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哥沒管這茬子事兒,反正以田換股換不換都不妨礙他苟。


    問題是他讓大父無比上心,見天的找他商量。


    運動內褲已經悄悄的在宮內被推廣了,包括結紐的方式和更加吸濕的炭包。


    他讓大父身上沒味兒了,其他宦官身上也沒尿騷味兒了。


    庚哥的鼻子徹底得到了拯救。


    為了遮最後那點尿騷味兒,宦官還折騰調配出來一些男人專用的花粉香。


    香味很淡,不像之前那樣為了遮太濃的尿騷味拚了命的用,跟尿騷味兒一混合更熏鼻子。


    這特麽都香水兒雛形了,庚哥有心發展一下,所以大概詢問了下。


    張讓在這個小孫孫皇帝麵前也放得開了,跟他說是高望搗鼓出來的。


    高望是尚藥監的頭兒,也是傳說中十常侍的一員,其實沒做到過中常侍。


    一直就是個小黃門。


    別小看小黃門,所謂小黃門就是黃門侍郎之下職位最高的宦官了。


    黃門侍郎初看隻是個郎官,但卻可以代傳詔令.


    實權很大的,俗稱大黃門。


    如今的大黃門就是陳亥。


    大黃門之下就是小黃門,俸祿跟大黃門一樣是六百石。


    下頭還有個中黃門,但這個職位就低了。


    他們的首領中黃門冗從仆射才和小黃門一級,領六百石。


    從高到低的順序是大、小、中。


    這順序有點怪,你當星巴克的中杯大杯超大杯理解就行了,反正中是最小的。


    高望一直監管尚藥監,對中藥材之類的那是無比精熟,庚哥還以為除了畢嵐宋典自己又撈到寶了。


    結果一問仔細,庚哥作了罷。


    太惡心了有點。


    張讓說高望從前就發現一種藥材,和尿騷味兒混合之後能發出清香。


    但那時候他們量大,也沒辦法老換,所以沒法兒用。


    現在有了方便更換的炭包,高望就用那種藥材磨成粉摻在炭粉中間,所以才產生他們身上這種好聞的香味。


    合著是宦官專用,還得是漏尿的那種,普通人要用還得先撒泡尿混合了弄身上。


    加上想起來香水要用酒精,但酒得用糧食釀。


    在這個到處都有人餓死的年代,搞蒸餾酒簡直是犯罪,所以庚哥放棄了折騰出香水的想法。


    都是借口,說到底也就是懶加嫌煩。


    鹹魚隻看有沒有現成便宜,不夠現成連手指甲蓋兒都懶得動一下。


    這次張讓在河東郡玩兒得很大。


    但不關庚哥的事兒,庚哥也就在自家讓大父來匯報的時候,順嘴給了點壞主意。


    主要放在瓷器這邊。


    原本寄以厚望的書局利潤,跟這個比簡直不值一提。


    新書沒那麽多,為了照顧底層寒族張讓又不肯給書定價太高。


    所以雖然書局已經開到了每個縣,但實際上卻成為某種慈善免費公共圖書館。


    河東郡書局開到縣是因為張讓了解到有寒門學子揣著一袋子冷飯團,步行好幾天來京師周廟外的書局看書。


    晚上就在書局外的屋簷下縮成一團睡。


    一直到抄完身上早削好的竹簡木簡,再迴去準備一批,再來一趟。


    攤子一下子鋪開太大。


    所以雖然大小士紳都免不了到書局買一套紙版書籍傳家,但書局還是沒什麽利潤。


    甚至還虧,直到張讓想到了讓書局兼營賣紙張。


    還在庚哥的提醒下玩兒起了裝裱。


    在周廟周孔孟三位背後分別掛上了巨大的“聖”、“綱”、“仁”三個大字。


    這樣書局才在兼顧慈善事業的前提下扭虧為盈。


    各地世家豪族在自己的堂中掛字掛畫蔚然成風。


    裁剪成書冊模樣的空白練習簿也一時暢銷。


    竹簡造成的從上到下的書寫習慣依舊存在,但已經有人開始在考慮從左到右的書寫習慣了。


    原先是一片一片寫完穿上竹簡的,但換成紙張從右到左書寫,不是左撇子就很容易搞髒衣服和手了。


    不管怎麽說,書局勉強盈利。


    但要說很掙錢,在沒有持續不斷的大量新書供應之前不太現實。


    所以在河東郡搞以田換股,張讓主要打的是瓷器的主意。


    他直接搬了兩座瓷窯到河東郡。


    瓷窯的窯工瓷匠們原本是想把手藝傳家的。


    這樣隻要朝廷想燒瓷器,就得用他們家的子孫。


    士人們家族傳承土地名聲與學識,商賈傳錢財,他們匠戶就隻能傳承獨門手藝。


    但庚哥哪裏會給他們這種機會,老早就提了標準化流程。


    領會深意的畢嵐也是搞熟了弩槍流水線的,直接讓小宦官詳細記載燒瓷器的每一步做法。


    你要搞什麽不傳之秘?


    直接吊起來打,打到說出實情為止。


    而且當初請瓷工窯匠都存著這樣的心思,沒隻請一個,都是熟手師傅請過來十來個。


    一群人吊起來打,總有肯吐露實情的。


    誰先說誰就得封賞升官負責管其他人。


    一直不說就嚇唬他們要滿門抄斬。


    你不是要宜子孫麽,勞資就讓你絕戶。


    簡單粗暴,效果超好!


    這麽著下來,標準化流程倒是搞出來了,燒高溫白瓷是完全沒問題。


    下來各家有各家的絕活兒,怎麽辦呢?


    先跟他們說,朝廷鼓勵技術創新,但凡獻出來標準化流程上沒有的技術訣竅,得厚賞和爵位。


    子孫還可以脫匠籍入士籍。


    庚哥的主意,還真叫了幾個小宦官負責教這幫匠人的孩子讀書寫字。


    這完全瘋了啊。


    子孫以後是可以當官的,還要這做匠戶的爛糟手藝傳家做毛?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技術規範又豐富起來了。


    畢嵐不是好糊弄的人,他要的是其他人根據記載,也可以完美複現這些所謂的絕活兒。


    所以又幾個小宦官根據記錄去複現,成了才有賞,升官甚至加爵什麽的。


    就瓷窯裏頭的工匠,這會兒已經喂出來五個公乘、三個五大夫外加一個左庶長了。


    又是庚哥的主意,反正這會兒侯位大家都不要錢的亂封。


    他還吝惜著其他爵位幹嗎?


    漢承秦製,並沒有采取周製公侯伯子男五級爵封製,而是沿用了秦商鞅以賞軍功的二十級爵賞製度。


    一級公士,二級上造,三級簪嫋,四級不更,這個叫做士爵,屬於新手區。


    想要獲得很簡單,斬爵首一枚即可賜爵一級。


    不是奴隸或者普通敵人的腦袋就可以。


    要對方也有爵位的人的腦袋,至少是甲士。


    到不更就有台階了,再下來你隻砍腦袋就隻能得賞賜,晉不了爵。


    五級大夫,六級官大夫,七級公大夫,八級公乘,九級五大夫,這些叫大夫爵。


    到不更之後,你起碼是個伍長了。


    之後得看團隊表現,才能晉爵。


    軍功封爵平民做到五大夫就是極限了。


    你再有多的功勞,就隻能分給家族內的其他人。


    十級左庶長到十八級大庶長,這些叫卿爵。


    軍功外還要看身份血統出身的。


    十九級關內侯,二十級徹侯,因為漢武名為劉徹避諱改為列侯。


    列侯以一縣為食邑,關內侯根據食邑又分都鄉、鄉、都亭、亭等級別。


    這些就更需要皇帝恩寵才能獲得了。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說起來好像讓人熱血沸騰,但隻靠軍功根本沒戲。


    著名殺神白起也隻升到了十六級大上造或者叫大良造。


    武成侯王翦、通武侯王賁爺倆,是幾乎把中原六國給蕩平了,才混到侯爵。


    更上麵的公、王兩級,非皇室子孫不可封。


    荀顏兩家封公爵本來也得改姓的,是靠著庚哥嫌麻煩才得了便宜。


    異姓不得封王邦祖宗說得很明確。


    封公爵沒說那麽具體,阿瞞當年也是撿的這個便宜才封了魏公。


    這些爵位可是有俸祿的,並且降兩級可傳子孫。


    匠戶們一看,窩草這是實打實的拿軍功賞賜獎勵獻技給皇室啊。


    而且還沒有不更和五大夫那兩道坎兒。


    外加又有鞭子和滿門抄斬在那邊嚇唬著,那獻寶獻得無比殷勤。


    也有倔的,越是這麽著越覺得自己手裏頭是個什麽了不得的寶貝。


    有個哥們兒搞出來了彩瓷,拿捏著死活不肯上繳技術,說什麽隻傳自家子孫。


    張讓也沒客氣,闔家上下全砍了,反正也不是非得你這技術不可。


    十成十奪人秘技的大反派人設。


    但爵賞豐厚,其他人隻覺得那被砍的是個傻缺。


    就這麽著,隨便派了京師瓷窯這邊幾個熟手師傅,拿著全套的絕密瓷窯技術資料。


    河東郡選址選好的兩座瓷窯風風火火的就建起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其實但是榴蓮醬並收藏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