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江蘇海大
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 作者:漁歌海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船的人各懷心思的睡去,直到天亮。
“哈啊啊啊啊~”
劉浩民和李明洋兩個人打著哈欠從駕駛室中走出來,和其他人交班。
“辛苦了,趕緊吃點兒東西去艙裏睡一覺吧,吃午飯的時候再喊你們兩個。”
這哥倆昨晚是一點兒都沒敢合眼,雖然是自動駕駛還有ais。
但是這哥倆卻是絲毫不敢大意,就這麽瞪著倆眼一刻不敢鬆懈的度過了一晚。
耗費的精力絕對不是通宵玩兒遊戲能比的。
點了點頭,哥兒倆吃了點兒東西迴艙倒頭就睡。
“咱們這次的目的地是江蘇海洋大學。”
“這所高校啊,前身是淮海工學院,19年的時候申報更名為江蘇海洋大學。”
“雖然是一所老牌兒的二本院校,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是二本就輕視它。”
“正相反,雖然這所大學優勢學科以工學為主,重點學科有機械工程、生物工程等,但是水產和海洋科學雖然也不錯。”
“特別是更名之後的這幾年時間裏,學校對於海洋產業也更加重視,投入大量教育資源培養人才,也對江蘇省的海洋產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學校是一所老牌的二本院校,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有碩士授予權和博士授予權,實力在二本院校中還是不錯的。”
“學校位於江蘇連雲港市區,連雲港是哪兒?這可是一帶一路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起點,周邊環境也很不錯,校內有濃厚的學習氛圍,而且考研率也很高。”
“這所工科院校,開設很多工科專業都比較實用,在當地知名度很高,學生畢業後很容易找到工作,就業質量好。”
“特別是在海洋測繪推向無人時代這個領域,絕對是國內甚至世界領先的。”
“在中國的海岸線上,廣東湛江有廣東海洋大學,上海有上海海洋大學,咱家那裏就不用說了,是咱自己,唯一的中字頭海洋大學,遼寧大連有大連海洋大學。然而,江蘇作為一個經濟較為發達的海洋大省,擁有954公裏海岸線,海域麵積3.75萬平方公裏,海洋資源綜合指數位居全國第4位,海洋經濟總量超過7000億,沒有自己的一所海洋大學也說不過去。”
“所以,江蘇海洋大學的更名成功,不僅填補江蘇沒有獨立設置的海洋大學的空白,而且為實現全國海洋高等教育共建共享,總體提升我國海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質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一路上,敖海源洋洋灑灑的給學生們介紹著江蘇海洋大學的前生今世和突出學科。
傍晚時分,太陽西下,身後的夜色即將籠罩大海的時候,剁椒魚頭號也抵達了連雲港海域。
剁椒魚頭號的優勢在於隻要是中國的海岸線,隻要是海監和漁政執法的碼頭,都可以停靠。
這一點算是沾了老李和老登的光了,腐敗算不上,最多就是占個便宜走個後門兒,省點兒停靠費。
他們到的時候,江蘇海大的生命-海洋協會的老師和同學已經等在碼頭了。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敖教授和諸位老師同學們的到來。”
帶隊的負責人趙老師在他們一下船就熱情的迎上來握手以示歡迎。
“趙老師是吧,感謝您還來接我們,深表感謝!”
眾人相互介紹寒暄過後,跟大連那幫哥們兒一樣,江蘇的兄弟姐妹們也提出能不能上船參觀一下。
“當然沒問題,上來吧!”
“敖老師,這次的學術交流活動定在了明天的下午,現在帶你們去住的地方。”
大巴車帶著眾人來到蒼梧校區。
“哇哦!這所學校也很漂亮嘛!”
下了車之後,敖慕之就被學校的周邊所吸引。
“小同學,你來的時候看到經過的那座山了嗎?”
一個稍微年紀大一些的學生拍著敖慕之的肩膀說到。
“看到了啊!怎麽了?”
敖慕之有些不解。
“那你看沒看過西遊記?”
“看過啊!”
“那座山,就是花果山!!”
“啊????”
“就是那個,那個孫悟空的花果山?”
“對,沒錯!”
周姓學生對於敖慕之的反應非常滿意。
嘿嘿,沒想到吧,我們學校就建在花果山下!
對於這個消息,敖慕之等年齡稍小一些的隊員感到十分震驚!
敖慕之和陳凡對視一眼,兩人都明白對方的意思!
哪個男孩不向往齊天大聖的地盤,誰又沒在小時候扮演幻想過自己就是齊天大聖。
更有人說鬥戰勝佛的道場應該設在花果山而不是峨眉山。
唐代李白的“明日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與宋代蘇軾的“鬱鬱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
寫的都是花果山,自古就有“東海第一勝境”和“海內四大靈山之一”美譽。
“老爸?”
“去吧去吧!麻利兒的明天早飯的時候最好別讓我看見你!去玩兒門票自己掏錢,別讓別人給你墊!”
……
自己掏錢不是不可以,可是老爹啊,每次釣魚賣的錢全被您老給扣下了,我哪來的小金庫啊!
“海源啊,你明天就帶著你需要的學生去參加學術交流會,我們兩個老的帶著想去的孩子們上山玩兒玩兒!”
敖德輝適時的提出建議。
“行,爸,那就你們二老明天帶著幾個小的上山玩兒,但是注意身體,差不多就行,沒必要全部走下來,有索道就坐索道。”
“不用你說,我們自然懂!”
明天的學術交流會需要參加的人其實並不多,滿打滿算也就需要敖海源、陳傑豪、小應、白朋和張瑩五個人而已。
“行吧!除去明天的參會人員,其餘人想去就一起去吧,不過你們要記住聽從爺爺和姥爺的話!”
相處久了,海大的學生們和周心怡陳凡也都管兩個老的叫爺爺和姥爺。
晚餐是學院食堂大師傅給單做的,也算是自助工作餐,豐盛但不鋪張。
推杯換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住的地方還不錯,就在學院之內教工宿舍內。
夜已深,眾人休息!
晚安!
“哈啊啊啊啊~”
劉浩民和李明洋兩個人打著哈欠從駕駛室中走出來,和其他人交班。
“辛苦了,趕緊吃點兒東西去艙裏睡一覺吧,吃午飯的時候再喊你們兩個。”
這哥倆昨晚是一點兒都沒敢合眼,雖然是自動駕駛還有ais。
但是這哥倆卻是絲毫不敢大意,就這麽瞪著倆眼一刻不敢鬆懈的度過了一晚。
耗費的精力絕對不是通宵玩兒遊戲能比的。
點了點頭,哥兒倆吃了點兒東西迴艙倒頭就睡。
“咱們這次的目的地是江蘇海洋大學。”
“這所高校啊,前身是淮海工學院,19年的時候申報更名為江蘇海洋大學。”
“雖然是一所老牌兒的二本院校,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是二本就輕視它。”
“正相反,雖然這所大學優勢學科以工學為主,重點學科有機械工程、生物工程等,但是水產和海洋科學雖然也不錯。”
“特別是更名之後的這幾年時間裏,學校對於海洋產業也更加重視,投入大量教育資源培養人才,也對江蘇省的海洋產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學校是一所老牌的二本院校,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有碩士授予權和博士授予權,實力在二本院校中還是不錯的。”
“學校位於江蘇連雲港市區,連雲港是哪兒?這可是一帶一路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起點,周邊環境也很不錯,校內有濃厚的學習氛圍,而且考研率也很高。”
“這所工科院校,開設很多工科專業都比較實用,在當地知名度很高,學生畢業後很容易找到工作,就業質量好。”
“特別是在海洋測繪推向無人時代這個領域,絕對是國內甚至世界領先的。”
“在中國的海岸線上,廣東湛江有廣東海洋大學,上海有上海海洋大學,咱家那裏就不用說了,是咱自己,唯一的中字頭海洋大學,遼寧大連有大連海洋大學。然而,江蘇作為一個經濟較為發達的海洋大省,擁有954公裏海岸線,海域麵積3.75萬平方公裏,海洋資源綜合指數位居全國第4位,海洋經濟總量超過7000億,沒有自己的一所海洋大學也說不過去。”
“所以,江蘇海洋大學的更名成功,不僅填補江蘇沒有獨立設置的海洋大學的空白,而且為實現全國海洋高等教育共建共享,總體提升我國海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質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一路上,敖海源洋洋灑灑的給學生們介紹著江蘇海洋大學的前生今世和突出學科。
傍晚時分,太陽西下,身後的夜色即將籠罩大海的時候,剁椒魚頭號也抵達了連雲港海域。
剁椒魚頭號的優勢在於隻要是中國的海岸線,隻要是海監和漁政執法的碼頭,都可以停靠。
這一點算是沾了老李和老登的光了,腐敗算不上,最多就是占個便宜走個後門兒,省點兒停靠費。
他們到的時候,江蘇海大的生命-海洋協會的老師和同學已經等在碼頭了。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敖教授和諸位老師同學們的到來。”
帶隊的負責人趙老師在他們一下船就熱情的迎上來握手以示歡迎。
“趙老師是吧,感謝您還來接我們,深表感謝!”
眾人相互介紹寒暄過後,跟大連那幫哥們兒一樣,江蘇的兄弟姐妹們也提出能不能上船參觀一下。
“當然沒問題,上來吧!”
“敖老師,這次的學術交流活動定在了明天的下午,現在帶你們去住的地方。”
大巴車帶著眾人來到蒼梧校區。
“哇哦!這所學校也很漂亮嘛!”
下了車之後,敖慕之就被學校的周邊所吸引。
“小同學,你來的時候看到經過的那座山了嗎?”
一個稍微年紀大一些的學生拍著敖慕之的肩膀說到。
“看到了啊!怎麽了?”
敖慕之有些不解。
“那你看沒看過西遊記?”
“看過啊!”
“那座山,就是花果山!!”
“啊????”
“就是那個,那個孫悟空的花果山?”
“對,沒錯!”
周姓學生對於敖慕之的反應非常滿意。
嘿嘿,沒想到吧,我們學校就建在花果山下!
對於這個消息,敖慕之等年齡稍小一些的隊員感到十分震驚!
敖慕之和陳凡對視一眼,兩人都明白對方的意思!
哪個男孩不向往齊天大聖的地盤,誰又沒在小時候扮演幻想過自己就是齊天大聖。
更有人說鬥戰勝佛的道場應該設在花果山而不是峨眉山。
唐代李白的“明日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與宋代蘇軾的“鬱鬱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
寫的都是花果山,自古就有“東海第一勝境”和“海內四大靈山之一”美譽。
“老爸?”
“去吧去吧!麻利兒的明天早飯的時候最好別讓我看見你!去玩兒門票自己掏錢,別讓別人給你墊!”
……
自己掏錢不是不可以,可是老爹啊,每次釣魚賣的錢全被您老給扣下了,我哪來的小金庫啊!
“海源啊,你明天就帶著你需要的學生去參加學術交流會,我們兩個老的帶著想去的孩子們上山玩兒玩兒!”
敖德輝適時的提出建議。
“行,爸,那就你們二老明天帶著幾個小的上山玩兒,但是注意身體,差不多就行,沒必要全部走下來,有索道就坐索道。”
“不用你說,我們自然懂!”
明天的學術交流會需要參加的人其實並不多,滿打滿算也就需要敖海源、陳傑豪、小應、白朋和張瑩五個人而已。
“行吧!除去明天的參會人員,其餘人想去就一起去吧,不過你們要記住聽從爺爺和姥爺的話!”
相處久了,海大的學生們和周心怡陳凡也都管兩個老的叫爺爺和姥爺。
晚餐是學院食堂大師傅給單做的,也算是自助工作餐,豐盛但不鋪張。
推杯換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住的地方還不錯,就在學院之內教工宿舍內。
夜已深,眾人休息!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