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乘輦迴了大明宮,迴到了勤政樓,高力士舉著燈點亮了四處的燈,由於陰天而昏暗的樓閣變得明亮起來。這裏的案上,堆積著許多奏折和密報。
“聖人,咱們臨走時,李林甫給他兒子討個從三品的將作監做什麽?”高力士問道,“老奴以為他要給他兒子討一個實權重的要職,可怎麽討了個這麽個不痛不癢的官職?”
“將軍你這怎麽想不明白了?”玄宗問道,“李林甫這是在向我給他兒子討一張護身符呢。”
“任誰都能猜得出,李林甫能有個什麽好下場?”玄宗問道,“最不濟,也是個滿門抄斬吧?這位中書令的心思,就像他家裏的密道一樣曲折複雜。”
“老奴知道他要給他兒子討個護身符,可為何不給他兒子討一個要職?”高力士問道,“討一個要職,既能給他父子兩個討個安心,又能讓聖人您忌憚。”
“將軍你是真糊塗了啊。”玄宗道,“今日朕給他說,朕容不下一個能威脅皇帝的諸葛,李林甫還敢讓朕忌憚他?朕要的是李林甫能夠壓製住安祿山,今日故意稱病不朝,朕不去敲打敲打他,他還真以為自己獨一無二了?”
玄宗頓了頓,想了想,笑道:“他還真是獨一無二。”玄宗低著頭瀏覽著一份份無關痛癢的奏折,道:“我大唐無人可用耶?”
“怎麽會呢?”高力士道,“咱們大唐武將有高仙芝,哥舒翰之驍勇善戰的良將,文有李適之、王忠嗣、王琚這樣的忠臣能臣,豈能無人?”
“這麽多武將,打得過一個安祿山嗎?”玄宗問道,“這麽多文官,比得上一個劉洛穀這樣的謀士嗎?”
高力士低頭默然不語。
玄宗拿起一本奏折來,仔細看了起來。
“阿不思……”玄宗扣著案板道,“去把這個安排在朔方。”
幽州,範陽。
率領千騎的安祿山到了這座邊關重鎮,遠遠地看著城池上站著一個佝僂老者。安祿山揮鞭道:“全速前進!”
一千輕騎揚起萬丈塵土,像是一條長蛇一般飛速向城池逼近。
若是在平常,看見這麽一隊騎兵衝了過來,城上的一幹將士一定會戒備非常,可是現在因為一個佝僂老者說了一句開城門,這些將士臉上都喜悅興奮不已,校尉踹了一腳負責管城門的士兵道:“快去開!”
城門在十幾人合力下緩緩大開,這一千輕騎衝進了城門後,城門緊接著關閉起來。
“下馬!”安祿山道。
一千身著銅色盔甲的騎兵動作一致地下了馬,訓練過千次一般。
佝僂老者下了城樓,走到了這一千騎兵前。
“瞎了?”安祿山扭著屁股迴頭對自己的一千親衛道。
“見過幽州節度!”一千騎兵齊聲大吼。
“行了。”佝僂老者道,“諸位辛苦,把馬放好了,城裏準備好了酒和女人,等你們許久了。”
一千騎兵紋絲不動,連一個稍微露出激動興奮的表情的人都沒有。
“又聾了?”安祿山道,“還不快去承了我這義父的恩情去?快去快去,明日別趴在女人肚子上起不來了,誰起不來就不等他了。”
一千騎兵哈哈大笑,神色終於輕鬆起來。一人大喝:“聽見兵馬使的話了?誰敢在女人懷裏喝趴下了,就別迴去丟人了!上馬!”
一千騎兵齊齊上馬,動作整齊得賞心悅目,一起離開了外城。
“你的銅槊騎很不錯。”佝僂老者道。
“去了長安城總不能讓人家看著笑話。”安祿山沉甸甸的身子走過去,胖臉上做出了一個燦爛笑容。
“這趟迴來你挺高興。”佝僂老者昔日要殺安祿山卻把他收為義子的張守珪,幽州節度使。
“義父,咱現在是營州都督了!”安祿山得意笑道。
“你打了這麽場漂亮仗總該有些賞賜。”張守珪迴身道,“沒有隻顧著自己吧?”
“怎麽會呢?”安祿山道,“十萬五千貫,皇帝老兒還算義氣。”
“咱們的這位皇帝對待軍隊從不吝嗇。”張守珪道。
“不然誰肯給他賣命?”安祿山嗤之以鼻道。
“這麽些年,你把營州經營的不錯。”張守珪道,“現在總算是名正言順了。”
“那也是我本該得到的。”安祿山道。
“別狂妄了。”張守珪淡淡道,“說說這次你去長安的事情。”
安祿山一說起來就來勁了,道:“義父,這次去長安覲見皇帝,我看出大唐有盛極而衰的氣象了。正好是個雨天,死氣沉沉的。”
“說正事。”張守珪道。
“這也是正事啊。”安祿山嘟囔道,“我去長安城參加早朝時,我在太極殿被宣上朝,一步步走上去,得了三次賞賜,披甲入朝,佩刀入朝,入朝不跪。”
前麵的佝僂老者沒說話,安祿山就繼續道:“我上朝時,掃了一眼滿朝文武,就和那天氣一般死氣沉沉,一個個屁都不敢放一個。皇帝賜我都督的位子,誰稀罕?我就說替那些死去的將士要些撫恤,皇帝就給了十萬五千貫。滿朝文武還是不敢吭聲。”
“李林甫在嗎?”張守珪問道。
“不在。”安祿山搖著比尋常人大不少的腦袋道,“我特意看了看,文官之首的位子空著。”
“這個李林甫,還和皇帝矯情起來了。”張守珪搖頭道。
“義父,這個李林甫真的這麽可怕?”安祿山問道。
“可怕嗎?”張守珪道,“我也不知道可不可怕。但是我看不透這人。這個人,短短幾年,從一個連司門郎中都當不上的小哥奴,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中書令,能簡單到哪兒去?”
“連義父都看不透……”安祿山道。
“你接著說。”張守珪道。
“皇帝讓我明年繼續朝見。”安祿山道。
張守珪猛得停下道:“你要去?”
“不去有什麽辦法?”安祿山笑眯眯地道,“不去就是被砍頭的抗旨大罪,我還能反了不成?”
“你敢。”張守珪淡淡道,“有我在一天,你就死了這條心,除非我死了。”
“我不敢的。”安祿山低眉順眼地道。
“明年我和你一起去。”張守珪道。
“不必勞煩義父大駕了。”安祿山笑道,“去了長安,誰又能奈我何?把我殺了,突厥人能同意?大唐人自己也不會同意。”
“死了一個安祿山,大唐的東北境就……”安祿山嘿嘿兩聲。
“你成勢了。”張守珪道。
“聖人,咱們臨走時,李林甫給他兒子討個從三品的將作監做什麽?”高力士問道,“老奴以為他要給他兒子討一個實權重的要職,可怎麽討了個這麽個不痛不癢的官職?”
“將軍你這怎麽想不明白了?”玄宗問道,“李林甫這是在向我給他兒子討一張護身符呢。”
“任誰都能猜得出,李林甫能有個什麽好下場?”玄宗問道,“最不濟,也是個滿門抄斬吧?這位中書令的心思,就像他家裏的密道一樣曲折複雜。”
“老奴知道他要給他兒子討個護身符,可為何不給他兒子討一個要職?”高力士問道,“討一個要職,既能給他父子兩個討個安心,又能讓聖人您忌憚。”
“將軍你是真糊塗了啊。”玄宗道,“今日朕給他說,朕容不下一個能威脅皇帝的諸葛,李林甫還敢讓朕忌憚他?朕要的是李林甫能夠壓製住安祿山,今日故意稱病不朝,朕不去敲打敲打他,他還真以為自己獨一無二了?”
玄宗頓了頓,想了想,笑道:“他還真是獨一無二。”玄宗低著頭瀏覽著一份份無關痛癢的奏折,道:“我大唐無人可用耶?”
“怎麽會呢?”高力士道,“咱們大唐武將有高仙芝,哥舒翰之驍勇善戰的良將,文有李適之、王忠嗣、王琚這樣的忠臣能臣,豈能無人?”
“這麽多武將,打得過一個安祿山嗎?”玄宗問道,“這麽多文官,比得上一個劉洛穀這樣的謀士嗎?”
高力士低頭默然不語。
玄宗拿起一本奏折來,仔細看了起來。
“阿不思……”玄宗扣著案板道,“去把這個安排在朔方。”
幽州,範陽。
率領千騎的安祿山到了這座邊關重鎮,遠遠地看著城池上站著一個佝僂老者。安祿山揮鞭道:“全速前進!”
一千輕騎揚起萬丈塵土,像是一條長蛇一般飛速向城池逼近。
若是在平常,看見這麽一隊騎兵衝了過來,城上的一幹將士一定會戒備非常,可是現在因為一個佝僂老者說了一句開城門,這些將士臉上都喜悅興奮不已,校尉踹了一腳負責管城門的士兵道:“快去開!”
城門在十幾人合力下緩緩大開,這一千輕騎衝進了城門後,城門緊接著關閉起來。
“下馬!”安祿山道。
一千身著銅色盔甲的騎兵動作一致地下了馬,訓練過千次一般。
佝僂老者下了城樓,走到了這一千騎兵前。
“瞎了?”安祿山扭著屁股迴頭對自己的一千親衛道。
“見過幽州節度!”一千騎兵齊聲大吼。
“行了。”佝僂老者道,“諸位辛苦,把馬放好了,城裏準備好了酒和女人,等你們許久了。”
一千騎兵紋絲不動,連一個稍微露出激動興奮的表情的人都沒有。
“又聾了?”安祿山道,“還不快去承了我這義父的恩情去?快去快去,明日別趴在女人肚子上起不來了,誰起不來就不等他了。”
一千騎兵哈哈大笑,神色終於輕鬆起來。一人大喝:“聽見兵馬使的話了?誰敢在女人懷裏喝趴下了,就別迴去丟人了!上馬!”
一千騎兵齊齊上馬,動作整齊得賞心悅目,一起離開了外城。
“你的銅槊騎很不錯。”佝僂老者道。
“去了長安城總不能讓人家看著笑話。”安祿山沉甸甸的身子走過去,胖臉上做出了一個燦爛笑容。
“這趟迴來你挺高興。”佝僂老者昔日要殺安祿山卻把他收為義子的張守珪,幽州節度使。
“義父,咱現在是營州都督了!”安祿山得意笑道。
“你打了這麽場漂亮仗總該有些賞賜。”張守珪迴身道,“沒有隻顧著自己吧?”
“怎麽會呢?”安祿山道,“十萬五千貫,皇帝老兒還算義氣。”
“咱們的這位皇帝對待軍隊從不吝嗇。”張守珪道。
“不然誰肯給他賣命?”安祿山嗤之以鼻道。
“這麽些年,你把營州經營的不錯。”張守珪道,“現在總算是名正言順了。”
“那也是我本該得到的。”安祿山道。
“別狂妄了。”張守珪淡淡道,“說說這次你去長安的事情。”
安祿山一說起來就來勁了,道:“義父,這次去長安覲見皇帝,我看出大唐有盛極而衰的氣象了。正好是個雨天,死氣沉沉的。”
“說正事。”張守珪道。
“這也是正事啊。”安祿山嘟囔道,“我去長安城參加早朝時,我在太極殿被宣上朝,一步步走上去,得了三次賞賜,披甲入朝,佩刀入朝,入朝不跪。”
前麵的佝僂老者沒說話,安祿山就繼續道:“我上朝時,掃了一眼滿朝文武,就和那天氣一般死氣沉沉,一個個屁都不敢放一個。皇帝賜我都督的位子,誰稀罕?我就說替那些死去的將士要些撫恤,皇帝就給了十萬五千貫。滿朝文武還是不敢吭聲。”
“李林甫在嗎?”張守珪問道。
“不在。”安祿山搖著比尋常人大不少的腦袋道,“我特意看了看,文官之首的位子空著。”
“這個李林甫,還和皇帝矯情起來了。”張守珪搖頭道。
“義父,這個李林甫真的這麽可怕?”安祿山問道。
“可怕嗎?”張守珪道,“我也不知道可不可怕。但是我看不透這人。這個人,短短幾年,從一個連司門郎中都當不上的小哥奴,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中書令,能簡單到哪兒去?”
“連義父都看不透……”安祿山道。
“你接著說。”張守珪道。
“皇帝讓我明年繼續朝見。”安祿山道。
張守珪猛得停下道:“你要去?”
“不去有什麽辦法?”安祿山笑眯眯地道,“不去就是被砍頭的抗旨大罪,我還能反了不成?”
“你敢。”張守珪淡淡道,“有我在一天,你就死了這條心,除非我死了。”
“我不敢的。”安祿山低眉順眼地道。
“明年我和你一起去。”張守珪道。
“不必勞煩義父大駕了。”安祿山笑道,“去了長安,誰又能奈我何?把我殺了,突厥人能同意?大唐人自己也不會同意。”
“死了一個安祿山,大唐的東北境就……”安祿山嘿嘿兩聲。
“你成勢了。”張守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