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駕到!\"


    隨著這聲高唿,如同驚雷一般在房間裏炸響,屋內除了於文宏之外的眾人皆是渾身一顫,然後如潮水般迅速湧出房間,噗通噗通地跪在地上,異口同聲地高聲喊道:\"參見王爺!\"


    這些人一個個低垂著頭,不敢直視康親王那威嚴的身影,仿佛隻要稍稍抬頭,就會被那淩厲的目光給刺穿。而此時的康親王卻連正眼都沒有瞧他們一下,徑直邁步走進了房間。


    躺在病床上的於文宏聽到唿喊後,強忍著身上的傷痛,試圖用雙手撐起自己的身體,但終究力不從心,隻能有氣無力地開口道:\"卑職......參見王爺。\" 他的聲音虛弱得猶如風中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


    康親王見狀,對著他隨意地擺了擺手,說道:\"行了行了,你就好生躺著吧,本王今日前來,不過是聽聞你已然蘇醒,特來探望一番,順帶著與你談談那件事罷了。\" 說罷,便有一名隨從趕緊搬來一把雕花大椅,小心翼翼地放置在了王爺的身後。


    待康親王坐穩之後,他那雙銳利的眼睛直直地盯著於文宏,麵色陰沉地發問:\"於文宏啊於文宏,你負責修建的那座橋梁坍塌,致使本王的大軍無法按照預定時間順利過河。你可知曉,這件事情所引發的嚴重後果究竟是什麽嗎?\"


    於文宏聞言,臉上閃過一絲愧疚之色,他微微地點了點頭,艱難地迴答道:\"卑職深知此次失誤罪責難逃,耽誤了軍情,按律當處以斬首之刑。卑職對此並無半點怨言,隻求王爺能夠開恩,饒恕其他參與修橋之人。畢竟,他們皆是聽命行事,一切皆由卑職指揮不當所致。\"


    康親王原本以為於文宏會想盡辦法為自己辯解求饒,卻未曾料到他竟能如此坦然地麵對死亡,心中不禁略微感到些許驚訝。


    “你既然知曉處罰,那本王就不再多言。你且先安心休養,待身體恢複能夠下地行走之後,再接受懲罰吧!”康親王麵無表情,冷冷地說道。


    “王爺……”於文宏還想說些什麽,但話才剛出口,就被門外傳來的一聲高唿打斷了:“巡撫大人到!”


    須臾之間,隻見一個身影風風火火地闖進了房間。此人正是張朝珍,他一路小跑著衝進來,額頭上甚至還掛著幾滴汗珠。


    一見到康親王在座,他趕忙加快腳步上前,躬身行禮道:“卑職參見王爺!”其態度可謂是畢恭畢敬。


    康親王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同時黑著臉問道:“起來吧。張大人,你不在武昌府好好處理政務,怎會如此匆忙地跑到此地來了?”言語之中帶著幾分質問之意。


    張朝珍起身後,先是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於文宏,然後才轉向康親王迴答道:“迴王爺,卑職此次前來乃是為了橋梁坍塌一事。”


    “哦?”康親王聽聞此言,不由得微微眯起雙眸,其目光猶如燃燒著的火炬一般,緊緊地鎖定在了張朝珍身上,並帶著一絲疑惑與質問之意,繼續追問起來,“這麽說來,你今日到此究竟所為何事?難道說,你是特意前來觀看於文宏被斬首示眾的慘狀呢,亦或是想要替他向本王求情開恩?”


    張朝珍聞聽此言,隻聽得“撲通”一聲悶響,他竟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同時說道:“王爺啊,請您明察秋毫!橋雖已然坍塌,但此事實屬天災所致啊!近日來連降數日暴雨,再加上洶湧澎湃的洪水猛烈衝擊,這等情形實非人力所能左右得了的呀!”


    康親王對於這番解釋似乎並不滿意,隻見他眉頭緊皺,冷冷地質問道:“哼!那為何偏偏隻有這座橋遭受到了洪水的肆虐摧殘呢?其他橋梁卻安然無恙?”


    麵對康親王的嚴厲責問,張朝珍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道:“王爺息怒,容卑職鬥膽直言相告。其實早在建造此橋之初,便已有數位經驗豐富、造詣深厚的專業人士提醒過卑職,言明此處地勢險要,水流湍急異常,根本就不是適宜造橋之所。”


    “河水衝擊力過於強大,以至於根基難以牢固立定。盡管如此艱難險阻,可於文宏卻毫無半句怨言。他不辭辛勞,日夜趕工,最終竟然真的在規定期限之內成功建成了這座橋梁。隻是誰能料到,天不遂人願呐,就在這關鍵時刻,洪水突然暴發,這才導致了橋梁的損毀崩塌。”


    “照你這樣說,要怪罪的話,難道隻能怪於文宏這倒黴蛋命運不濟、時運不佳嘍?”康親王撇嘴說道。


    “王爺……”張朝珍剛想開口解釋些什麽,卻被康親王粗暴地揮手打斷。“行了行了!如果每個人都拿這種借口來搪塞,那律法豈不成了擺設?還有何存在的必要!”


    緊接著,康親王話鋒一轉,語氣越發嚴厲地質問道:“你身為堂堂二品大員,不遠千裏從武昌府趕來,居然是為了給區區一個四品官員求情?哼,難不成你們之間有著什麽見不得人的關係不成?”


    麵對康親王咄咄逼人的質問,張朝珍並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隻見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略微激動的心情後,拱手迴答道:“迴王爺,卑職之所以冒死為於文宏求情,實乃因其乃我大清朝屈指可數的廉潔之官啊!王爺若是不信,可以派遣親信前往於文宏曾經任職之地詳細打探一番。”


    “此人向來將百姓視為蒼天,為官清正廉明,一心為民謀福祉。如今這般優秀的好官竟遭此厄運慘遭殺害,實在是我大清國的巨大損失啊!正因如此,卑職才壯著膽子冒昧前來向王爺求情,請王爺務必網開一麵,從輕發落呐!”說到最後,張朝珍的聲音微微顫抖起來,顯然情緒頗為激動。


    “依你之見本王要是殺了於文宏是個錯誤了?”康親王一甩衣袖,怒目圓睜地瞪著眼前的張朝珍,聲音低沉而威嚴。


    張朝珍微微躬身,態度極為恭敬,但卻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仿佛對於這個問題早已有了定論。


    康親王心中不禁一沉,其實他並非完全不了解於文宏此人的過往事跡。然而,如果就這樣輕易地寬恕了他所犯下的罪行,豈不是等同於對朝廷律法的公然褻瀆?


    張朝珍一直留意著王爺臉上神情的變化,自然也察覺到了王爺此刻內心的糾結與憂慮。


    稍作猶豫之後,他上前一步,輕聲提議道:“王爺,依下官之見,或許可以免去於文宏的所有官職,將其貶為普通百姓。如此一來,既能夠彰顯王爺您的寬厚仁慈,又能算作是對於他多年來為朝廷效力的一種恩賜。這樣處置,想必既能服眾,又不至於落人口實。”


    康親王聽後,眉頭微皺,緩緩地深吸了一口氣。他並沒有立刻給出答複,而是在原地來迴踱步,似乎仍在權衡利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第一廉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弈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弈銘並收藏大清:第一廉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