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長孫皇後是何人,知道了也很正常。


    李承乾想了想,點頭道:“迴母後的話,父皇確實讓兒負責都城之事,昨日剛在大唐會所宴請了那些會員,大部分對這個賭城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聞言的長孫皇後長長的歎息了一聲,輕輕撫摸了一下李承乾的頭。


    感慨道:“承乾,母後知道你辛苦了,但身為太子,有些責任是不能夠忘記的。”


    “母後也希望你能跟其它孩子一樣快快樂樂的長大,但我們始終是皇族,而且你是太子,你注定要比別的皇子更加的有責任心。”


    “嗯。”李承乾抿著唇,重重點了點頭。


    麵對這樣的母親,他能說什麽呢?


    總不能說以後他當皇帝的時候,絕對不會像李世民這樣通宵達旦的批奏折?


    而且還要將權力下放?


    那可能嗎?


    真要是說了,這話傳到李世民的耳朵裏,恐怕自己的屁股都要開花。


    隻有慢慢一步一步的讓大家接受,一下子將權力下放了,先不說當下的政治會不會有問題,就那些文武百官恐怕都要開始內鬥起來。


    選一個什麽總理,首相什麽的,那還不得擠破腦袋的往上爬。


    畢竟他的設想是皇帝掌管軍權,政治交給另外一個人。


    隻要握有軍權也不怕別人造反。


    相當於真正的軍政分家。


    都由一個人掌管軍政大權,遲早要出事。


    長孫皇後似乎沒有什麽話要說,隻是為了見見李承乾一般。


    不過也是很久沒見到了,李承乾待在南崖村的一個月時間都沒有迴過長安。


    “承乾,似乎長高了,也黑了,在南崖村孤兒院肯定受苦了吧。”


    李承乾真想說,受什麽苦,自己沒穿越之前他可是天天這麽幹活。


    。。。。。。


    就當母子倆在閑聊之時,李世民這邊卻得到了一個頭疼的消息。


    “陛下,百騎司在長安城外發現了很多難民,數量足有百人之多,而且還有難民源源不斷的正在往長安城這邊湧。”張阿難用極其嚴肅的語氣匯報道。


    李世民聞言,緊緊皺起了眉。


    沒想到一直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之前不停的在找關於有什麽災難的奏折。


    發現沒有,他還鬆了口氣。


    可武德年間年年天災,還以為自己上位了,老天網開一麵,沒想到還是來了。


    最主要的便是,自己得位不正的傳言,恐怕又要滿天飛了。


    “有沒有調查清楚,這些難民是從何而來?”李世民無奈,隻能坦然麵對。


    心裏已經開始籌劃,該如何安置難民了。


    張阿難如實匯報道:“都是從關內道和隴右道而來。”


    隴右?


    那可是龍興之地,沒想到這次天災波及到了隴右。


    最主要隴右可是支持李唐皇室創立江山的地方,現在隴右道都受災了,李世民一時間還真的沒辦法了。


    “通知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魏征......進宮,商議安置難民一事。”


    “是。”張阿難迴應了一聲,便下去安排了。


    李世民則是揉了揉腦袋,眉頭緊鎖,就像是麵臨一場大的戰役一般。


    有些束手無策。


    往常其他地方受災了,都是從隴右道撥糧食。


    可現在正是收割時節,沒想到竟然受災了。


    也就短短半個時辰,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等人聽說有難民往長安湧,便風風火火馬不停蹄的趕到了甘露殿。


    看著李世民已經愁眉不展了,他們就知道恐怕事情嚴重了。


    “臣,拜見陛下。”


    李世民沒有平日裏的那種和藹,也沒有客氣,直接抬頭道:“各位愛卿,今天長安城忽然多了幾百難民,而且還有不少難民正往長安蜂擁而至,不知你們有何對策?”


    本來想要問責一番。


    為什麽地方受災,難民都到了長安,他這個皇帝才知道。


    可仔細一想,下麵不呈報奏折上來,在座的又怎麽會知道呢。


    良久沒人迴答,魏征見狀隻能上前詢問道:“陛下,不知現在是哪裏受災,受災人數幾何?災情如何?”


    一連三問,眾人都希冀的看著李世民。


    同時也想要知道答案。


    李世民似乎有些不滿,但還是讓張阿難說了百騎司匯報上來的情況。


    “目前調查到關內道和隴右道的難民正往長安湧來,估計有數萬難民。”張阿難停頓了一下,看了眼李世民得到首肯才繼續說道:“暫時還沒有調查到災情,隻是聽難民所說,此次災情是螞蚱之災,受災麵積廣闊,形容螞蚱是鋪天蓋地。”


    嘶!


    螞蚱之災,而且還是鋪天蓋地。


    如果屬實的話,那肯定不止兩地受災,恐怕災情麵積極廣。


    同時在座的人也小心翼翼的偷看了幾眼李世民,因為他們同時想到了一個問題。


    那便是陛下的名聲。


    如這次災情處理不好的話,恐怕五姓七望又有借口造謠生事了。


    李世民怎麽會不知這一情況,看著自己的肱骨之臣露出了小心翼翼的眼神,他便知道了對方心裏想的是什麽。


    剛登基就發生了天災,這豈不是上天警示嗎?


    “現下朝廷還有多少糧食?”李世民無奈,隻能正常的開始詢問流程。


    不料房玄齡站出來,露出了苦澀的表情道:“陛下,朝廷已經無糧可用,等各地的稅收上來還需要兩月之餘,目前國庫空虛,自從上次五姓七望斷糧,朝廷就已經將能拿的糧食全拿出來了。”


    這下李世民傻了。


    朝廷無糧,災民該如何?


    不對,還有太子所說每年千萬石的糧食呢。


    “太子所購糧食呢?”


    房玄齡更加無語,抿著唇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購之糧並未納入國庫之中,那是太子殿下私下購糧與朝廷無關,臣並不知道太子殿下有存糧幾何。”


    這時李世民才想到,之前好像說過朝廷沒錢,然後李承乾當時說他一力承擔。


    也就是說......要糧食,還要他這個皇帝去找太子?


    丟人,太丟人了。


    李世民現在真的想拔出八十米大刀,將麵前的一群人全腰斬了。


    當時好像他們也在場,怎麽就不勸勸呢?


    “陛下。”魏征這個時候突然開口道:“不如,詢問一下太子有存糧幾何,好應對此次災情。”


    “如糧食不足,需盡快聯係江南那邊的轉運使,則需大量購糧才行。”


    話說的非常委婉,可李世民怎麽可能聽不出來魏征的意思。


    無非就是去找太子,說說好話,弄點糧食來。


    要是糧食不夠,朝廷就要計劃購糧事宜了。


    這下李世民的臉徹底黑了下來。


    。。。。。。


    另外一邊,正在交談的長孫皇後和李承乾也聽紅秀在這邊匯報關於難民一事。


    “皇後殿下,聽說長安城外湧入了不少難民,而且都不允許難民進城。”紅秀如實匯報道。


    聞言的長孫皇後微微蹙眉。


    不讓難民進城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難民已經不知多久沒洗澡了。


    二是難民所過之處,必定有很多死人。


    大難之後必有瘟疫,這是上千年的古法了。


    可長孫皇後想的是,難民都來長安了,之前為何一點風聲沒有。


    再則便是,李世民那邊是否有處理辦法。


    要是沒有處理辦法,後續可就糟了。


    李承乾跟長孫皇後的表情正好相反,聽見不少難民,他嘴角都難以壓製了。


    這一幕正好被紅秀看見。


    她傻呆呆的看了眼李承乾,完全不明白為何太子殿下能......笑。


    沒錯,就是在笑。


    長孫皇後本打算詢問一些什麽,忽然發現紅秀的視線直勾勾的盯著李承乾,她便也看了過來。


    不看不要緊,這一看長孫皇後瞬間一股怒火衝上心頭。


    剛才慈母的樣子蕩然無存,剩下的便是嚴厲:“承乾。”


    正在神遊天外的李承乾嚇了一跳,立馬抬頭望向長孫皇後,不明白為什麽對方如此生氣。


    不過想想也對,長孫皇後乃是大唐皇後,百姓受災,這皇後哪能心情好。


    行吧,誰讓長孫皇後心係天下呢,他李承乾就不去計較了。


    “母後,兒在。”


    長孫皇後可不知道李承乾內心的小九九,語氣嚴厲的問道:“剛剛你為何發笑?難道百姓受災成為難民逃到長安,你很開心?”


    “是。”李承乾想也沒想的便脫口而出。


    後知後覺發現自己好像說錯話了,連忙捂住了自己的小嘴。


    可剛才鏗鏘有力的迴答,已經讓長孫皇後和紅秀聽見了,她們瞪大了眼,不敢置信的看著李承乾。


    身為太子,百姓受災來長安逃難,竟然還開心?


    長孫皇後嚴厲的表情瞬間變得怒火中燒:“你......你......”


    氣的她指著李承乾,半天說不出話來。


    這可是真的生氣了。


    李承乾連忙出來解釋道:“母後,請聽兒解釋,兒開心的不是百姓受災,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當然希望百姓能夠安安穩穩過日子。”


    “那你為何發笑?”長孫皇後不接受這個解釋。


    李承乾無奈隻能將實情說出來了。


    “迴母後的話,兒其實在一月之前便已經大概猜到了有蚱蜢之災,而且也從聚寶盆商行、大唐會所、孤兒院慈善款裏抽出了十萬貫去購買糧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