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司的差役領著大夫匆匆而來,大夫查看傷勢後迴稟道:“並沒有傷到要害處,隻是……這右邊的胳膊算是徹底廢了!”


    弩箭威力大,將右半邊的肩胛骨與上臂骨連接處徹底擊碎了,右手臂隻有皮肉連接在身上。


    也因箭未拔出,沒有造成流血過多,所以潘暉還能救迴來。


    “馬上將人抬迴衙署,拔箭搶救!”徐知予迴身吩咐道。


    今日行程必然是要延後,為免再有意外發生,又吩咐了差役將其他人全部帶迴鹽鐵司衙署,嚴加看守起來。


    吳參軍帶著人疾步上了城樓,城樓上方兩名守衛倒在兩邊,身上並無明顯傷口。


    他伸手探了脈搏,確定兩人是被刺客擊暈過去,並無性命之憂。


    “在城樓四周仔細檢查,看刺客是否藏身於此。”


    衙役嚴肅應答,兩人為一組,分散在城樓兩邊搜查起來。


    吳參軍擰著眉走向架在垛口的大弩,到底是誰把這東西從武備庫裏偷出來的,除非遇上敵襲攻城,否則府衙根本不會取用這種大弩。


    武備庫的看守中是否出了內奸?又是誰想殺了潘暉滅口?


    大弩下方沒有多餘箭,難道這個刺客打算隻射出一支箭?


    刺客就算殺了潘暉也不能阻止朝廷調查幽州之事,何況囚車上還有潘家家主,幾位大管事……


    單獨射向潘暉,並且留了潘暉一命,到底有什麽目的?


    這種大弩短程射殺威力巨大,隻要被擊中胸口,根本活不下來。但偏偏擊中的是肩胛骨,並非要害,還卸掉了部分弩箭的力道。


    搜查的衙役返迴,迴稟並未發現刺客的身影,後麵的城牆下有棵樹的樹枝被折斷,刺客應該從那邊跳下城牆逃走了。


    吳參軍一想到刺客是用武備庫的大弩行兇,隻覺頭疼萬分,一隻手拎起大弩就下了城樓。


    交給徐知予去查吧,不管是內奸還是失竊,府衙都要擔負責任。


    囚車調頭往迴走,徐知予眉頭緊皺地思索著刺客身份,留在原地等著城樓上的人。


    孔敬與荀晉幾人都在猜刺客的身份,這個刺客行跡實在詭異,令人琢磨不透。


    宋靈淑突然想到,有一個人確實想殺潘暉……但因案子未查完,所以他有可能會暫留潘暉一條命。


    “徐司使不必擔憂,刺客不會再迴來了。”


    徐知予麵露驚訝,好奇問道:“你猜出是誰下的手了?”


    宋靈淑微笑地點了點頭。


    ……


    半刻鍾前,丁老三從城樓輕身跳到了城外的大樹冠頂,雙手穩穩抓緊了樹枝,隨後從樹枝上跳下地麵。


    在無人注意的城牆下小路,正靜靜停著一輛馬車,小玉站在上麵招手。


    丁老三快步上了馬車,將手上的那塊青竹玉佩重新遞給了小玉,笑得非常開心,“我們走吧!”


    小玉開心地眯起眼,接過玉佩點頭應好。


    馬蹄的踢踏聲逐漸加快,馬車很快就消失在官道上。


    ……


    與徐知予辭行後,宋靈淑幾人就出了城。


    翟雲霽沒聽到宋靈淑與徐知予在說什麽,隻看到徐知予聽完後,果斷帶著人迴了衙署,沒有再去探查刺客一事。


    他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什麽線索,隻好開口詢問宋靈淑。


    宋靈淑還未作答,騎馬在側的孔敬也聽到了翟雲霽的問話,大笑道:“會武功,且恨潘暉的人還有誰?”


    翟雲霽略一思索,愕然道:“是丁老三!?”


    “如果是丁老三,那他為什麽不直接殺了潘暉?”夏青疑惑問道。


    宋靈淑撩起簾子,看著外麵即將入秋的景致,悠然道:“因為要從潘暉這裏查出潘家與沈家在幽州走私突厥時,配合他們行事的所有官吏,如果直接殺了潘暉,其他人否認脫罪,豈不是便宜了他們……”


    “其次,徐司使也算間接幫了丁老三,自然不能恩將仇報讓徐司使為難,斷潘暉一臂,也算解了這口惡氣。”


    荀晉補充道:“我觀昨日丁老三的神色,他或許已經知道潘暉不會死,所以才會在今日下手……”


    “……上麵有人護著就是不一樣,換作其他家族涉及了走私突厥,早就以叛國罪滿門抄斬了!”孔敬冷哼一聲,不悅地說道。


    他算看明白了,鹽鐵司已經將口供上交朝廷,還要將人移交迴刑部複審,這中間又會有多少人為潘家求情。


    宋靈淑輕笑道:“倒也不必這麽悲觀……”


    齊王不可能會全力護著潘暉,把潘常新摘出來,再把潘暉丟出去,才符合齊王的一慣做法。


    就看刑部從沈家那邊能查出什麽來,決定著潘常新的最終結果。


    ……


    西京兩儀殿。


    長公主李嵐打開了新送來的奏折,殿內的八位大臣分別站立兩側,呂士聞看完手上的折子後,傳遞到了下一個人手上。


    很快幾人都已經看完,最後傳到了李是弘的手上,李是弘克製不住表情,嘴角微抽,露出了一抹諷刺。


    劉內侍小步上前,收迴了徐知予的私信折子,重新放迴了李嵐案前。


    李嵐收起手上的另一份奏折,鳳眸一挑,瞥了一眼站在最後的潘常新。


    “都看完了?眾卿覺得,潘家與沈家該如何處置……”


    話剛落,戶部尚書杜鴻便幾步上前,鄭重道:“兩家敢販私鹽至突厥,實屬大罪,此中必然還有其他商戶參與其中,應該讓人再去幽州細查……”


    “臣也認為此案重大,應該先全麵清查幽州所有商戶,這裏麵說不定還會有突厥的奸細。”吏部尚書緊隨其後,順著杜鴻的話說道。


    刑部尚書邵禛擰眉,大步上前迴稟道:“幽州那邊是要查,但臣以為,潘家與沈家走私一事已經證據確鑿,早該論罪定處,不能因為要查幽州便拖延此案判決!”


    杜鴻十分不悅地瞪向邵禛,還想再開口時,右散騎常侍張預迅速搶了先。


    “臣以為,潘家大公子潘暉會私自與沈家走私突厥,全是受小人挑唆,那個孟陽利用了兩家,妄圖與突厥密謀,定是早有反心……”


    “張常侍此話是想為潘家開脫嗎?潘家的幾個大管事皆已招認,何故說成是潘暉的個人所為?難道……”門下侍郎——魏國公王振暗含諷刺地看了一眼後麵的潘常新。


    眾人心裏如明鏡似的,潘暉所為就是潘家所為,說這番話不就是想為潘常新撇清……


    很快就有人出言調侃道:“張常侍此話未免太不把潘家放在眼了,好歹也是江南的大家族,居然把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幾句話便趕出潘家?”


    “潘家的大公子難道不是代表潘家嗎,怎麽就成他個人私自所為了?”


    “你……”張常侍臉色漲紅,一時不知如何反駁迴去。


    幾人幾個來迴,最終杜鴻幾人隻好不再提潘暉。


    杜鴻語氣憤憤道:“中書郞早在幾年前便被貶至黔州,如今與潘家關係泛泛,禦史台以潘家之事彈劾,疑中書郞意圖叛國,簡直無根無據!”


    禦史大夫陳慶梁不悅地瞪向杜鴻,但卻沒有急著開口爭辯。


    李嵐見呂士聞與李是弘二人始終未出聲,隻好問道:“二位宰相覺得此案該如何結束?”


    呂士聞表情沉重,麵露遺憾地歎氣,“臣覺得,中書郞確實是被無辜牽連,若他早知潘家有些等違令的大逆不道之舉,早與潘家徹底脫離關係……”


    “看呂相說的……好似中書郞已經改姓了……”王振麵帶笑意地說道。


    “魏國公……何故公報私仇,不就因為一間宅院嗎,至於這般針對中書郞?”張常侍皺眉,故意拔高了聲音。


    “我看他是不滿親弟被下放至江州……”杜鴻也冷笑,針鋒相對地嘲諷迴去。


    正在此時,一直沒有表態的李是弘終於開口了,“微臣以為,潘家與沈家走私一事合該嚴懲,但……中書郞不該以同罪論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忙於查案的女官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拂雪夜行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拂雪夜行歌並收藏忙於查案的女官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