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大家低聲埋怨的聲音,李承乾並沒有生氣。


    因為他知道,這一舉動肯定會引起大家的不滿。


    畢竟聽上去兩成確實是不少。


    “諸位,安靜。”李承乾抬了抬手,全場瞬間安靜了下來。


    緊接著,他便耐心的解釋了一番:“之前二十抽一,那是大家貨物二十件抽一件,相當於到你們手上隻能賣十九件。”


    “而我們的經營稅聽著似乎是很高,但是你們利潤的兩成,並非是賣出去貨物的兩成。”


    “打個比方,一件琉璃是一百貫,成本是八十貫,那麽二十件琉璃是兩千貫。原有的朝廷稅製是你交一百貫或者留下一件琉璃,相當於你交了成本的八十貫稅。”


    “但龍城的稅更加複雜,利潤的兩成,便是你將二十件琉璃全賣了,每一件你隻能賺二十貫,二十件便是四百貫。而四百貫的兩成便是八十貫稅。”


    這麽一說,大家算是明白了,好像還真是這麽一迴事。


    聽上去很多,算起來是一模一樣。


    緊接著李承乾繼續說道:“為什麽要實行兩成的稅製呢?”


    瞬間全場再次安靜,想聽聽太子殿下是如何解釋的。


    “其實很簡單,因為朝廷體諒商賈,有一些商賈賣的貨比進價還低,還需要給朝廷繳稅,虧得那真是雪上加霜。”


    “所以為了避免讓商賈血本無歸,我們采用了商賈利潤的兩成。隻有當你們賺錢的時候,這稅交起來也不會心疼,也不會想著如何花重金去疏通官員。”


    “而且提醒大家,在龍城原大唐的政策都會有所不同,比如衙門在龍城將隻有審案的權力,至於抓人和維持治安將會有一個新的部門出現,那便是警安府。”


    警安府?


    大家瞬間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又是什麽府衙,他們聞所未聞。


    李承乾也是同樣耐著性子解釋道:“警安府未來的作用便是集查案、治安、逮捕為一體的一個部門,警安府沒有審案的權力,縣衙或者州府隻有審案的權力。”


    “而且關於個人稅和經營稅未來你們也不需要交給衙門,直接由新的稅務部門單獨收取。”


    “至於其他的,到時參與建設的諸位都會收到一份詳細的改革計劃,這一次龍城的建設計劃,不止會讓大唐為期十年乃至幾十年的嚴格禁賭,而且還會出現很多新的部門,以前你們所熟知的一些部門都會有變動。”


    “所以龍城的律法和大唐律還是有一些出路的,但大體相似,隻是一些細節會進行修改。”


    嘶!


    這次在場之人長長的倒吸了涼氣。


    實在是太震驚了。


    不止是震驚於龍城的建設。


    都說商賈的嗅覺是最靈敏的,他們已經有了各種猜想。


    包括龍城可能隻是一個示範的地方,未來說不準整個大唐都會行政改革。


    特別是鄭玄毅,聽李承乾說了這麽多,第一個想法便是朝廷要變天了,而且還是針對他們五姓七望的。


    眾所周知,郡縣級大部分官員都是五姓七望之人。


    一旦讓李承乾改革成功之後,那麽五姓七望的權力將會大幅度減弱,而且還會增加很多新的官職,比如警安府。


    原有老的縣衙權力多大?


    審案、查案、維護治安、收稅等等都是一力承擔。


    可現在太子是隻保留了縣衙的審案權力,其它的權力都分出去了,特別是收稅,也安排了新的部門。


    這明顯在針對五姓七望,削弱影響力。


    對於鄭玄毅他們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而且賭坊,全大唐的賭坊最少五成以上都是五姓七望所設。


    現在不止要禁賭,還要新建一個賭城,隻有五個名額。


    五姓七望有七家,隻設五個名額,豈不是要內鬥?


    這心機,這手段,鄭玄毅真的難以想象是台上這個九歲孩子能夠想出來的。


    簡單的幾個措施,就將五姓七望百年來的積累給打的潰不成軍。


    宴會很快便結束了,李承乾並沒有迴南崖村,而是迴了東宮。


    至於大部分的商賈們都留在了大唐會所,一是宵禁了他們迴不去,二是他們要討論討論李承乾所說的龍城計劃。


    小部分的商賈則是去了青樓開始揮霍。


    短短一夜。


    長安城的上流圈子就刮起了一陣流言蜚語。


    幾個話題引得大家互相之間都沒有心思工作了,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閑聊。


    “你們聽說了嗎?太子殿下昨夜在大唐會所設宴,說了龍城的事情。”


    “怎麽沒聽說,昨日我大姑的丈夫的哥哥的兒子的三叔就在大唐會所,今早一迴來就在說這件事。”


    “不止如此,我還聽說龍城以後都沒有衙門了。”


    “是嗎?我怎麽聽說龍城實際就是賭城啊?”


    “我聽說的可是太子殿下為了建造龍城,拉一群商賈要錢呢。”


    。。。。。。


    越聊越離譜。


    哪怕在三省六部,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魏征聽見這些話,也是相視的苦笑著搖頭。


    這傳的都什麽跟什麽。


    他們算是最早一批知道的人。


    像長孫無忌已經開始運作了,準備讓家族裏的人去弄兩個鋪子,到時候租出去還能賺一筆收入。


    嗯,也算是支持太子了。


    東宮。


    李承乾剛起來的時候,王泉就委屈巴巴的跑過來道。


    “殿下,您醒啦,皇後殿下說要是您醒了,就去一趟立政殿。”


    長孫皇後叫自己?


    李承乾有些懵,還以為聽錯了。


    不過似乎已經好幾個月沒有跟長孫皇後請安了,便也就釋然了。


    既然今日有空,那就去請個安吧。


    穿戴好一切,李承乾發現王泉依舊是委屈巴巴的樣子,好奇問道:“你咋了, 被人欺負啦?”


    “沒有。”王泉的聲音有些低落。


    看上去就像是受氣的小媳婦一般。


    李承乾無奈搖頭失笑了一番,對王泉道:“那孤知道了,是不是覺得東宮無趣的很,想要跟孤去南崖村?”


    這話瞬間讓王泉的眼睛裏亮起了小星星。


    “殿下,讓我去了?”


    李承乾十分的無語。


    但也知道王泉的心思,畢竟身為太子的貼身內侍,一個月都見不到太子,這貼身內侍似乎也不貼身了。


    “行了,這趟去南崖村,你跟著去,不過孤先跟你說好了,去了要幹活,到時候別哭鼻子。”


    幹活?


    王泉毫不在意道:“殿下,您有什麽活,我都替你幹了,不就是幹活嘛,我這不是天天在幹活嘛。”


    鬱悶。


    之後李承乾並沒有繼續理會王泉,簡單的喝了些粥便前往了立政殿。


    李承乾也不是什麽都不知道的小孩子,對於長孫皇後在背後給自己說好話,裴寂早就偷偷的告訴他了。


    甚至還有李淵。


    他們兩個跟李世民對著幹的時候,李承乾雖然沒有看見那個場景,但也能腦補出來。


    肯定把大唐這位皇帝氣的不輕。


    上有老子管自己。


    側有媳婦不支持自己。


    下有兒子起自己。


    李承乾想想都害怕,要他是李世民,簡直要找根柱子一頭撞死算球。


    “太子殿下,皇後殿下有請。”進去通報的侍女很快便走出來說道。


    微微頷首的李承乾便踏入了立政殿。


    還別說,立政殿他來的次數真是屈指可數。


    李世民都登基一年了,住進太極宮也半年多了,李承乾也不怎麽來。


    “兒拜見母後,祝母後千歲千歲千千歲。”李承乾看見長孫皇後便第一時間開始拍馬屁。


    他知道長孫皇後可是自己的靠山。


    隻是這個靠山能靠幾年,李承乾便不得而知了。


    不過他已經在設想辦醫院這件事了,打算將賭城一事和銀行一事落實完,接下來就準備辦醫院。


    這醫院的第一屆院長,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孫思邈無疑了。


    長孫皇後聽見李承乾後麵這千歲,一愣。


    最終無奈的笑了笑:“承乾來了,快坐。”


    李承乾聽話的順勢坐在了長孫皇後旁邊,就像是一個乖乖的孩子一般。


    沒有了那種精明和太子氣勢,懵懵懂懂的樣子。


    看著這樣的李承乾,長孫皇後也是呆愣了良久,怎麽看也不像是滿腦子有如此之多計策的孩子。


    自己難道真的生了一個天才?


    母子倆就這麽對視了良久。


    李承乾:哇,長孫皇後果然是漂亮,哪有什麽微胖為美,就長孫皇後這生了幾個孩子的身段,依舊是玲瓏腰,怪不得李世民對長孫皇後是專情的,有這樣的老婆,他也能專情。


    長孫皇後:這孩子怎麽看的傻傻的,和普通孩子也沒什麽區別啊,就是......嗯,有點小帥。


    “皇後殿下。”紅秀忽然喊了一聲,端了兩杯茶上來。


    “嗯。”


    長孫皇後應了一聲,便對李承乾說道:“承乾,這是江南上貢的茶,是按照東宮的方法炒製,聽說你喜歡喝茶,母後便讓人準備了一些新鮮的,去孤兒院的時候帶上點。”


    “謝謝母後。”李承乾乖巧的拱了拱手。


    不過喜歡喝茶嗎?


    他可不覺得,自己才什麽年紀,喝什麽泡茶啊,應該多弄點牛奶來嘛。


    喝茶不過是為了宣傳而已。


    唉,奈何這是長孫皇後的心意,他不能駁斥。


    就在李承乾想入非非的時候,長孫皇後總算是開口了:“承乾,聽說你父皇給了你一件差事?好像是建什麽城?”


    我去。


    李承乾一驚,沒想到昨夜才辦的宴會,今早長孫皇後這裏都聽說了,那外麵的傳成什麽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