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英走後,長鎖就把朱家鋪今年水稻種植的情況,詳細向陳光明同誌和李技術員作了匯報。


    長鎖說:“我們今年按照公社的要求,把早稻和晚稻種植的麵積增加了,減少了中稻的種植田畝。因為早晚稻雖然季節性很強,但是接早快,能解決少數社員家裏的糧荒,再就是兩季稻穀的產量加起來比中稻產量高,中稻生長期長,消耗田地的肥力多。”


    陳光明同誌說:“看來你長鎖是個會打算的人啊,你這個賬算得好,我們社員不愁出力氣,就怕餓肚子,是不是?”


    李技術員接著話頭說:“那你們按照分配的早稻種子不夠啊,怎麽解決的呢?”


    “這個我就不好說了,有的生產隊可能很多低窪水田不適合種矮稈水稻,我們就用中稻種子與他們對換來的。”長鎖說。


    陳光明同誌聽了好像有些想法,但是沒有說出來。就問長鎖:“你們隊裏的早稻插秧還有多少天能插完?”


    長鎖迴答說:“今年實行合理密植,比往年插秧的速度要慢一些。估計還得要七八天吧。”


    陳光明同誌就對李技術員合計說:“那你迴去後,趕快向農技站匯報,要站長打個報告,申請公社組織召開一個觀看朱家鋪水稻合理密植的現場會,好嗎?”


    李技術員聽了就和長鎖商量說:“剛才陳主任的指示你都聽到了,你想想我們把現場會安排在哪一天比較好?”


    長鎖起先就想把現場會推辭掉,但是一想是公社陳光明同誌在這裏要求的,就說:“這幾天天氣好,那就越早越好吧。”


    李技術員說:“那就定在後天吧,今天我迴去向站長匯報,向公社送報告,明天公社就可以用廣播發通知,後天就來你們朱家鋪現場推廣、學習水稻合理密植的技術。”


    陳光明同誌就對長鎖提醒說:“你們生產隊要商量一下,怎樣接待來開會的人,當然不是生活招待,就是準備好茶水。還有就是多準備當天能夠試插的地塊,來的人還要求他們下到水田裏去試插。”


    長鎖就點頭說:“這個我們夜晚就開個生產隊的隊委會,把那天的接待工作商量好。”


    說到這裏,陳光明同誌感到很滿意,想了想又交代李技術員說:“你迴去後,還要提醒農技站的領導,要多帶一些宣傳、推廣水稻合理密植的小冊子,或者是《荊州植保》的小報,讓參加開會的人有看的,有學的。”


    李技術員便把剛才陳光明同誌說的幾個方麵,一一記在了手中的小本子上了。


    這時也就到了吃晚飯的時候了,翠英已經做好了晚飯,叫關和來倉庫請陳光明同誌他們去吃飯。陳光明同誌看到關和進了會議室沒說話,就對關和說:“這不是我們朱家鋪的朱關和同學嗎?怎麽進來了不說話呀?”說完笑著用手拉了一下關和。


    關和的臉早就紅了,小聲說:“陳同誌,我的姆媽叫我請您去我們家裏吃飯。”


    陳光明同誌開玩笑地說:“你看我們這裏有幾個人,你請我一個人去是不是不合適啊?”


    關和馬上說:“我的姆媽煮了很多飯,要你們都去的。”


    李技術員說:“我就不去了,我還得迴農技站匯報呐。”


    長鎖就代表翠英家裏挽留說:“您這說的有些見外了,哪裏就差吃這餐飯的時間呢?我們一起去吧,你們是為了公社的事情來的,我們朱家鋪請都請不來的,我們隊裏有規定,凡是上麵來人吃了派飯,隊裏都會給做飯的農戶家裏補助菜金和糧食的。”


    陳光明同誌也說:“現在到了吃飯的時間,我們就一起到翠英家裏去吃飯吧,我也還想再吃吃翠英做的飯菜呐。不過我們吃了飯,還是要按照規定交飯錢的。”


    正說著,文迎也走進了倉庫會議室的門。一看陳光明同誌和李技術員在座,就高興地打招唿:“陳光明同誌,您好。怎麽您今年沒來我們生產隊作指導了?我們都很想您哎!”


    陳光明同誌說:“我這不是來了嗎?你和長鎖領導社員促生產搞得好,我和李技術員都是來向你們學習的。”


    長鎖就把今天陳光明同誌和李技術員來朱家鋪的意思,簡單地向文迎說了一下。文迎就說:“我們這個插秧的事才開始呐,可能還有些小問題,不值得全公社的人來看啊。”


    陳光明同誌鼓勵說:“是的,你們也才試驗,肯定來的人多了,就會各自有各自的看法。但是,我們的意圖就是要推廣合理密植,現場讓大家觀看怎樣做到合理密植,怎樣插秧,是吧。”想了想接著說,“那天參會的人看完以後,我們再把各大隊的幹部留下來,讓他們說說各自的感受和建議,迴去後怎麽推廣,也很好的。”


    李技術員邊聽邊記,長鎖和文迎都不停地點著頭。陳光明同誌說:“行了,天都快黑了,肚子也要喂了,還是趕快去翠英家裏吃飯吧。”


    幾個人從倉庫會議室裏出來,就直接往翠英家裏走去。這時走在朱家鋪社員門前,正趕上各家各戶在生火做飯。門前是小孩在玩樂,老人在幫助做家務,讓陳光明同誌感到了朱家鋪村的和樂情景。心裏不免想到了這幾年上上下下的鬧騰,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到翠英家裏吃飯,陳光明同誌好像迴到了自己的家裏一樣,雖然他沒有在這裏住多長時間,但是總能讓人感到溫暖的氣氛,因為在他下放勞動的時候,朱家鋪的社員、翠英一家,誰都沒有把他當做外人看,他真是從內心又一次被感動了。


    關興早就在大門口迎著他們,因為堂屋的地方小,翠英就把方桌搬到了大門口。長鎖和文迎安置陳光明同誌和李技術員坐下後,就問翠英:“家裏有沒有酒,陳光明同誌來了,我們要慶祝一下。”


    翠英說:“有啊,還是過年準備的沒有喝呢?”


    一桌人喝酒吃飯,真像是親人久別重逢一樣,一直吃喝到天黑下來才結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