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恆之卻是如臨大敵,不敢有分毫鬆懈。到了此刻,他已不懷疑自己的猜想,還慶幸花如何提醒了自己一句,不然留到現在再驚訝,多半已為時已晚,沒有任何抵抗餘地。
一縷微風,為什麽能切斷刀魁的鬢發?那是因為,風不單是風,已被花如何的劍意沾染,成為了劍仙的招式。雖然這一招的威力可忽略不計,但證明了什麽,馬恆之豈能不知?
就如舒雲天所言,花如何的劍術已達至境,一言一行,一顰一笑,無不蘊含劍意,皆能化作劍招。目光作劍,斬殺敵人心神;聲音作劍,洞穿對手覺識;言語作劍,切斷萬眾理智;姿容作劍,揮去世間雜塵。
乃至她周遭的一切,都會深受影響,染上她的劍意,變作她的招式,隨她心意,攻守自如。如果說“十二芳華劍”與“仙靈八劍”,算是技近乎道,而今她所施展的,那就是道——劍道。
天地日雲,庭院擂台,樹木花草,甚至觀戰群雄的低語、驚唿,全都帶著劍意,或刺或揮,或斬或砍,衝著馬恆之襲去。這些並非錯覺,與那一縷微風相同,均乃確實存在的劍招。究竟是真是幻,不可細說。
在馬恆之眼裏,除卻自己以外,所有人、物、事,不存本相,全成了劍招,隻剩下一個人——花如何。世間萬物,都是她的兵器,都是劍。她一劍攻來,不僅是手中秋霜劍出擊,更是世間萬物一齊出擊。
馬恆之受到的壓力,可想而知,但叛逆之意,也前所未有地高漲起來。秋霜劍遞到了胸膛,同時,萬物演化的劍招也壓向他周身。他奮力揮起風流刀,寶刀光芒大熾,四麵八方,忽激起無數刀影。
他刹那之間,砍出了數十刀,每一刀都將逼近的劍招破除。可惜刀法有限,劍道無窮,他仍是漏掉了幾招,衣角被無形劍招割去一片,鬢發亦落幾根,右耳為“聲劍”刺入,暫失聽覺。
借著反擊之功,他已脫出三步,避開了秋霜劍,壓力消除不到眨眼工夫,忽地風聲鶴唳,花如何又迎麵揮來一劍。他悶哼一聲,無暇喘息,卻又知不可像剛才那樣抵擋,索性閉上雙目,將寶刀豎在身前,整個人陷入死寂。
刀劍一橫一直,十字相交,兩人的身軀都劇烈一晃,足見力道驚人,奇怪的是,並無半點金屬撞擊聲響起。音形落差之大,直叫觀戰者深感難受,功力低微的,或是大口喘氣,或是低頭幹嘔。
這次換成花如何退後兩步,馬恆之原地睜眼,渾身生機慢慢複蘇。這招同樣是仗著劍道,真真幻幻,無所不馭。然而春風撫鬢,未能撩起他發絲;人聲傳來,僅是過耳的嘈雜。除了秋霜劍那一擊,其餘全無傷害。
馬恆之心知肚明,劍仙的劍道,模糊了虛和實的界限,信其有則有,不信其有則無。他甘冒奇險,堅守本心,自斷五感六識,以預備完好的守勢,接下了花如何的第二劍。
花如何的劍招十分沉緩,她挾天地萬物之威,尾大不掉,自己也很吃力,故而沒有變招,仍由刀劍互斫。這一次交手,可以說是馬恆之防禦堅固,對方未能突破其陣;也可以說是花如何攻勢失靈,諸多劍招無法奏效。
花如何脫口道:“好變化!請接我最後一劍!”突然眸中精光閃爍,一改慢吞吞的動作,秋霜劍迅如閃電,往馬恆之頭顱點去。天地乍得一暗,台下群雄還以為生出錯覺,紛紛舉頭,望向天空。
自正午開宴,恩仇擂上爭鬥了幾十場,如今將近黃昏,天色也該變暗了。可若無花如何這一劍,眾人似乎根本無從覺察,直到她一出劍,才覺得要天黑了,周圍不像之前那麽明亮。
忽有一人驚唿:“快看!”群眾目光重新轉往擂台,但見花如何手中長劍,亮如明燈,光彩流溢,瞧不出劍形。大多數人難解奧妙,心頭滿是疑雲。隻有舒雲天、許清濁、風倦月、姬龍峰寥寥數人,看得如癡如醉。
馬恆之身在局中,更曉得厲害:“她前兩劍還是駕馭萬物,化為劍招;第三劍,卻奪走了天地之輝,集於一招之中,變虛為實,威不可擋,再堅守也是徒勞。怎麽辦?怎麽辦?怎麽辦?”
心裏連問三聲“怎麽辦”,可他臉上滿是興奮、喜悅、激動、沉醉。壓迫越強,反抗越盛,這才是刀魁的立身之本。花如何濃縮乾坤的一劍,正是他渴望已久的試煉。
馬恆之哈哈大笑,奮起全身的精氣神,右手緊握風流刀,猛地往前橫揮而出。狂躁的刀意抖落而出,仿佛燃燒一切的燎原之火,撲向花如何的秋霜劍,轉瞬之間,即將其上光輝焚滅殆盡,自身也不複存在。
他一刀揮罷,寶刀立刻迴撩,照著花如何光潔如玉的脖頸斬去,哪知兩眼當中的皮肉一跳,劍尖已抵在自己額頭。他隻有停下風流刀,微微抬眼,見刀刃尚離著對方肌膚半寸。
兩人一齊收迴兵刃,馬恆之歎息一聲,苦笑道:“我技不如人......是你贏了。”他憑著天生叛逆,借助花如何的攻勢,境界更上一層樓,與劍仙旗鼓相當。神意撲殺,雖然同歸於盡,無奈招數上慢了一拍。
這一場比試武功之外,更是二人道心的交拚,境界的相爭,尋常好手亦難窺真妙。不過花如何長劍點到馬恆之額頭,後者的刀還差幾分才能砍中她,這一幕人人瞧得分明,均想:“啊,刀魁輸了半招。”
花如何為使出第三劍,精疲力盡,竟未能取得大勝,遺憾之餘,也對馬恆之由衷敬佩。她稍作調息,恢複些許體能,微笑道:“刀魁名不虛傳,花如何拚盡力氣,才僥幸勝了這半招。”
馬恆之搖頭歎道:“輸了就是輸了,半招和十招有什麽分別?”擺了擺手,神情十分沮喪,與剛來時的飛揚倜儻迥然相異。花如何暗想:“聽清濁講,刀魁連遭人囚禁都不計較,怎麽卻對一場輸贏耿耿於懷?”
其實馬恆之傷心,不是因為輸掉比試,而是立過字據,不得主動追求劍仙,隻能寄望於擊敗了她,叫她心折崇拜,接著投懷送抱。哪知反而打輸了,不被劍仙瞧不起已謝天謝地,還敢有別的奢望?
今生恐怕都無法如願了,他越想越是難過,直欲抱頭痛哭。花如何見他神色不對,不知緣由,隻好說道:“閣下遭逢劫數,內力大損,若非如此,今次勝負還未可知。以後閣下武功盡複,咱們私下,還可再切磋交流。”
馬恆之無比頹然之際,忽聽到這一句,忙不迭道:“以後?私下?還有以後嗎?私下是指咱們兩個人嗎?”花如何暗想:“這人胡言亂語,得趕緊勸下台去,免得他失態了,連著我一起丟臉。”於是輕一點頭。
馬恆之大喜過望,待要再問,花如何抬手道:“天色將晚,此戰既然盡興,且請閣下下台暫歇,喝杯清茶解乏。我與俞掌門、諸位英雄,還有要事相商。”馬恆之精神一振,道:“好,好!劍仙吩咐,無有不允!”
花如何不想跟他多糾纏,微微一笑,移開目光,不再瞧他。馬恆之依依不舍走下擂台,正迴望花如何,忽聽有人道:“恆哥!恆哥,坐到我身邊來!”舉目一看,是沈素衣在叫自己,便抱著寶刀走了過去。
他見旁邊的沈一魂臉色發白,笑道:“沈兄,好久不見!”沈一魂曾慘敗於刀魁手底,最怕重遇此人,勉強迴道:“好、好不久見,馬兄請坐。”瞟了一眼他懷裏本屬於自己的風流刀,滿是懊喪。
馬恆之大咧咧地坐了,斟了一杯佳釀,仰頭而盡。沈素衣甚是喜悅,拉著他衣袖問長問短,周圍其他女客看在眼裏,都嫉妒不已。在座賓客,大多瞧刀魁不順眼,可他敗給劍仙,也無一人敢出言譏諷,反倒對他愈發驚懼。
武學高手過招,勝半招都極為不易,就如圍棋國手對弈,難有中盤大勝,往往殺到收官,不過勝負半子。當年劍仙鳳雛交手,花如何也僅輸了半招;而今對戰刀魁,從頭到尾盡占上風,但也隻勝半招。身處絕頂,提升一分都極其艱難,她從輸半招到贏半招,進境非同小可。正如她自己所言,她的“道心”,就是不斷超越極限。
俞崇仁重新走上台,先向馬恆之抱拳道:“刀魁隱居多年,重出江湖,便即造訪洛陽,參加武林大會,俞某倍感榮幸。刀魁此行此舉,大壯我同盟之聲勢,邪教敵人聞知,必然畏懼俯首......”
馬恆之打斷他,笑道:“老俞,你想拉我上賊船麽?我今天又不是來找你的,別打我的主意了。”俞崇仁稍覺尷尬,咳了兩聲,轉開話頭道:“......兩位高手的比試見出分曉,劍仙武功之高,更是有目共睹。”
他環視四周,朗聲道:“武林盟主率領同盟,掃蕩群魔,是天下英雄的領袖,本身得有驚人武藝,方可勝任。今日,我許師侄繼承槍王之名,但年資尚小;刀魁也因身子微恙,憾失半招;劍仙武功卓絕,力壓全場,諸位若無異議,咱們就......”刀魁到臨之前,群雄對此已定好了,便一等他說完,就要歡唿慶賀。
卻聽一人道:“且、且慢!”聲音嬌怯怯的,在眾人錯愕的目光中,略帶匆忙地登上了擂台。等看清楚了登台者的容貌,大多人又在想:“這小女孩兒是誰?”
俞崇仁見她一身青衣,腰別竹棒,長得頗為嬌美,卻略顯青澀,認得是神醫高壽之徒、武當派俗家弟子莫忘竹,奇道:“莫姑娘,你為何上台來?”知她與花家諸人關係親密,心想多半不是來阻礙劍仙的,神色稍馳。
莫忘竹默記著幾句話,本擬大聲講出,忽被這麽多人盯住,一慌之際全忘了,麵對俞崇仁詢問,也答不上來,囁嚅道:“我、我......”臉色漲紅幾分,難掩著急。
花如何思忖片刻,已明她的動機,微笑道:“莫姑娘,你是想與我交手麽?”莫忘竹拚命點了點頭。花如何笑道:“那好吧。”轉向俞崇仁,道:“俞掌門,還請您暫把擂台,讓給我和莫姑娘。”
俞崇仁無奈,隻好自嘲一笑,又走下擂台。莫忘竹心懷感激,從腰間拔出竹棒,道:“請、請花小姐手下留情.....不,是不吝賜教!”慌慌張張,竟然語無倫次,一開口就說錯了。
換一個人在這裏,上台挑戰擂主,還沒開打,先拋出一句“手下留情”,群雄定要捧腹大笑。可眾人都瞧她年幼天真,冒冒失失,收起譏嘲的衝動,並不想她難堪,隻是搖頭莞爾。
花如何平抬秋霜劍,頷首道:“莫姑娘,請!”莫忘竹道:“是,花小姐!”她口吻如同遵命一般,又稱“花小姐”。眾人不知她客居花苑,習慣了隨三芳唿喚花如何為小姐,均覺滑稽。
但她一出手,台底客人們立收笑意,全都轉為震驚,暗叫:“我沒眼花吧?這是‘淩空一尺’的內功?這女孩兒是何來頭?”原來她一招出手太急,被花如何閃開,棒頭真氣不歇,更進一尺有餘,把擂台的一根角柱轟成了碎片。
擂台一角的這根木樁,今日給刀劈過,讓劍刺過,也被槍紮過,傷痕累累,卻始終堅固未倒。突然一下,它在眾人眼前居然變成了粉末,誰能不目瞪口呆?迴想莫忘竹的竹棒,尚沒挨到柱子,更是駭然無已。
一縷微風,為什麽能切斷刀魁的鬢發?那是因為,風不單是風,已被花如何的劍意沾染,成為了劍仙的招式。雖然這一招的威力可忽略不計,但證明了什麽,馬恆之豈能不知?
就如舒雲天所言,花如何的劍術已達至境,一言一行,一顰一笑,無不蘊含劍意,皆能化作劍招。目光作劍,斬殺敵人心神;聲音作劍,洞穿對手覺識;言語作劍,切斷萬眾理智;姿容作劍,揮去世間雜塵。
乃至她周遭的一切,都會深受影響,染上她的劍意,變作她的招式,隨她心意,攻守自如。如果說“十二芳華劍”與“仙靈八劍”,算是技近乎道,而今她所施展的,那就是道——劍道。
天地日雲,庭院擂台,樹木花草,甚至觀戰群雄的低語、驚唿,全都帶著劍意,或刺或揮,或斬或砍,衝著馬恆之襲去。這些並非錯覺,與那一縷微風相同,均乃確實存在的劍招。究竟是真是幻,不可細說。
在馬恆之眼裏,除卻自己以外,所有人、物、事,不存本相,全成了劍招,隻剩下一個人——花如何。世間萬物,都是她的兵器,都是劍。她一劍攻來,不僅是手中秋霜劍出擊,更是世間萬物一齊出擊。
馬恆之受到的壓力,可想而知,但叛逆之意,也前所未有地高漲起來。秋霜劍遞到了胸膛,同時,萬物演化的劍招也壓向他周身。他奮力揮起風流刀,寶刀光芒大熾,四麵八方,忽激起無數刀影。
他刹那之間,砍出了數十刀,每一刀都將逼近的劍招破除。可惜刀法有限,劍道無窮,他仍是漏掉了幾招,衣角被無形劍招割去一片,鬢發亦落幾根,右耳為“聲劍”刺入,暫失聽覺。
借著反擊之功,他已脫出三步,避開了秋霜劍,壓力消除不到眨眼工夫,忽地風聲鶴唳,花如何又迎麵揮來一劍。他悶哼一聲,無暇喘息,卻又知不可像剛才那樣抵擋,索性閉上雙目,將寶刀豎在身前,整個人陷入死寂。
刀劍一橫一直,十字相交,兩人的身軀都劇烈一晃,足見力道驚人,奇怪的是,並無半點金屬撞擊聲響起。音形落差之大,直叫觀戰者深感難受,功力低微的,或是大口喘氣,或是低頭幹嘔。
這次換成花如何退後兩步,馬恆之原地睜眼,渾身生機慢慢複蘇。這招同樣是仗著劍道,真真幻幻,無所不馭。然而春風撫鬢,未能撩起他發絲;人聲傳來,僅是過耳的嘈雜。除了秋霜劍那一擊,其餘全無傷害。
馬恆之心知肚明,劍仙的劍道,模糊了虛和實的界限,信其有則有,不信其有則無。他甘冒奇險,堅守本心,自斷五感六識,以預備完好的守勢,接下了花如何的第二劍。
花如何的劍招十分沉緩,她挾天地萬物之威,尾大不掉,自己也很吃力,故而沒有變招,仍由刀劍互斫。這一次交手,可以說是馬恆之防禦堅固,對方未能突破其陣;也可以說是花如何攻勢失靈,諸多劍招無法奏效。
花如何脫口道:“好變化!請接我最後一劍!”突然眸中精光閃爍,一改慢吞吞的動作,秋霜劍迅如閃電,往馬恆之頭顱點去。天地乍得一暗,台下群雄還以為生出錯覺,紛紛舉頭,望向天空。
自正午開宴,恩仇擂上爭鬥了幾十場,如今將近黃昏,天色也該變暗了。可若無花如何這一劍,眾人似乎根本無從覺察,直到她一出劍,才覺得要天黑了,周圍不像之前那麽明亮。
忽有一人驚唿:“快看!”群眾目光重新轉往擂台,但見花如何手中長劍,亮如明燈,光彩流溢,瞧不出劍形。大多數人難解奧妙,心頭滿是疑雲。隻有舒雲天、許清濁、風倦月、姬龍峰寥寥數人,看得如癡如醉。
馬恆之身在局中,更曉得厲害:“她前兩劍還是駕馭萬物,化為劍招;第三劍,卻奪走了天地之輝,集於一招之中,變虛為實,威不可擋,再堅守也是徒勞。怎麽辦?怎麽辦?怎麽辦?”
心裏連問三聲“怎麽辦”,可他臉上滿是興奮、喜悅、激動、沉醉。壓迫越強,反抗越盛,這才是刀魁的立身之本。花如何濃縮乾坤的一劍,正是他渴望已久的試煉。
馬恆之哈哈大笑,奮起全身的精氣神,右手緊握風流刀,猛地往前橫揮而出。狂躁的刀意抖落而出,仿佛燃燒一切的燎原之火,撲向花如何的秋霜劍,轉瞬之間,即將其上光輝焚滅殆盡,自身也不複存在。
他一刀揮罷,寶刀立刻迴撩,照著花如何光潔如玉的脖頸斬去,哪知兩眼當中的皮肉一跳,劍尖已抵在自己額頭。他隻有停下風流刀,微微抬眼,見刀刃尚離著對方肌膚半寸。
兩人一齊收迴兵刃,馬恆之歎息一聲,苦笑道:“我技不如人......是你贏了。”他憑著天生叛逆,借助花如何的攻勢,境界更上一層樓,與劍仙旗鼓相當。神意撲殺,雖然同歸於盡,無奈招數上慢了一拍。
這一場比試武功之外,更是二人道心的交拚,境界的相爭,尋常好手亦難窺真妙。不過花如何長劍點到馬恆之額頭,後者的刀還差幾分才能砍中她,這一幕人人瞧得分明,均想:“啊,刀魁輸了半招。”
花如何為使出第三劍,精疲力盡,竟未能取得大勝,遺憾之餘,也對馬恆之由衷敬佩。她稍作調息,恢複些許體能,微笑道:“刀魁名不虛傳,花如何拚盡力氣,才僥幸勝了這半招。”
馬恆之搖頭歎道:“輸了就是輸了,半招和十招有什麽分別?”擺了擺手,神情十分沮喪,與剛來時的飛揚倜儻迥然相異。花如何暗想:“聽清濁講,刀魁連遭人囚禁都不計較,怎麽卻對一場輸贏耿耿於懷?”
其實馬恆之傷心,不是因為輸掉比試,而是立過字據,不得主動追求劍仙,隻能寄望於擊敗了她,叫她心折崇拜,接著投懷送抱。哪知反而打輸了,不被劍仙瞧不起已謝天謝地,還敢有別的奢望?
今生恐怕都無法如願了,他越想越是難過,直欲抱頭痛哭。花如何見他神色不對,不知緣由,隻好說道:“閣下遭逢劫數,內力大損,若非如此,今次勝負還未可知。以後閣下武功盡複,咱們私下,還可再切磋交流。”
馬恆之無比頹然之際,忽聽到這一句,忙不迭道:“以後?私下?還有以後嗎?私下是指咱們兩個人嗎?”花如何暗想:“這人胡言亂語,得趕緊勸下台去,免得他失態了,連著我一起丟臉。”於是輕一點頭。
馬恆之大喜過望,待要再問,花如何抬手道:“天色將晚,此戰既然盡興,且請閣下下台暫歇,喝杯清茶解乏。我與俞掌門、諸位英雄,還有要事相商。”馬恆之精神一振,道:“好,好!劍仙吩咐,無有不允!”
花如何不想跟他多糾纏,微微一笑,移開目光,不再瞧他。馬恆之依依不舍走下擂台,正迴望花如何,忽聽有人道:“恆哥!恆哥,坐到我身邊來!”舉目一看,是沈素衣在叫自己,便抱著寶刀走了過去。
他見旁邊的沈一魂臉色發白,笑道:“沈兄,好久不見!”沈一魂曾慘敗於刀魁手底,最怕重遇此人,勉強迴道:“好、好不久見,馬兄請坐。”瞟了一眼他懷裏本屬於自己的風流刀,滿是懊喪。
馬恆之大咧咧地坐了,斟了一杯佳釀,仰頭而盡。沈素衣甚是喜悅,拉著他衣袖問長問短,周圍其他女客看在眼裏,都嫉妒不已。在座賓客,大多瞧刀魁不順眼,可他敗給劍仙,也無一人敢出言譏諷,反倒對他愈發驚懼。
武學高手過招,勝半招都極為不易,就如圍棋國手對弈,難有中盤大勝,往往殺到收官,不過勝負半子。當年劍仙鳳雛交手,花如何也僅輸了半招;而今對戰刀魁,從頭到尾盡占上風,但也隻勝半招。身處絕頂,提升一分都極其艱難,她從輸半招到贏半招,進境非同小可。正如她自己所言,她的“道心”,就是不斷超越極限。
俞崇仁重新走上台,先向馬恆之抱拳道:“刀魁隱居多年,重出江湖,便即造訪洛陽,參加武林大會,俞某倍感榮幸。刀魁此行此舉,大壯我同盟之聲勢,邪教敵人聞知,必然畏懼俯首......”
馬恆之打斷他,笑道:“老俞,你想拉我上賊船麽?我今天又不是來找你的,別打我的主意了。”俞崇仁稍覺尷尬,咳了兩聲,轉開話頭道:“......兩位高手的比試見出分曉,劍仙武功之高,更是有目共睹。”
他環視四周,朗聲道:“武林盟主率領同盟,掃蕩群魔,是天下英雄的領袖,本身得有驚人武藝,方可勝任。今日,我許師侄繼承槍王之名,但年資尚小;刀魁也因身子微恙,憾失半招;劍仙武功卓絕,力壓全場,諸位若無異議,咱們就......”刀魁到臨之前,群雄對此已定好了,便一等他說完,就要歡唿慶賀。
卻聽一人道:“且、且慢!”聲音嬌怯怯的,在眾人錯愕的目光中,略帶匆忙地登上了擂台。等看清楚了登台者的容貌,大多人又在想:“這小女孩兒是誰?”
俞崇仁見她一身青衣,腰別竹棒,長得頗為嬌美,卻略顯青澀,認得是神醫高壽之徒、武當派俗家弟子莫忘竹,奇道:“莫姑娘,你為何上台來?”知她與花家諸人關係親密,心想多半不是來阻礙劍仙的,神色稍馳。
莫忘竹默記著幾句話,本擬大聲講出,忽被這麽多人盯住,一慌之際全忘了,麵對俞崇仁詢問,也答不上來,囁嚅道:“我、我......”臉色漲紅幾分,難掩著急。
花如何思忖片刻,已明她的動機,微笑道:“莫姑娘,你是想與我交手麽?”莫忘竹拚命點了點頭。花如何笑道:“那好吧。”轉向俞崇仁,道:“俞掌門,還請您暫把擂台,讓給我和莫姑娘。”
俞崇仁無奈,隻好自嘲一笑,又走下擂台。莫忘竹心懷感激,從腰間拔出竹棒,道:“請、請花小姐手下留情.....不,是不吝賜教!”慌慌張張,竟然語無倫次,一開口就說錯了。
換一個人在這裏,上台挑戰擂主,還沒開打,先拋出一句“手下留情”,群雄定要捧腹大笑。可眾人都瞧她年幼天真,冒冒失失,收起譏嘲的衝動,並不想她難堪,隻是搖頭莞爾。
花如何平抬秋霜劍,頷首道:“莫姑娘,請!”莫忘竹道:“是,花小姐!”她口吻如同遵命一般,又稱“花小姐”。眾人不知她客居花苑,習慣了隨三芳唿喚花如何為小姐,均覺滑稽。
但她一出手,台底客人們立收笑意,全都轉為震驚,暗叫:“我沒眼花吧?這是‘淩空一尺’的內功?這女孩兒是何來頭?”原來她一招出手太急,被花如何閃開,棒頭真氣不歇,更進一尺有餘,把擂台的一根角柱轟成了碎片。
擂台一角的這根木樁,今日給刀劈過,讓劍刺過,也被槍紮過,傷痕累累,卻始終堅固未倒。突然一下,它在眾人眼前居然變成了粉末,誰能不目瞪口呆?迴想莫忘竹的竹棒,尚沒挨到柱子,更是駭然無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