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讓長孫皇後瞪大眼驚住了。


    一月之前便猜到了?


    “既然你一月之前猜到了,為何不稟報與你父皇?”長孫皇後依然很生氣。


    就因為剛才李承乾應了一聲百姓受災,他很開心的話。


    李承乾表情無奈:“母後,百姓受災,兒一月之前猜測到,可是百姓受災可能不止一月,底下官員沒有奏報朝廷,說明他們想掩蓋事實。”


    “兒隻能第一時間想對策該如何解決災情一事。”


    “目前兒手頭上有糧食百萬石,半月之後便會有糧食源源不斷的送往長安,隻要難民能夠到達長安,兒便能保證不會有一個災民餓死在長安。”


    嘶!


    聽這話的口氣,長孫皇後和紅秀都震驚不已。


    長孫皇後震驚的是李承乾這話就像是一名土財主,富可敵國的那種土財主。


    她再看看自己身上的裙子,都露出腳踝了。


    兒子是富甲一方的太子,自己則是窮的裙子都要短兩寸的皇後。


    怎麽想怎麽不舒服,或許陛下是對的,這小兔崽子就應該狠狠敲一筆。


    李承乾不知道長孫皇後在想什麽,久久沒有聽見答複,他隻能無奈的繼續說道:“母後剛才兒開心,那是因為有了災民,南崖村便可以多招一些人。”


    “現下南崖村人手緊缺,造監獄需要人,造學堂需要人,造孤兒院需要人,生產東西也需要人。”


    “母後有所不知,現下小小一個南崖村需要給大唐提供雪花食鹽、紙張、書籍等等,真的是一天時刻不停的再生產也趕不上需求。”


    “如果我們這些東西不能夠生產出來,五姓七望極有可能死灰複燃,絕對不能夠讓他們有喘息的時間。”


    這下長孫皇後還有什麽聽不懂的。


    無非就是要這些難民去南崖村給這個自古以來最富有的太子做工罷了。


    雖然剛才李承乾迴答的話長孫皇後不生氣了,可麵對自己兒子這麽富有的態度,她依舊佯怒道:“難民你全安置到了南崖村,那這些難民家鄉的地誰來種?”


    民以食為天。


    在大唐種地才是百姓唯一的出路。


    因為考狀元,他們書都買不起,又如何考狀元做官?


    去做工?


    唐朝做工幾乎是要簽賣身契的,工可沒那麽好做。


    良籍變奴籍,要不是迫於生計,恐怕是個人都不願意。


    李承乾對這些事情早已了如指掌。


    “母後,家鄉的地可以賣給兒啊,然後在南崖村安家落戶,每月領工錢,又不需要入奴籍,孩子還能夠讀書,多好的事情啊。”說著,李承乾越來越自豪的昂首挺胸道:“幾萬人不種地,大唐也不會沒糧食吃,隻要李師在林邑的仗打贏了,那裏可成為大唐的糧倉,甚至可以成為天下糧倉。”


    聞言,長孫皇後想反駁,可又不知道如何反駁。


    這些事她都知道,關於林邑盛產糧食她也是知情的。


    事實也是如此,幾個小國竟然能夠提供大唐每年一千萬石的糧食,足以證明了此事。


    她也不是抬杠,隻是皺眉道:“你又為何知道李靖能夠打贏林邑呢?”


    畢竟打仗之事,並無百分百。


    說不好水土不服都會輸掉一場仗。


    李承乾卻自信滿滿道:“兒相信,李師乃大唐軍神,別說小小林邑,等兒收拾完五姓七望,就要上奏父皇,將李師派去東突厥,一報武德九年渭河之辱。”


    嘶!


    長孫皇後和紅秀都不敢相信,剛才乖巧聽話的孩子,怎麽忽然提到打仗和賺錢,完全就變了一個人。


    而且還知道渭河之辱。


    這是李世民的恥辱,也是大唐的恥辱。


    被人家二十萬人,長途奔襲上千裏,而且還直達京師城下,差點城破。


    無論放在哪個朝代都是一種恥辱。


    長孫皇後深吸一口氣,凝神靜氣的問道:“那你說說,此次災情,又當如何解決?”


    其實這話,她不是替自己問的。


    既然太子有天才之名,倒不如替陛下問問,也懶得陛下拉不下臉。


    李承乾正打算說,可想到了,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母後,你是替父皇問的吧。”


    被揭穿,長孫皇後麵不改色的微微頷首。


    “身為大唐太子,難道不應該為大唐百姓出謀劃策?不應該為朝廷解決麻煩嗎?”


    此時的長孫皇後不像是在跟自己兒子說話,而是像是在跟一個已經及冠的太子說話。


    太子及冠便要處理朝政,參與政務。


    雖然李承乾才九歲,但是長孫皇後知道自己孩子非常人可比,滿朝文武解決不了的問題,太子卻能輕而易舉的解決,已經能證明這一點了。


    李承乾聽著長孫皇後這話,心裏有些不開心,又變迴了一個賭氣的孩子,嘟著嘴道:“可兒才九歲,並不能參與朝政。”


    差點被這話給氣笑的長孫皇後終於明白了李世民為什麽要叫李承乾逆子了。


    果然叛逆。


    “你難道參與朝政還少嗎?本宮都沒有你多。”長孫皇後冷笑著開口。


    李承乾委屈的不行:“那不都是你們逼我的嘛,母後,兒手上還有不少事情,這事還是下次再說,下次再說。”


    說著,他就想跑。


    不料長孫皇後柳眉一豎,喊了聲:“紅秀。”


    緊接著,紅秀都不需要問,直接上前抓住了李承乾。


    哪怕李承乾掙脫了幾次,紅秀都能精準的抓住。


    整了半天,李承乾硬是沒有跨出門半步,最後因為孩子的體力不支,無力的坐在了地上。


    長孫皇後在侍女的攙扶下,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慈母樣子,而是冷笑著道:“今日你要不說,本宮便不讓你出這個門,你的什麽生意,什麽賺錢就別想了。”


    “就在立政殿陪本宮練字吧。”


    都開始自稱本宮了。


    李承乾終於明白千古一後果然不同凡響,別看是女子。


    會為自己的孩子傷心流淚,同樣也會精準拿捏自己孩子的痛處。


    他想都不用想,如果有一天太子和大唐隻能保一個,長孫皇後毫不猶豫的會保大唐。


    別說什麽女帝武則天了,恐怕長孫皇後狠起來,武則天鳳毛麟角都比不上。


    隻是長孫皇後比武則天要好的地方便是,知道如何輔佐夫君,成為賢妻良母。


    唉。


    認輸的李承乾隻能氣喘籲籲的從地上站起來,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直到喘勻了氣才不情不願的說道:“母後,我投降,不就是賑災嘛。以工代賑唄,災民想要拿到糧食,那就必須幹活。”


    “隻有幹活才有糧食,不止有糧食,兒還給他們工錢。”


    “不幹活,那就沒有糧食,沒有工錢,以防有人渾水摸魚。”


    長孫皇後驚訝了一下,還以為有什麽長篇大論,就簡單的四個字,以工代賑?


    四個字就能解決嗎?


    熟讀曆史典故的長孫皇後,第一時間就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隻是還有疑惑。


    “那老弱婦孺呢?”


    老弱婦孺怎麽去南崖村做繁重的體力活?


    這根本不現實。


    李承乾攤攤手,說道:“這更簡單了,未及冠的孩子去孤兒院,及冠女子或者老人可以選擇輕鬆的活,比如洗碗刷盤子,再不行整理整理孩子們的衣食住行也可。”


    “畢竟一千多個孩子呢,孤兒院每日就那麽點人忙活,人手根本不夠。”


    這下長孫皇後從驚訝變成了笑容。


    隻要解決了災情,什麽都好說。


    而且現在糧食不是問題,難民也得以安置,那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李承乾休息了片刻,這才有力氣起身道:“母後,兒先告退了。”


    本來他還打算拿辦法跟李世民交換點什麽。


    可男人要能伸能屈,要有骨氣。


    麵對比自己強勢的就要避其鋒芒,何況長孫皇後無非是想他和李世民關係緩和罷了。


    “去吧。”


    得到了長孫皇後的同意,李承乾飛一般的消失了。


    長孫皇後看著李承乾的背影微微有些出神,最終消失在視線之後,她才喃喃道:“太子九歲便承擔了如此大的責任,未來的路會更難走,唉。”


    旁邊的紅秀見沒別人,上前一步道。


    “皇後殿下,剛才奴婢見太子殿下處事圓滑,定能治理好這大唐江山。”


    “嗯。”長孫皇後微微頷首,深有同感,還低聲歎息道:“看承乾這樣,雖然不愛學習,但知曉古今,聽陛下說,承乾多次運用古人的故事懟的朝臣說不出話來。”


    “特別是一些奇思妙想,堪稱絕妙。”


    “最主要就是這份氣魄,哪怕本宮如此要挾,承乾竟然一點都不生氣,還能夠忍氣吞聲,能伸能屈,這次是讓本宮最驚訝的地方。”


    “處理事情也是簡單明了。”


    長孫皇後都覺得自己這些誇獎的詞太少了。


    怎麽看自己兒子,怎麽滿意。


    而且認為李承乾要是當了皇帝,未必會比李世民差。


    但這話她不能說,隻能在心中想想。


    咳咳!


    長孫皇後忽然輕咳了兩聲。


    “殿下,您沒事吧。”紅秀連忙慌張的上前問道。


    “不礙事。”


    長孫皇後深吸一口氣,看了眼外麵的天色道:“天氣涼了,本宮的身體有些不適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