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關興和大隊會計預先籌劃得好,第二天給各生產隊劃分湖田就很順利。關興叫把朱家鋪的手扶拖拉機停在永久大隊部的院子裏,而且當時就與李支書聯係說好了,請他們大隊部的食堂給幫忙做一餐飯。
劃分完湖田就到了吃飯的時候,關興帶著隊長們來到永久大隊的大隊部。隻見大隊部食堂早就把飯菜做好了,關興就叫食堂的師傅把飯菜端上來了,對大家說:“我們先吃飯,吃了飯後我們還要商量一下開墾湖田的辦法。”
關興的話就引起了隊長們的興趣,一邊吃飯大家一邊議論著,因為大家對於農田生產還是很有一套的,所以一想到剛分的湖田既很興奮,又有一些小顧慮。
有人說:“這麽遠來種這幾畝田,不知道年成怎麽樣?如果是年成過得去還差不多,如果年成拐(荊州方言,意思是很不正常,很壞)的話,就有可能顆粒無收呐。”
那就有人接話說:“年成拐怎麽辦?上麵是不是給我們免除一些公糧呢?”
“你這就是癡人說夢了,本來上麵要我們圍湖造田,目的就是要多產糧食,怎麽會讓你少交呢!”有人在旁邊肯定地說。
關興到沒有想到種田會顆粒無收的情況,隻是一個勁的往好處想: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用了力就會有收成。哪想到這一層,用力費種最後卻可能是空喜一場呐。
他就隻是聽,不搭隊長們的話,悶聲地把這件事記在心上。
接著有人又說:“你們講的這些倒是提醒了我,我要問你們一句:是不是上麵規定要我們必須插中稻秧呢?”
“插不插中稻秧有什麽講究嗎?如果能插中稻秧,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不是的,你想現在都要下晚稻秧的種子了,中稻秧苗已經長在田裏了,如果我們的中稻秧苗插完了,你說那該怎麽辦?”
聽了這話,大家誰也沒有做聲,因為這種情況確實存在,到時候你缺我缺中稻秧苗,那找誰去弄中稻秧苗呢?
過了一會兒,就有人小聲說:“你們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先不種這樣的作物,上麵會不會批評呐?”
大隊會計就搭話說:“好像每次開會沒有提到必須要種水稻呐。”
聽了大隊會計的話,人們又好像鬆了一口氣。有人說:“那就要看這段時間的天氣了,如果是天氣適合於種水稻,那還是種水稻劃算。”
有人就說:“如果要說穩妥的話,還是隻有分幾批種,先插一些中稻秧,再搞一些耐旱的作物,還要在低窪的地塊種一些高杆的作物。”
大家一聽,這話就已經說得很好了,都默默地記在心裏。要不然,真真是不看天氣,老遠的跑了一年到這裏來種湖田,到頭來得不賞收的話,那不就是勞民傷財了嗎?
一餐隨便的飯吃了一個多小時,其實大家就是在開諸葛亮會了,真是老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就是這一餐飯上的討論,抵得上大隊召開的專門會議了。
關興看隊長們都吃完了,就和大隊會計商量說:“您還有什麽要說的,如果需要強調的話,就在這裏說了,我們就再到圩堤上去看看。”
大隊會計就說:“大家安靜下來,我就是強調一下,剛才大家說的都是我們必須要擔心的事情,我們在座的人都聽到了。我們迴去以後,還要召開各隊的隊委會,要做到群策群力,力爭把沙牛湖開墾湖田的任務完成好。再就是無論什麽樣的天氣,無論怎樣的收成,我們各生產隊一定要保證:在芒種前必須要把湖田種下去,這是一個定死了的期限。如果到了那一天,公社、區裏的領導下來檢查驗收的話,哪個生產隊沒有完成任務,挨批鬥就該你自己負責了,誰也說不了這個情的。”
大家聽了都說:“種是要種下去的,就看種什麽了,到時候上麵追究種下的作物不同,那就得大隊給我們擔擔子了。”
關興就很圓方地說:“隻要我們做了事,我想上麵的領導他也是人,也有個同情心的,不會有理無理三扁擔吧。”
關興見在座的人都沒有什麽要說的了,就提議一起到圩堤上去看看。大家來到圩堤上,再也沒有去年冬季上民工的情境了。有的隊搭建的茅草棚子早已經屍首無存了,有的還有幾根沒倒的柱子在,但是也沒有什麽作用了。
見到這個情景,大隊會計就說:“這個搭建茅草棚子可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事呐,如果社員來了沒有落腳的地方,你說怎麽辦?如果派來搞農田管理的人,不能安心地住下來,三天兩頭往家裏跑,那個損失就誰也估算不到呐。”
關興就掏出本子來把剛才講的幾個問題,都一一的記下來,他要迴去把這些說給長鎖書記聽。因為這些事情每一點都很重要,這也是各級領導關心的重點不同的地方。
縣裏就是關心學習大寨、圍湖造田能不能見成效;區裏呢,當然就是關心縣裏安排的任務能不能落實了;而到了公社,就是看各大隊是不是真心在圍湖開墾了,如果表麵上在做,其實不當迴事的話,那公社就不好向上麵交差的;大隊就不同了,它是要決定開墾種田的實施方案的,如果不想好,可能生產隊就會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大隊部了。
當然最難的還是生產隊了,田不種下去不行,種下去了不管好也不行,要想種好管好,那就得要調動社員群眾的積極性,所以無論到哪裏,一句話:衣食住行一樣都不能少,因此老百姓經常掛在口頭的話就是:日愁三餐,夜愁一宿。
關興就急忙提醒說:“大家想想,究竟是先把荒湖開墾出來,種上莊稼,再搭建棚子,還是邊種田邊搭建茅草棚子呢?”
有的人就說:“這就要看我們在這裏種湖田的時間長短了,如果時間長的話,當然還是搭建永固性棚子好,如果是今年種了明年就收迴的話,那就不需要費很大力氣了。”
最後,大隊會計說:“我們還是要做長遠打算,不能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想法哦。”
最後,關興說:“我迴去會向長鎖書記建議的,十天以後,我們大隊要來人看看落實的行動。”
劃分完湖田就到了吃飯的時候,關興帶著隊長們來到永久大隊的大隊部。隻見大隊部食堂早就把飯菜做好了,關興就叫食堂的師傅把飯菜端上來了,對大家說:“我們先吃飯,吃了飯後我們還要商量一下開墾湖田的辦法。”
關興的話就引起了隊長們的興趣,一邊吃飯大家一邊議論著,因為大家對於農田生產還是很有一套的,所以一想到剛分的湖田既很興奮,又有一些小顧慮。
有人說:“這麽遠來種這幾畝田,不知道年成怎麽樣?如果是年成過得去還差不多,如果年成拐(荊州方言,意思是很不正常,很壞)的話,就有可能顆粒無收呐。”
那就有人接話說:“年成拐怎麽辦?上麵是不是給我們免除一些公糧呢?”
“你這就是癡人說夢了,本來上麵要我們圍湖造田,目的就是要多產糧食,怎麽會讓你少交呢!”有人在旁邊肯定地說。
關興到沒有想到種田會顆粒無收的情況,隻是一個勁的往好處想: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用了力就會有收成。哪想到這一層,用力費種最後卻可能是空喜一場呐。
他就隻是聽,不搭隊長們的話,悶聲地把這件事記在心上。
接著有人又說:“你們講的這些倒是提醒了我,我要問你們一句:是不是上麵規定要我們必須插中稻秧呢?”
“插不插中稻秧有什麽講究嗎?如果能插中稻秧,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
“不是的,你想現在都要下晚稻秧的種子了,中稻秧苗已經長在田裏了,如果我們的中稻秧苗插完了,你說那該怎麽辦?”
聽了這話,大家誰也沒有做聲,因為這種情況確實存在,到時候你缺我缺中稻秧苗,那找誰去弄中稻秧苗呢?
過了一會兒,就有人小聲說:“你們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先不種這樣的作物,上麵會不會批評呐?”
大隊會計就搭話說:“好像每次開會沒有提到必須要種水稻呐。”
聽了大隊會計的話,人們又好像鬆了一口氣。有人說:“那就要看這段時間的天氣了,如果是天氣適合於種水稻,那還是種水稻劃算。”
有人就說:“如果要說穩妥的話,還是隻有分幾批種,先插一些中稻秧,再搞一些耐旱的作物,還要在低窪的地塊種一些高杆的作物。”
大家一聽,這話就已經說得很好了,都默默地記在心裏。要不然,真真是不看天氣,老遠的跑了一年到這裏來種湖田,到頭來得不賞收的話,那不就是勞民傷財了嗎?
一餐隨便的飯吃了一個多小時,其實大家就是在開諸葛亮會了,真是老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就是這一餐飯上的討論,抵得上大隊召開的專門會議了。
關興看隊長們都吃完了,就和大隊會計商量說:“您還有什麽要說的,如果需要強調的話,就在這裏說了,我們就再到圩堤上去看看。”
大隊會計就說:“大家安靜下來,我就是強調一下,剛才大家說的都是我們必須要擔心的事情,我們在座的人都聽到了。我們迴去以後,還要召開各隊的隊委會,要做到群策群力,力爭把沙牛湖開墾湖田的任務完成好。再就是無論什麽樣的天氣,無論怎樣的收成,我們各生產隊一定要保證:在芒種前必須要把湖田種下去,這是一個定死了的期限。如果到了那一天,公社、區裏的領導下來檢查驗收的話,哪個生產隊沒有完成任務,挨批鬥就該你自己負責了,誰也說不了這個情的。”
大家聽了都說:“種是要種下去的,就看種什麽了,到時候上麵追究種下的作物不同,那就得大隊給我們擔擔子了。”
關興就很圓方地說:“隻要我們做了事,我想上麵的領導他也是人,也有個同情心的,不會有理無理三扁擔吧。”
關興見在座的人都沒有什麽要說的了,就提議一起到圩堤上去看看。大家來到圩堤上,再也沒有去年冬季上民工的情境了。有的隊搭建的茅草棚子早已經屍首無存了,有的還有幾根沒倒的柱子在,但是也沒有什麽作用了。
見到這個情景,大隊會計就說:“這個搭建茅草棚子可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事呐,如果社員來了沒有落腳的地方,你說怎麽辦?如果派來搞農田管理的人,不能安心地住下來,三天兩頭往家裏跑,那個損失就誰也估算不到呐。”
關興就掏出本子來把剛才講的幾個問題,都一一的記下來,他要迴去把這些說給長鎖書記聽。因為這些事情每一點都很重要,這也是各級領導關心的重點不同的地方。
縣裏就是關心學習大寨、圍湖造田能不能見成效;區裏呢,當然就是關心縣裏安排的任務能不能落實了;而到了公社,就是看各大隊是不是真心在圍湖開墾了,如果表麵上在做,其實不當迴事的話,那公社就不好向上麵交差的;大隊就不同了,它是要決定開墾種田的實施方案的,如果不想好,可能生產隊就會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大隊部了。
當然最難的還是生產隊了,田不種下去不行,種下去了不管好也不行,要想種好管好,那就得要調動社員群眾的積極性,所以無論到哪裏,一句話:衣食住行一樣都不能少,因此老百姓經常掛在口頭的話就是:日愁三餐,夜愁一宿。
關興就急忙提醒說:“大家想想,究竟是先把荒湖開墾出來,種上莊稼,再搭建棚子,還是邊種田邊搭建茅草棚子呢?”
有的人就說:“這就要看我們在這裏種湖田的時間長短了,如果時間長的話,當然還是搭建永固性棚子好,如果是今年種了明年就收迴的話,那就不需要費很大力氣了。”
最後,大隊會計說:“我們還是要做長遠打算,不能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想法哦。”
最後,關興說:“我迴去會向長鎖書記建議的,十天以後,我們大隊要來人看看落實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