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恢是多次去過西域的人了,去西域大宛國有三條路可走。第一條路,繞道鹽澤,從大草原上經過,再從車師國插迴到絲綢之路上來。要經過匈奴人的地盤,如果遇上匈奴主力,是十分兇險的。
第二條路,就是從玉門關直接穿過鹽澤,經樓蘭到龜茲到大宛,這是最短的一條路,當年張騫出使西域出發時就走的這一條路。樓蘭國已臣服大漢,到達了之後能夠快速得到補給。缺點就是要過鹽澤的沼澤地。
第三條路就是從陽關出發,經羌諾、小宛國、於闐,再沿蔥嶺山脈到達大宛。這條路雖然不必經過鹽澤的沼澤地,但沿途國家眾多,還要繞道很遠。當年張騫出使西域從大宛迴來時就走的這一條路。
李廣利他們本來糧食就不多,不方便繞行,就選擇了直接穿過鹽澤的這一條路。
常惠他們忐忑不安地跟在行進的隊伍中,往西走了三天,來到了鹽澤。隻見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片煙波浩淼的湖泊,一眼望去,根本就看不到頭。湖泊的盡頭,水草叢生。由於泥土長期被水浸泡,都變成了沼澤之地,如果不熟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深淺,一陷進去了,就出不來了。
湖麵上泛著幾葉小舟,應該就是當地的土著居民。這些土著人生活在塔裏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僅靠小舟捕魚維持家中生計,對這鹽澤的地形非常的熟悉,知道怎麽樣才能穿過這浩瀚的湖泊到達西域。
李廣利給了他們一金,請他們給軍隊帶路。二個土著居民看到黃澄澄的金子,眼睛都亮了,十分高興地答應給軍隊當向導。
士兵們來不及休整,便開始出發了。
從西北方向灌入鹽澤的河流是孔雀河,河道錯綜複雜,因水流的滯緩的緣由,所以就形成了大片的沼澤地,有一百多裏寬。這裏的水草盤根錯節,接連成片,就如一片片的草甸,覆蓋在沼澤上。不知道內情的人粗略一看,這裏就是一大片的草地,其實卻是異常危險的沼澤,是許多動物的“死亡陷阱”。
向導在前麵帶路,士兵們在後麵小心翼翼地踩著前人的腳步行進著。前麵走的人還好一點,看得清腳印,後麵跟的人可就慘了。走的人多了之後,就變成了一灘泥水,而且十分的滑,一不小心就滑倒了。
常惠屯裏的一個士兵看到路太滑了,就選擇旁邊的草地上踩了一腳,誰知道草地下麵就是沼泥,整個人一下子就掉了進去。他驚慌失措地唿救,旁邊的人連忙用手去拉,結果把自己也帶了進去,嚇得其餘的人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常惠一看,連忙大聲唿喊:“門板!快鋪上門板!”
有人迅速遞過來了救命的門板,常惠讓人把門板鋪在沼澤地麵上,那兩個人抓住了門板,這才沒有繼續陷進去。這時,常惠讓張三匍匐著趴在門板上,搭一把手,這才將掉入沼澤的士兵一個一個地扯了上來。
這時,已經是深秋的了,掉入沼澤的士兵全身濕透了,在寒風中直哆嗦。旁邊的幾個士兵連忙幫他清洗幹淨,換上幹淨的衣服。大家第一次見識到了這些沼泥的恐怖,更加謹慎小心了。
過這沼澤,常惠他們弓箭兵要比普通的步兵辛苦多了,除了要帶自己的日常衣服、用品之外,還要拉十輛弩車,還有許多的弩箭、弓箭。其它步兵則要輕鬆多了,手中的長戟還可拿來當探路的,也可用來做行走的拐杖。
由於道路濕滑,行進的速度很慢,一半天才走了十來裏路,天就快要黑了。常惠趕緊把隊伍拉到一塊稍微大一點的草地上準備宿營。在小草地上宿營是很危險的,一不小心翻個身,就滾入沼澤中,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死的。
兩個小隊清點了一下人數,還好,一個也沒有少。
負責後勤的楊一笑馬上開始架鍋燒飯。這沼澤邊用水倒是很方便的,如果幸運的話,還能抓到魚吃。有兩個估計是來自於水鄉的士兵,趁著休息的時間,自製了一個釣魚的工具,還釣了兩條魚上來,看來今晚有魚湯喝了。
士兵們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起,個個無精打采的,已遠沒有了剛出征時的那一份激情。
常惠決定提升一下士氣,道:“弟兄們,大家振作一下,聽我講幾句。你們知道我們為什麽要不遠萬裏的進行這一次西征嗎?”
“知道,皇上要我們去貳師城搶寶馬迴來做種馬唄!”有幾個士兵答道。
“不,不全是這個原因。因為啊,皇上先前派出去到大宛國買寶馬的漢使被大宛國的人殺死了,他們還搶走了我們的錢財!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我們是替死去的漢使和大漢的子民去向大宛國討個公道的!”
士兵們一聽,頓時就一個個義憤填胸。鄭吉不失時機地帶領人喊起口號來,“替漢使報仇!”“打到大宛去!活捉大宛王!”
於是,其它的士兵也跟著伸出手,喊了起來。
常惠很是滿意,等他們喊了一陣,便道:“來,我們一起唱個歌吧。”
常惠把以前的那一首大漢軍歌又稍微改動了幾個字,教他們唱了起來。
“披鐵甲兮,挎長刀。與子征戰兮,路漫長。同敵愾兮,共死生。與子征戰兮,心不怠。
渡鹽澤兮,破大宛。與子征戰兮,歌無畏。”
那嘹亮的歌聲在鹽澤的上空唱響了,令人開始精神抖擻,讓每一個大漢男兒熱血沸騰!
第一天的行程已經是夠艱難的了,沒有想到第二天還更加兇險起來。第二天一早起來,常惠驚奇地發現,在這片草地上空,竟然彌漫著陰森的濃霧,讓人伸手不見五指。四萬人,擁擠在這一片沼澤地裏行軍,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隻要一不小心,人就會陷入泥沼中,隻聞其聲,不見其人,救都沒法救。大家這才真正領教了沼澤地的恐怖。
也許是李廣利擔心在糧食耗盡之前走不出這一片沼澤地,大霧未散就開始了行軍,士兵們不得不一個牽著一個,摸索著前進。直到中午時分,濃霧才散去。部隊整整一上午才行進了五裏路,還出了幾次事,損失了一名士兵和一匹馬。
常惠他們屯還算好的,聽說其它的屯還有損失更多的……
常惠心裏暗暗把李廣利罵了一百遍,如果再晚上一個多月,這兒就全結上了冰,過這鹽澤地就會如履平地的了,哪來這麽的兇險……隻要一個不小心,這恐怖的沼澤、刺骨的河水就會吞沒了士兵們的生命……
第二條路,就是從玉門關直接穿過鹽澤,經樓蘭到龜茲到大宛,這是最短的一條路,當年張騫出使西域出發時就走的這一條路。樓蘭國已臣服大漢,到達了之後能夠快速得到補給。缺點就是要過鹽澤的沼澤地。
第三條路就是從陽關出發,經羌諾、小宛國、於闐,再沿蔥嶺山脈到達大宛。這條路雖然不必經過鹽澤的沼澤地,但沿途國家眾多,還要繞道很遠。當年張騫出使西域從大宛迴來時就走的這一條路。
李廣利他們本來糧食就不多,不方便繞行,就選擇了直接穿過鹽澤的這一條路。
常惠他們忐忑不安地跟在行進的隊伍中,往西走了三天,來到了鹽澤。隻見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片煙波浩淼的湖泊,一眼望去,根本就看不到頭。湖泊的盡頭,水草叢生。由於泥土長期被水浸泡,都變成了沼澤之地,如果不熟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深淺,一陷進去了,就出不來了。
湖麵上泛著幾葉小舟,應該就是當地的土著居民。這些土著人生活在塔裏木河畔的小海子邊,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僅靠小舟捕魚維持家中生計,對這鹽澤的地形非常的熟悉,知道怎麽樣才能穿過這浩瀚的湖泊到達西域。
李廣利給了他們一金,請他們給軍隊帶路。二個土著居民看到黃澄澄的金子,眼睛都亮了,十分高興地答應給軍隊當向導。
士兵們來不及休整,便開始出發了。
從西北方向灌入鹽澤的河流是孔雀河,河道錯綜複雜,因水流的滯緩的緣由,所以就形成了大片的沼澤地,有一百多裏寬。這裏的水草盤根錯節,接連成片,就如一片片的草甸,覆蓋在沼澤上。不知道內情的人粗略一看,這裏就是一大片的草地,其實卻是異常危險的沼澤,是許多動物的“死亡陷阱”。
向導在前麵帶路,士兵們在後麵小心翼翼地踩著前人的腳步行進著。前麵走的人還好一點,看得清腳印,後麵跟的人可就慘了。走的人多了之後,就變成了一灘泥水,而且十分的滑,一不小心就滑倒了。
常惠屯裏的一個士兵看到路太滑了,就選擇旁邊的草地上踩了一腳,誰知道草地下麵就是沼泥,整個人一下子就掉了進去。他驚慌失措地唿救,旁邊的人連忙用手去拉,結果把自己也帶了進去,嚇得其餘的人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常惠一看,連忙大聲唿喊:“門板!快鋪上門板!”
有人迅速遞過來了救命的門板,常惠讓人把門板鋪在沼澤地麵上,那兩個人抓住了門板,這才沒有繼續陷進去。這時,常惠讓張三匍匐著趴在門板上,搭一把手,這才將掉入沼澤的士兵一個一個地扯了上來。
這時,已經是深秋的了,掉入沼澤的士兵全身濕透了,在寒風中直哆嗦。旁邊的幾個士兵連忙幫他清洗幹淨,換上幹淨的衣服。大家第一次見識到了這些沼泥的恐怖,更加謹慎小心了。
過這沼澤,常惠他們弓箭兵要比普通的步兵辛苦多了,除了要帶自己的日常衣服、用品之外,還要拉十輛弩車,還有許多的弩箭、弓箭。其它步兵則要輕鬆多了,手中的長戟還可拿來當探路的,也可用來做行走的拐杖。
由於道路濕滑,行進的速度很慢,一半天才走了十來裏路,天就快要黑了。常惠趕緊把隊伍拉到一塊稍微大一點的草地上準備宿營。在小草地上宿營是很危險的,一不小心翻個身,就滾入沼澤中,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死的。
兩個小隊清點了一下人數,還好,一個也沒有少。
負責後勤的楊一笑馬上開始架鍋燒飯。這沼澤邊用水倒是很方便的,如果幸運的話,還能抓到魚吃。有兩個估計是來自於水鄉的士兵,趁著休息的時間,自製了一個釣魚的工具,還釣了兩條魚上來,看來今晚有魚湯喝了。
士兵們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起,個個無精打采的,已遠沒有了剛出征時的那一份激情。
常惠決定提升一下士氣,道:“弟兄們,大家振作一下,聽我講幾句。你們知道我們為什麽要不遠萬裏的進行這一次西征嗎?”
“知道,皇上要我們去貳師城搶寶馬迴來做種馬唄!”有幾個士兵答道。
“不,不全是這個原因。因為啊,皇上先前派出去到大宛國買寶馬的漢使被大宛國的人殺死了,他們還搶走了我們的錢財!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我們是替死去的漢使和大漢的子民去向大宛國討個公道的!”
士兵們一聽,頓時就一個個義憤填胸。鄭吉不失時機地帶領人喊起口號來,“替漢使報仇!”“打到大宛去!活捉大宛王!”
於是,其它的士兵也跟著伸出手,喊了起來。
常惠很是滿意,等他們喊了一陣,便道:“來,我們一起唱個歌吧。”
常惠把以前的那一首大漢軍歌又稍微改動了幾個字,教他們唱了起來。
“披鐵甲兮,挎長刀。與子征戰兮,路漫長。同敵愾兮,共死生。與子征戰兮,心不怠。
渡鹽澤兮,破大宛。與子征戰兮,歌無畏。”
那嘹亮的歌聲在鹽澤的上空唱響了,令人開始精神抖擻,讓每一個大漢男兒熱血沸騰!
第一天的行程已經是夠艱難的了,沒有想到第二天還更加兇險起來。第二天一早起來,常惠驚奇地發現,在這片草地上空,竟然彌漫著陰森的濃霧,讓人伸手不見五指。四萬人,擁擠在這一片沼澤地裏行軍,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隻要一不小心,人就會陷入泥沼中,隻聞其聲,不見其人,救都沒法救。大家這才真正領教了沼澤地的恐怖。
也許是李廣利擔心在糧食耗盡之前走不出這一片沼澤地,大霧未散就開始了行軍,士兵們不得不一個牽著一個,摸索著前進。直到中午時分,濃霧才散去。部隊整整一上午才行進了五裏路,還出了幾次事,損失了一名士兵和一匹馬。
常惠他們屯還算好的,聽說其它的屯還有損失更多的……
常惠心裏暗暗把李廣利罵了一百遍,如果再晚上一個多月,這兒就全結上了冰,過這鹽澤地就會如履平地的了,哪來這麽的兇險……隻要一個不小心,這恐怖的沼澤、刺骨的河水就會吞沒了士兵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