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限製消費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 作者:90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宮。
王泉興高采烈的說了長安城現在的情況。
特別是富通錢莊的場景。
雖然沒有親眼看見,可能夠想象出來那個畫麵。
畢竟大唐錢莊已經發生過,足足三四日,這才讓百姓們取走了兩千多萬貫銀錢。
這下富通錢莊可不好過。
他完全沒有了大唐錢莊那種場景的緊張。
李承乾聽了之後微微厚唇。
意料之中的事情,並沒有多開心。
接下來就看富通錢莊如何選擇了。
不過,還有另外一件事,李承乾突然想了起來:“突厥那邊的羊毛夏日肯定賣不了那麽多,告訴商隊那邊,控製一下采買的量。”
王泉一愣。
這不是才和突厥交易了幾筆嗎?
怎麽突然要減少量了?
“太子殿下,這夏日用不了那麽多,可再過幾月就進入冬季了,何不大肆收購,以備不時之需?”
哪怕再不懂商賈,王泉跟在李承乾身邊也知道,有些貨物需要提前存量。
臨時缺就麻煩了。
李承乾眼中寒芒閃過:“突厥今年冬季肯定會難過,如果我們交易過多豈不是資敵?”
“讓突厥人頷首一段好日子,讓突厥百姓知道大唐的好便足夠了。慢慢減少需要的量,突厥可用的資源也會減少,你覺得那些貴族會將僅限的資源給他們的牧民嗎?”
“這…….”王泉傻眼了。
過上了好日子,誰還想過迴貧窮的日子。
王泉思索一番,有些不確定的問道:“殿下,按照如此說來,讓突厥牧民知道大唐的好,冬季資源匱乏,豈不是更加賣力的來劫掠大唐?”
這不是給突厥人更大的動力嗎?
不知道是不是被突厥每年的劫掠弄怕了,王泉第一個想法便是邊疆的百姓又要遭殃了。
李承乾卻笑了笑:“為什麽不是突厥牧民更向往大唐,融入大唐?”
“啊?”王泉腦子不夠用了。
融入大唐?
太子殿下是想徹底將突厥納入大唐的版圖嗎?
這想法也太大膽了吧?
雖然大唐戰無不勝,可隋朝鼎盛時期比大唐強盛的多,都沒有滅了突厥。
李承乾露出了神秘的笑容:“李道宗為何還未迴長安?難道你還看不懂父皇的心思?”
對呀。
去歲李道宗去抵禦突厥,至今未歸。
想通關鍵,王泉連忙拱手道:“太子殿下英明。”
“嗬嗬。”李承乾嗬嗬一笑。
對於這種拍馬屁雖然在後世很讓人討厭,可也同樣讓人身心愉悅。
……
太極宮,甘露殿。
李世民批閱奏折的時候,張阿難也將富通錢莊的事情說了一遍。
心中同樣有些激動。
“陛下,富通錢莊這次動靜比大唐錢莊更甚,按照百騎司調查來的信息,恐怕很難解決此次的問題。”
李世民眉頭緊皺,沒想到李承乾如此按耐不住,這就動手了。
原本他還心想著要拿捏一下呢。
頓時,李世民臉上有些不悅。
張阿難偷偷看了眼久久不語的李世民,心中一個咯噔。
難道是太子殿下惹陛下生氣了?
想到當時太子殿下和陛下說此事時候的計劃,也覺得太子殿下有些心急了。
不過張阿難想了想還是提了嘴:“陛下,此事太子殿下打了富通錢莊一個措手不及,眼下富通錢莊已經在長安城到處追債,弄的欠債百姓苦不堪言,賣宅院的賣宅院,更是有準備賣妻女的情況。”
李世民聽見這些,眉頭鎖的更緊了。
知道富通錢莊放貸出去上千萬貫,可這牽涉的人也太多了。
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恐怕會弄的民不聊生。
“去,將太子叫來。”
“喏。”張阿難低著頭應了聲,悄悄退走讓人去請李承乾了。
不一會兒功夫。
李承乾麵容平靜的走入了甘露殿。
這種情況,他也是預料過。發生如此大事,李世民身為皇帝總要出麵。
就看李世民何時找他了。
新型的銀行模式,一旦出現問題,絕對會引起動蕩。
富通錢莊覆蓋麵還不大,不然的話一旦出問題,整個大唐都會動蕩。
五姓七望也是沒腦子,不計後果。
不然,一般人可不敢隨意弄錢莊。
李承乾走入甘露殿之時,發現房玄齡和杜如晦、魏征三人,還有一個不認識的人,四人早早的等在了旁邊。
倒也不意外。
“兒臣拜見父皇。”
李世民這才抬頭,看向了李承乾抿著唇道:“起來吧。”
聽不出喜怒。
待李承乾站起身,李世民這才問道:“太子,富通錢莊一事,朕不是說過切莫著急,為何一日之間傳揚的長安城人盡皆知?”
周圍五個人也是看向了李承乾,等待著迴答。
如今長安城一千大亂。
東市被取銀錢的百姓堵的水泄不通,在東市做生意的商賈氣的要死。
之前被大唐錢莊搞一次,現在富通錢莊又搞一次。
簡直不讓他們做生意。
而富通錢莊的人和捉錢令史全長安城的抓人還債。
一時間縣衙的衙役和武侯都不敢有動作。
如何動作?
抓欠債的?
沒到還款時間。
抓追債的?
人家有契約,大唐律法欠銀不還是可以告官的。
弄的衙役和武侯們拿雙方都沒辦法。
金吾衛更是不可能去維持治安。
李承乾想到了這種情況,畢竟大唐錢莊如此的時候,並未鬧出如此大的動靜。
攤了攤手,李承乾無賴的說道:“兒臣也不知,或許是坊間百姓也有聰慧之人,一傳十,十傳百的就傳開了。”
“畢竟銀錢對於百姓而言,比命還重要,發生這種情況,隻能說是富通錢莊經營不善。”
在場的人直接傻眼了。
李世民也沒想到,李承乾甩鍋甩的這麽幹淨。
可眼下長安城如此之亂,肯定要解決。
眼前四人都沒有特別好的解決辦法,李世民隻能深吸一口氣道:“那你說說,有何辦法能夠快速解決此事,長安城如此混亂下去,定攪的民不聊生。”
其實李世民恐怕已經想到了。
李承乾也想到了。
這是五姓七望出的一招。
那便是攪亂長安城,逼得李世民這個皇帝不安生,出麵解決此事。
李承乾佯裝事態緊急,皺眉思索的樣子。
看著幾人也是緊張了起來。
“太子殿下。”房玄齡第一個站出來拱手道:“目前長安城108坊,每處都有富通錢莊要債之人,已經到了賣兒賣女的地步。”
“錢莊的構想是太子殿下想出來的,肯定有解決之法。如若太子殿下無解決之法,朝廷隻能下令封停錢莊,這樣能快速的平息此事。”
這話,他也和李世民說過。
可李世民沒迴應。
如今再提,李世民依舊沒有迴應,完全將壓力給到了李承乾。
李承乾翻了一個白眼,這老頭壞得很。
竟然威脅他這個十歲的娃娃。
對著房玄齡一拱手,李承乾直接迴懟道:“既然刑國公如此做,那麽自然有辦法解決百姓存在錢莊的銀錢。”
“富通錢莊眼下要兌付給百姓的銀錢缺口因在一千萬貫左右,不知刑國公這一千萬貫由誰來出?”
“這……”房玄齡瞬間語塞了。
他也隻是想逼一下太子,不料太子不上套。
這個辦法房玄齡自然知道行不通。
關了錢莊,總要磨平賬目。不磨平項目,恐怕百姓要鬧起來。
一個李承乾不認識的官員瞬間站出來,拱手對李世民說道:“陛下,國庫一百萬貫都拿不出來,更加別說千萬貫了。”
李世民抿著唇,揮揮手:“戴胄,你不必一驚一乍的,此事朕清楚。”
有些頭疼。
一談到錢,戶部的人總會跳出來哭窮。
李承乾也是意外的看了眼戴胄,沒想到這人便是未來的大理寺卿。
自從民部改名戶部以後,戴胄便做了戶部尚書。
要到貞觀六年以後才會調任大理寺卿的位置上。
“謝陛下。”戴胄緊張的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感覺這一千萬貫壓在戶部,會要了他命一般。
李世民沒好氣的看了眼李承乾:“太子,有個解決辦法便說出來,不必藏著掖著了。如沒有太好的辦法,朕隻能按照刑國公所言,封了錢莊,給百姓一個交代。”
聞言,李承乾露出了詫異的神情。
沒想到李世民也如此說。
抿了抿唇,李承乾這才拱手道:“父皇,法子是有,就看父皇和大臣們想要哪種結果了。”
哪種結果?
瞬間在場之人均對視一眼,不理解李承乾所說的是什麽意思。
李承乾也不賣關子,直接了當的說道:“首先,那便是富通錢莊還要不要存在下去。”
“身為錢莊,一味隻想著利益,不考慮實際情況,導致了今日擠兌的發生。哪怕外麵謠言滿天飛,錢莊沒有任何抗風險的能力,這是很危險的。”
“百姓將畢生積蓄交與錢莊,那是對朝廷的信任,對錢莊的信任,而沒有抗風險能力的錢莊是在辜負百姓的信任,更是在挑戰朝廷的權威。”
“故而,兒臣今日還請父皇在商律之中增加一條,想開錢莊必須經過朝廷的批準,地方衙門無權審批這種金融性的場所。批複標準,那便是開錢莊的東家有沒有實力。列入錢莊給朝廷一百萬貫的擔保金,錢莊便能吸納儲戶不得超過一千萬貫的銀錢。”
“沒有足夠的保證金,錢莊出事就要朝廷為百姓負責,朝廷不是冤大頭,不是世家商賈的斂財工具,還請父皇應允。”
一番道理說下來,房玄齡、杜如晦、魏征這三個大唐個頂個的聰明人紛紛頷首。
至於戴胄也是兩眼放光。
一百萬貫的押金,那是不是可以說,這錢進入戶部。緊急的時候,調撥不出銀錢,可以暫時挪用,來年稅收上來可以補上?
這就不需要戶部到處求爺爺告奶奶的去酬了?
如此想著,戴胄連忙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此法甚好,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一行都有規矩。從前商賈默認這些規矩,朝廷便可將這些規矩寫進律法當中。”
“臣附議。”
房玄齡和杜如晦短暫的對視一眼後,也就同意了。
覺得用律法約束,是最好的。
魏征卻站出來問道:“太子殿下,這一百萬貫押金,可吸納一千萬貫,要是錢莊出事,剩下的九百萬貫又該如何?”
這個問題,讓李世民和其餘三人都期待的看向了李承乾。
對呀,還有九百萬貫呢?
李承乾輕聲一笑:“那自然是朝廷和東家商議著來。能拿出一百萬貫,肯定家產豐厚。至於實在還不起,那隻能清算資產。有朝廷戶部牽頭,讓東家破產,所有債務歸朝廷所有,朝廷支付剩餘儲戶之存銀。”
“另外錢莊背後的東家惡意經營錢莊,嚴重的判刑無期,輕則判刑三年。全家不得高消費,禁止出入酒樓等地。”
嘶!
這都什麽跟什麽?
家產充公,判刑也就算了。
全家酒樓都不能去?
這算什麽?
李承乾笑了笑:“這叫限製高消費,直到還清身上的債務為止。”
一時間,李世民和房玄齡等人都覺得有些道理。
沒錢了還去酒樓吃喝,這不是明目張膽的欺瞞朝廷,欺瞞百姓嗎?
王泉興高采烈的說了長安城現在的情況。
特別是富通錢莊的場景。
雖然沒有親眼看見,可能夠想象出來那個畫麵。
畢竟大唐錢莊已經發生過,足足三四日,這才讓百姓們取走了兩千多萬貫銀錢。
這下富通錢莊可不好過。
他完全沒有了大唐錢莊那種場景的緊張。
李承乾聽了之後微微厚唇。
意料之中的事情,並沒有多開心。
接下來就看富通錢莊如何選擇了。
不過,還有另外一件事,李承乾突然想了起來:“突厥那邊的羊毛夏日肯定賣不了那麽多,告訴商隊那邊,控製一下采買的量。”
王泉一愣。
這不是才和突厥交易了幾筆嗎?
怎麽突然要減少量了?
“太子殿下,這夏日用不了那麽多,可再過幾月就進入冬季了,何不大肆收購,以備不時之需?”
哪怕再不懂商賈,王泉跟在李承乾身邊也知道,有些貨物需要提前存量。
臨時缺就麻煩了。
李承乾眼中寒芒閃過:“突厥今年冬季肯定會難過,如果我們交易過多豈不是資敵?”
“讓突厥人頷首一段好日子,讓突厥百姓知道大唐的好便足夠了。慢慢減少需要的量,突厥可用的資源也會減少,你覺得那些貴族會將僅限的資源給他們的牧民嗎?”
“這…….”王泉傻眼了。
過上了好日子,誰還想過迴貧窮的日子。
王泉思索一番,有些不確定的問道:“殿下,按照如此說來,讓突厥牧民知道大唐的好,冬季資源匱乏,豈不是更加賣力的來劫掠大唐?”
這不是給突厥人更大的動力嗎?
不知道是不是被突厥每年的劫掠弄怕了,王泉第一個想法便是邊疆的百姓又要遭殃了。
李承乾卻笑了笑:“為什麽不是突厥牧民更向往大唐,融入大唐?”
“啊?”王泉腦子不夠用了。
融入大唐?
太子殿下是想徹底將突厥納入大唐的版圖嗎?
這想法也太大膽了吧?
雖然大唐戰無不勝,可隋朝鼎盛時期比大唐強盛的多,都沒有滅了突厥。
李承乾露出了神秘的笑容:“李道宗為何還未迴長安?難道你還看不懂父皇的心思?”
對呀。
去歲李道宗去抵禦突厥,至今未歸。
想通關鍵,王泉連忙拱手道:“太子殿下英明。”
“嗬嗬。”李承乾嗬嗬一笑。
對於這種拍馬屁雖然在後世很讓人討厭,可也同樣讓人身心愉悅。
……
太極宮,甘露殿。
李世民批閱奏折的時候,張阿難也將富通錢莊的事情說了一遍。
心中同樣有些激動。
“陛下,富通錢莊這次動靜比大唐錢莊更甚,按照百騎司調查來的信息,恐怕很難解決此次的問題。”
李世民眉頭緊皺,沒想到李承乾如此按耐不住,這就動手了。
原本他還心想著要拿捏一下呢。
頓時,李世民臉上有些不悅。
張阿難偷偷看了眼久久不語的李世民,心中一個咯噔。
難道是太子殿下惹陛下生氣了?
想到當時太子殿下和陛下說此事時候的計劃,也覺得太子殿下有些心急了。
不過張阿難想了想還是提了嘴:“陛下,此事太子殿下打了富通錢莊一個措手不及,眼下富通錢莊已經在長安城到處追債,弄的欠債百姓苦不堪言,賣宅院的賣宅院,更是有準備賣妻女的情況。”
李世民聽見這些,眉頭鎖的更緊了。
知道富通錢莊放貸出去上千萬貫,可這牽涉的人也太多了。
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恐怕會弄的民不聊生。
“去,將太子叫來。”
“喏。”張阿難低著頭應了聲,悄悄退走讓人去請李承乾了。
不一會兒功夫。
李承乾麵容平靜的走入了甘露殿。
這種情況,他也是預料過。發生如此大事,李世民身為皇帝總要出麵。
就看李世民何時找他了。
新型的銀行模式,一旦出現問題,絕對會引起動蕩。
富通錢莊覆蓋麵還不大,不然的話一旦出問題,整個大唐都會動蕩。
五姓七望也是沒腦子,不計後果。
不然,一般人可不敢隨意弄錢莊。
李承乾走入甘露殿之時,發現房玄齡和杜如晦、魏征三人,還有一個不認識的人,四人早早的等在了旁邊。
倒也不意外。
“兒臣拜見父皇。”
李世民這才抬頭,看向了李承乾抿著唇道:“起來吧。”
聽不出喜怒。
待李承乾站起身,李世民這才問道:“太子,富通錢莊一事,朕不是說過切莫著急,為何一日之間傳揚的長安城人盡皆知?”
周圍五個人也是看向了李承乾,等待著迴答。
如今長安城一千大亂。
東市被取銀錢的百姓堵的水泄不通,在東市做生意的商賈氣的要死。
之前被大唐錢莊搞一次,現在富通錢莊又搞一次。
簡直不讓他們做生意。
而富通錢莊的人和捉錢令史全長安城的抓人還債。
一時間縣衙的衙役和武侯都不敢有動作。
如何動作?
抓欠債的?
沒到還款時間。
抓追債的?
人家有契約,大唐律法欠銀不還是可以告官的。
弄的衙役和武侯們拿雙方都沒辦法。
金吾衛更是不可能去維持治安。
李承乾想到了這種情況,畢竟大唐錢莊如此的時候,並未鬧出如此大的動靜。
攤了攤手,李承乾無賴的說道:“兒臣也不知,或許是坊間百姓也有聰慧之人,一傳十,十傳百的就傳開了。”
“畢竟銀錢對於百姓而言,比命還重要,發生這種情況,隻能說是富通錢莊經營不善。”
在場的人直接傻眼了。
李世民也沒想到,李承乾甩鍋甩的這麽幹淨。
可眼下長安城如此之亂,肯定要解決。
眼前四人都沒有特別好的解決辦法,李世民隻能深吸一口氣道:“那你說說,有何辦法能夠快速解決此事,長安城如此混亂下去,定攪的民不聊生。”
其實李世民恐怕已經想到了。
李承乾也想到了。
這是五姓七望出的一招。
那便是攪亂長安城,逼得李世民這個皇帝不安生,出麵解決此事。
李承乾佯裝事態緊急,皺眉思索的樣子。
看著幾人也是緊張了起來。
“太子殿下。”房玄齡第一個站出來拱手道:“目前長安城108坊,每處都有富通錢莊要債之人,已經到了賣兒賣女的地步。”
“錢莊的構想是太子殿下想出來的,肯定有解決之法。如若太子殿下無解決之法,朝廷隻能下令封停錢莊,這樣能快速的平息此事。”
這話,他也和李世民說過。
可李世民沒迴應。
如今再提,李世民依舊沒有迴應,完全將壓力給到了李承乾。
李承乾翻了一個白眼,這老頭壞得很。
竟然威脅他這個十歲的娃娃。
對著房玄齡一拱手,李承乾直接迴懟道:“既然刑國公如此做,那麽自然有辦法解決百姓存在錢莊的銀錢。”
“富通錢莊眼下要兌付給百姓的銀錢缺口因在一千萬貫左右,不知刑國公這一千萬貫由誰來出?”
“這……”房玄齡瞬間語塞了。
他也隻是想逼一下太子,不料太子不上套。
這個辦法房玄齡自然知道行不通。
關了錢莊,總要磨平賬目。不磨平項目,恐怕百姓要鬧起來。
一個李承乾不認識的官員瞬間站出來,拱手對李世民說道:“陛下,國庫一百萬貫都拿不出來,更加別說千萬貫了。”
李世民抿著唇,揮揮手:“戴胄,你不必一驚一乍的,此事朕清楚。”
有些頭疼。
一談到錢,戶部的人總會跳出來哭窮。
李承乾也是意外的看了眼戴胄,沒想到這人便是未來的大理寺卿。
自從民部改名戶部以後,戴胄便做了戶部尚書。
要到貞觀六年以後才會調任大理寺卿的位置上。
“謝陛下。”戴胄緊張的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感覺這一千萬貫壓在戶部,會要了他命一般。
李世民沒好氣的看了眼李承乾:“太子,有個解決辦法便說出來,不必藏著掖著了。如沒有太好的辦法,朕隻能按照刑國公所言,封了錢莊,給百姓一個交代。”
聞言,李承乾露出了詫異的神情。
沒想到李世民也如此說。
抿了抿唇,李承乾這才拱手道:“父皇,法子是有,就看父皇和大臣們想要哪種結果了。”
哪種結果?
瞬間在場之人均對視一眼,不理解李承乾所說的是什麽意思。
李承乾也不賣關子,直接了當的說道:“首先,那便是富通錢莊還要不要存在下去。”
“身為錢莊,一味隻想著利益,不考慮實際情況,導致了今日擠兌的發生。哪怕外麵謠言滿天飛,錢莊沒有任何抗風險的能力,這是很危險的。”
“百姓將畢生積蓄交與錢莊,那是對朝廷的信任,對錢莊的信任,而沒有抗風險能力的錢莊是在辜負百姓的信任,更是在挑戰朝廷的權威。”
“故而,兒臣今日還請父皇在商律之中增加一條,想開錢莊必須經過朝廷的批準,地方衙門無權審批這種金融性的場所。批複標準,那便是開錢莊的東家有沒有實力。列入錢莊給朝廷一百萬貫的擔保金,錢莊便能吸納儲戶不得超過一千萬貫的銀錢。”
“沒有足夠的保證金,錢莊出事就要朝廷為百姓負責,朝廷不是冤大頭,不是世家商賈的斂財工具,還請父皇應允。”
一番道理說下來,房玄齡、杜如晦、魏征這三個大唐個頂個的聰明人紛紛頷首。
至於戴胄也是兩眼放光。
一百萬貫的押金,那是不是可以說,這錢進入戶部。緊急的時候,調撥不出銀錢,可以暫時挪用,來年稅收上來可以補上?
這就不需要戶部到處求爺爺告奶奶的去酬了?
如此想著,戴胄連忙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此法甚好,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一行都有規矩。從前商賈默認這些規矩,朝廷便可將這些規矩寫進律法當中。”
“臣附議。”
房玄齡和杜如晦短暫的對視一眼後,也就同意了。
覺得用律法約束,是最好的。
魏征卻站出來問道:“太子殿下,這一百萬貫押金,可吸納一千萬貫,要是錢莊出事,剩下的九百萬貫又該如何?”
這個問題,讓李世民和其餘三人都期待的看向了李承乾。
對呀,還有九百萬貫呢?
李承乾輕聲一笑:“那自然是朝廷和東家商議著來。能拿出一百萬貫,肯定家產豐厚。至於實在還不起,那隻能清算資產。有朝廷戶部牽頭,讓東家破產,所有債務歸朝廷所有,朝廷支付剩餘儲戶之存銀。”
“另外錢莊背後的東家惡意經營錢莊,嚴重的判刑無期,輕則判刑三年。全家不得高消費,禁止出入酒樓等地。”
嘶!
這都什麽跟什麽?
家產充公,判刑也就算了。
全家酒樓都不能去?
這算什麽?
李承乾笑了笑:“這叫限製高消費,直到還清身上的債務為止。”
一時間,李世民和房玄齡等人都覺得有些道理。
沒錢了還去酒樓吃喝,這不是明目張膽的欺瞞朝廷,欺瞞百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