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名正才能言順
公主下毒後悔,駙馬嘎嘎橫推 作者:問遲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晏成父子靜靜聽著韓啟的講述。
據他所說,自打梁晉開戰之後,前軍大營跟京師之間每日必須通訊。
每日的戰報必須第一時間上報皇帝,同時京師則會把糧草運送到前線。
但前幾日消息和糧道同時被掐斷,慕容留當時就發現了異常。
於是立即安排斥候打探,第二日迴報的消息卻讓慕容留驚駭無比。
斥候說京師已經被超過十萬的西魏和柔然聯軍所包圍,水泄不通。
慕容留對此大惑不解。
朝廷要跟西魏和柔然聯合伐梁,他是知道的。不過他開始時並不同意柔然人參與,因為柔然近年來雖然與北晉交手變少,但兩者畢竟攻伐多年,難以產生信任。
但朝廷卻聽信西魏使者的蠱惑,認定柔然不會對北晉不利,並同意了最多五萬柔然人借道北晉東側南下。
為防不測,朝廷特意安排了一萬餘的警戒部隊,沿途監視。
在慕容留出征之時,據報一切正常。
而西魏那邊就更是不解,他們不應該在梁國的陝關嗎?怎麽會又到了北晉?
慕容留不過一瞬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
看來是中了對方的瞞天過海、調虎離山之計。
一邊主張三國伐梁,實際上卻趁北晉京師空虛之機,聯合柔然抄了後路。
真是悔不當初!
於是慕容留直接帶著六萬精銳連夜北上,希望能解京師之圍。
韓啟跟慕容留之間每日都保持信息溝通,最新的情報是昨晚剛剛收到。
慕容留在到達京師之時,北晉的都城就已經輕鬆陷落。
有皇宮侍衛冒死突圍,見到慕容留後痛哭流涕。
直說是京師禁軍中有對方內奸,在夜間偷偷將城門打開,引西魏狼騎入京,現在皇帝已經被困在宮中無法脫身。
慕容留雖然明知自己在人數上不如對方,但還是決定義無反顧的前去救駕。
這就是韓啟所知的最新消息,至於慕容留解圍的結果暫時不得而知。
在韓啟看來,慕容留以六萬疲憊之師硬抗十餘萬的聯軍,絕對難以取勝,所以才會有兇多吉少的判斷。
唐晏成聽後,心裏暗道,那個在夜間偷偷開門的人不會就是青虛子吧?
很有可能!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被困在宮中那彈丸之地的北晉皇帝說不定已經成了西魏的階下囚。
至於慕容留,唐晏成也並不看好。
不論是人數還是氣勢都不如聯軍,這仗怎麽打?如果非要硬闖,很可能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不過從靜安軍的角度來說,那三方打的越激烈越好,同歸於盡才是美好的期望。
唐晏成看看唐藝,“父親,接下來該如何行動還請示下!”
其實他倆人早已商量妥當,隻是當著韓啟的麵再故意明確一下。
唐藝也是老手了,故意遲疑片刻道:“如果真如韓將軍所說,那晉國的確危矣,隻是不知韓將軍有何高見?”
他這是將球踢給了韓啟。
韓啟心裏一陣苦澀,眼前的唐氏父子,一唱一和目的已經非常清楚,隻不過要他親口說出來而已。
韓啟無奈,隻能道:“梁晉同為大邦,雖偶有交戰,但睦鄰已久,豈能旁觀其受小人之辱?另外,西魏和柔然一旦滅晉,對大梁更是危險,所以末將請節帥出兵相助。”
妥了,大梁出兵冠冕唐皇的理由新鮮出爐,正所謂名正才能言順。
這是應友邦的邀請,前去幫忙平亂的,與西魏和柔然的背信棄義完全不同。
唐藝霍然起身,大手一揮,“韓將軍所言甚是,本帥這就發兵。不過沿途之上還有諸多城池和駐軍,到時還要麻煩韓將軍出麵招降。”
韓啟連忙起身,拱手道:“末將定當出力,還請節帥放心。”
翌日清晨,唐藝命談客為先鋒主將,唐晏成和洪力副之,各帶所部共三萬餘人立即北上。
韓啟也隨軍同行。
唐藝自己暫留懷朔關,一來是對北晉降軍進行整編,二來是再次從後方調集兩萬大軍前來。
到時他再親自率軍入晉。
時間倒迴昨日清晨。
慕容留將寫給韓啟的密信封好,並交給貼身親衛,囑咐務必親自交到韓啟手中。
他的信中將當下的最新情況一一說明,並直言自己要入城救駕。
並特別囑咐韓啟一事,那就是一旦聽到他失敗的消息後,可向梁軍投降,並引梁軍入晉。
慕容留的意思很明確,晉國可亡於梁國之手,卻不能亡於西魏和柔然之手。
這也是韓啟為什麽會痛快投降的原因。
當然他也沒有想到梁軍會果斷出兵,將他俘虜。眼見事不可為,就遵照慕容留的意思,順勢投降。
慕容留送走密信之後,立即召集全軍,並當眾劃破手指,在臉上劃出血痕,高唿誓死殺敵。
六萬北晉將士紛紛照著慕容留的樣子一起發誓,一時聲勢衝天。
俗話說哀兵必勝,慕容留看著眼前的大軍,心裏卻並沒有多少底氣。
據他最新得到的消息,西魏有五萬狼騎,而柔然也有四萬餘的騎兵,合計將近十萬。
況且對方還已經占領了京師,到時倚城而戰,晉軍必然會極為難打。
但再難也要去,到現在還沒有皇帝的消息,很可能皇宮尚未陷落,那就還有機會。
如果皇帝被俘,那晉國就真的亡了。
想到此大手一揮,六萬抱著必死決心的晉卒徐徐開出。
目前的情況是西魏的軍隊布置在京師偏西,柔然的四萬多人則在東邊。
慕容留並沒有分兵,因為那樣兩邊都會陷入劣勢。
他直接將六萬人瞄準了東邊的柔然,目標很明確,即便要敗,也要把柔然吃掉!
晉軍一動,對麵的魏軍和柔然人立即就有了反應。
柔然主帥是可汗次子烈亞,眼看晉軍衝著他們過來,根本不當迴事,獰笑一聲道:“草原的雄獅們,把你們的戰刀拿出來吧,讓這些晉人看看,什麽才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數萬柔然人振臂怪叫,胯下的戰馬也都不安分起來。
雙方相距還有二裏之時,晉軍前鋒的兩萬騎兵開始加速!
據他所說,自打梁晉開戰之後,前軍大營跟京師之間每日必須通訊。
每日的戰報必須第一時間上報皇帝,同時京師則會把糧草運送到前線。
但前幾日消息和糧道同時被掐斷,慕容留當時就發現了異常。
於是立即安排斥候打探,第二日迴報的消息卻讓慕容留驚駭無比。
斥候說京師已經被超過十萬的西魏和柔然聯軍所包圍,水泄不通。
慕容留對此大惑不解。
朝廷要跟西魏和柔然聯合伐梁,他是知道的。不過他開始時並不同意柔然人參與,因為柔然近年來雖然與北晉交手變少,但兩者畢竟攻伐多年,難以產生信任。
但朝廷卻聽信西魏使者的蠱惑,認定柔然不會對北晉不利,並同意了最多五萬柔然人借道北晉東側南下。
為防不測,朝廷特意安排了一萬餘的警戒部隊,沿途監視。
在慕容留出征之時,據報一切正常。
而西魏那邊就更是不解,他們不應該在梁國的陝關嗎?怎麽會又到了北晉?
慕容留不過一瞬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
看來是中了對方的瞞天過海、調虎離山之計。
一邊主張三國伐梁,實際上卻趁北晉京師空虛之機,聯合柔然抄了後路。
真是悔不當初!
於是慕容留直接帶著六萬精銳連夜北上,希望能解京師之圍。
韓啟跟慕容留之間每日都保持信息溝通,最新的情報是昨晚剛剛收到。
慕容留在到達京師之時,北晉的都城就已經輕鬆陷落。
有皇宮侍衛冒死突圍,見到慕容留後痛哭流涕。
直說是京師禁軍中有對方內奸,在夜間偷偷將城門打開,引西魏狼騎入京,現在皇帝已經被困在宮中無法脫身。
慕容留雖然明知自己在人數上不如對方,但還是決定義無反顧的前去救駕。
這就是韓啟所知的最新消息,至於慕容留解圍的結果暫時不得而知。
在韓啟看來,慕容留以六萬疲憊之師硬抗十餘萬的聯軍,絕對難以取勝,所以才會有兇多吉少的判斷。
唐晏成聽後,心裏暗道,那個在夜間偷偷開門的人不會就是青虛子吧?
很有可能!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被困在宮中那彈丸之地的北晉皇帝說不定已經成了西魏的階下囚。
至於慕容留,唐晏成也並不看好。
不論是人數還是氣勢都不如聯軍,這仗怎麽打?如果非要硬闖,很可能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不過從靜安軍的角度來說,那三方打的越激烈越好,同歸於盡才是美好的期望。
唐晏成看看唐藝,“父親,接下來該如何行動還請示下!”
其實他倆人早已商量妥當,隻是當著韓啟的麵再故意明確一下。
唐藝也是老手了,故意遲疑片刻道:“如果真如韓將軍所說,那晉國的確危矣,隻是不知韓將軍有何高見?”
他這是將球踢給了韓啟。
韓啟心裏一陣苦澀,眼前的唐氏父子,一唱一和目的已經非常清楚,隻不過要他親口說出來而已。
韓啟無奈,隻能道:“梁晉同為大邦,雖偶有交戰,但睦鄰已久,豈能旁觀其受小人之辱?另外,西魏和柔然一旦滅晉,對大梁更是危險,所以末將請節帥出兵相助。”
妥了,大梁出兵冠冕唐皇的理由新鮮出爐,正所謂名正才能言順。
這是應友邦的邀請,前去幫忙平亂的,與西魏和柔然的背信棄義完全不同。
唐藝霍然起身,大手一揮,“韓將軍所言甚是,本帥這就發兵。不過沿途之上還有諸多城池和駐軍,到時還要麻煩韓將軍出麵招降。”
韓啟連忙起身,拱手道:“末將定當出力,還請節帥放心。”
翌日清晨,唐藝命談客為先鋒主將,唐晏成和洪力副之,各帶所部共三萬餘人立即北上。
韓啟也隨軍同行。
唐藝自己暫留懷朔關,一來是對北晉降軍進行整編,二來是再次從後方調集兩萬大軍前來。
到時他再親自率軍入晉。
時間倒迴昨日清晨。
慕容留將寫給韓啟的密信封好,並交給貼身親衛,囑咐務必親自交到韓啟手中。
他的信中將當下的最新情況一一說明,並直言自己要入城救駕。
並特別囑咐韓啟一事,那就是一旦聽到他失敗的消息後,可向梁軍投降,並引梁軍入晉。
慕容留的意思很明確,晉國可亡於梁國之手,卻不能亡於西魏和柔然之手。
這也是韓啟為什麽會痛快投降的原因。
當然他也沒有想到梁軍會果斷出兵,將他俘虜。眼見事不可為,就遵照慕容留的意思,順勢投降。
慕容留送走密信之後,立即召集全軍,並當眾劃破手指,在臉上劃出血痕,高唿誓死殺敵。
六萬北晉將士紛紛照著慕容留的樣子一起發誓,一時聲勢衝天。
俗話說哀兵必勝,慕容留看著眼前的大軍,心裏卻並沒有多少底氣。
據他最新得到的消息,西魏有五萬狼騎,而柔然也有四萬餘的騎兵,合計將近十萬。
況且對方還已經占領了京師,到時倚城而戰,晉軍必然會極為難打。
但再難也要去,到現在還沒有皇帝的消息,很可能皇宮尚未陷落,那就還有機會。
如果皇帝被俘,那晉國就真的亡了。
想到此大手一揮,六萬抱著必死決心的晉卒徐徐開出。
目前的情況是西魏的軍隊布置在京師偏西,柔然的四萬多人則在東邊。
慕容留並沒有分兵,因為那樣兩邊都會陷入劣勢。
他直接將六萬人瞄準了東邊的柔然,目標很明確,即便要敗,也要把柔然吃掉!
晉軍一動,對麵的魏軍和柔然人立即就有了反應。
柔然主帥是可汗次子烈亞,眼看晉軍衝著他們過來,根本不當迴事,獰笑一聲道:“草原的雄獅們,把你們的戰刀拿出來吧,讓這些晉人看看,什麽才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數萬柔然人振臂怪叫,胯下的戰馬也都不安分起來。
雙方相距還有二裏之時,晉軍前鋒的兩萬騎兵開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