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陛下你沒學過道術吧
廢話三國:董卓你得支棱起來啊 作者:其實但是榴蓮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史書上有這麽一個典故。
曹賊他便宜爺爺曹騰,被封為費亭侯,做到了大長秋,也就是皇後 所居長秋宮的大主管這種職位的權宦。
他於桓帝有策立之功。
也就是說梁翼幹掉質帝那個八歲孩子後,梁妠跟梁翼商量著選哪個宗世子冊立為帝時,曹騰也參與了討論。
並且他還讚成了選當時還是蠡吾侯的桓帝誌陛下繼承大統。
策立之功可是很大的,所以他的寵信可能僅次於單超唐衡等五侯。
就這麽個人,有天蜀郡太守通過治下小吏寫了封信給他。
被益州刺史查出後,彈劾曹騰身為內臣,結交外官,所為不當,請免官治罪。
桓帝認為書自外來,不是曹騰的過錯,這才沒有治罪。
也就是說,得虧曹騰沒有迴信也不是主動寫信。
不然被傳最寵信宦官的桓帝,都認為他是有罪的。
宦官基本上都是中都官,也就是在京師當官。
最多出趟外差。
有這樣的規矩,哪個宦官敢輕易跟地方官暗中勾結結交?
地方官隨便拿封他們寫的信或者鎖拿傳信的家奴,就可以輕易扳倒他們。
和地方官勾結不起來,他們又有什麽能力去縱容族人親眷為禍鄉裏?
身為士人的地方官為了討好宦官,在人家沒有授意的前提下包庇縱容宦官的親眷族人。
盧植問庚哥,這到底是宦官為禍還是士人為禍?
有這類身為地方官的士人在,就算沒有宦官當權。
他們難道不會縱容士人高官的親屬家眷為禍鄉裏,以阿諛權貴麽?
“彼輩多出寒微,一旦得勢,扶家姓於微末,亦為常理。”
“更有那狂貪巨斂之徒,此實也。”
“然士人亦有良莠,不乏貪鄙之徒,因此斷閹宦皆禍,此理不通。”
閹宦有好有壞士人也有好有壞,盧植認為閹宦好的比例怕是還大些。
節操也不是長在臍下三寸的。
沒道理割了卵蛋,節操就一起掉了。
庚哥是沒想到盧噴噴會為閹貨們說話。
也不知道是因為他最近跟閹貨們關係緩和了很多的緣故,還是他認死理兒,最討厭宦官的時候都是這麽認為的。
更可能是後者。
但即便如此,盧噴噴出這個門兒也是不會承認自己這麽說過。
脾氣爆性子剛,但他不蠢。
他輩大儒,是懂得保身的,不會跟主流輿論對著幹以致身敗名裂。
盧噴噴還認為閹宦們一定程度的幫扶家族不算有害,更不像何太後說的危害那麽大。
因為天地君親師,裏頭有個親,還排師前頭。
你傷害肢體斷絕後嗣親近皇權,已經是罪過了。
自己獨自富貴拋棄家族,那不符合儒家倡導的理念。
他甚至認為桓帝重用宦官親族,還是件好事。
因為東漢和西漢不同,西漢的舉薦製是需要通過皇帝麵試考核的。
你舉薦上來的人如果通不過考核,你是要吃掛落的。
所以西漢當官的不樂意舉薦,被逼急了才硬著頭皮舉薦,質量也高些。
到東漢光武帝起家就沒少靠世家豪族資助。
為了體現對幫自己打天下的臣子們的信任,麵試考核這一塊兒就省了。
隻要被有舉薦權的人舉薦就能當官。
那為了被舉薦有官兒當,那些人當然竭力巴結有舉薦權的人。
當了官也不能忘恩忘本。
不然你這名聲出去了以後,誰還舉薦你們家其他人?
大家在討好上官的方式上使勁兒卷,所以才卷出來了個二重君主觀。
黨錮之所以招人恨,是因為這個卷的資格都給你整個家族罰沒了。
盧噴噴跟庚哥說這個,當然是想庚哥以後能恢複西漢那種舉薦製。
受時代所限,他也想不出別的什麽選官方式。
從上古以來不都是這麽來的麽?
君主帝王聽聞野有賢人,所以請他來當官。
庚哥卻知道一個更好的法子,科舉製。
他當然不知道這是李唐到則天皇帝被世家門閥折磨到死去活來,才想出來的絕戶計。
一使出來,以舉薦製為基礎的門閥就徹底消失於曆史舞台了。
但他也沒說出來。
因為麻煩。
隻要出了這個主意,太多細節要完善,盧噴噴更要拉著他叨叨個沒完了。
要說科舉時代,官員們歧視宦官還能有點基礎道理。
勞資們憑本事考出來的,別管考的東西能不能代表實際能力,勞資們也卷過。
你特喵一個給皇帝當家政的閹貨,憑什麽騎在勞資頭上?
所以宦官掌權,那叫幸進之徒。
舉薦製的選官製度下,你們特喵絕大多數都是憑家世憑長輩人脈被推舉出來的。
勞資們才是從宮內的小內侍裏頭靠本事卷出來的。
誰特喵的廢物率比較高?
盧噴噴認為,漢帝國現在的最大問題,是世家豪族完全掌握了上升通道。
一直到一定品階的官員,皇帝才能掌握人事任免權。
進入官場的大門被世家豪族把控。
你特麽不給我們效忠我們不給你進去。
這種情況下,不出現二重君主觀才不正常。
但如果皇帝重用閹宦親族以及他們的家鄉故舊,等同於在世家豪族對於官場的壟斷上撕開了一條口子。
譬如唐妃她們家,因為汝陽侯唐衡進入皇帝視野。
唐衡的哥哥唐玹做到了京兆尹, 弟弟唐珍更是做到了三公之一的司空。
二代唐妃她爹唐瑁也做到了會稽太守。
雖然這些人作為既得利益者,最終也不免墮落到與世家豪族沆瀣一氣。
但最起碼前幾代,會比皇室較那等世家更為忠誠。
持續不斷的選拔下去,也能維持朝堂不被世家豪族的私黨完全把控的局麵。
更能贏得閹宦的加倍感恩與忠誠。
盧植認為這是有益的。
並且這些人墮落為世家豪族之前,可借助他們的力量對選官製度推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這無疑是一種過於理想化的狀態。
因為一來這些人墮落的速度往往比想象中更快。
二來,在沒有完全墮落融入世家豪族之前,這些人在官場上被斥為閹宦黨羽,更容易遭遇士族的汙蔑與攻擊。
所以一舉一動都會格外謹慎小心。
很難指望他們會有全力支持改革之類的動作。
不管怎麽說,借著庚哥的那點好奇,盧噴噴總算是又成功塞了一堆奇奇怪怪的東西到庚哥的鹹魚腦子裏。
等盧噴噴講完這些,庚哥剛準備腳底抹油開溜,卻被盧噴噴很嚴肅的叫住了。
“昨日與皇甫義真於臣府中飲宴,與皇甫校尉說起陛下所創之禦力。”
“義真與臣皆歎其妙,然卻令臣念起一事。”
“陛下此識,卻從何來?”
“莫不是於潛邸之事,曾師從那史道人,學甚道術?”
盧噴噴雙眼下厚重宛若春袋的眼袋都微微顫動了,可見他非常之緊張。
這問題根本不是他想起來的,畢竟這麽久了,該問早問了。
卻是皇甫嵩提出來的。
畢竟他們曾打過張角的太平道,對這些玩意兒忌憚極深。
但疑君之罪,盧植當然不可能推給皇甫嵩。
所以才假言說他自己突然想起來這種疑惑。
這一刻,盧植眼中甚至透出恐懼。
他當然不是恐懼什麽勞什子道術。
據說道術通神的張角不是照樣被他圍在廣宗一頓揍?
他恐懼的是,那些妖術會不會已經對這位陛下造成了精神汙染。
庚哥雖然察覺到盧植的緊張,卻有些不以為意。
因為機智如他,這種問題當然早就準備好了答案。
曹賊他便宜爺爺曹騰,被封為費亭侯,做到了大長秋,也就是皇後 所居長秋宮的大主管這種職位的權宦。
他於桓帝有策立之功。
也就是說梁翼幹掉質帝那個八歲孩子後,梁妠跟梁翼商量著選哪個宗世子冊立為帝時,曹騰也參與了討論。
並且他還讚成了選當時還是蠡吾侯的桓帝誌陛下繼承大統。
策立之功可是很大的,所以他的寵信可能僅次於單超唐衡等五侯。
就這麽個人,有天蜀郡太守通過治下小吏寫了封信給他。
被益州刺史查出後,彈劾曹騰身為內臣,結交外官,所為不當,請免官治罪。
桓帝認為書自外來,不是曹騰的過錯,這才沒有治罪。
也就是說,得虧曹騰沒有迴信也不是主動寫信。
不然被傳最寵信宦官的桓帝,都認為他是有罪的。
宦官基本上都是中都官,也就是在京師當官。
最多出趟外差。
有這樣的規矩,哪個宦官敢輕易跟地方官暗中勾結結交?
地方官隨便拿封他們寫的信或者鎖拿傳信的家奴,就可以輕易扳倒他們。
和地方官勾結不起來,他們又有什麽能力去縱容族人親眷為禍鄉裏?
身為士人的地方官為了討好宦官,在人家沒有授意的前提下包庇縱容宦官的親眷族人。
盧植問庚哥,這到底是宦官為禍還是士人為禍?
有這類身為地方官的士人在,就算沒有宦官當權。
他們難道不會縱容士人高官的親屬家眷為禍鄉裏,以阿諛權貴麽?
“彼輩多出寒微,一旦得勢,扶家姓於微末,亦為常理。”
“更有那狂貪巨斂之徒,此實也。”
“然士人亦有良莠,不乏貪鄙之徒,因此斷閹宦皆禍,此理不通。”
閹宦有好有壞士人也有好有壞,盧植認為閹宦好的比例怕是還大些。
節操也不是長在臍下三寸的。
沒道理割了卵蛋,節操就一起掉了。
庚哥是沒想到盧噴噴會為閹貨們說話。
也不知道是因為他最近跟閹貨們關係緩和了很多的緣故,還是他認死理兒,最討厭宦官的時候都是這麽認為的。
更可能是後者。
但即便如此,盧噴噴出這個門兒也是不會承認自己這麽說過。
脾氣爆性子剛,但他不蠢。
他輩大儒,是懂得保身的,不會跟主流輿論對著幹以致身敗名裂。
盧噴噴還認為閹宦們一定程度的幫扶家族不算有害,更不像何太後說的危害那麽大。
因為天地君親師,裏頭有個親,還排師前頭。
你傷害肢體斷絕後嗣親近皇權,已經是罪過了。
自己獨自富貴拋棄家族,那不符合儒家倡導的理念。
他甚至認為桓帝重用宦官親族,還是件好事。
因為東漢和西漢不同,西漢的舉薦製是需要通過皇帝麵試考核的。
你舉薦上來的人如果通不過考核,你是要吃掛落的。
所以西漢當官的不樂意舉薦,被逼急了才硬著頭皮舉薦,質量也高些。
到東漢光武帝起家就沒少靠世家豪族資助。
為了體現對幫自己打天下的臣子們的信任,麵試考核這一塊兒就省了。
隻要被有舉薦權的人舉薦就能當官。
那為了被舉薦有官兒當,那些人當然竭力巴結有舉薦權的人。
當了官也不能忘恩忘本。
不然你這名聲出去了以後,誰還舉薦你們家其他人?
大家在討好上官的方式上使勁兒卷,所以才卷出來了個二重君主觀。
黨錮之所以招人恨,是因為這個卷的資格都給你整個家族罰沒了。
盧噴噴跟庚哥說這個,當然是想庚哥以後能恢複西漢那種舉薦製。
受時代所限,他也想不出別的什麽選官方式。
從上古以來不都是這麽來的麽?
君主帝王聽聞野有賢人,所以請他來當官。
庚哥卻知道一個更好的法子,科舉製。
他當然不知道這是李唐到則天皇帝被世家門閥折磨到死去活來,才想出來的絕戶計。
一使出來,以舉薦製為基礎的門閥就徹底消失於曆史舞台了。
但他也沒說出來。
因為麻煩。
隻要出了這個主意,太多細節要完善,盧噴噴更要拉著他叨叨個沒完了。
要說科舉時代,官員們歧視宦官還能有點基礎道理。
勞資們憑本事考出來的,別管考的東西能不能代表實際能力,勞資們也卷過。
你特喵一個給皇帝當家政的閹貨,憑什麽騎在勞資頭上?
所以宦官掌權,那叫幸進之徒。
舉薦製的選官製度下,你們特喵絕大多數都是憑家世憑長輩人脈被推舉出來的。
勞資們才是從宮內的小內侍裏頭靠本事卷出來的。
誰特喵的廢物率比較高?
盧噴噴認為,漢帝國現在的最大問題,是世家豪族完全掌握了上升通道。
一直到一定品階的官員,皇帝才能掌握人事任免權。
進入官場的大門被世家豪族把控。
你特麽不給我們效忠我們不給你進去。
這種情況下,不出現二重君主觀才不正常。
但如果皇帝重用閹宦親族以及他們的家鄉故舊,等同於在世家豪族對於官場的壟斷上撕開了一條口子。
譬如唐妃她們家,因為汝陽侯唐衡進入皇帝視野。
唐衡的哥哥唐玹做到了京兆尹, 弟弟唐珍更是做到了三公之一的司空。
二代唐妃她爹唐瑁也做到了會稽太守。
雖然這些人作為既得利益者,最終也不免墮落到與世家豪族沆瀣一氣。
但最起碼前幾代,會比皇室較那等世家更為忠誠。
持續不斷的選拔下去,也能維持朝堂不被世家豪族的私黨完全把控的局麵。
更能贏得閹宦的加倍感恩與忠誠。
盧植認為這是有益的。
並且這些人墮落為世家豪族之前,可借助他們的力量對選官製度推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這無疑是一種過於理想化的狀態。
因為一來這些人墮落的速度往往比想象中更快。
二來,在沒有完全墮落融入世家豪族之前,這些人在官場上被斥為閹宦黨羽,更容易遭遇士族的汙蔑與攻擊。
所以一舉一動都會格外謹慎小心。
很難指望他們會有全力支持改革之類的動作。
不管怎麽說,借著庚哥的那點好奇,盧噴噴總算是又成功塞了一堆奇奇怪怪的東西到庚哥的鹹魚腦子裏。
等盧噴噴講完這些,庚哥剛準備腳底抹油開溜,卻被盧噴噴很嚴肅的叫住了。
“昨日與皇甫義真於臣府中飲宴,與皇甫校尉說起陛下所創之禦力。”
“義真與臣皆歎其妙,然卻令臣念起一事。”
“陛下此識,卻從何來?”
“莫不是於潛邸之事,曾師從那史道人,學甚道術?”
盧噴噴雙眼下厚重宛若春袋的眼袋都微微顫動了,可見他非常之緊張。
這問題根本不是他想起來的,畢竟這麽久了,該問早問了。
卻是皇甫嵩提出來的。
畢竟他們曾打過張角的太平道,對這些玩意兒忌憚極深。
但疑君之罪,盧植當然不可能推給皇甫嵩。
所以才假言說他自己突然想起來這種疑惑。
這一刻,盧植眼中甚至透出恐懼。
他當然不是恐懼什麽勞什子道術。
據說道術通神的張角不是照樣被他圍在廣宗一頓揍?
他恐懼的是,那些妖術會不會已經對這位陛下造成了精神汙染。
庚哥雖然察覺到盧植的緊張,卻有些不以為意。
因為機智如他,這種問題當然早就準備好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