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的資料出自:日本作者:【中村正己譯】百度文庫作者:【ahcfcs】


    鐵血社區作者:chenhui0個人圖書館作者:桃源釣翁


    --------------------------------------------------------------------------------------------------------


    俄國將軍以葛那吉夫說:“橫覽宇內,曆年之少,而開拓疆土之廣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嚐見也。


    成吉思汗登蒙古大汗位之初,兵籍之戶數約一萬三千而已(約3萬),其後征服民族之數凡七百二十部之多,其言語信仰,大抵異類。


    其子孫蒙業開拓,所奄有之全版圖,包括今之清朝大半。


    印度的北部,朝鮮半島全部,中亞細亞的全域,俄羅斯帝國大半。


    底格裏斯河與幼發拉底河間之南部,兵刃之所斬刈,馬足之所蹂躪,由東達西,成一直線。


    徑長六千英裏(約當中國1萬6千裏),其間列國數十,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才以六七十年之短日月次第削平者也。


    此最大蓋世之雄,果如何而崛起者耶?”


    九十年代日本人選最理想的老板,結果令調查人員大吃一驚:


    許多新任公務員心目中理想的老板,不是首相橋本龍太郎,而是十三世紀的成吉思汗名列榜首。


    2000年美國《圖書館》介紹了從成吉思汗,到比爾·蓋茨各個時代的最富有者。


    認為當代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與七、八百年前的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一樣,都是世界曆史上最富有最偉大的成功者。


    (九)世界上受祭祀最多的帝王


    對於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祭祀活動,發端於窩闊台時代,完善於元朝年間。


    從元世祖忽必烈汗頒布聖旨,向成吉思汗四時獻祭,規定祭禮的詳文細則。


    委派了主持祭祀的八大牙門圖德以來,是至今日,悠悠七百多年。


    蒙古民族的人民大眾對此一直恪守不渝。


    像成吉思汗祭奠這樣,能夠在此漫長的年代,保持其原有定例而不稍改,這在曆史上是罕見的。


    1939年,國民黨當權大員,為了防止成吉思汗靈柩陷於異族之手,決定將其迅速西遷。


    聽到成吉思汗靈柩西遷的消息,達爾哈德們,和四周各旗的蒙古族人民都跑來了。


    他們雲集大伊金霍洛,日夜悲泣啼哭,舉佛燈獻哈達,晝夜不停地祭奉。


    前來遷陵的國民黨士兵們,看到聚集伊金霍洛的鄂爾多斯牧民在起靈時,不分老幼,盡都淚流滿麵,叩頭膜拜,珍重相送。


    士兵都議論讚歎:“原來蒙古人民對自已的祖先是這樣的尊敬,怪不得當年成吉思汗能打勝仗,原來有這麽多忠於他的人民······”


    目睹此景的一位國民黨《旅行者》雜誌社的記者,曾經這樣記述道:“成吉思汗的靈柩,是在伊克昭盟蒙民的淚海中,離開伊金霍洛聖地向前進發的。”


    當年,元世祖忽必烈降旨,聖主成吉思汗是壬午年從天而降。


    忽必烈又在壬午年(1282年)對天許願,全體蒙民舉行四季大奠,供奉聖主的在天之靈。


    他委派達爾哈德牙門圖德,負責獻祭諸事和守護八白室。


    忽必烈宣布向成吉思汗獻祭是“全體蒙古人之公役”。


    到了清朝時期,達爾哈德人仍然遵循忽必烈旨意,從未違背過對成吉思汗守常孝的禮法。


    所以,清政府下文明確規定,凡帝駕崩全國人民都應該戴孝,唯達爾哈德可免。


    不管哪個皇帝駕崩,守護供奉陵寢的達爾哈德人從未參加過追悼活動。


    成吉思汗祭奠中,大體可分春季大奠;夏祭、秋祭和冬祭;月祭和平日的奉祭。


    春季大祭即“查幹蘇魯克祭”(也叫“鮮奶祭”),是在農曆三月二十一日入行。


    這是季祭中最隆重的,人們從四麵八方雲集到這裏,為祖先謁陵叩拜,表達自己由衷的敬意。


    夏天的淖爾大祭,是在農曆五月十五日這一天進行。


    這天要用九九八十一匹查幹楚德,全身白毛的母馬的**向九天祭灑,灑聖乳祭天。


    秋季大祭是在農曆八月十二日舉行,鳴禁奶祭。


    按照沙日達爾哈德的說法,是從這天以後,不在擠母馬奶。


    馬駒都去掉嘴上的禁奶叉,脫去頭上的籠頭,從縛繩上解放出來,可以自由吃母奶了,實際上是一種開奶祭。


    冬季的皮條祭是農曆十月初三。


    沙日達爾哈德說:“成吉思汗出生的時候,從斷臍帶到臍帶幹縮脫落,都是用皮條包紮腰部的。


    皮條祭就是為了紀念此事,祭奠聖主,季、月、奉祭規模、形式、所用祭品,都有詳細規定。


    每次祭奠都是按照規定執行的,成吉思汗是最具有“超凡力量”的人。


    七個世紀以來,成吉思汗祭奠,已成為全民族的祭典。”


    (十)奉行宗教信仰最自由的政策


    成吉思汗供奉薩滿教。


    1189年和1206年稱汗時,都是通過薩滿之口,奉天意行事。


    薩滿豁兒赤稱:“天地商量著國土主人教鐵木真做。”


    薩滿闊闊出(帖卜騰格裏)亦言:“神命你(成吉思汗)為普世之君主。”


    在當時的蒙古社會中,除原始的宗教外。


    還有景教(即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教等,成吉思汗對宗教信仰采取自由的政策。


    多桑稱:“成吉思汗命其後裔切勿偏重何種宗教,應對各教之人待遇平等。”


    成吉思汗對各種宗教表示敬仰。“太祖……片召邱處機詢道術。


    召迴教之星者來前,命卜。”


    他也曾對喇嘛教“願遙身皈依之誠,成吉思汗召基督教之星者前來,命卜戰之勝敗。”


    他親自規定,一切宗教都應受到尊重,不得偏愛。


    成吉思汗對於各種教士都應恭敬對待,把它作為法令的一部分。


    他在東方和西方的所有後裔,曆代都忠實地遵守了這項原則。


    成吉思汗向外擴張,並沒有把自己信仰的薩滿教,強加於被征服民族,而容許各宗教存在。


    即使在他窮追占據哈契丹的屈出律,猛攻花剌子模,多次征討西夏,派兵攻打中亞的***教民族,及東歐的基督教民族時。


    他雖然大量屠殺那些敢於抵抗的人們,但並不消滅他們的宗教,而是“宣布信仰宗教自由”。


    成吉思汗對宗教奉行的一貫政策:一是容許各種宗教合法存在。


    二是對宗教職業者進行優待,規定各宗派之教師、教士、巫師以及其他學者,悉皆豁免賦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移民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健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健鋼並收藏移民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