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長鎖送走了陳光明同誌和李技術員,就連夜召開了生產隊隊委會。
在隊委會上,長鎖把今天公社陳光明同誌和李技術員來朱家鋪,了解隊裏插秧的情況向隊委會的幹部說了,並且說:“陳光明同誌和李技術員看了我們隊推廣水稻合理密植的事情,感到很滿意。決定後天在我們隊召集全公社的水稻合理密植現場會,現在我們開隊委會的目的,就是要商量後天怎麽接待來開會的人。”
文迎說:“我就負責把需要試插的田塊安排出來吧。”
劉慧池就接著說:“我就是負責把來開會的人分開,帶到各個試插的田塊吧。”
長鎖說:“文平,你就負責和倉庫打雜的人把茶水準備好。其他人先不安排具體負責什麽事情,隻需要跟著開會的人一起行動就好了。”
翠英說:“恐怕那天需要下田試插的人很多,文迎哥,你要提前安排打出行子來。”文迎點頭答應了。
長鎖又叮囑文平說:“明兒你和倉庫保管員把大會場收整一下,提前找人向各家各戶借一些長條板凳來,作為我們隊裏開現場會的會場。台上要擺上兩張大方桌,開會時,讓主持人和講話的領導坐著說話用。”
財經隊長說:“陳光明同誌說沒說,要我們準備吃中飯的事?”
長鎖說:“當時陳光明同誌特別強調了,不準備飯食,因為人多了怕我們招待不了。假是有什麽新的情況,需要吃東西的話,我想你就臨時到鎮上供銷社去買點幹吃的餅子什麽的。”
財經隊長說:“這樣安排我就放心了,這也是女人縫大腰褲,無事防備有事哦。”
會議雖然沒開多長時間,但是各人都明白了要做的事情。散會後,長鎖就對翠英說:“你要關興明兒出工就到會議室來,幫我把在現場會要介紹的情況寫出來,我晚上看看,心裏有個底數。”
翠英說:“好,我叫關興明兒來,你跟他說吧。”
第二天朱家鋪像女兒出嫁趕嫁妝一樣的,大家都忙活得腳不點地。最忙的要數水田裏的活路,既要比平時多整幾塊能插秧的地塊出來,還要抽出人手提前打好插秧的行子,而且拔秧、挑秧、擺秧這一切都要在天黑之前弄完。
翠英安排插秧的女社員,除了插得快的一組正常插秧以外,其他幾組的女社員就分田塊打行子,以免明兒個來了開會的人,要下田試插沒有秧壟。
到了收工的時候,長鎖和文迎就到各個準備的田塊去看,看到插秧的行子打了幾塊田,就是挑秧、擺秧把子的人手很缺,就商量把耕田組的調幾個人來突擊一下。大家見兩個隊長都來幫忙擺秧把子,就知道事情很緊急了,一直幹到天黑才結束。
現場會那天的早晨,長鎖叫長恆沿門沿戶通知,今兒的早飯要提前一點吃。各家各戶要把自個兒門前打掃幹淨,路上遇到來開會的人要和人家打招唿。總之,對人要熱情,就像對待自己的親戚一樣。
到了上工的時候,長鎖又在倉庫門前守著,利用上工前的一點時間,再一次叮囑所有的社員:等一會公社組織的在我們朱家鋪召開的現場會,就要來人了,我們隊裏每個社員都是接待客人的東家老板,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東道主。人家如果向我們打聽什麽事情,知道的就說,不知道的事情就要他們向隊裏的幹部去問。
社員們都知道這是有關朱家鋪臉麵的事,都紛紛說:“哦火啦,是的,我們醒得的。”
等社員下田去做事的時候,早晨還是滿天霞光的天空,突然太陽就躲起來了。南方春夏之交的天氣就像一個陰陽怪氣的人,一會兒晴得像夏天,曬破人的臉皮;一會兒可能來個陰風冷雨,讓你躲都沒法躲。
長鎖就怕今天的天氣不湊趣,又走到倉庫旁邊、原來的祠堂改作的大會場去看。用眼睛測量了一下,隻要把長條板凳擺好,坐一兩百人是沒有問題的。現在桌子和板凳都擺放好了,長鎖心裏也就放心了。
到了八點多鍾,開會的人就開始來了,一個大隊的人來了,長鎖就站在倉庫門前接待、問候,再就要長恆把他們領到旁邊的大會場去坐,等公社的領導來了再說。
等了一會兒,陳光明同誌和農技站的技術員就來了。陳光明同誌到大會場看了看,感覺各大隊的人都到齊了,根據公社助理員的統計,總共到會人數是208人。
陳光明同誌就簡短地說了一下今天現場會的安排、要求,反複強調:在這個大忙的時候,把大家弄到朱家鋪來開會,就是要讓你們親眼看看水稻合理密植的情形,你們迴去以後,要盡力學習朱家鋪的辦法,多插幾塊合理密植的稻田,爭取明年全公社都能實現合理密植的要求。
接著就把人按照大隊分成幾個小組,一個農技員帶領一個小組,分別到一個田塊去看,還要現場下水去試插。
農技員領著開會的人走在田埂上,有的起先不以為然,覺得插秧就那麽迴事,都是農村人,如果連插秧都要向別人學的話,那就像連吃飯都得重新學了。
可是到了田塊一看,大家就有些震驚了:隻見周邊的水田都耕整得像平鏡似的,凡是整好了的田塊都打上了秧苗行子,這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
跟著農技員來到正在插秧的田塊,隻見朱家鋪的女社員都像大雁排隊一樣,很一致地在插秧。每個開會的人心裏就有些納悶:怎麽這麽齊整呢?是不是專門挑了會插秧的在這裏插給我們看的?
農技員在一邊介紹一邊催促,要求大家邊看邊對比,朱家鋪的插秧與我們自己大隊、生產隊插秧有什麽區別?
最後,就要求凡是來了的人,無論是男還是女的,都要把鞋子脫了,下到水田裏去試插幾把秧,還要互相檢測一下,是不是符合合理密植的要求。
在隊委會上,長鎖把今天公社陳光明同誌和李技術員來朱家鋪,了解隊裏插秧的情況向隊委會的幹部說了,並且說:“陳光明同誌和李技術員看了我們隊推廣水稻合理密植的事情,感到很滿意。決定後天在我們隊召集全公社的水稻合理密植現場會,現在我們開隊委會的目的,就是要商量後天怎麽接待來開會的人。”
文迎說:“我就負責把需要試插的田塊安排出來吧。”
劉慧池就接著說:“我就是負責把來開會的人分開,帶到各個試插的田塊吧。”
長鎖說:“文平,你就負責和倉庫打雜的人把茶水準備好。其他人先不安排具體負責什麽事情,隻需要跟著開會的人一起行動就好了。”
翠英說:“恐怕那天需要下田試插的人很多,文迎哥,你要提前安排打出行子來。”文迎點頭答應了。
長鎖又叮囑文平說:“明兒你和倉庫保管員把大會場收整一下,提前找人向各家各戶借一些長條板凳來,作為我們隊裏開現場會的會場。台上要擺上兩張大方桌,開會時,讓主持人和講話的領導坐著說話用。”
財經隊長說:“陳光明同誌說沒說,要我們準備吃中飯的事?”
長鎖說:“當時陳光明同誌特別強調了,不準備飯食,因為人多了怕我們招待不了。假是有什麽新的情況,需要吃東西的話,我想你就臨時到鎮上供銷社去買點幹吃的餅子什麽的。”
財經隊長說:“這樣安排我就放心了,這也是女人縫大腰褲,無事防備有事哦。”
會議雖然沒開多長時間,但是各人都明白了要做的事情。散會後,長鎖就對翠英說:“你要關興明兒出工就到會議室來,幫我把在現場會要介紹的情況寫出來,我晚上看看,心裏有個底數。”
翠英說:“好,我叫關興明兒來,你跟他說吧。”
第二天朱家鋪像女兒出嫁趕嫁妝一樣的,大家都忙活得腳不點地。最忙的要數水田裏的活路,既要比平時多整幾塊能插秧的地塊出來,還要抽出人手提前打好插秧的行子,而且拔秧、挑秧、擺秧這一切都要在天黑之前弄完。
翠英安排插秧的女社員,除了插得快的一組正常插秧以外,其他幾組的女社員就分田塊打行子,以免明兒個來了開會的人,要下田試插沒有秧壟。
到了收工的時候,長鎖和文迎就到各個準備的田塊去看,看到插秧的行子打了幾塊田,就是挑秧、擺秧把子的人手很缺,就商量把耕田組的調幾個人來突擊一下。大家見兩個隊長都來幫忙擺秧把子,就知道事情很緊急了,一直幹到天黑才結束。
現場會那天的早晨,長鎖叫長恆沿門沿戶通知,今兒的早飯要提前一點吃。各家各戶要把自個兒門前打掃幹淨,路上遇到來開會的人要和人家打招唿。總之,對人要熱情,就像對待自己的親戚一樣。
到了上工的時候,長鎖又在倉庫門前守著,利用上工前的一點時間,再一次叮囑所有的社員:等一會公社組織的在我們朱家鋪召開的現場會,就要來人了,我們隊裏每個社員都是接待客人的東家老板,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東道主。人家如果向我們打聽什麽事情,知道的就說,不知道的事情就要他們向隊裏的幹部去問。
社員們都知道這是有關朱家鋪臉麵的事,都紛紛說:“哦火啦,是的,我們醒得的。”
等社員下田去做事的時候,早晨還是滿天霞光的天空,突然太陽就躲起來了。南方春夏之交的天氣就像一個陰陽怪氣的人,一會兒晴得像夏天,曬破人的臉皮;一會兒可能來個陰風冷雨,讓你躲都沒法躲。
長鎖就怕今天的天氣不湊趣,又走到倉庫旁邊、原來的祠堂改作的大會場去看。用眼睛測量了一下,隻要把長條板凳擺好,坐一兩百人是沒有問題的。現在桌子和板凳都擺放好了,長鎖心裏也就放心了。
到了八點多鍾,開會的人就開始來了,一個大隊的人來了,長鎖就站在倉庫門前接待、問候,再就要長恆把他們領到旁邊的大會場去坐,等公社的領導來了再說。
等了一會兒,陳光明同誌和農技站的技術員就來了。陳光明同誌到大會場看了看,感覺各大隊的人都到齊了,根據公社助理員的統計,總共到會人數是208人。
陳光明同誌就簡短地說了一下今天現場會的安排、要求,反複強調:在這個大忙的時候,把大家弄到朱家鋪來開會,就是要讓你們親眼看看水稻合理密植的情形,你們迴去以後,要盡力學習朱家鋪的辦法,多插幾塊合理密植的稻田,爭取明年全公社都能實現合理密植的要求。
接著就把人按照大隊分成幾個小組,一個農技員帶領一個小組,分別到一個田塊去看,還要現場下水去試插。
農技員領著開會的人走在田埂上,有的起先不以為然,覺得插秧就那麽迴事,都是農村人,如果連插秧都要向別人學的話,那就像連吃飯都得重新學了。
可是到了田塊一看,大家就有些震驚了:隻見周邊的水田都耕整得像平鏡似的,凡是整好了的田塊都打上了秧苗行子,這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
跟著農技員來到正在插秧的田塊,隻見朱家鋪的女社員都像大雁排隊一樣,很一致地在插秧。每個開會的人心裏就有些納悶:怎麽這麽齊整呢?是不是專門挑了會插秧的在這裏插給我們看的?
農技員在一邊介紹一邊催促,要求大家邊看邊對比,朱家鋪的插秧與我們自己大隊、生產隊插秧有什麽區別?
最後,就要求凡是來了的人,無論是男還是女的,都要把鞋子脫了,下到水田裏去試插幾把秧,還要互相檢測一下,是不是符合合理密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