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被敕封山寨的結局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不上數年未曾見爹娘兄長,隨季又一路潛行迴到寨村。
拿出那份敕封文書,那吳老學究喜得打跌,反複詠頌文書內容,再三遙拜洛陽天子。
當晚整個村寨張燈結彩。
自釀的甜酒那是隨意喝,家家囤藏的野味臘肉在打穀場上煮了數口大鍋。
比除歲時都熱鬧些。
第二日便有許多人喜氣洋洋光明正大的出了寨,去見自己許久未曾見的親眷家朋。
隨季也想迴去,但想起來自己的田畝一年多沒有伺弄過了。
雖然出發前寨主,哦不,現在應該叫亭長了。
亭長叫了人家幫自己伺弄,且幫自己打收了糧食囤在家中。
但總歸覺得不如自己親自伺弄得精心。
他想著天大地大糧食最大,便叫有同途之人代他向父母哥嫂傳訊,說規製好田畝便迴去看望。
如此兩三日後,突聽有人叫嚷縣府有官長來訪。
隨季起了些小虛榮心思,心知他們肯定要叫自己詳問赴京師見聞。
但自己送上去,哪有人專程來喚更有臉麵?
那時並非農忙時節,農人純樸,得了指派幫隨季伺弄田畝也精心。
隨季所謂的規製,無非是種田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習慣小迷信。
總覺得那些小規矩要守了田間出產才會好。
所以強迫症發作,盡皆要按自己的心思方好。
折騰了半日,卻不見人來尋,隨季正覺怪異。
自己在此處伺弄田畝,卻是舉寨皆知的,不會尋不到自己。
當真不尋自己去問話麽?
突聽響雷般的一片呐喊,又見寨村中起了濃煙,隨季還以為村寨中又在如自己返迴那日舉火燉煮野味臘肉。
他馬上心熱著想返迴。
卻又覺得經過這一番之後,自己在村寨中已然是個人物,不可表現得太饞折墮了臉麵。
因此強忍對肉食的渴望,坐在田埂上發了一會兒呆。
正發呆間,卻聽淒厲的慘唿:“隨季,隨季!”
隨季並未聽出那唿叫聲中的慘意,隻以為叫自己叫得焦急。
因此拿喬了片刻才從田畝間站起身應道:“叫甚,吾在此處。”
待二人循聲尋來,卻將隨季唬了個倒仰。
來叫他的卻是亭長的兩個同族遠親,一個喚吳滿,一個喚吳仲。
吳滿遍身鮮血,雙目無神,如木偶般隻知念叨:“盡死矣……盡死矣……”
吳仲滿頭滿臉噴得也都是血。
見到隨季便放悲聲:“季兄,吾九大父死前囑吾等尋汝,一同上京告禦狀。”
他二人卻是亭長的遠房族孫。
吳仲言罷大聲嚎哭,卻被旁邊吳滿驚恐的捂住嘴巴。
那吳滿自己卻又歇斯底裏的大叫:
“盡死矣……盡死矣……”
隨季心知有變,朝寨村那邊看去,卻哪裏是烹煮之火?
而是舉村被焚之煙柱烈火,更能遠遠看見有兵丁正在舉屠刀殺人。
隨季唬到周身麻木,盡力撲倒二人於田間,見吳滿叫嚷不休,又塞了些濕泥於他口鼻間。
半晌之後,村寨中又有人逃出,卻被持弓官兵一一射殺。
隨季更是不敢發出絲毫響動。
稍後更有兵丁出來搜索逃人。
幸好隨季入寨晚,田畝荒僻,並不曾被尋至。
直至天色將暮,那隊約莫百十人的兵丁才在將官帶領下罵罵咧咧的離去。
村寨苦寒,除了些許不值錢的皮毛臘肉,他等卻是毫無錢財上的收獲。
等官兵走遠,隨季才鬆開雙手。
被他按在一隻手下的吳滿卻已雙眼上翻,再無氣息。
身遭血流了一地。
吳滿逃出來時背後便挨了一刀。
又驚懼過度,被爛泥糊住口鼻後又被隨季按倒在地,憋住了氣息也無力掙紮,竟然就這般死去了。
方止住哀哀悲聲的吳仲見堂兄身死,又撲上來一番歇斯底裏的叫罵撕打。
隨季見死了人,不敢還手,任由他打罵。
他不還手,吳仲廝打幾下自覺無趣,又坐地大哭起來。
待他哭累,隨季這才壓低聲音問到緣由。
卻原來,晨間村寨前來了一隊兵丁。
肩扛禮盒,言說是縣衙軍司馬,聞聽村寨得了皇詔,特意來賀。
亭長不疑有他,迎入寨中。
不料那隊兵丁進寨之後,便從禮盒中抽出長短兵刃,徑直砍殺起寨民。
亭長驚問何故,卻被一刀劈翻,被寨中青壯拚死搶迴。
有人想著官兵可能以為他們撒謊。
去請了供在寨中正堂的敕封文書,拚死一路奔行到那官長跟前跪奉,哭喊著他們真有尚書敕封。
都不識得字,老亭長反複念叨的尚書台敕封,被他們理解成了什麽尚書敕封。
卻又被那官長一刀劈翻,連帶敕封文書也被扔入火中,瞬間燃盡。
那官長還冷冷言道,殺得便是他們這等得了皇詔的蠢賊。
寨中青壯欲待反撲,但木棒竹耙,又如何真能抵擋手持刀兵的紮甲兵卒?
被砍瓜切菜一般的一頓亂殺。
亭長臨死之前,推了吳仲一把,讓他帶上自家已被嚇傻的族兄,去尋隨季上京告禦狀。
村寨已被兵丁圍定,但這吳仲卻是有些伶俐,隻在土屋間穿來躲去,竟被他悄悄摸出了村寨。
隻可惜將出寨時卻遇上一名兵丁,他轉身欲逃卻被一刀劈下。
一直被他牽著的吳滿在那時突然推了他一把,替他挨了一刀。
吳仲拖著吳滿竄離,又從村寨排水的溝渠中躲藏逃脫。
那吳仲哭哭啼啼的說完,又滿眼涕淚的跟隨季唱喏作揖道歉。
他說他看吳滿挨了那一刀,就知道他已無幸理了。
他說他隻是心中憤慨無從發泄,因此才朝隨季撒氣。
他說他也不想的。
一番話講得隨季是手足冰涼,驚疑不定。
即使已經親眼看見了官兵殺人,看見吳滿死在眼前,看著村寨正在被焚燒,他仍舊是不敢相信。
等著天色抹黑,他帶著吳仲又摸迴了村寨。
滿寨猶如血腥地獄,竟無一個活人。
情況比吳仲講得更嚴重。
隨季更看見了前些時日出寨說去探訪親友的寨民。
他們兼一些陌生麵孔,皆被繩索如牽羊一般的捆綁,被砍殺在村寨中的打穀場上。
那其中,竟還有他的父母兄長。
隨季看見亭長已經做主許給他的張家大妮,身無寸縷雙眼望天的死在打穀場旁的麥垛上。
胸口與下身皆一片血汙。
那處皆是被剝得如同赤羊一般的女子屍身,在其中他還尋到了他僅見過幾麵的長嫂。
那女人左頰上有一粒大痣,十分好辨認。
他兄長當年因此不喜,卻被他爹娘痛罵過。
他爹娘看重的是這隨徐氏身材健碩。
長嫂身側還有一嬰孩,不足半歲模樣,卻也被一刀捅穿。
亭長頭顱被斬下,如頑笑一般被供奉在原本供奉那份敕書的寨中土堂內。
寨中雖被放火,但多為土屋,屋頂草頂雖被燒透,卻少有坍塌。
隨季覺得自己心頭如被刀紮。
他想哭,卻怎麽也哭不出聲音和眼淚。
心中空落落的,就如同撕開了一個大洞,塞什麽東西進去都會往出飄。
他手足無措,卻見吳仲正咬著牙拖著一具具屍體往寨村的排水渠中扔。
見他望向自己,吳仲此時大抵已是哭累了,卻平靜下來了。
“山中虎狼多,他等已遭大難,不能叫屍首再喂了禽獸。”
吳仲輕聲同隨季說道。
拿出那份敕封文書,那吳老學究喜得打跌,反複詠頌文書內容,再三遙拜洛陽天子。
當晚整個村寨張燈結彩。
自釀的甜酒那是隨意喝,家家囤藏的野味臘肉在打穀場上煮了數口大鍋。
比除歲時都熱鬧些。
第二日便有許多人喜氣洋洋光明正大的出了寨,去見自己許久未曾見的親眷家朋。
隨季也想迴去,但想起來自己的田畝一年多沒有伺弄過了。
雖然出發前寨主,哦不,現在應該叫亭長了。
亭長叫了人家幫自己伺弄,且幫自己打收了糧食囤在家中。
但總歸覺得不如自己親自伺弄得精心。
他想著天大地大糧食最大,便叫有同途之人代他向父母哥嫂傳訊,說規製好田畝便迴去看望。
如此兩三日後,突聽有人叫嚷縣府有官長來訪。
隨季起了些小虛榮心思,心知他們肯定要叫自己詳問赴京師見聞。
但自己送上去,哪有人專程來喚更有臉麵?
那時並非農忙時節,農人純樸,得了指派幫隨季伺弄田畝也精心。
隨季所謂的規製,無非是種田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習慣小迷信。
總覺得那些小規矩要守了田間出產才會好。
所以強迫症發作,盡皆要按自己的心思方好。
折騰了半日,卻不見人來尋,隨季正覺怪異。
自己在此處伺弄田畝,卻是舉寨皆知的,不會尋不到自己。
當真不尋自己去問話麽?
突聽響雷般的一片呐喊,又見寨村中起了濃煙,隨季還以為村寨中又在如自己返迴那日舉火燉煮野味臘肉。
他馬上心熱著想返迴。
卻又覺得經過這一番之後,自己在村寨中已然是個人物,不可表現得太饞折墮了臉麵。
因此強忍對肉食的渴望,坐在田埂上發了一會兒呆。
正發呆間,卻聽淒厲的慘唿:“隨季,隨季!”
隨季並未聽出那唿叫聲中的慘意,隻以為叫自己叫得焦急。
因此拿喬了片刻才從田畝間站起身應道:“叫甚,吾在此處。”
待二人循聲尋來,卻將隨季唬了個倒仰。
來叫他的卻是亭長的兩個同族遠親,一個喚吳滿,一個喚吳仲。
吳滿遍身鮮血,雙目無神,如木偶般隻知念叨:“盡死矣……盡死矣……”
吳仲滿頭滿臉噴得也都是血。
見到隨季便放悲聲:“季兄,吾九大父死前囑吾等尋汝,一同上京告禦狀。”
他二人卻是亭長的遠房族孫。
吳仲言罷大聲嚎哭,卻被旁邊吳滿驚恐的捂住嘴巴。
那吳滿自己卻又歇斯底裏的大叫:
“盡死矣……盡死矣……”
隨季心知有變,朝寨村那邊看去,卻哪裏是烹煮之火?
而是舉村被焚之煙柱烈火,更能遠遠看見有兵丁正在舉屠刀殺人。
隨季唬到周身麻木,盡力撲倒二人於田間,見吳滿叫嚷不休,又塞了些濕泥於他口鼻間。
半晌之後,村寨中又有人逃出,卻被持弓官兵一一射殺。
隨季更是不敢發出絲毫響動。
稍後更有兵丁出來搜索逃人。
幸好隨季入寨晚,田畝荒僻,並不曾被尋至。
直至天色將暮,那隊約莫百十人的兵丁才在將官帶領下罵罵咧咧的離去。
村寨苦寒,除了些許不值錢的皮毛臘肉,他等卻是毫無錢財上的收獲。
等官兵走遠,隨季才鬆開雙手。
被他按在一隻手下的吳滿卻已雙眼上翻,再無氣息。
身遭血流了一地。
吳滿逃出來時背後便挨了一刀。
又驚懼過度,被爛泥糊住口鼻後又被隨季按倒在地,憋住了氣息也無力掙紮,竟然就這般死去了。
方止住哀哀悲聲的吳仲見堂兄身死,又撲上來一番歇斯底裏的叫罵撕打。
隨季見死了人,不敢還手,任由他打罵。
他不還手,吳仲廝打幾下自覺無趣,又坐地大哭起來。
待他哭累,隨季這才壓低聲音問到緣由。
卻原來,晨間村寨前來了一隊兵丁。
肩扛禮盒,言說是縣衙軍司馬,聞聽村寨得了皇詔,特意來賀。
亭長不疑有他,迎入寨中。
不料那隊兵丁進寨之後,便從禮盒中抽出長短兵刃,徑直砍殺起寨民。
亭長驚問何故,卻被一刀劈翻,被寨中青壯拚死搶迴。
有人想著官兵可能以為他們撒謊。
去請了供在寨中正堂的敕封文書,拚死一路奔行到那官長跟前跪奉,哭喊著他們真有尚書敕封。
都不識得字,老亭長反複念叨的尚書台敕封,被他們理解成了什麽尚書敕封。
卻又被那官長一刀劈翻,連帶敕封文書也被扔入火中,瞬間燃盡。
那官長還冷冷言道,殺得便是他們這等得了皇詔的蠢賊。
寨中青壯欲待反撲,但木棒竹耙,又如何真能抵擋手持刀兵的紮甲兵卒?
被砍瓜切菜一般的一頓亂殺。
亭長臨死之前,推了吳仲一把,讓他帶上自家已被嚇傻的族兄,去尋隨季上京告禦狀。
村寨已被兵丁圍定,但這吳仲卻是有些伶俐,隻在土屋間穿來躲去,竟被他悄悄摸出了村寨。
隻可惜將出寨時卻遇上一名兵丁,他轉身欲逃卻被一刀劈下。
一直被他牽著的吳滿在那時突然推了他一把,替他挨了一刀。
吳仲拖著吳滿竄離,又從村寨排水的溝渠中躲藏逃脫。
那吳仲哭哭啼啼的說完,又滿眼涕淚的跟隨季唱喏作揖道歉。
他說他看吳滿挨了那一刀,就知道他已無幸理了。
他說他隻是心中憤慨無從發泄,因此才朝隨季撒氣。
他說他也不想的。
一番話講得隨季是手足冰涼,驚疑不定。
即使已經親眼看見了官兵殺人,看見吳滿死在眼前,看著村寨正在被焚燒,他仍舊是不敢相信。
等著天色抹黑,他帶著吳仲又摸迴了村寨。
滿寨猶如血腥地獄,竟無一個活人。
情況比吳仲講得更嚴重。
隨季更看見了前些時日出寨說去探訪親友的寨民。
他們兼一些陌生麵孔,皆被繩索如牽羊一般的捆綁,被砍殺在村寨中的打穀場上。
那其中,竟還有他的父母兄長。
隨季看見亭長已經做主許給他的張家大妮,身無寸縷雙眼望天的死在打穀場旁的麥垛上。
胸口與下身皆一片血汙。
那處皆是被剝得如同赤羊一般的女子屍身,在其中他還尋到了他僅見過幾麵的長嫂。
那女人左頰上有一粒大痣,十分好辨認。
他兄長當年因此不喜,卻被他爹娘痛罵過。
他爹娘看重的是這隨徐氏身材健碩。
長嫂身側還有一嬰孩,不足半歲模樣,卻也被一刀捅穿。
亭長頭顱被斬下,如頑笑一般被供奉在原本供奉那份敕書的寨中土堂內。
寨中雖被放火,但多為土屋,屋頂草頂雖被燒透,卻少有坍塌。
隨季覺得自己心頭如被刀紮。
他想哭,卻怎麽也哭不出聲音和眼淚。
心中空落落的,就如同撕開了一個大洞,塞什麽東西進去都會往出飄。
他手足無措,卻見吳仲正咬著牙拖著一具具屍體往寨村的排水渠中扔。
見他望向自己,吳仲此時大抵已是哭累了,卻平靜下來了。
“山中虎狼多,他等已遭大難,不能叫屍首再喂了禽獸。”
吳仲輕聲同隨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