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孫小狸花命殞迷霧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讓我們先把那段注定璀璨的相逢放一放。
把時間再次倒推到七年之前,袁曹還在兗州鏖戰的時刻。
公元200年5月,官渡之戰的終章爆發前,還發生了另外一件影響巨大的事件。
江東小霸王孫小狸花策,遇刺身亡。
事情的由來是自原吳郡郡守許貢始。
在孫小狸花策攻下吳郡之後,理所當然的廢了原太守許貢。
任命他爹老狸花的舊部,時任吳郡都尉的丹陽人朱治為太守。
許貢逃奔割據烏程的山賊嚴白虎處,謀求重奪吳郡,然後又被孫小狸花所敗。
許貢與嚴白虎帶著餘部逃奔餘杭的許昭處,許昭原本是許貢的部下,現在是餘杭一地宗帥。
孫策說:“許昭有義於舊君,有誠於故友,此丈夫之誌也。”
因此沒有繼續對他們趕盡殺絕。
許貢原來也是吳郡都尉。
當時任吳郡太守的是會稽人盛憲,後來盛憲因病退位,許貢接任了太守之後想殺盛憲。
是身為許貢下屬的許昭將盛憲藏匿在自己家中,從而躲過殺身之禍。
至於跟嚴白虎這個山賊為友,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當然這話也就聽聽罷了。
其實原因是餘杭當地割據不成氣候,沒必要大費周章的去剿滅。
若隻要道德品質高孫小狸花就不攻打,那朝廷敕封的揚州刺史揚州牧劉繇、豫章太守華歆也沒什麽劣跡,名聲還很好。
也沒見他會手下留情。
許貢窩在餘杭還不老實,偷偷給阿瞞寫信出鬼主意。
《三國誌·孫策傳》注引《江表傳》記載,初,吳郡太守許貢上表於漢帝曰:
“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宜加貴寵,召還京邑。若被詔不得不還,若放於外必作世患。”
策候吏得貢表,以示策。策請貢相見,以責讓貢。貢辭無表,策即令武士絞殺之。
說是上表給漢帝,實則上表給的是挾天子的阿瞞。
他的表奏裏頭說的是,孫小狸花是跟霸王項羽一樣的人物。
項羽實為周王族諸侯國項國後代,姬姓,項氏,名籍,字羽。
許貢說阿瞞啊你不用跟小狸花打生打死,他不是接受了朝廷的官職麽?
那你隻用讓陛下下詔讓他到許都去,他既然接了朝廷的官職就不得不去。
但你若放他在外邊自己浪的話,必然會成為禍患。
然而這封奏表卻落在了孫小狸花手裏。
孫小狸花就為這事兒把許貢抓來了,問他你想幹啥?
這計還真的挺毒的。
如果孫小狸花奉詔,那麽就會身陷許都,再無出脫之日。
他已經平定的江東離了他的震懾,十有八九必然會又起紛爭。
許貢就能找到機會。
孫小狸花必然不會奉召,但這樣等同於要與朝廷公開決裂。
老孫家不過是個種瓜起家的,一不屬於世家名族,二不屬於皇室貴胄,根基和階級都不太夠看。
靠得是兩代人從屍山血海中硬搶過來的地盤。
外加他爹孫老狸花跟孫小狸花性格都比較強橫霸道富侵略性,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會結仇無數。
隻要他跟朝廷鬧翻,江東境內必定會有看不起他們家的豪強以此事為借口,號稱奉詔反孫。
已經被他統一的江東,屆時還是會重新陷入分裂戰亂。
許貢依舊可以從中得利。
而且孫小狸花斷定,阿瞞必定會采用這個計策。
因為他一統江東之後,為了獲得官方的承認,就開始向漢廷朝貢。
阿瞞為了聯合他攻打袁小骨,曾封他為騎都尉,並承襲其父孫堅的烏程侯。
小狸花覺得騎都尉官兒太小,阿瞞的使者馬上以獻帝的名義宣布,封他為明漢將軍。
但心裏對他也一直忌憚。
那會兒紹寶雖然主要精力放在跟大玉兒打生打死呢,但跟阿瞞之間的矛盾也已經逐漸激化。
阿瞞當然非常擔心在自己與紹寶相爭的階段,孫小狸花會來爆自己的菊花。
孫小狸花可不是備崽兒這種,他翻掌可定。
《三國誌·孫策傳》記載,策並江東,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撫之。
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為子章取賁女,皆禮辟策弟權、翊,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茂才。
他先以獻帝的名義加封小狸花為吳侯,討逆將軍。
又把堂弟曹仁的女兒嫁給小狸花的四弟孫匡,讓自己的兒子曹彰娶了小狸花堂兄孫賁的女兒,跟孫家結成親家。
為了以防萬一,他還讓自己任命的揚州刺史嚴象舉小狸花的二弟孫權為茂才。
征辟孫權以及小狸花的三弟孫翊倆人到許都去做官。
其實就是想扣為質子。
孫小狸花全都沒反對,隻是拖延著孫權與孫翊進京的時間。
他並不打算因為姻親關係和質子就真的和阿瞞攜手奔小康。
不然阿瞞等騰出手來了未必不會收拾他。
所以他打算趁阿瞞跟紹寶打到抽不開手的時候,從背後給阿瞞來一下狠的。
所以如果阿瞞收到這封奏表,大抵會毫不猶豫的依策而行。
那孫小狸花還真的就麻煩了。
很可能會錯過這個攻陷許都挾天子的機會。
許貢支支吾吾的死不承認,一會兒說不是自己寫的,一會兒說這隻是一個構想,不還沒送上去麽?
那賊眉鼠眼的樣子讓孫小狸花看著就惡心。
他一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直接叫人把許貢勒死了。
孫小狸花的遇刺,就是因為這個許貢而起。
《三國誌·孫策傳》是這麽記載的。
先是,策殺貢,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策單騎出,卒與客遇,客擊傷策。
以許貢身為官員卻勾結山賊嚴白虎的尿性,收容的亡命奸臧也不少。
他門下有三個食客,在許貢死後就踅摸著給他報仇。
孫小狸花又有個喜歡打獵的愛好。
三位食客探知到他的習慣埋伏在樹林裏,先放冷箭射中孫策臉頰。
孫策還擊射死了一個,剩餘兩個卻一擁而上把他砍成重傷。
幸好護衛及時趕到,將刺客當場殺死,救迴了孫小狸花。
孫小狸花當場雖然沒有死,養傷階段卻傷口迸裂而亡。
看著是很偶然的一件事。
但不管是不是曆史中,每一場上進的謀殺都會本能的努力偽裝自己是意外。
此事堪疑之處甚多。
演義將孫小狸花之死,歸結為神怪之事。
《江表傳》也有記載,孫策殺過一個在江東蠱惑人心的妖人於吉。
《江表傳》還感歎,(於)吉是時近已百年,年在耄悼,禮不加刑。
又天子巡狩,問百年者,就而見之,敬齒以親愛,聖王之至教也。
吉罪不及死,而暴加酷刑,是乃謬誅,非所以為美也。
於吉號稱自己已經一百多歲了,《江表傳》說咱們的傳統就是老人家犯罪都不加以刑罰的。
天子出巡看見百歲長者也是要尊重的,這是上古傳下來的禮教和規矩。
於吉就是裝個神弄個鬼,你至於用極刑弄死他麽?
說得對不對,大夥兒自己個兒掂量。
從孫策的角度,我老爹就是剿滅這些裝神弄鬼煽動百姓造反的家夥起家的。
你特麽在勞資的地盤上搞這套,以為勞資不知道你這麽做的危害麽?
所以乘著他還沒有造成太大影響就直接處死了他。
但演義選取的於吉夢中作祟弄死孫小狸花的說法,卻是最早出於幹寶所撰的誌怪小說《搜神記》,不是什麽正經史料。
若有原型,大抵也是於吉死後沒多久孫小狸花就死了,信奉於吉的鄉野村夫將倆事兒合在一起亂傳的。
但我們說的蹊蹺並不在這一點。
而在於當時在阿瞞麾下的謀士郭嘉,居然準確預測了孫小狸花的死亡。
把時間再次倒推到七年之前,袁曹還在兗州鏖戰的時刻。
公元200年5月,官渡之戰的終章爆發前,還發生了另外一件影響巨大的事件。
江東小霸王孫小狸花策,遇刺身亡。
事情的由來是自原吳郡郡守許貢始。
在孫小狸花策攻下吳郡之後,理所當然的廢了原太守許貢。
任命他爹老狸花的舊部,時任吳郡都尉的丹陽人朱治為太守。
許貢逃奔割據烏程的山賊嚴白虎處,謀求重奪吳郡,然後又被孫小狸花所敗。
許貢與嚴白虎帶著餘部逃奔餘杭的許昭處,許昭原本是許貢的部下,現在是餘杭一地宗帥。
孫策說:“許昭有義於舊君,有誠於故友,此丈夫之誌也。”
因此沒有繼續對他們趕盡殺絕。
許貢原來也是吳郡都尉。
當時任吳郡太守的是會稽人盛憲,後來盛憲因病退位,許貢接任了太守之後想殺盛憲。
是身為許貢下屬的許昭將盛憲藏匿在自己家中,從而躲過殺身之禍。
至於跟嚴白虎這個山賊為友,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當然這話也就聽聽罷了。
其實原因是餘杭當地割據不成氣候,沒必要大費周章的去剿滅。
若隻要道德品質高孫小狸花就不攻打,那朝廷敕封的揚州刺史揚州牧劉繇、豫章太守華歆也沒什麽劣跡,名聲還很好。
也沒見他會手下留情。
許貢窩在餘杭還不老實,偷偷給阿瞞寫信出鬼主意。
《三國誌·孫策傳》注引《江表傳》記載,初,吳郡太守許貢上表於漢帝曰:
“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宜加貴寵,召還京邑。若被詔不得不還,若放於外必作世患。”
策候吏得貢表,以示策。策請貢相見,以責讓貢。貢辭無表,策即令武士絞殺之。
說是上表給漢帝,實則上表給的是挾天子的阿瞞。
他的表奏裏頭說的是,孫小狸花是跟霸王項羽一樣的人物。
項羽實為周王族諸侯國項國後代,姬姓,項氏,名籍,字羽。
許貢說阿瞞啊你不用跟小狸花打生打死,他不是接受了朝廷的官職麽?
那你隻用讓陛下下詔讓他到許都去,他既然接了朝廷的官職就不得不去。
但你若放他在外邊自己浪的話,必然會成為禍患。
然而這封奏表卻落在了孫小狸花手裏。
孫小狸花就為這事兒把許貢抓來了,問他你想幹啥?
這計還真的挺毒的。
如果孫小狸花奉詔,那麽就會身陷許都,再無出脫之日。
他已經平定的江東離了他的震懾,十有八九必然會又起紛爭。
許貢就能找到機會。
孫小狸花必然不會奉召,但這樣等同於要與朝廷公開決裂。
老孫家不過是個種瓜起家的,一不屬於世家名族,二不屬於皇室貴胄,根基和階級都不太夠看。
靠得是兩代人從屍山血海中硬搶過來的地盤。
外加他爹孫老狸花跟孫小狸花性格都比較強橫霸道富侵略性,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會結仇無數。
隻要他跟朝廷鬧翻,江東境內必定會有看不起他們家的豪強以此事為借口,號稱奉詔反孫。
已經被他統一的江東,屆時還是會重新陷入分裂戰亂。
許貢依舊可以從中得利。
而且孫小狸花斷定,阿瞞必定會采用這個計策。
因為他一統江東之後,為了獲得官方的承認,就開始向漢廷朝貢。
阿瞞為了聯合他攻打袁小骨,曾封他為騎都尉,並承襲其父孫堅的烏程侯。
小狸花覺得騎都尉官兒太小,阿瞞的使者馬上以獻帝的名義宣布,封他為明漢將軍。
但心裏對他也一直忌憚。
那會兒紹寶雖然主要精力放在跟大玉兒打生打死呢,但跟阿瞞之間的矛盾也已經逐漸激化。
阿瞞當然非常擔心在自己與紹寶相爭的階段,孫小狸花會來爆自己的菊花。
孫小狸花可不是備崽兒這種,他翻掌可定。
《三國誌·孫策傳》記載,策並江東,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撫之。
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為子章取賁女,皆禮辟策弟權、翊,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茂才。
他先以獻帝的名義加封小狸花為吳侯,討逆將軍。
又把堂弟曹仁的女兒嫁給小狸花的四弟孫匡,讓自己的兒子曹彰娶了小狸花堂兄孫賁的女兒,跟孫家結成親家。
為了以防萬一,他還讓自己任命的揚州刺史嚴象舉小狸花的二弟孫權為茂才。
征辟孫權以及小狸花的三弟孫翊倆人到許都去做官。
其實就是想扣為質子。
孫小狸花全都沒反對,隻是拖延著孫權與孫翊進京的時間。
他並不打算因為姻親關係和質子就真的和阿瞞攜手奔小康。
不然阿瞞等騰出手來了未必不會收拾他。
所以他打算趁阿瞞跟紹寶打到抽不開手的時候,從背後給阿瞞來一下狠的。
所以如果阿瞞收到這封奏表,大抵會毫不猶豫的依策而行。
那孫小狸花還真的就麻煩了。
很可能會錯過這個攻陷許都挾天子的機會。
許貢支支吾吾的死不承認,一會兒說不是自己寫的,一會兒說這隻是一個構想,不還沒送上去麽?
那賊眉鼠眼的樣子讓孫小狸花看著就惡心。
他一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直接叫人把許貢勒死了。
孫小狸花的遇刺,就是因為這個許貢而起。
《三國誌·孫策傳》是這麽記載的。
先是,策殺貢,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策單騎出,卒與客遇,客擊傷策。
以許貢身為官員卻勾結山賊嚴白虎的尿性,收容的亡命奸臧也不少。
他門下有三個食客,在許貢死後就踅摸著給他報仇。
孫小狸花又有個喜歡打獵的愛好。
三位食客探知到他的習慣埋伏在樹林裏,先放冷箭射中孫策臉頰。
孫策還擊射死了一個,剩餘兩個卻一擁而上把他砍成重傷。
幸好護衛及時趕到,將刺客當場殺死,救迴了孫小狸花。
孫小狸花當場雖然沒有死,養傷階段卻傷口迸裂而亡。
看著是很偶然的一件事。
但不管是不是曆史中,每一場上進的謀殺都會本能的努力偽裝自己是意外。
此事堪疑之處甚多。
演義將孫小狸花之死,歸結為神怪之事。
《江表傳》也有記載,孫策殺過一個在江東蠱惑人心的妖人於吉。
《江表傳》還感歎,(於)吉是時近已百年,年在耄悼,禮不加刑。
又天子巡狩,問百年者,就而見之,敬齒以親愛,聖王之至教也。
吉罪不及死,而暴加酷刑,是乃謬誅,非所以為美也。
於吉號稱自己已經一百多歲了,《江表傳》說咱們的傳統就是老人家犯罪都不加以刑罰的。
天子出巡看見百歲長者也是要尊重的,這是上古傳下來的禮教和規矩。
於吉就是裝個神弄個鬼,你至於用極刑弄死他麽?
說得對不對,大夥兒自己個兒掂量。
從孫策的角度,我老爹就是剿滅這些裝神弄鬼煽動百姓造反的家夥起家的。
你特麽在勞資的地盤上搞這套,以為勞資不知道你這麽做的危害麽?
所以乘著他還沒有造成太大影響就直接處死了他。
但演義選取的於吉夢中作祟弄死孫小狸花的說法,卻是最早出於幹寶所撰的誌怪小說《搜神記》,不是什麽正經史料。
若有原型,大抵也是於吉死後沒多久孫小狸花就死了,信奉於吉的鄉野村夫將倆事兒合在一起亂傳的。
但我們說的蹊蹺並不在這一點。
而在於當時在阿瞞麾下的謀士郭嘉,居然準確預測了孫小狸花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