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將軍,騎都尉李陵求見。”一個衛兵進入中軍大帳對李廣利道。
李廣利正與軍正趙始成、都尉李哆、長史王恢在聊著天,便道:“讓他進來吧。”
李陵進去,看到幾位上司都在,忙一一行了禮。
“騎都尉,你有什麽事要稟報?”李廣利問道。
“各位大人都在,那我就正好一起稟報了。如今朝廷的糧草供應不足,士兵們吃都吃不飽。屬下認為應當向朝廷稟明原因,推遲西征的原定日期,待糧草籌集完畢後再行動。”李陵道。
“目前的這種情況,確是我們沒有意想到的。但朝廷的糧草要從吳地、齊地運過來,非常的不方便,什麽時候能夠補給完我們對此都沒有把握。如果補給的糧食一直不足,隻能糊口,難道我們就不出征了嗎?”李廣利有些不悅。
“騎都尉,你所考慮的問題,我們幾個都已經商量過了。你要充分相信我們漢軍的力量。昔日,冠軍侯幾千鐵騎就敢穿越沙漠,征戰匈奴主力,他們帶的也就是二十來天的糧草。如果他們跟我們一樣畏縮不前,哪來的封狼居胥、大捷而歸?我們現在的處境要比冠軍侯當年好多了,第一,不用過沙漠;第二,隻要過了鹽澤,就是西域,那些都是小國,被我們打怕了的,大軍過去,他們不敢不給我們供應糧草。與其在敦煌吃不飽,還不如過了鹽澤到西域去吃香的喝辣的。”都尉李哆道。
“是啊,樓蘭我也打過,車師國我也打過,他們的戰鬥力跟匈奴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隻要我們的強弩一放,他們的士兵就會乖乖投降的。”長史王恢基本上在大漢與西域的幾次重要戰鬥他都參與了的,說起話來也底氣十足。
“可是,萬一找不到補給,那可是幾萬士兵的性命,還請諸位三思!拜托了!”李陵雙手抱拳,朝眾人作了一揖。
“既然騎都尉不放心,那我們也會把你的意見向朝廷轉達,不過,在未接到朝廷正式命令之前,我們決定還是要按預定方案行事。”李廣利假惺惺地道。
“多謝將軍,屬下告辭了。”李陵謝過李廣利,轉身出了大帳。
都尉李哆見李陵走了,問道:“李將軍,你真的打算把騎都尉的意見報上去?”
李廣利陰森森地道:“報還是要報的,把我們的方案與他的方案一起報上去,讓朝廷定奪。這樣,萬一出了事,我們也可撇清責任。你們幾個另外給我上個折子,就說騎都尉畏戰,參他一本。像他這種膽小如鼠的人,我們可不能讓他跟著我們一起升官發財的。”
“明白。”軍正趙始成道:“這事就交給我好了,我這就去寫參他的本子。到時候你們也署上名。”
都尉李哆與長史王恢笑著應了。
出征的日期到了,三萬多將士,僅僅帶了二十多天的口糧,就開始了漫長的西征之路。
他們往西走了二天,便來到了玉門關。這個關卡並不大,隻能算得上一個小驛站。在關樓的頂端還鑲著一塊夜光墨綠玉,專供過往的商人指路的。
聽當地守衛的戍卒講,以前這個驛站都不叫玉門關,而是叫馬迷途。因為這個地方的地形十分複雜。每當運玉石的馬隊晚上走到這裏,經常辨不清方向,就連經常往返於此路的年老馬匹也難以識途,馬迷途的名字就是這樣叫起來的。
有一次,一支專門販玉石和絲綢的商隊商隊進入“馬迷途”時迷了路。人們正在焦急萬分之際,有隻大雁飛了過來,在空中叫著:“咕嚕咕嚕,商隊迷路。咕嚕咕嚕,關卡鑲玉,能出迷途。”
商隊裏有個小夥子能聽懂鳥語,於是把大雁的意思轉告領隊的老板。老板情急之下答應了。大雁就在天空中不斷盤旋,領著商隊走出了馬迷途,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可老板在商隊到達關卡後,又舍不得那一塊夜光墨綠玉了,就沒有把它鑲在關卡上。
沒想到下一次商隊又在“馬迷途”迷了路,數天找不到水源,駱駝幹渴得喘著粗氣,人人嘴幹舌燥,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時,那隻大雁又飛來了,並在上空叫道:“商隊迷路,關卡鑲玉,不舍墨玉,絕不引路。”
小夥子聽罷急忙又轉告老板,老板隻好跪下向大雁發下毒誓,出去後一定鑲玉,絕不食言。大雁聽後,這才把商隊又一次引出了馬迷途。到達關卡後,商隊的老板再也不敢愛財了,立刻挑了一塊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綠玉,鑲在關樓的頂端。每當夜幕降臨之際,這塊玉便發出耀眼的光芒,方圓數十裏之外看得清清楚楚。以後,有了夜光墨綠玉作為路標,過往商隊再也不迷路了。於是,“馬迷途”從此就改名為玉門關。
出了玉門關,再往前走二天就是鹽澤了,不再屬於大漢的領土了。大家正在歇息的時候,八百裏快遞送來了朝廷的旨意。
李廣利接了旨意一看,大喜。皇上果然批準了他們的方案,並下令讓李陵留下五百騎兵在玉門關駐守接應他們,其它人員繼續西征。
接到命令的李陵一下子就懵了,明白是自己的直言惹怒了李廣利他們,他們在皇上麵前給自己穿了小鞋,剝奪了自己西征的機會。
李飛與常惠聽到消息後,趕緊過來問個明白。“騎都尉,皇上怎麽單獨讓你留下來駐守玉門關?”
李陵苦笑著道:“皇上這麽做,一定是有他的用意的。你們就不要瞎猜了。弟兄們,你們路上小心些,多保重。”
常惠萬萬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建議,他們的上司李陵竟然失去了這一次西征的機會。這支隊伍的最高層,已經自大得聽不進任何的建言,這一次的西征,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兇險萬分了。
他也戀戀不舍地跟李陵告辭,“騎都尉,保重!”然後與李飛跟上了西征的隊伍。
李陵站在玉門關的關樓上,目送著這一支西征的隊伍一步一步地離去。夕陽如血,慢慢地吞沒了這一支西征的隊伍……
李廣利正與軍正趙始成、都尉李哆、長史王恢在聊著天,便道:“讓他進來吧。”
李陵進去,看到幾位上司都在,忙一一行了禮。
“騎都尉,你有什麽事要稟報?”李廣利問道。
“各位大人都在,那我就正好一起稟報了。如今朝廷的糧草供應不足,士兵們吃都吃不飽。屬下認為應當向朝廷稟明原因,推遲西征的原定日期,待糧草籌集完畢後再行動。”李陵道。
“目前的這種情況,確是我們沒有意想到的。但朝廷的糧草要從吳地、齊地運過來,非常的不方便,什麽時候能夠補給完我們對此都沒有把握。如果補給的糧食一直不足,隻能糊口,難道我們就不出征了嗎?”李廣利有些不悅。
“騎都尉,你所考慮的問題,我們幾個都已經商量過了。你要充分相信我們漢軍的力量。昔日,冠軍侯幾千鐵騎就敢穿越沙漠,征戰匈奴主力,他們帶的也就是二十來天的糧草。如果他們跟我們一樣畏縮不前,哪來的封狼居胥、大捷而歸?我們現在的處境要比冠軍侯當年好多了,第一,不用過沙漠;第二,隻要過了鹽澤,就是西域,那些都是小國,被我們打怕了的,大軍過去,他們不敢不給我們供應糧草。與其在敦煌吃不飽,還不如過了鹽澤到西域去吃香的喝辣的。”都尉李哆道。
“是啊,樓蘭我也打過,車師國我也打過,他們的戰鬥力跟匈奴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隻要我們的強弩一放,他們的士兵就會乖乖投降的。”長史王恢基本上在大漢與西域的幾次重要戰鬥他都參與了的,說起話來也底氣十足。
“可是,萬一找不到補給,那可是幾萬士兵的性命,還請諸位三思!拜托了!”李陵雙手抱拳,朝眾人作了一揖。
“既然騎都尉不放心,那我們也會把你的意見向朝廷轉達,不過,在未接到朝廷正式命令之前,我們決定還是要按預定方案行事。”李廣利假惺惺地道。
“多謝將軍,屬下告辭了。”李陵謝過李廣利,轉身出了大帳。
都尉李哆見李陵走了,問道:“李將軍,你真的打算把騎都尉的意見報上去?”
李廣利陰森森地道:“報還是要報的,把我們的方案與他的方案一起報上去,讓朝廷定奪。這樣,萬一出了事,我們也可撇清責任。你們幾個另外給我上個折子,就說騎都尉畏戰,參他一本。像他這種膽小如鼠的人,我們可不能讓他跟著我們一起升官發財的。”
“明白。”軍正趙始成道:“這事就交給我好了,我這就去寫參他的本子。到時候你們也署上名。”
都尉李哆與長史王恢笑著應了。
出征的日期到了,三萬多將士,僅僅帶了二十多天的口糧,就開始了漫長的西征之路。
他們往西走了二天,便來到了玉門關。這個關卡並不大,隻能算得上一個小驛站。在關樓的頂端還鑲著一塊夜光墨綠玉,專供過往的商人指路的。
聽當地守衛的戍卒講,以前這個驛站都不叫玉門關,而是叫馬迷途。因為這個地方的地形十分複雜。每當運玉石的馬隊晚上走到這裏,經常辨不清方向,就連經常往返於此路的年老馬匹也難以識途,馬迷途的名字就是這樣叫起來的。
有一次,一支專門販玉石和絲綢的商隊商隊進入“馬迷途”時迷了路。人們正在焦急萬分之際,有隻大雁飛了過來,在空中叫著:“咕嚕咕嚕,商隊迷路。咕嚕咕嚕,關卡鑲玉,能出迷途。”
商隊裏有個小夥子能聽懂鳥語,於是把大雁的意思轉告領隊的老板。老板情急之下答應了。大雁就在天空中不斷盤旋,領著商隊走出了馬迷途,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可老板在商隊到達關卡後,又舍不得那一塊夜光墨綠玉了,就沒有把它鑲在關卡上。
沒想到下一次商隊又在“馬迷途”迷了路,數天找不到水源,駱駝幹渴得喘著粗氣,人人嘴幹舌燥,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時,那隻大雁又飛來了,並在上空叫道:“商隊迷路,關卡鑲玉,不舍墨玉,絕不引路。”
小夥子聽罷急忙又轉告老板,老板隻好跪下向大雁發下毒誓,出去後一定鑲玉,絕不食言。大雁聽後,這才把商隊又一次引出了馬迷途。到達關卡後,商隊的老板再也不敢愛財了,立刻挑了一塊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綠玉,鑲在關樓的頂端。每當夜幕降臨之際,這塊玉便發出耀眼的光芒,方圓數十裏之外看得清清楚楚。以後,有了夜光墨綠玉作為路標,過往商隊再也不迷路了。於是,“馬迷途”從此就改名為玉門關。
出了玉門關,再往前走二天就是鹽澤了,不再屬於大漢的領土了。大家正在歇息的時候,八百裏快遞送來了朝廷的旨意。
李廣利接了旨意一看,大喜。皇上果然批準了他們的方案,並下令讓李陵留下五百騎兵在玉門關駐守接應他們,其它人員繼續西征。
接到命令的李陵一下子就懵了,明白是自己的直言惹怒了李廣利他們,他們在皇上麵前給自己穿了小鞋,剝奪了自己西征的機會。
李飛與常惠聽到消息後,趕緊過來問個明白。“騎都尉,皇上怎麽單獨讓你留下來駐守玉門關?”
李陵苦笑著道:“皇上這麽做,一定是有他的用意的。你們就不要瞎猜了。弟兄們,你們路上小心些,多保重。”
常惠萬萬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建議,他們的上司李陵竟然失去了這一次西征的機會。這支隊伍的最高層,已經自大得聽不進任何的建言,這一次的西征,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兇險萬分了。
他也戀戀不舍地跟李陵告辭,“騎都尉,保重!”然後與李飛跟上了西征的隊伍。
李陵站在玉門關的關樓上,目送著這一支西征的隊伍一步一步地離去。夕陽如血,慢慢地吞沒了這一支西征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