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就有些不理解,但是他隻是在心裏想著,沒有說出來,因為他畢竟是讀過中學的學生,而且現在又要擔任大隊團支部書記了,不能讓關和認為自己落後了。


    關興就說:“我看過了報紙上的介紹,城市裏的企事業單位,都由軍管會管理,還真沒有想到,在農村沒有駐軍的情況下,就可以由社員代表來管理,這真個創舉呐。”


    關和說:“我們開始還有正規的課表,後來因為秋收農忙了,就整天整天地出去幫生產隊收稻穀,撿棉花,有的學生家裏也缺人手,就自然不來了。像我們這樣能堅持天天上學的人,已經不多了。還有那些上麵要求複課的學生,因為比我們年紀大兩三歲,和我們在一起上課,還是學習以前的內容,他們就覺得沒有意思,都紛紛迴家不再來了。”


    “那你們現在用的課本是不是像我們以前的書呢?”關興問。


    “不是的,聽他們複課的學生講,把以前大量刪減了。語文就叫‘語文基礎知識’,其他的都帶一個基礎知識吧。再就是以前物理、化學、生物,就叫做‘工業基礎知識’、‘農業基礎知識’。巧玲的哥哥朱長學朱老師,就是給我們帶‘農業基礎知識’課的。”關和迴答說。


    關興說:“這樣的課本可能主要是為了學生以後怎樣為社會服務,既然有課本有老師,就比在家裏幫著收稻穀、撿棉花強。那些像我這樣大的複課的學生,因為年紀與你們相差大,在一起學習已經學過的課程內容,當然就沒有什麽意思了,你叫我去複課我也不會去的。”


    翠英說:“關和,你哥哥說得對,有課本有老師有同學,在學校就比家裏強。你不要聽巧玲的,你要堅持天天上學。就是天天去給別的生產隊收稻穀、撿棉花,也是去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嘛,又不是迴到我們朱家鋪來收稻穀撿棉花!”


    關和沒有再說什麽,隻是在心裏覺得有些失望,沒有像他哥哥關興他們那會兒上中學的樣子了。他是跟著哥哥去過縣城中學看過的,那是多麽大呀!好大的操場,好多排教室,好幾處學生宿舍,而且食堂和醫務室都是齊全的。


    哪像我們現在這樣:四麵八方的學生娃兒背著個書包,社員上工的時候才出去上學,還要走七八裏地,據說有的離學校遠的,都要走十多裏地。去了以後,有的學生就直接伏在課桌上睡覺了。根本就沒有心思上課呐,老師也根本不敢管,隻是走到課桌邊輕輕提醒:別睡著涼了。


    但是他關和是絕不會像巧玲說的那樣,他是要堅持讀書的,隻要學校不解散,有老師有課本有同學,他就要去!


    關興和關和倆就是帶著不同的心情睡下的,夜裏關和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好像被縣城中學選拔去上學了,再也不需要每天背著書包跑七八裏地了。當他正要迴家報告姆媽和哥哥時,忽然發現老師和同學都沒有動,旁邊的一個男同學用力在他的腰間捅了一下,關和才醒過了,原來是一個夢。他聽了聽姆媽和哥哥都睡得很好,就說明剛才自己做夢的事他們是不知道的,這樣才又安穩地睡了。


    朱家鋪上公社中學的就是關和和巧玲,早晨關和去約巧玲上學,巧玲說:“我不準備上學了,你去了學校,如果老師問起來,你就幫我說說吧。”


    “我幫你說什麽呢?你的哥哥朱老師不是在學校上課嗎?你叫他幫你請個假不就好了嗎?”關和說。


    “我不求他給我請假,他怕學校領導找他的麻煩。”巧玲說。


    既然巧玲是決心不去學校了,關和隻好一個人不快不慢地往前走,再往前走要經過幾個生產隊才能遇到同學了。最讓關和想不通的是:以前同時和他在小學讀書的學生,成績也好,又喜愛讀書,可是就是因為沒有被推薦,就一直在家裏幫著做家務。每次關和走到他家門前的時候,他都還要出來和關和打個招唿。關和有時候放學迴家,肚子餓了,人也疲乏無力了,就在他的家門前坐會兒。關和從他的眼神裏看到了他想讀書的渴望,但是現在像巧玲她們有機會上學,卻不願意去。真是讓人想不通!


    關和到學校一般在9:30左右,學校就敲過一遍很長的鈴聲,那鈴是銅鈴,聲音傳得很遠,能讓走在路上學生聽見,意思是催促他們快走幾步,學校馬上就要上課了。


    真正上課的時候,就快到10點鍾了。那些在家裏大早起來幫著家裏父母料理了家務,有的是自己做早飯,弄完了再跑10裏左右的路,來到教室已經是很疲憊了,所以一進教室,就直接伏在課桌上睡覺了。上午三節課,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輪換睡覺。等到三節課上完,也就到了12點鍾過了,這時老師要吃飯,就放他們大休息,一般是接近兩個小時吧。


    這個時候,學生們因為在教室內已經休息過了,他們的精神狀態可以說是全天中最好的時候。大家就把各自裝在書包裏的小食物拿出來,首先是與自己接近的同學分享,再才是分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