


    富春孫氏孤微發跡,文化水平很成問題。


    大小狸花孫堅、孫策基本處在半文盲的狀態,孫權雖然粗通經傳,但在中原士大夫眼中,依然是個文盲。


    比如曹丕就在座中公開譏笑孫權“不知書”。


    韋曜《吳書》記載,魏文帝……嘲(趙)諮曰:“吳王頗知學乎?”


    曹丕當然是在存心欺辱,但碧眼兒對儒教經典的確了解有限。


    他對巫蠱一類倒是頗為癡迷與有研究。


    雖然占星望氣、讖緯術數在中唐之後被掃入異端,但在三國時代,卻不容置喙。


    這些在儒教的理論體係中,被稱作內學。


    原本曆史中碧眼兒迷信望氣巫蠱的惡習,一直延續到江東末代君主孫皓身上。


    但對於不信神鬼,認為神鬼惑人者都是居心叵測之輩,並且自己親手還斬殺過妖人於吉的小狸花孫策來說,這是不成器的表現。


    他們早逝的親爹都是專司掃除妖人的,自己兒子卻擺弄這一套,像什麽話?


    所以一見孫權擺弄這些,輕則責罵,重則毆打。


    小狸花孫策本來就不爽。


    他攻打江夏欲為父報仇兼擴土,正是關鍵時候,卻聽聞鄱陽似有不穩。


    心裏會爽快那就怪了。


    這時候又聽聞碧眼兒搞出烏龍,責罵之時難免有借機撒氣的嫌疑。


    他本就不是甚好脾性的人。


    這次的確是自己搞出來了錯,碧眼兒不敢反駁,低頭挨罵。


    但他大哥喋喋不休的罵下去,又開始翻舊賬,扯起來他癡迷妖術一類。


    碧眼兒心中不服,心說咱們爹早死,誰知道是不是整天滅各種天公神人犯了忌諱遭了天譴?


    但不敢反嘴,不然他知道肯定得挨一頓狠揍。


    他覺得自己的態度已經很好了,然後就聽見了那一句:


    “若無父兄,汝之才具,堪為庸吏乎?”


    隨即小狸花就撤了他的職,讓他好好反省。


    碧眼兒自尊很受傷。


    他覺得要不是你整天打壓,我未嚐不能做出一番功績。


    碧眼兒可不會認為自己十五為陽羨長,又被舉孝廉是憑父兄。


    畢竟征辟舉薦他的人不是這麽說的,那都是誇他能力品格的言語。


    他覺得外人都在誇我,你卻整天打我罵我欺辱我。


    怕不是擔心我比你有出息搶了你的風頭?


    有你在我頭上,我什麽時候能出頭?


    人都容易看不清自己,不光碧眼兒,鹹魚作者也是(妄圖求催更反而見識了你們逆反心理的感歎)。


    心頭本就驚懼,又遭遇小狸花的停職,孫權慌了。


    那句話和這個處分結合起來,他以為他哥真要把他扔到哪個荒僻的地方去為一庸吏。


    懼怕之下,心頭的怨憤於是生出了芽。


    他想起陳登派來暗中給他送禮的人跟他說的話:


    “以仲謀之大才,汝兄如何能容?”


    “須知鷲生多子,僅活其一,餘者非傾墜於幼弱,便定凍餓於巢側。”


    “雖骨肉至親,亦生死之仇寇也。”


    “汝父兄非猛鷲乎?若欲取其代之,可至此處尋某。”


    你是有才能的人,你哥肯定容不下你的。


    你哥你爸都自詡為猛鷲,你難道不知道鷲這種動物的習性?


    一窩孵好多隻,最後隻能活一個。


    其餘的不是翅膀還沒長全就被兄弟姐妹從巢中推出摔死,就是父母喂食之時爭搶不過,在巢中凍餓致死。


    雖然是骨肉兄弟,也是爭搶生存資源你死我活的仇寇啊。


    你想成為活下來的那隻幼鷲麽?


    到這個地點來找我,我能幫你。


    那一夜,本應於軍營中思過的碧眼兒,悄悄溜出了營寨。


    他縱馬奔向他們之前曾歇腳的城鎮。


    接下來,鄱陽叛亂,一切如他仿佛夢見過的前世一般進行。


    他哥遇刺,僥幸生還,他投毒於藥鍪,卻被從人發現,押送於他長兄榻前。


    碧眼兒毫無悔過之意,反而於長兄病榻前歇斯底裏狂笑。


    他言稱他已下毒多日,長兄命不久矣。


    他今日還來下毒,隻是想讓長兄死得更快一點而已。


    看著長兄活在他麵前的每一天,對他都是種折磨。


    他終於抒發了他自幼起胸中積壓的憤懣,第一次在他兄長麵前坦言他平日裏的抑鬱與不甘。


    他當然不會出賣幫助他的人。


    人家好歹是幫了他,再說與外敵聯合也無甚光彩。


    他大包大攬的攬下了所有的事,說自己早就陰蓄許貢門客,苦候行刺之機。


    因為這樣說,讓他感覺他贏得更為痛快。


    死就死吧,他想。


    某固然當不得獨活的那隻幼鷲,但你也休想踏著某成就你那霸業。


    但令他愕然的是,病榻上垂死的長兄卻令張昭屠盡此處別院上下。


    並命他發誓,不將此事外泄。


    然後將印綬佩戴在了他的身上,握著他的手對他說: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


    “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


    他愕然,覺得這廝是腦袋秀逗了麽?


    他哥臨死假惺惺的樣子讓他覺得滑稽,別玩兒了這麽多年了誰還不知道誰什麽性格?


    但他哥堅持,他心思電轉間察覺自己似乎得了活路。


    然後快速盤算,之後如何趕緊除去張昭與那名知曉內情的陳登手下。


    他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因為這一刻他覺得有王氣衝破了自己的泥丸宮,正在衝天而起。


    孫氏的王氣,終於落到某身上了。


    某果真才是那隻能獨活的猛鷲,隻是被這廝壓住了氣勢而已,他想。


    所以你看,我們所有激烈而決絕的決定,其實都是日積月累下的結果。


    所有被記載的,說出口的,甚至自以為的理由,往往不過隻是一根引線。


    沒有這根,還有那根,火藥終是會被點燃。


    碧眼兒目中一雙深凹的鷹目中異彩連連,正在盤算以後的處置。


    卻聽那廝又道:“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擦,有這般布置,這張昭還殺不得了。


    他活著一日,便是對某一日的束縛。


    這賊廝長兄,便是死了也要做某的磨折麽?


    碧眼兒目光漸冷,心中盤算卻愈急。


    且不去理會他孫氏家醜。


    庚哥他們的生意,這段時間已經做到冀州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其實但是榴蓮醬並收藏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