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進抵永青河
公主下毒後悔,駙馬嘎嘎橫推 作者:問遲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晏成等人在從懷朔關出發時,曾經考慮過要不要分兵,盡快將晉國的更多城池占領。
但幾人商討後還是否決了這個想法,決定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晉國都城渭州。靠近懷朔關的這些城池反正也跑不了,隻要擋住西魏聯軍,這些城池都是囊中之物。
如果擋不住,即便現在占下了,迴頭還要吐出去。
於是三萬騎兵快馬加鞭,極速奔馳。
遇到城池阻路時,就由韓啟出麵。
因為此時渭州陷落的消息已經傳開,所以絕大部分的官員和地方守軍全都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當見到韓啟帶著數萬大軍前來,有幾個敢阻攔?又有幾個能夠阻攔?
另外還有一點,北晉的地方之上比梁國也好不到哪裏去。承平日久,貪腐橫行,有幾個官員會與國同休?
北晉與梁國主要的一點不同,就是朝廷掌握著大量的精銳兵馬,實力遠超地方,所以才能形成震懾。
這也是慕容留能帶出十萬大軍的原因。
因此唐晏成等人的推進速度極快,到第二天傍晚時距離渭州隻有兩百裏不到。
不等他們紮營,前鋒斥候過來稟報,說剛剛抓到一個受傷的北晉將領。
當將人帶上來後,就發現滿身是血,受傷頗重,身子已經很是虛弱。
韓啟立即上前道:“王富,怎麽會是你?元帥如何了?”
那個王富是晉軍的一員親衛偏將,勇猛異常,一直跟隨慕容留左右。現在卻出現在這裏,而且身受重傷。
韓啟心裏當即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王富一眼看到了韓啟,偌大個漢子忽然失聲痛哭。
“韓將軍……我們……”
韓啟連忙安慰,待王富平複下來後,才將所知的情形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
慕容留手下的兩萬騎兵不計生死的與柔然人轟然撞在一起,當即就有不知多少人從馬上跌落,然後被踏成肉泥。
騎兵作戰最主要靠的就是速度,一旦速度起來,氣勢宏大,無堅不摧。
可當兩支騎兵迎麵相遇時,那就成了災難。
最前方的軍卒完全堵在了一起,根本無法奔跑起來,隻能原地戰鬥,而後方的人還在源源不斷的向前衝來。
在這方麵,柔然人就要靈活許多。加上他們在人數上擁有巨大的優勢,因此烈亞立即調派兩支騎軍從左右繞開,對晉軍進行包圍。
晉軍後方也立即發現了這個問題,開始自發的從兩側繞行,直接與趕來的柔然人再次撞在一起。
不過片刻,數裏寬的戰場上到處都是廝殺的身影。
在騎軍戰力上,晉軍要略遜一籌,加上人數劣勢,很快就陷入了包圍,不斷有晉軍士卒戰死。
這時慕容留統帥的步卒終於趕到,想要從後邊對柔然人進行反包圍。
可惜的是,步卒如何能包圍的住騎兵?
柔然人立即派出數千騎直衝慕容留而來,看樣子是想將整個大軍鑿穿。
慕容留眼見騎兵失利,目眥欲裂,大吼一聲:“長槍兵上前,攔住他們!”
數千的長槍兵立即排成三排,將長槍斜斜向上,組成三道防線。
柔然人怪叫著殺來,見狀並未直接衝陣,而是在長槍前十數丈時忽然劃出弧形,向外掠去。
與此同時,柔然人手裏的長弓如雨點般落下,晉軍立即哀嚎遍野。
步卒被阻,慕容留急思對策。
正在這時,西魏又從背後殺至。慕容留無奈,隻能分出兩萬後軍抵擋。
晉軍陷入必死之局,但也就此激發了洶湧的鬥誌,很多晉軍竟與敵同歸於盡。
此戰從日出一直殺到日暮,晉軍六萬餘人幾乎全軍覆沒。
但西魏和柔然也並不好過。
本來以為是一邊倒的屠殺,沒想到卻變成了膠著之戰,最後隻能憑借人數上的優勢拚光了晉軍。
因此西魏和柔然同樣損失慘重,各損失將近兩萬人。尤其是柔然,傷亡近半,可謂慘勝。
西魏的情形也好不到哪裏去,晉軍的拚死之戰,同樣造成西魏狼騎大量傷亡。不光是軍卒,就連戰馬都大量戰死或受傷,損失慘重。
韓啟聽後急急問道:“那元帥呢?可曾突圍?”
王富臉色一暗,“將近傍晚之時,我們隻剩下了數千人。這時元帥知道事不可為,於是下令各自突圍,希望能給大晉保留一些火種,而他自己則帶著親衛斷後。末將好不容易突圍出來時,元帥還陷在包圍之中,生死不知。”
韓啟大怒道:“你個懦夫,為什麽不去救元帥出來,我殺了你!”
唐晏成一直在近處旁聽,見狀立即攔住韓啟,好好安撫了一番。
韓啟也知道此事怪不得王富,隻能接著問道:“那你可知京城的情形如何?”
王富強忍悲痛道:“末將突圍之時,見到京城裏燃起大火,看方位似乎是皇宮處。”
韓啟明白北晉完了,於是將佩劍拋開,跪地大哭。
半晌後,唐晏成將韓啟拉起,溫聲道:“韓將軍,此時不是哀痛的時刻,我們還需細細商量對策才好。”
韓啟站起身,低頭看看重傷的王富,低聲輕歎,然後又蹲下,將自己的情況說給他聽。
王富本來就是奉了慕容留之命南下尋找韓啟,現在見他果然帶了梁軍北上,也就不再多說什麽。
唐晏成見兩人說完,於是道:“韓將軍,依你之見,我們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韓啟道:“再向北走八十餘裏就是永青河,此河橫貫東西,長約千裏,將晉國分為南北兩部分。末將建議明日我們可以直接推進到永青河畔,待觀察好對麵的情形後再做定奪。”
唐晏成和談客對視一眼,都是暗暗點頭。
韓啟並沒有故意建議梁軍不顧一切的北上,去與西魏聯軍硬拚。說明他目前還算冷靜,沒有意氣用事。
也從另一個方麵證明,他已經在偏向梁軍的立場做出決定。
當然韓啟是否故意如此,還要看他接下來的表現。
談客當即下令五千前鋒連夜進抵永青河布防,同時將所有斥候全部撒出去監視,以防不測。
當夜很是平靜,西魏聯軍並未南下。
翌日一早,大軍開拔,到中午時來到了永青河南岸。
談客和唐晏成等人一起策馬來到岸邊向對麵觀看,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但幾人商討後還是否決了這個想法,決定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晉國都城渭州。靠近懷朔關的這些城池反正也跑不了,隻要擋住西魏聯軍,這些城池都是囊中之物。
如果擋不住,即便現在占下了,迴頭還要吐出去。
於是三萬騎兵快馬加鞭,極速奔馳。
遇到城池阻路時,就由韓啟出麵。
因為此時渭州陷落的消息已經傳開,所以絕大部分的官員和地方守軍全都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當見到韓啟帶著數萬大軍前來,有幾個敢阻攔?又有幾個能夠阻攔?
另外還有一點,北晉的地方之上比梁國也好不到哪裏去。承平日久,貪腐橫行,有幾個官員會與國同休?
北晉與梁國主要的一點不同,就是朝廷掌握著大量的精銳兵馬,實力遠超地方,所以才能形成震懾。
這也是慕容留能帶出十萬大軍的原因。
因此唐晏成等人的推進速度極快,到第二天傍晚時距離渭州隻有兩百裏不到。
不等他們紮營,前鋒斥候過來稟報,說剛剛抓到一個受傷的北晉將領。
當將人帶上來後,就發現滿身是血,受傷頗重,身子已經很是虛弱。
韓啟立即上前道:“王富,怎麽會是你?元帥如何了?”
那個王富是晉軍的一員親衛偏將,勇猛異常,一直跟隨慕容留左右。現在卻出現在這裏,而且身受重傷。
韓啟心裏當即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王富一眼看到了韓啟,偌大個漢子忽然失聲痛哭。
“韓將軍……我們……”
韓啟連忙安慰,待王富平複下來後,才將所知的情形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
慕容留手下的兩萬騎兵不計生死的與柔然人轟然撞在一起,當即就有不知多少人從馬上跌落,然後被踏成肉泥。
騎兵作戰最主要靠的就是速度,一旦速度起來,氣勢宏大,無堅不摧。
可當兩支騎兵迎麵相遇時,那就成了災難。
最前方的軍卒完全堵在了一起,根本無法奔跑起來,隻能原地戰鬥,而後方的人還在源源不斷的向前衝來。
在這方麵,柔然人就要靈活許多。加上他們在人數上擁有巨大的優勢,因此烈亞立即調派兩支騎軍從左右繞開,對晉軍進行包圍。
晉軍後方也立即發現了這個問題,開始自發的從兩側繞行,直接與趕來的柔然人再次撞在一起。
不過片刻,數裏寬的戰場上到處都是廝殺的身影。
在騎軍戰力上,晉軍要略遜一籌,加上人數劣勢,很快就陷入了包圍,不斷有晉軍士卒戰死。
這時慕容留統帥的步卒終於趕到,想要從後邊對柔然人進行反包圍。
可惜的是,步卒如何能包圍的住騎兵?
柔然人立即派出數千騎直衝慕容留而來,看樣子是想將整個大軍鑿穿。
慕容留眼見騎兵失利,目眥欲裂,大吼一聲:“長槍兵上前,攔住他們!”
數千的長槍兵立即排成三排,將長槍斜斜向上,組成三道防線。
柔然人怪叫著殺來,見狀並未直接衝陣,而是在長槍前十數丈時忽然劃出弧形,向外掠去。
與此同時,柔然人手裏的長弓如雨點般落下,晉軍立即哀嚎遍野。
步卒被阻,慕容留急思對策。
正在這時,西魏又從背後殺至。慕容留無奈,隻能分出兩萬後軍抵擋。
晉軍陷入必死之局,但也就此激發了洶湧的鬥誌,很多晉軍竟與敵同歸於盡。
此戰從日出一直殺到日暮,晉軍六萬餘人幾乎全軍覆沒。
但西魏和柔然也並不好過。
本來以為是一邊倒的屠殺,沒想到卻變成了膠著之戰,最後隻能憑借人數上的優勢拚光了晉軍。
因此西魏和柔然同樣損失慘重,各損失將近兩萬人。尤其是柔然,傷亡近半,可謂慘勝。
西魏的情形也好不到哪裏去,晉軍的拚死之戰,同樣造成西魏狼騎大量傷亡。不光是軍卒,就連戰馬都大量戰死或受傷,損失慘重。
韓啟聽後急急問道:“那元帥呢?可曾突圍?”
王富臉色一暗,“將近傍晚之時,我們隻剩下了數千人。這時元帥知道事不可為,於是下令各自突圍,希望能給大晉保留一些火種,而他自己則帶著親衛斷後。末將好不容易突圍出來時,元帥還陷在包圍之中,生死不知。”
韓啟大怒道:“你個懦夫,為什麽不去救元帥出來,我殺了你!”
唐晏成一直在近處旁聽,見狀立即攔住韓啟,好好安撫了一番。
韓啟也知道此事怪不得王富,隻能接著問道:“那你可知京城的情形如何?”
王富強忍悲痛道:“末將突圍之時,見到京城裏燃起大火,看方位似乎是皇宮處。”
韓啟明白北晉完了,於是將佩劍拋開,跪地大哭。
半晌後,唐晏成將韓啟拉起,溫聲道:“韓將軍,此時不是哀痛的時刻,我們還需細細商量對策才好。”
韓啟站起身,低頭看看重傷的王富,低聲輕歎,然後又蹲下,將自己的情況說給他聽。
王富本來就是奉了慕容留之命南下尋找韓啟,現在見他果然帶了梁軍北上,也就不再多說什麽。
唐晏成見兩人說完,於是道:“韓將軍,依你之見,我們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韓啟道:“再向北走八十餘裏就是永青河,此河橫貫東西,長約千裏,將晉國分為南北兩部分。末將建議明日我們可以直接推進到永青河畔,待觀察好對麵的情形後再做定奪。”
唐晏成和談客對視一眼,都是暗暗點頭。
韓啟並沒有故意建議梁軍不顧一切的北上,去與西魏聯軍硬拚。說明他目前還算冷靜,沒有意氣用事。
也從另一個方麵證明,他已經在偏向梁軍的立場做出決定。
當然韓啟是否故意如此,還要看他接下來的表現。
談客當即下令五千前鋒連夜進抵永青河布防,同時將所有斥候全部撒出去監視,以防不測。
當夜很是平靜,西魏聯軍並未南下。
翌日一早,大軍開拔,到中午時來到了永青河南岸。
談客和唐晏成等人一起策馬來到岸邊向對麵觀看,不禁倒吸一口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