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該上課的時候,老師就敲響了校門口屋簷下掛著鍾,就聽到從教室裏傳出了講課的、讀書的聲音。關興、李世前和甘支書就在各個教室門前看學生上課的情況,隻見裏麵的課桌凳都是自己從家裏帶來的,沒有統一的桌椅。可能是因為新民大隊地處平原湖區,缺少大的樹木來做桌椅,也可能是大隊沒有這筆錢來添置桌椅。有坐在小條桌子上的,有坐在大方桌上的,這樣就有高有矮,老師就把學生按照坐的高低安排坐的前後順序。
一個年級也就一個班,大概十個左右,關興從頭至尾看了一遍,估算了一下,全校學生總的算起來也可能就是一百人左右,那就和甘支書說的入學人數有七成左右有些出入。
後來,課間休息的時候,關興他們就找校長單獨談了一下。校長說:“僅看這裏的學生數還是不全的,因為有些生產隊離周邊大隊近,他們那裏新民大隊的娃兒可能就在附近大隊的學校上學了。”
關興就問校長:“你們現在學校有些什麽困難呢?如果是要把那些沒有來上學的或是中途退學的學生動員來上學,你們能不能承受得了?”
“眼下第一個問題就是校舍要維修,下雨的時候每間教室都漏雨,學生老師都沒有辦法在教室裏上課;第二問題就是缺少老師,我們雖然學生隻有這幾個,但是老師更少,隻有五個,其中還有一個老師有病,因為桌椅不統一,又不能在教室裏開複式班;第三個問題就是學生來了去了不穩定,今兒這個小娃兒生病了,過幾天就不來了,明兒那個娃兒家裏又生了弟弟或是妹妹,就要留在家裏搞家務,我們老師也曾利用晚上去到他們家裏家訪過,但是沒有效果,家庭隻說家裏的困難,學生娃兒覺得不上學也免得寫字背書,反正一個村裏不讀書的娃兒有的是,也不缺少玩伴。”
李世前就把這些情況一一記下來,關興就又提出問題說:“有多少學生是因為缺錢而不願意來讀書的?或者有哪些學生是因為家裏不願意給他們出錢而沒有上學的?”
“這種情況不多,因為現在缺錢的家庭我們老師都是很了解的,隻要情況屬實我們就會在每學期把名單寫給大隊,由大隊統一核實減免的。至於不願意出錢的家庭,一般他們都不會說出來,就隻是推說家裏人手少、娃兒多,要留娃兒在家裏做事。”校長說。
關興聽了校長說的這些情況,就說:“你們反映的情況,我們和大隊來一個個研究解決,但是你們也要把學校的教育抓緊些,比如上學、上課的時間要有個規矩,還有就是能夠開的課程也得要開,我們來了這麽長時間,怎麽就沒有聽到學生唱歌呢?”
校長說:“因為沒有會唱歌的老師,所以就沒有開設唱歌課。”校長說完就低著頭不再說話。
關興他們離開學校就要往新民大隊的知青點去,甘支書介紹說:“分到新民大隊的知青一共是六個,其中三個男娃兒,三個女娃,原來是分開在兩個隊,一個是三隊,一個是四隊,後來因為兩個隊都反映知青娃兒不好管,大隊就把這些知青集中到了四隊。”
關興就問這些知青的來源,甘支書說:“主要就是縣裏的和沙道觀街上的,他們因為離家都不遠,估計在隊裏打住的時候也不多,隊裏就是保證他們有飯吃、沒有矛盾就行了。”
關興他們一行來到四隊的知青點,就看到在倉庫邊上有幾間土磚牆的茅草屋。甘支書帶著關興和李世前走近草屋門前,一看大門鎖著了。甘支書就到倉庫去找人問,倉庫裏的人迴答說:“好像說他們有的生病請假迴家去了,有的娃兒好久沒有看到了,您最好是去問問隊長,他應該是知情的。”
甘支書聽了就有些心裏沒有底,要倉庫裏做事的人派個人去把隊長找來,他們就在隊裏倉庫裏找了個凳子坐了等著。
等了一會兒,找的人迴來說:“隊長先前是在水田裏看秧苗的水的,聽說有戶人家今兒過生日,就把隊長請家裏去吃酒了。”
甘支書問:“這是哪戶呐,你能不能帶我們去阿?”那個人聽了有些為難,因為過生日不像其他請客的,沒有什麽動靜。
關興就說:“不妨的,那你就把我們帶到隊長家裏去吧。”那個人聽了就在前麵引路,把關興他們往隊長家裏帶。
到了隊長家裏沒有看到大人,隻有一大兩小三個娃兒在家裏。最小的一個在搖窩(就是書上說的‘搖籃’)裏睡覺,一個小的在門檻上玩小蟲兒,還有一個大的是女娃,聽到有人來,就放下了手裏的筆,看著走近家門的幾個人不說話。
關興就走上前去,問:“你叫什麽名字?就你一個人在家裏帶弟妹玩嗎?”
那個女娃大概有了十歲左右,就點點頭仍然沒有說話。甘支書就說:“我是和你爹爹一起的,我們來是找你的爹爹的,你知道他到哪裏去了嗎?”
女娃就小聲說:“不知道,要等我的姆媽迴來就知道了。”
李世前就問:“你的姆媽什麽時候迴來呢?”
“她快要迴來了,她要迴來給我的弟弟喂奶吃的。”女娃說。
關興聽了就隻好自己搬了一把椅子在大門口坐下等,這時他就看到了剛才女娃兒寫字的東西放在凳子上,拿在手上問:“你什麽時候迴家帶弟弟的?你這個筆好像是自己用竹簽削成?”
女娃見關興很關心她的學習,就迴答說:“我的姆媽去年生了弟弟,我就沒去上學了。我喜歡讀書寫字,爹爹不給我買,我就用竹簽削成鋼筆的樣子,蘸上有顏色的水,就在凳子上寫著玩的。”
關興聽了就說:“如果叔叔給你一支筆,你能不能寫幾個字我看看?”
小女娃就瞪大著眼睛看著關興,睜著有些不相信的眼神。關興就順手從口袋裏掏出筆遞給女娃,說:“你不相信嗎?叔叔這支鋼筆就送給你了,希望你能保管好它,繼續到學校去上課,好嗎?”
女娃接過鋼筆,點點頭說:“我爹爹和姆媽不許我去學校,我不能要您的鋼筆。”說著就要把鋼筆還給關興,關興說:“不管你去不去學校,我這支鋼筆都送給你了。”
這時就看到有個中年婦女走過來了,關興心裏想,這應該就是隊長的婆娘、女娃兒的姆媽了。
一個年級也就一個班,大概十個左右,關興從頭至尾看了一遍,估算了一下,全校學生總的算起來也可能就是一百人左右,那就和甘支書說的入學人數有七成左右有些出入。
後來,課間休息的時候,關興他們就找校長單獨談了一下。校長說:“僅看這裏的學生數還是不全的,因為有些生產隊離周邊大隊近,他們那裏新民大隊的娃兒可能就在附近大隊的學校上學了。”
關興就問校長:“你們現在學校有些什麽困難呢?如果是要把那些沒有來上學的或是中途退學的學生動員來上學,你們能不能承受得了?”
“眼下第一個問題就是校舍要維修,下雨的時候每間教室都漏雨,學生老師都沒有辦法在教室裏上課;第二問題就是缺少老師,我們雖然學生隻有這幾個,但是老師更少,隻有五個,其中還有一個老師有病,因為桌椅不統一,又不能在教室裏開複式班;第三個問題就是學生來了去了不穩定,今兒這個小娃兒生病了,過幾天就不來了,明兒那個娃兒家裏又生了弟弟或是妹妹,就要留在家裏搞家務,我們老師也曾利用晚上去到他們家裏家訪過,但是沒有效果,家庭隻說家裏的困難,學生娃兒覺得不上學也免得寫字背書,反正一個村裏不讀書的娃兒有的是,也不缺少玩伴。”
李世前就把這些情況一一記下來,關興就又提出問題說:“有多少學生是因為缺錢而不願意來讀書的?或者有哪些學生是因為家裏不願意給他們出錢而沒有上學的?”
“這種情況不多,因為現在缺錢的家庭我們老師都是很了解的,隻要情況屬實我們就會在每學期把名單寫給大隊,由大隊統一核實減免的。至於不願意出錢的家庭,一般他們都不會說出來,就隻是推說家裏人手少、娃兒多,要留娃兒在家裏做事。”校長說。
關興聽了校長說的這些情況,就說:“你們反映的情況,我們和大隊來一個個研究解決,但是你們也要把學校的教育抓緊些,比如上學、上課的時間要有個規矩,還有就是能夠開的課程也得要開,我們來了這麽長時間,怎麽就沒有聽到學生唱歌呢?”
校長說:“因為沒有會唱歌的老師,所以就沒有開設唱歌課。”校長說完就低著頭不再說話。
關興他們離開學校就要往新民大隊的知青點去,甘支書介紹說:“分到新民大隊的知青一共是六個,其中三個男娃兒,三個女娃,原來是分開在兩個隊,一個是三隊,一個是四隊,後來因為兩個隊都反映知青娃兒不好管,大隊就把這些知青集中到了四隊。”
關興就問這些知青的來源,甘支書說:“主要就是縣裏的和沙道觀街上的,他們因為離家都不遠,估計在隊裏打住的時候也不多,隊裏就是保證他們有飯吃、沒有矛盾就行了。”
關興他們一行來到四隊的知青點,就看到在倉庫邊上有幾間土磚牆的茅草屋。甘支書帶著關興和李世前走近草屋門前,一看大門鎖著了。甘支書就到倉庫去找人問,倉庫裏的人迴答說:“好像說他們有的生病請假迴家去了,有的娃兒好久沒有看到了,您最好是去問問隊長,他應該是知情的。”
甘支書聽了就有些心裏沒有底,要倉庫裏做事的人派個人去把隊長找來,他們就在隊裏倉庫裏找了個凳子坐了等著。
等了一會兒,找的人迴來說:“隊長先前是在水田裏看秧苗的水的,聽說有戶人家今兒過生日,就把隊長請家裏去吃酒了。”
甘支書問:“這是哪戶呐,你能不能帶我們去阿?”那個人聽了有些為難,因為過生日不像其他請客的,沒有什麽動靜。
關興就說:“不妨的,那你就把我們帶到隊長家裏去吧。”那個人聽了就在前麵引路,把關興他們往隊長家裏帶。
到了隊長家裏沒有看到大人,隻有一大兩小三個娃兒在家裏。最小的一個在搖窩(就是書上說的‘搖籃’)裏睡覺,一個小的在門檻上玩小蟲兒,還有一個大的是女娃,聽到有人來,就放下了手裏的筆,看著走近家門的幾個人不說話。
關興就走上前去,問:“你叫什麽名字?就你一個人在家裏帶弟妹玩嗎?”
那個女娃大概有了十歲左右,就點點頭仍然沒有說話。甘支書就說:“我是和你爹爹一起的,我們來是找你的爹爹的,你知道他到哪裏去了嗎?”
女娃就小聲說:“不知道,要等我的姆媽迴來就知道了。”
李世前就問:“你的姆媽什麽時候迴來呢?”
“她快要迴來了,她要迴來給我的弟弟喂奶吃的。”女娃說。
關興聽了就隻好自己搬了一把椅子在大門口坐下等,這時他就看到了剛才女娃兒寫字的東西放在凳子上,拿在手上問:“你什麽時候迴家帶弟弟的?你這個筆好像是自己用竹簽削成?”
女娃見關興很關心她的學習,就迴答說:“我的姆媽去年生了弟弟,我就沒去上學了。我喜歡讀書寫字,爹爹不給我買,我就用竹簽削成鋼筆的樣子,蘸上有顏色的水,就在凳子上寫著玩的。”
關興聽了就說:“如果叔叔給你一支筆,你能不能寫幾個字我看看?”
小女娃就瞪大著眼睛看著關興,睜著有些不相信的眼神。關興就順手從口袋裏掏出筆遞給女娃,說:“你不相信嗎?叔叔這支鋼筆就送給你了,希望你能保管好它,繼續到學校去上課,好嗎?”
女娃接過鋼筆,點點頭說:“我爹爹和姆媽不許我去學校,我不能要您的鋼筆。”說著就要把鋼筆還給關興,關興說:“不管你去不去學校,我這支鋼筆都送給你了。”
這時就看到有個中年婦女走過來了,關興心裏想,這應該就是隊長的婆娘、女娃兒的姆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