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條大多寶
悠閑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 作者:漁歌海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身長大概有個半米左右的大牙片隨著釣線的不斷迴收,翻著個兒打著轉兒的就浮上了海麵。
“抄網,抄網。”
對於這種好貨,就別用搭鉤那麽暴殄天物的工具了。
“我瞧瞧我瞧瞧。”
幾個老家夥擠了過來,看著敖慕之提起來的大牙片,羨慕的倆眼珠子都快變兔爺兒了。
“大外孫子,過來告訴姥爺,這條咋釣上來的啊?手法細節,給姥爺講講。”
老李頭兒還想從自己外孫子身上獲得一些作釣的技巧,卻沒想到另一邊兒的劉冬雪大喊到。
“中魚!!”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了過去。
不同於敖慕之,和大多數人一樣,劉冬雪用的還是電絞加船竿的組合。
電絞可就不怕褐牙鮃在海裏弓身當風箏了,一路火花帶閃電的生拉硬拽,一條差不多大小的褐牙鮃也被拉到了海麵。
“誰遞我一下抄網?!”
魚到了海麵了,可抄網還在船那邊兒……
敖海源端起抄網就跑了過去。
嘩啦一下,又一條大牙片被請上了船。
劉冬雪的魚剛上船,他自己還在摘鉤解線的時候,默默釣魚的董博君也上魚了。
陳傑豪選的電機發揮依然穩定,董博君釣獲的牙片很快也被拉到了船上,雖然個體沒剛才的兩個大,但是也有個二三十厘米的樣子了。
看到此情此景,幾個老家夥相對一視。
還問什麽啊?趕緊迴釣位釣魚啦!
因為整條船就這一個抄網,而這會兒全員都開始不斷中大牙片。
沒辦法,敖海源隻能是充當起了臨時船工的角色。
這會兒中魚的頻率似乎有些變快了。
全船除敖慕之之外,其餘人依舊用著電絞,但是從個體而言,玩兒船遠投的敖慕之釣的明顯比其他人大上一號。
來迴來去的給大家抄魚,這波兒的褐牙鮃大牙片,敖海源除了之前的三條小的之外,就再無斬獲。
一個小時再度很快度過。
“累了累了,不玩兒了!”
最先喊累的還是敖慕之。
別人是舒舒服服的玩兒電絞,唯獨他玩兒船上遠投,不累你累誰?
能把魚釣到煩,這也是一種另類的凡爾賽。
這段時間裏,敖慕之獨自斬獲半米級的褐牙鮃6條,尺級的13條,十幾厘米的直接扔迴了海裏。
“老爸,你玩兒會兒吧,我去給大家抄抄魚。”
“行!”
把抄網扔給小敖,敖海源順手抄起了敖慕之的釣竿。
“我也體驗一下新竿子在船上夜釣遠投到底是怎麽個好玩兒法!”
“嗖~”
重墜帶著鉤餌飛向了敖海源預選的海域標點。
5000型的abu max sx,上滿4號線能儲滿240米左右。
但這會兒線杯上的線已經見半兒了,至少出去100米的主線。
“闊以闊以,這竿子手感的確不錯。”
之前沒拋投,再度上手拋投之後,敖海源就發現了這竿子的妙處。
雙腳的導環,強化的管式輪座,依舊是那個簡約風。
嗯,整體的設計深得朕心!
最可老敖的心的地方,還要數這根竿子的插接設計。
市麵上常見的插接方式,不外乎三種:正並繼、逆並繼和印龍繼。
以兩節竿為例,正並繼的插接方式就是竿稍插入到手把節之中。
正並繼的優點是強度好,腰力和耐用方麵表現還不錯,製作工藝相對來說高一些。
另外就是說因為這種插接方式,決定了手把節先徑的強度要大於竿稍元徑的強度,即便作釣過程中爆了,配節也不會那麽難,成本也不會那麽大。
但是,正並繼的竿子時一節比一節粗,元徑相對會粗一些,所以竿子看上去會有一些笨重感。
逆並繼就好理解了,把正並繼反過來,手把節插入到竿稍裏麵,也就是說,手把節的先徑要小於竿稍的元徑。
這種的製作工藝相對來說會稍微低一點,所以這種竿子在市麵上會出現在價格相對低一些的竿子上麵。
當然,也不是絕對都會出現在低端竿上,有些品牌的高端竿也會用逆並繼的方式。
逆並繼也不是說沒有優點的!
除價格優勢外,就是力量從竿稍過渡到竿身的時候更均勻。還有就是竿子看上去要比正並繼的秀氣一些。
缺點也同樣明顯,斷竿的時候,大多會在手把節的位置斷,配節費用會大幅增加。
印龍繼,說白了就是在手把節中插入一段椎管並用膠水粘死,然後作為一個整體,用手把節插入竿稍節。
原理相當於把一支獨節竿斷開,然後在中間插入一根椎管連起來。
但是印龍繼對於素材和製作工藝,要求很高。
小應他們給敖慕之做的這根兒,初衷目的是xh的岸投鐵板竿,在充分考慮了強度問題和美觀之後,還是采用了印龍繼的插接方式。
說是三節的繼本數,但實際上,這是一個2節半的款式。
也就是說,握把是一個單獨的,大概50來公分長,剩下的2米半一分為二,收長有個1.3米左右。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即保全了美觀度,還換來了高強度的竿身,又不會因為太長而不方便懈怠。
這也是這竿子能輕鬆掄150克墜的原因。
雖然嚴格的、一再的控製竿身的尺寸和重量,但這竿子整體還是達到了將近300克的重量。
搜了一竿沒口,嗖的一下,敖海源打出了第二竿。
正在搖輪的空當,敖海源感到手裏的竿子傳來了一絲輕微的抖動。
“呦嗬,感度還不錯啊,xh的竿子連這麽細微細小的信號都能傳遞過來!”
搖輪收線的時候敖海源沒有注意海麵的情況,當敖海源把目光移到海麵的時候,心又不爭氣的砰砰跳了起來,就像當年看到李建穎的第一眼。
朱紅色,鮮豔的朱紅色霧氣。
立刻停止收線,敖海源靜等魚吞鉤要線。
很快,水底再次傳來了動靜。
竿稍被重重的一帶,隨即來了個大彎腰。
敖海源緊跟著奮力一抽就把竿子立了起來。
用岸投鐵板竿在船上釣鰈魚類,敖海源還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次。
老敖覺得這次拉動水下大魚的感覺很奇妙,像是扯風箏,又像是在拉一個裝滿水的大塑料袋。
通過釣組和竿身的傳導,敖海源也感受到了線的另一端,魚的狀態的變化。
敖慕之看到自己老爸也中大魚了,端著抄網顛兒顛兒地跑了過來。
“老爸你穩住啊,是不是感覺像放風箏?”
“適當壓下竿子,然後再抬起來。”
“不是壓這麽長時間,停頓幾秒就立刻再抬起來。”
“哎呀,不是這樣,是這樣……也不是這樣,是那樣……”
敖海源叫他鬧得都有點兒不會釣魚了,索性讓小敖把抄網留下,讓他滾一邊兒自己玩兒去。
定了定心神,敖海源再度認真的對付起海裏的魚。
從手感上來說,感覺是不一樣。
飄忽中帶著一絲沉重,扯得動但又夾雜著一種怕扯斷的小心。
按照自己的想法,敖海源一點一點的把這條魚拉到了水麵。
“這是……”
看著水裏的大家夥,敖海源生出了一種不真實感。
身體扁平,體形略呈菱形,由於背、臀鰭較寬,所以整體觀又近似圓形。
這貨是個大菱鮃啊!!
大菱鮃,又名瘤棘鮃,商品名多寶魚。
“多寶”二字與通天教主座下弟子的名諱無關,乃是英文turbot的音譯,取“多寶多福”之意。
1992年由黃海水產所雷霽霖院士從歐洲引入國內,成為我國北方海水魚類最大宗養殖種類。
體型接近菱形,有眼側(下同)顏色變化較大,灰褐色至近乎黑色皆有可能,無眼側白色(下同),氣質樸實敦厚,在比目魚中算是模樣比較周正的。
個大肉多,滑嫩鮮香,清蒸、紅燒皆可。
而對於鰈形目魚種,區分起來也特別有意思。
鰈形目 pleuronectiformes,硬骨魚綱的1目 ,因遊動似蝶飛而得名。
又因本目魚類兩眼同位頭一側,被認為需兩魚並肩而行,故又名比目魚。
在古代,這可是皇帝的專屬貢品,一般二般的人想吃還吃不到。
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在福州一家飯店用餐。
當時這家飯店在台江碼頭旁邊,臨江而建,風光秀麗,空氣清新,飯店裏生猛海鮮,海產珍品樣樣俱全。
咱乾隆皇帝喝酒喝美了,就命跑堂的夥計再打一壺福建老酒,要了一條當地的貼沙魚下酒,想品嚐一下福州的酒菜。
皇上老佛爺發話了,廚師哪敢怠慢,很快從魚缸裏挑選一條肥大且活蹦亂跳的黑點貼沙魚,放在砧板上對半切開。
卻不小心其中一半貼沙魚竟然跳到閩江中,在江水中遊來遊去。
如此神奇的情景,哪能獨享?!
廚師趕緊請乾隆皇帝觀看。
皇帝見此景,說道:“怪哉!怪哉!此乃半邊魚也。”
在乾隆皇帝細細品嚐了另一半魚,覺得鮮美可口,風味獨特,留香口齒,迴味無窮,大加讚賞,歎曰:“朕在皇宮吃千秋百味,都不如這半邊魚也。”
半邊魚因此得名。
迴京後,皇帝下旨命福州知府每年進貢鮮活“半邊魚”。從此,福州特產“半邊魚”名聲在外,飲譽京都,故又稱“皇帝魚”。
其實,當時乾隆吃的,應該是鰨亞目裏的舌鰨。
鰈形目裏有3亞目9科約118屬538種。而我們中國,產3亞目8科50屬134種。
尾部明顯的是鰈亞目,眼在左側為鮃,在右側的為鰈。
軀幹部和尾部渾然一體的是鰨亞目,眼在左側是舌鰨,在右側是鰨。
還有一個不重要的鰜亞目,體軸扁平化和不對稱程度上明顯低於鰈亞目,僅1科1屬3種,我國南方海域產1種大口鰜psettodes erumei,左傾右傾沒準兒。
而鰈形目裏最牛叉的品種,要屬鰈亞目裏的大西洋比目魚。
英國《每日郵報》在2013年,德國釣魚者馬爾科在挪威釣到了一條重達513英鎊(約233公斤)的比目魚,打破了大西洋比目魚的世界紀錄。
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西洋比目魚重量為419英鎊(約190公斤),而這條魚則重達513英鎊(約233公斤),比一隻野生大猩猩都重。當這條比目魚上鉤時,馬爾科開玩笑說他釣到了“潛艇”。
由於這條9英尺(約2.7米)長的比目魚對於馬爾科的小船來說太大了,他和他的三個朋友在魚尾巴上係了一條繩子,用吊車把它拖到了碼頭。
後來馬爾科在國際釣魚協會提交了申請,最終確定了這條世界記錄。
敖海源釣的這條大菱鮃,雖然沒有達到誇張2米多長度,但是目測也有個七八十公分的樣子了。
單腳挑起來抄網,敖海源自釣自抄。
得虧這個抄網口徑超大,要不這條大菱鮃還真抄不進來。
體長七八十公分,橫向寬也得有個七八十公分。
用摘鉤器把魚嘴裏的鉤子小心翼翼的摘下來,別看這種魚看著像躺平的,但是要給你一口,那小牙也夠你喝一壺的。
“嘖嘖嘖,這個體,恐怕沒個六七年都長不到那麽大。”
圍觀中的老丈人李國振感歎道。
拿來魚尺一拉,魚體長83厘米,寬78厘米。
從廚房裏端出來一個電子秤,上秤一幺。
好家夥!7.3公斤!
這已經算是這個種類裏的巨物了。
“這個必須得整活的,要是掛了就太可惜了。”
對此,所有人的意見一致。
這條船還有兩個活餌艙,騰出來一個放滿海水,小心的把這條大寶貝兒請進去,就算是安頓好了。
“你們說這算是野生的還是養殖的呢?”
王海華摩挲著下巴問眾人。
“既不算野生也不算養殖!”仇院在一旁解釋道。
國內外大菱鮃養殖模式分為:室外開放式流水養殖、海麵網箱養殖、室內開放式流水養殖和室內封閉式循環流水養殖四種。
初期大菱鮃主要采用三種養殖模式養魚,一是采用過濾自然海水,冬季升溫,夏季降溫的方式,但這種方式能耗大。
第二種方式是利用深井海水養殖大菱鮃,整個養殖主要使用深井海水,夏季抽取自然海水,用井水調高溫,使全年的養殖水溫保持在11.3-20c,養殖13個月體重可達1000g左右,養殖17個月體重可達2000g。深井海水具有調溫,防止汙染,保持優良水質,節約能源等作用。
第三模式為采用網箱養殖,主要在我國福建沿海,在秋末冬初,海水溫度在20c左右,將全長10cm左右、體重30g左右的大菱鮃,進行網箱養殖,亦帶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海水網箱養殖是一種很好的流水養殖方式,水中溶解氧高,病害少,網箱養殖試驗可以為大菱鮃養殖提供另一條途徑,並通過網箱養殖,開辟了“南北接力”、“海陸接力”的養殖格局。
“這個種群,極有可能是網箱破損後逃跑出來的族群,在這裏繁衍生息,結果被我們給截胡了。”
有好貨就不要多聊了,繼續開搞!!
“抄網,抄網。”
對於這種好貨,就別用搭鉤那麽暴殄天物的工具了。
“我瞧瞧我瞧瞧。”
幾個老家夥擠了過來,看著敖慕之提起來的大牙片,羨慕的倆眼珠子都快變兔爺兒了。
“大外孫子,過來告訴姥爺,這條咋釣上來的啊?手法細節,給姥爺講講。”
老李頭兒還想從自己外孫子身上獲得一些作釣的技巧,卻沒想到另一邊兒的劉冬雪大喊到。
“中魚!!”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了過去。
不同於敖慕之,和大多數人一樣,劉冬雪用的還是電絞加船竿的組合。
電絞可就不怕褐牙鮃在海裏弓身當風箏了,一路火花帶閃電的生拉硬拽,一條差不多大小的褐牙鮃也被拉到了海麵。
“誰遞我一下抄網?!”
魚到了海麵了,可抄網還在船那邊兒……
敖海源端起抄網就跑了過去。
嘩啦一下,又一條大牙片被請上了船。
劉冬雪的魚剛上船,他自己還在摘鉤解線的時候,默默釣魚的董博君也上魚了。
陳傑豪選的電機發揮依然穩定,董博君釣獲的牙片很快也被拉到了船上,雖然個體沒剛才的兩個大,但是也有個二三十厘米的樣子了。
看到此情此景,幾個老家夥相對一視。
還問什麽啊?趕緊迴釣位釣魚啦!
因為整條船就這一個抄網,而這會兒全員都開始不斷中大牙片。
沒辦法,敖海源隻能是充當起了臨時船工的角色。
這會兒中魚的頻率似乎有些變快了。
全船除敖慕之之外,其餘人依舊用著電絞,但是從個體而言,玩兒船遠投的敖慕之釣的明顯比其他人大上一號。
來迴來去的給大家抄魚,這波兒的褐牙鮃大牙片,敖海源除了之前的三條小的之外,就再無斬獲。
一個小時再度很快度過。
“累了累了,不玩兒了!”
最先喊累的還是敖慕之。
別人是舒舒服服的玩兒電絞,唯獨他玩兒船上遠投,不累你累誰?
能把魚釣到煩,這也是一種另類的凡爾賽。
這段時間裏,敖慕之獨自斬獲半米級的褐牙鮃6條,尺級的13條,十幾厘米的直接扔迴了海裏。
“老爸,你玩兒會兒吧,我去給大家抄抄魚。”
“行!”
把抄網扔給小敖,敖海源順手抄起了敖慕之的釣竿。
“我也體驗一下新竿子在船上夜釣遠投到底是怎麽個好玩兒法!”
“嗖~”
重墜帶著鉤餌飛向了敖海源預選的海域標點。
5000型的abu max sx,上滿4號線能儲滿240米左右。
但這會兒線杯上的線已經見半兒了,至少出去100米的主線。
“闊以闊以,這竿子手感的確不錯。”
之前沒拋投,再度上手拋投之後,敖海源就發現了這竿子的妙處。
雙腳的導環,強化的管式輪座,依舊是那個簡約風。
嗯,整體的設計深得朕心!
最可老敖的心的地方,還要數這根竿子的插接設計。
市麵上常見的插接方式,不外乎三種:正並繼、逆並繼和印龍繼。
以兩節竿為例,正並繼的插接方式就是竿稍插入到手把節之中。
正並繼的優點是強度好,腰力和耐用方麵表現還不錯,製作工藝相對來說高一些。
另外就是說因為這種插接方式,決定了手把節先徑的強度要大於竿稍元徑的強度,即便作釣過程中爆了,配節也不會那麽難,成本也不會那麽大。
但是,正並繼的竿子時一節比一節粗,元徑相對會粗一些,所以竿子看上去會有一些笨重感。
逆並繼就好理解了,把正並繼反過來,手把節插入到竿稍裏麵,也就是說,手把節的先徑要小於竿稍的元徑。
這種的製作工藝相對來說會稍微低一點,所以這種竿子在市麵上會出現在價格相對低一些的竿子上麵。
當然,也不是絕對都會出現在低端竿上,有些品牌的高端竿也會用逆並繼的方式。
逆並繼也不是說沒有優點的!
除價格優勢外,就是力量從竿稍過渡到竿身的時候更均勻。還有就是竿子看上去要比正並繼的秀氣一些。
缺點也同樣明顯,斷竿的時候,大多會在手把節的位置斷,配節費用會大幅增加。
印龍繼,說白了就是在手把節中插入一段椎管並用膠水粘死,然後作為一個整體,用手把節插入竿稍節。
原理相當於把一支獨節竿斷開,然後在中間插入一根椎管連起來。
但是印龍繼對於素材和製作工藝,要求很高。
小應他們給敖慕之做的這根兒,初衷目的是xh的岸投鐵板竿,在充分考慮了強度問題和美觀之後,還是采用了印龍繼的插接方式。
說是三節的繼本數,但實際上,這是一個2節半的款式。
也就是說,握把是一個單獨的,大概50來公分長,剩下的2米半一分為二,收長有個1.3米左右。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即保全了美觀度,還換來了高強度的竿身,又不會因為太長而不方便懈怠。
這也是這竿子能輕鬆掄150克墜的原因。
雖然嚴格的、一再的控製竿身的尺寸和重量,但這竿子整體還是達到了將近300克的重量。
搜了一竿沒口,嗖的一下,敖海源打出了第二竿。
正在搖輪的空當,敖海源感到手裏的竿子傳來了一絲輕微的抖動。
“呦嗬,感度還不錯啊,xh的竿子連這麽細微細小的信號都能傳遞過來!”
搖輪收線的時候敖海源沒有注意海麵的情況,當敖海源把目光移到海麵的時候,心又不爭氣的砰砰跳了起來,就像當年看到李建穎的第一眼。
朱紅色,鮮豔的朱紅色霧氣。
立刻停止收線,敖海源靜等魚吞鉤要線。
很快,水底再次傳來了動靜。
竿稍被重重的一帶,隨即來了個大彎腰。
敖海源緊跟著奮力一抽就把竿子立了起來。
用岸投鐵板竿在船上釣鰈魚類,敖海源還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次。
老敖覺得這次拉動水下大魚的感覺很奇妙,像是扯風箏,又像是在拉一個裝滿水的大塑料袋。
通過釣組和竿身的傳導,敖海源也感受到了線的另一端,魚的狀態的變化。
敖慕之看到自己老爸也中大魚了,端著抄網顛兒顛兒地跑了過來。
“老爸你穩住啊,是不是感覺像放風箏?”
“適當壓下竿子,然後再抬起來。”
“不是壓這麽長時間,停頓幾秒就立刻再抬起來。”
“哎呀,不是這樣,是這樣……也不是這樣,是那樣……”
敖海源叫他鬧得都有點兒不會釣魚了,索性讓小敖把抄網留下,讓他滾一邊兒自己玩兒去。
定了定心神,敖海源再度認真的對付起海裏的魚。
從手感上來說,感覺是不一樣。
飄忽中帶著一絲沉重,扯得動但又夾雜著一種怕扯斷的小心。
按照自己的想法,敖海源一點一點的把這條魚拉到了水麵。
“這是……”
看著水裏的大家夥,敖海源生出了一種不真實感。
身體扁平,體形略呈菱形,由於背、臀鰭較寬,所以整體觀又近似圓形。
這貨是個大菱鮃啊!!
大菱鮃,又名瘤棘鮃,商品名多寶魚。
“多寶”二字與通天教主座下弟子的名諱無關,乃是英文turbot的音譯,取“多寶多福”之意。
1992年由黃海水產所雷霽霖院士從歐洲引入國內,成為我國北方海水魚類最大宗養殖種類。
體型接近菱形,有眼側(下同)顏色變化較大,灰褐色至近乎黑色皆有可能,無眼側白色(下同),氣質樸實敦厚,在比目魚中算是模樣比較周正的。
個大肉多,滑嫩鮮香,清蒸、紅燒皆可。
而對於鰈形目魚種,區分起來也特別有意思。
鰈形目 pleuronectiformes,硬骨魚綱的1目 ,因遊動似蝶飛而得名。
又因本目魚類兩眼同位頭一側,被認為需兩魚並肩而行,故又名比目魚。
在古代,這可是皇帝的專屬貢品,一般二般的人想吃還吃不到。
相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在福州一家飯店用餐。
當時這家飯店在台江碼頭旁邊,臨江而建,風光秀麗,空氣清新,飯店裏生猛海鮮,海產珍品樣樣俱全。
咱乾隆皇帝喝酒喝美了,就命跑堂的夥計再打一壺福建老酒,要了一條當地的貼沙魚下酒,想品嚐一下福州的酒菜。
皇上老佛爺發話了,廚師哪敢怠慢,很快從魚缸裏挑選一條肥大且活蹦亂跳的黑點貼沙魚,放在砧板上對半切開。
卻不小心其中一半貼沙魚竟然跳到閩江中,在江水中遊來遊去。
如此神奇的情景,哪能獨享?!
廚師趕緊請乾隆皇帝觀看。
皇帝見此景,說道:“怪哉!怪哉!此乃半邊魚也。”
在乾隆皇帝細細品嚐了另一半魚,覺得鮮美可口,風味獨特,留香口齒,迴味無窮,大加讚賞,歎曰:“朕在皇宮吃千秋百味,都不如這半邊魚也。”
半邊魚因此得名。
迴京後,皇帝下旨命福州知府每年進貢鮮活“半邊魚”。從此,福州特產“半邊魚”名聲在外,飲譽京都,故又稱“皇帝魚”。
其實,當時乾隆吃的,應該是鰨亞目裏的舌鰨。
鰈形目裏有3亞目9科約118屬538種。而我們中國,產3亞目8科50屬134種。
尾部明顯的是鰈亞目,眼在左側為鮃,在右側的為鰈。
軀幹部和尾部渾然一體的是鰨亞目,眼在左側是舌鰨,在右側是鰨。
還有一個不重要的鰜亞目,體軸扁平化和不對稱程度上明顯低於鰈亞目,僅1科1屬3種,我國南方海域產1種大口鰜psettodes erumei,左傾右傾沒準兒。
而鰈形目裏最牛叉的品種,要屬鰈亞目裏的大西洋比目魚。
英國《每日郵報》在2013年,德國釣魚者馬爾科在挪威釣到了一條重達513英鎊(約233公斤)的比目魚,打破了大西洋比目魚的世界紀錄。
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西洋比目魚重量為419英鎊(約190公斤),而這條魚則重達513英鎊(約233公斤),比一隻野生大猩猩都重。當這條比目魚上鉤時,馬爾科開玩笑說他釣到了“潛艇”。
由於這條9英尺(約2.7米)長的比目魚對於馬爾科的小船來說太大了,他和他的三個朋友在魚尾巴上係了一條繩子,用吊車把它拖到了碼頭。
後來馬爾科在國際釣魚協會提交了申請,最終確定了這條世界記錄。
敖海源釣的這條大菱鮃,雖然沒有達到誇張2米多長度,但是目測也有個七八十公分的樣子了。
單腳挑起來抄網,敖海源自釣自抄。
得虧這個抄網口徑超大,要不這條大菱鮃還真抄不進來。
體長七八十公分,橫向寬也得有個七八十公分。
用摘鉤器把魚嘴裏的鉤子小心翼翼的摘下來,別看這種魚看著像躺平的,但是要給你一口,那小牙也夠你喝一壺的。
“嘖嘖嘖,這個體,恐怕沒個六七年都長不到那麽大。”
圍觀中的老丈人李國振感歎道。
拿來魚尺一拉,魚體長83厘米,寬78厘米。
從廚房裏端出來一個電子秤,上秤一幺。
好家夥!7.3公斤!
這已經算是這個種類裏的巨物了。
“這個必須得整活的,要是掛了就太可惜了。”
對此,所有人的意見一致。
這條船還有兩個活餌艙,騰出來一個放滿海水,小心的把這條大寶貝兒請進去,就算是安頓好了。
“你們說這算是野生的還是養殖的呢?”
王海華摩挲著下巴問眾人。
“既不算野生也不算養殖!”仇院在一旁解釋道。
國內外大菱鮃養殖模式分為:室外開放式流水養殖、海麵網箱養殖、室內開放式流水養殖和室內封閉式循環流水養殖四種。
初期大菱鮃主要采用三種養殖模式養魚,一是采用過濾自然海水,冬季升溫,夏季降溫的方式,但這種方式能耗大。
第二種方式是利用深井海水養殖大菱鮃,整個養殖主要使用深井海水,夏季抽取自然海水,用井水調高溫,使全年的養殖水溫保持在11.3-20c,養殖13個月體重可達1000g左右,養殖17個月體重可達2000g。深井海水具有調溫,防止汙染,保持優良水質,節約能源等作用。
第三模式為采用網箱養殖,主要在我國福建沿海,在秋末冬初,海水溫度在20c左右,將全長10cm左右、體重30g左右的大菱鮃,進行網箱養殖,亦帶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海水網箱養殖是一種很好的流水養殖方式,水中溶解氧高,病害少,網箱養殖試驗可以為大菱鮃養殖提供另一條途徑,並通過網箱養殖,開辟了“南北接力”、“海陸接力”的養殖格局。
“這個種群,極有可能是網箱破損後逃跑出來的族群,在這裏繁衍生息,結果被我們給截胡了。”
有好貨就不要多聊了,繼續開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