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迎隊長就對王隊長說:“我們到縣裏農機修造廠去過,他們幫我們大致測算了一下,認為要辦軋花廠,必須得要有三百多平方米的磚瓦廠房,所以我現在留下來,就是想和你商量用禾稈換磚瓦的事。”
王隊長說:“軋花廠為什麽就必須要建磚瓦房呢?而且要建那麽大的廠房,我們這裏的瓦工師傅不見得能接手這個活路呐。”
文迎隊長說:“我們是要買最先進的鋸齒棉軋花機,所以首先就必須要防火,如果是茅草房那就會出事的。再就是鋸齒棉軋花機占的地方大,我們到縣棉花公司的鋸齒棉軋花廠去看過,他們把要軋的棉花進口放在樓上,所以建廠房的時候,還得要按照他們的廠房來設計建造。”
“那按照你這樣說的話,這得需要多少磚瓦啊?”王隊長問。
“不管需要多少磚瓦,反正你們現在也沒有哪個急著找你們訂製磚瓦,你們就先給我們大量地燒製吧,估計你們一個月也燒不了多少出來吧,我們在農曆端陽過後就開始動手建廠房。”文迎隊長肯定地說。
“那好吧,那我就趁這段時間天氣好,催促窯廠孟師傅加班加點製作磚瓦土胚子,免得大窯點火後等磚瓦胚子。”王隊長答應說。
“到時候磚瓦燒出來,你給我捎個信,我就安排手扶拖拉機,拉一車禾稈來,就帶一車磚瓦迴去,你說這樣行吧?至於除了禾稈以外的加工費,你們按照數量給我們記賬,到時候我派財經隊長德仁來和你算。”文迎隊長說。
王隊長說:“那就這樣說定了,你還要不要和我一起到窯廠去再看看?”
文迎隊長說:“那就不必了,剛才已經看過了。我迴去還有很多事,我們還有一個項目就是豆製品加工,我們還得去買磨豆漿的機器呐。”
文迎隊長說完,就離開了9隊迴朱家鋪去了。
迴到朱家鋪,財經隊長德仁就向文迎隊長匯報說:“我先去了供銷社,他們說我們這幾年的統購統銷任務完成得好,就要給我們獎勵一輛永久牌自行車的車票,拿上錢就可以到供銷社去提自行車。後來我又到了信用社,向信用社主任說了我們朱家鋪辦鋸齒軋花廠的事,想向他們申請貸一些款。信用社的主任說,這個還得要我們寫一個書麵申請,拿到大隊簽意見,由大隊說明申請的事項是真實的,而且還要由大隊擔保,還款不會有問題才行。而且他最後說,他的權限隻能貸款3000元。”
文迎隊長就說:“3000元連買台柴油機都不夠,那怎麽行呢?”他想了想,又說,“是不是他對一個項目隻有3000元的權限呢?那我們不是有兩個項目嗎?再不然,你再跑一趟信用社,把我們的兩個項目說一下,看他怎麽說。”
財經隊長德仁就說:“那好吧,你說我們把供銷社給我們獎勵的自行車票給他行不行?反正我們生產隊也沒有哪個需要自行車,我們隊裏也不能買自行車。”
文迎隊長說:“這倒是個好主意,你去試試看吧,先不要說我們有一張自行車的獎勵票,最少要他給我們貸款8000元才行。”財經隊長德仁答應著就往梅廠鎮去了。
關興迴到家裏就想到,既然大隊長說要各隊的隊長後天去沙牛湖分湖田,那麽大隊就得要提前去把湖田分出來啊。想到這裏,關興就在家裏坐不住了,還沒有吃飯就往大隊部去。
關興來到大隊部,正好長鎖書記還在這裏。關興就把自己的想法說給長鎖書記聽了,長鎖書記說:“那按照你的意思就是現在就要派人去,把湖田分到各生產隊是吧?”
關興說:“是的,因為當時區裏隻是給我們每個大隊打了一個界樁,究竟實際有多少畝,我們也不清楚。我們必須要提前去,丈量出分給我們大隊的湖田是多少,大隊再才能製定出一個各隊分田的具體方案。”
長鎖書記聽了就說:“那就讓大隊會計帶上一個幫忙的人,和你一起去吧,明天早上去,應該一天能完成吧?”
關興迴答說:“可以,就是要帶好丈量的工具,再就是還要把標誌樁預先製作好,裝上一袋子石灰,這樣標誌樁才不怕被風雨給毀了。”
長鎖書記說:“你想得很細致,就按照你說的辦法,我馬上把大隊會計找來,你和他一起商量行事。”
關興想了想說:“既然要帶這些東西去,我建議是不是要朱家鋪的手扶拖拉機送我們去,這樣來迴也快些,就可以在那裏待的時間長些。”
長鎖書記聽了,都一一答應了,說:“你還沒有吃飯吧,現在都要吃晚飯了,你迴家吃了晚飯再來吧。”
到了晚上,關興再來到大隊部的時候,長鎖書記和大隊會計在等他。
顯然長鎖書記已經把關興先前說的事情,講給了大隊會計聽了。關興一坐下,大隊會計就說:“關興,你說我們要準備多少個標誌樁?”
關興說:“上次區裏給我們分湖田的時候,是帶著我們把湖田量好後,在四個角上打上樁號的,如果我們按照這個辦法的話,那就得要四十幾個標誌樁吧。還得要在樁號上寫上號子,比如一隊就是1號,二隊就是2號。您說是不是?”
大隊會計聽了就說:“那就這樣吧,我負責去找人製作標誌樁,我迴家就去找文迎隊長,要他安排手扶拖拉機,明天早上到大隊部來裝標誌樁和丈量田畝的工具。”
關興答應著就要迴去,長鎖書記忽然想到什麽,就對關興說:“上次你們去了迴來說,沙牛湖圩堤上茅草棚子不是不能用了嗎?那你們這次去,還有以後怎麽辦?”
關興說:“永久大隊那邊我已經很熟悉了,我們現在去的話,就到他們大隊部去過一天就行,以後的事情,我們明天去了,就在沙牛湖開個簡短的會,讓各隊的隊長商量一個法子吧。”
長鎖書記和大隊會計都同意關興的想法,然後幾個人才各自分開辦事去了。
王隊長說:“軋花廠為什麽就必須要建磚瓦房呢?而且要建那麽大的廠房,我們這裏的瓦工師傅不見得能接手這個活路呐。”
文迎隊長說:“我們是要買最先進的鋸齒棉軋花機,所以首先就必須要防火,如果是茅草房那就會出事的。再就是鋸齒棉軋花機占的地方大,我們到縣棉花公司的鋸齒棉軋花廠去看過,他們把要軋的棉花進口放在樓上,所以建廠房的時候,還得要按照他們的廠房來設計建造。”
“那按照你這樣說的話,這得需要多少磚瓦啊?”王隊長問。
“不管需要多少磚瓦,反正你們現在也沒有哪個急著找你們訂製磚瓦,你們就先給我們大量地燒製吧,估計你們一個月也燒不了多少出來吧,我們在農曆端陽過後就開始動手建廠房。”文迎隊長肯定地說。
“那好吧,那我就趁這段時間天氣好,催促窯廠孟師傅加班加點製作磚瓦土胚子,免得大窯點火後等磚瓦胚子。”王隊長答應說。
“到時候磚瓦燒出來,你給我捎個信,我就安排手扶拖拉機,拉一車禾稈來,就帶一車磚瓦迴去,你說這樣行吧?至於除了禾稈以外的加工費,你們按照數量給我們記賬,到時候我派財經隊長德仁來和你算。”文迎隊長說。
王隊長說:“那就這樣說定了,你還要不要和我一起到窯廠去再看看?”
文迎隊長說:“那就不必了,剛才已經看過了。我迴去還有很多事,我們還有一個項目就是豆製品加工,我們還得去買磨豆漿的機器呐。”
文迎隊長說完,就離開了9隊迴朱家鋪去了。
迴到朱家鋪,財經隊長德仁就向文迎隊長匯報說:“我先去了供銷社,他們說我們這幾年的統購統銷任務完成得好,就要給我們獎勵一輛永久牌自行車的車票,拿上錢就可以到供銷社去提自行車。後來我又到了信用社,向信用社主任說了我們朱家鋪辦鋸齒軋花廠的事,想向他們申請貸一些款。信用社的主任說,這個還得要我們寫一個書麵申請,拿到大隊簽意見,由大隊說明申請的事項是真實的,而且還要由大隊擔保,還款不會有問題才行。而且他最後說,他的權限隻能貸款3000元。”
文迎隊長就說:“3000元連買台柴油機都不夠,那怎麽行呢?”他想了想,又說,“是不是他對一個項目隻有3000元的權限呢?那我們不是有兩個項目嗎?再不然,你再跑一趟信用社,把我們的兩個項目說一下,看他怎麽說。”
財經隊長德仁就說:“那好吧,你說我們把供銷社給我們獎勵的自行車票給他行不行?反正我們生產隊也沒有哪個需要自行車,我們隊裏也不能買自行車。”
文迎隊長說:“這倒是個好主意,你去試試看吧,先不要說我們有一張自行車的獎勵票,最少要他給我們貸款8000元才行。”財經隊長德仁答應著就往梅廠鎮去了。
關興迴到家裏就想到,既然大隊長說要各隊的隊長後天去沙牛湖分湖田,那麽大隊就得要提前去把湖田分出來啊。想到這裏,關興就在家裏坐不住了,還沒有吃飯就往大隊部去。
關興來到大隊部,正好長鎖書記還在這裏。關興就把自己的想法說給長鎖書記聽了,長鎖書記說:“那按照你的意思就是現在就要派人去,把湖田分到各生產隊是吧?”
關興說:“是的,因為當時區裏隻是給我們每個大隊打了一個界樁,究竟實際有多少畝,我們也不清楚。我們必須要提前去,丈量出分給我們大隊的湖田是多少,大隊再才能製定出一個各隊分田的具體方案。”
長鎖書記聽了就說:“那就讓大隊會計帶上一個幫忙的人,和你一起去吧,明天早上去,應該一天能完成吧?”
關興迴答說:“可以,就是要帶好丈量的工具,再就是還要把標誌樁預先製作好,裝上一袋子石灰,這樣標誌樁才不怕被風雨給毀了。”
長鎖書記說:“你想得很細致,就按照你說的辦法,我馬上把大隊會計找來,你和他一起商量行事。”
關興想了想說:“既然要帶這些東西去,我建議是不是要朱家鋪的手扶拖拉機送我們去,這樣來迴也快些,就可以在那裏待的時間長些。”
長鎖書記聽了,都一一答應了,說:“你還沒有吃飯吧,現在都要吃晚飯了,你迴家吃了晚飯再來吧。”
到了晚上,關興再來到大隊部的時候,長鎖書記和大隊會計在等他。
顯然長鎖書記已經把關興先前說的事情,講給了大隊會計聽了。關興一坐下,大隊會計就說:“關興,你說我們要準備多少個標誌樁?”
關興說:“上次區裏給我們分湖田的時候,是帶著我們把湖田量好後,在四個角上打上樁號的,如果我們按照這個辦法的話,那就得要四十幾個標誌樁吧。還得要在樁號上寫上號子,比如一隊就是1號,二隊就是2號。您說是不是?”
大隊會計聽了就說:“那就這樣吧,我負責去找人製作標誌樁,我迴家就去找文迎隊長,要他安排手扶拖拉機,明天早上到大隊部來裝標誌樁和丈量田畝的工具。”
關興答應著就要迴去,長鎖書記忽然想到什麽,就對關興說:“上次你們去了迴來說,沙牛湖圩堤上茅草棚子不是不能用了嗎?那你們這次去,還有以後怎麽辦?”
關興說:“永久大隊那邊我已經很熟悉了,我們現在去的話,就到他們大隊部去過一天就行,以後的事情,我們明天去了,就在沙牛湖開個簡短的會,讓各隊的隊長商量一個法子吧。”
長鎖書記和大隊會計都同意關興的想法,然後幾個人才各自分開辦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