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 杜襲傳》記載,會荊州出步騎萬人來攻城,(杜)襲乃悉召縣吏民任拒守者五十餘人,與之要誓。


    此次荊州方麵出動的兵馬規模達到“步騎萬人”,,可知劉表對此次北伐頗為重視。


    然而此役最終敗退,之後就再不見備崽兒領兵出征的記載。


    他之後向劉表提出的北伐建議也無一例外遭到否決。


    甚至連本人的駐地都被從新野移至樊城,動輒被召至襄陽宴飲,徹底失去了獨立地位。


    其中的原因,《蜀書 先主傳》裏頭說的挺明白。


    “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劉)表疑其心,陰禦之。”


    勞資收容你是為了讓你幫我打生打死的,給你塊地盤兒是為了讓你麾下兵馬就食。


    你倒好,公然在勞資地盤上招兵買馬。


    光收黔首大頭兵也就算了,你特麽連士大夫都收,你這是想幹啥?


    叔叔能忍,嬸嬸也忍不了啊!


    劉備屯駐新野期間屬於客居荊州,招徠人才難免有挖劉表牆角的嫌疑。


    從《蜀書》的人物籍貫及歸附地點來看,來敏、鄧芝皆為新野人。


    魏延、劉邕、傅肜、郝普等人為義陽人。


    《晉書 地理誌》說,及(晉)武帝平吳,分南郡為南平郡,分南陽立義陽郡,改南鄉順陽郡。


    義陽是西晉時從南陽析出,此時和新野一樣,同屬於南陽的一縣。


    上述諸人應是在此期間投效劉備。


    蜀漢後期的尚書令樊建,亦出身義陽,其父祖輩應該也在此期間追隨劉備。


    還有潁川名士徐庶,也是在“先主屯新野”時投效的備崽兒。


    後來離開前,還向劉備推薦了隱遁山野的諸葛孔明。


    備崽兒在客居新野期間得到劉表的資助,日漸強盛,又大肆延攬四方豪傑挖劉表牆角。


    加上他個人信用不怎麽好,以魏書記載,“備數反覆難養”,即慣於背棄故主。


    因此《魏晉世語》才會稱“(劉)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


    換你是劉景升,家裏來了這麽個惡客,你對他客客氣氣,指望他幫你看家護院。


    他卻老實不客氣的在你家大肆搜刮抄你家底兒,你不膈應他?


    從春秋戰國時候就有講究,土地人民,皆屬其主。


    備崽兒在荊州招攬豪傑招兵買馬,那都算是公然揩劉景升的油。


    劉景升也被他的無賴嘴臉給惡心到了。


    但他講究一個名士風範,不好明說。


    所以隻好把備崽兒的駐所從新野調整到了樊城。


    樊城緊鄰劉景升的治所襄陽,屬於你既然不講究那就給你調到勞資眼睛頭上來盯著。


    偏偏備崽兒還不識趣,屢次借機向劉景升提議北伐。


    從《九州春秋》的相關記載看,備崽兒在樊城期間過得不甚順心。


    雖然衣食無憂,但壯誌雄心遭到極大遏製,集團勢力的拓展也被迫中斷。


    “(劉)備住荊州數年,嚐於(劉)表坐起,至廁,見髀裏肉生,慨然流涕”。


    跟劉景升一起飲宴,上廁所時發現大腿上都是肥肉,然後痛哭流涕。


    肯定不會偷偷哭,這是哭給劉表看的。


    備崽兒歸席後,借機對劉表訴苦,稱“(昔)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複騎,髀裏肉生”。


    言下之意是向劉景升請兵,希望能夠離開樊城,北上領兵作戰。


    司馬彪在《九州春秋》中沒有記載劉景升的答複,不過《先主傳》倒是有記載。


    (建安)十二年,曹公北征烏丸,先主說(劉)表襲許,表不能用。


    阿瞞去幽州那邊揍擁立著袁熙袁尚的烏桓諸部去了,備崽兒提議捅阿瞞菊花攻擊許縣。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好時機。


    但劉景升卻染上了紹寶的老毛病,不用良策。


    他收容備崽兒不就是為了幫自己打生打死的麽。


    為什麽這個時候又不用了呢?


    因為劉景升心裏清楚,雖然幾度被阿瞞打成喪家之犬,備崽兒和阿瞞之間卻沒仇。


    他這麽熱心的想打阿瞞,當然不是為了匡扶漢室。


    而是不甘心在樊城寄人籬下,想給自己打出一塊獨立地盤兒。


    備崽兒剛投荊州那會兒合力攻曹劉景升就看出來了。


    但凡打下來地盤兒,備崽兒一定會控製在自己手中。


    合著勞資出錢出糧支持你出去獨立創業是吧,咱倆雖然都姓劉,但你也不管我叫爸爸啊!


    如若是這樣也就罷了。


    隻要劉景升再年輕一點身體好一點,他未必不會支持備崽兒的創業計劃。


    你就算再特麽的能反複,給你打下來一塊地盤兒,也是夾在勞資跟阿瞞之間當漢堡包裏的餅三文治中間的餡兒。


    你雖然跟曹了大德的阿瞞沒仇,卻數度惡心他。


    怕他是不能容你,沒勞資資助你扛得住?


    還不是得乖乖聽勞資的。


    但那時已是建安十二年,劉景升已至暮年。


    他卒於建安十三年,所以臨死前他真正忌憚的是,備崽兒是個肉食動物。


    真把他放出去,備崽兒如果在阿瞞身上沒咬下來一塊肉。


    怕是要迴頭反口在自己身上咬。


    他擔心自己的子嗣抵擋不住備崽兒這樣的梟雄。


    可見直至人生的最後時刻,劉景升仍在提防備崽兒。


    你說這麽個光景,劉景升怎麽可能臨死讓荊州與備崽兒?


    還真信備崽兒身上有主角光環,走哪兒虎軀一震都有人爭著把自己的地盤讓給他啊?


    《後漢書》形容劉表對備崽兒的態度是“厚相待結而不能用”八個字。


    客客氣氣的款待你,但絕對不重用你。


    說盡了劉景升對備崽兒的防範。


    備崽兒被迫繼續蝸居樊城,充當劉表的“上賓”。


    即使被如此防範,備崽兒依舊沒閑著。


    他仍在暗中發揮他籠絡人心的本領,私下招攬了不少人才。


    其中竟還包括了劉表的“邑人”伊籍。


    此人入蜀後曾與諸葛亮、法正等人共造《蜀科》,屬於蜀漢曆史上的重要人物。


    所謂“邑人”,即同縣之人。


    彼時同州之人稱作“州裏”;同郡之人稱作“鄉裏”;同縣之人則謂之“邑人”。


    伊籍與劉表皆為兗州山陽郡高平縣人。


    按《王粲傳》及《博物記》,劉表對待“邑人”十分寵信提攜,他曾招攬了王粲的族兄王凱為婿,恩寵有加。


    伊籍無疑也曾受到劉表的特別禮遇。


    然而結局竟是“先主之在荊州,(伊)籍常往來自讬”。


    伊籍彼時居於襄陽,這種狀況當然發生於劉備與劉表治所位置接近的時候,即劉備客居樊城期間。


    他想借伊籍搞風搞雨,就像他在徐州的時候借著糜竺陳登他們做過的那樣。


    然而備崽兒生命中最重要的邂逅終於到來了。


    那一年備崽兒四十六,諸葛孔明二十六。


    誰也不知道這年歲相隔二十歲的兩個男人之間,會擦出何等璀璨的火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其實但是榴蓮醬並收藏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