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整個房間裏彌漫著一股緊張而凝重的氛圍,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一般。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牢牢地聚集在了康親王的身上。
康親王的身影在陽關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高大,他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都牽動著在場眾人的心弦。
眾人皆屏住唿吸,靜靜等待著這關乎命運的最終裁決。
於文宏躺在床上,麵色蒼白如紙,唿吸微弱,他並未因為可能要被砍頭而緊張,反而更多的是在想家中的老娘, 妻子,孩子.......
張朝珍則站在一旁,雙手緊握,眉頭深鎖,眼中滿是期盼與焦慮。
隻見康親王在房間內緩緩踱步,他的步伐沉重而緩慢,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千斤重擔。他的目光時而落在於文宏身上,時而又掃過張朝珍的臉龐,似乎在權衡著什麽。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房間內的氣氛愈發壓抑,仿佛連時間都被拉長了。
終於,在漫長的踱步之後,康親王停下了腳步。
略帶詼諧的聲音打破了這份沉寂:“哎呀呀,於文宏啊於文宏,要說你這命嘛,好的時候還真不錯,可偏偏就攤上了這麽一檔子事兒——關鍵時刻橋塌了!要說你這命不好吧,嘿,居然能有個堂堂二品大員不辭辛勞、不遠千裏跑來為你求情。”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調侃,卻又透露出幾分無奈。
稍作停頓,康親王接著說道:“罷了罷了,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那本王便如實上報聖上,免去你所有的官職,放你迴家安享晚年,倒也算是一個不錯的了結。”話音剛落,隻聽得“撲通”一聲,張朝珍帶領眾人齊刷刷地跪伏在地,齊聲高唿:“謝王爺大恩大德!”聲音中充滿了感激與敬畏。
康親王見狀,隻是隨意地擺了擺手,連頭也未曾迴一下,便徑直邁步走出了房間。
望著康親王遠去的背影,於文宏不禁老淚縱橫,哽咽著說道:“卑職無能啊,未能完成大人交代的重任,實在是愧對大人的厚愛與信任。如今更是連累大人親自前來為卑職求情……”話未說完,已是泣不成聲。他的聲音沙啞而顫抖,仿佛每一句話都耗盡了他最後的力氣。
張朝珍微笑著安慰道:“此事切莫再提,即便換做他人處於你這般境地,恐怕也是相同的結局。所以,莫要想得太多,放寬心便是。”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盧玉堂、路玉陽等眾人得到了康親王的赦免。他們如釋重負地走出那陰暗潮濕的大牢,一刻也不敢停歇,匆匆忙忙地趕來探望於文宏。
剛一踏進屋子,眾人先是恭恭敬敬地向坐在一旁的張朝珍行了個禮,然後便一窩蜂似的圍在於文宏的床邊。
其中一人率先開口,滿臉關切地問道:“大人,您的身體可有好一些了?”
於文宏微微頷首,表示自己的狀況已經有所好轉,但聲音聽起來依舊有些虛弱:“好多了,隻是這次讓你們跟著我受了不少苦啊。”語氣中帶著深深的歉意,仿佛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
張朝珍緩緩站起身來,走到床前對於文宏說道:“文宏兄啊,如今你已不再為官,可以說是無官一身輕啦!不如就隨本官一起返迴武昌府去吧,這次我們可有很多時間聊天了。”他的語氣輕鬆而愉快,仿佛在邀請一位老朋友共度閑暇時光。
聽聞此言,原本站在於文宏身旁的盧玉堂頓時愣住了,臉上滿是驚愕之色,他不禁脫口而出:“啊?大人,難道您……您被罷免官職了嗎?”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顯然讓盧玉堂感到十分震驚。
麵對盧玉堂的疑問,於文宏隻是無奈地笑了笑,淡淡地迴答道:“能夠保住這條老命,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語氣平靜而坦然,仿佛已經接受了這個結局。
正當盧玉堂想要繼續追問時,卻見於文宏吃力地抬起一隻手,輕輕擺了擺,示意他不要再多說什麽。
盧玉堂見狀,隻得將滿腹的疑問咽迴肚中,默默地站在一旁,眼中滿是複雜的神色。
房間內再次陷入了沉默,仿佛在為這場命運的轉折畫上一個句號。
於文宏答應了張朝珍的要求,決定先去武昌府休養,待到身體康複後再踏上迴家的路。
臨出發前,他將盧玉堂幾人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你們願意,從即日起就跟隨張大人吧。他為人正直,待下屬寬厚,你們跟著他,我也能放心。”
盧玉堂幾人聞言,紛紛搖頭,神情堅定。
其中一人說道:“大人,就算您不再是官了,我們也願意追隨您。我們的命是您救的,沒有您就沒有我們的今日。無論您去哪裏,我們都絕不會離開。”
盧玉堂更是上前一步,語氣堅決地說道:“大人,您不必多說什麽。我盧玉堂誓死追隨您!您當官,我就替您跑腿辦事;您告老返鄉,我就替您耕地種田。總之,您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張朝珍在一旁聽著,微微一笑,對於文宏勸說道:“文宏兄,既然他們都願意追隨你,那就不要拒絕了。你雖然不再為官,但身邊有這些忠心耿耿的人,也是一件幸事。”
於文宏歎了口氣,搖頭道:“可我也不再為官了,帶著他們,豈不是耽誤了他們的前程?”
張朝珍聞言,神秘地笑了笑,意味深長地說道:“你雖然不再為官,可你覺得我會放你走嗎?”
於文宏一愣,一時間沒明白張朝珍話中的含義,疑惑地問道:“大人您......?”
張朝珍沒有解釋,隻是笑著揮了揮手,命令所有人收拾好東西,隨後親自指揮人將於文宏抬上了馬車。
一行人浩浩蕩蕩,踏上了前往武昌府的道路。
一路上,盧玉堂幾人騎馬跟隨在馬車兩側,神情肅穆。
數日後,隊伍行進至一處山間小道,突然前方出現一名騎著高頭大馬的女子,攔住了去路。女子身穿紅衣,英姿颯爽,手中握著一根馬鞭,目光銳利地掃視著隊伍。
前麵開路的衙役見狀,立刻上前盤問:“何人膽敢阻攔巡撫大人的隊伍?”
此時,跟在馬車一側的盧玉堂認出了前方的女子,頓時驚喜地高聲喊道:“玉紅!”他隨即揮動馬鞭,策馬迎了上去。
盧玉紅見到盧玉堂,臉上露出一絲埋怨的神色,嗔怪道:“你可真是讓我好找啊!”
盧玉堂苦笑著撓了撓頭,語氣中帶著歉意:“哈哈,來了就好,來了就好。”
盧玉紅指著前方開路的衙役手中高舉的巡撫旗幟,疑惑地問道:“大人現在已經是巡撫了嗎?怎麽隊伍如此氣派?”
盧玉堂聞言,長歎一聲,神情黯然:“哎,大人已經不再是官了。這次是張大人帶我們前往武昌府。”
“啊?”盧玉紅一聲驚唿,臉上滿是震驚和不解,“大人怎麽會……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盧玉堂搖了搖頭,語氣沉重:“此事說來話長,等我慢慢告訴你吧。現在最重要的是照顧好大人,他的身體還未完全康複。”
“大人身體受傷了嗎?”
“哎......”盧玉堂又是一聲長歎。
隊伍繼續前行,盧玉紅加入了隊伍,與盧玉堂並肩騎馬,跟隨在馬車旁。
夕陽西下,隊伍在山間小道上拉長了影子,馬蹄聲和車輪聲交織在一起,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未完的故事。
於文宏躺在馬車中,心中思緒萬千。
康親王的身影在陽關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高大,他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都牽動著在場眾人的心弦。
眾人皆屏住唿吸,靜靜等待著這關乎命運的最終裁決。
於文宏躺在床上,麵色蒼白如紙,唿吸微弱,他並未因為可能要被砍頭而緊張,反而更多的是在想家中的老娘, 妻子,孩子.......
張朝珍則站在一旁,雙手緊握,眉頭深鎖,眼中滿是期盼與焦慮。
隻見康親王在房間內緩緩踱步,他的步伐沉重而緩慢,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千斤重擔。他的目光時而落在於文宏身上,時而又掃過張朝珍的臉龐,似乎在權衡著什麽。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房間內的氣氛愈發壓抑,仿佛連時間都被拉長了。
終於,在漫長的踱步之後,康親王停下了腳步。
略帶詼諧的聲音打破了這份沉寂:“哎呀呀,於文宏啊於文宏,要說你這命嘛,好的時候還真不錯,可偏偏就攤上了這麽一檔子事兒——關鍵時刻橋塌了!要說你這命不好吧,嘿,居然能有個堂堂二品大員不辭辛勞、不遠千裏跑來為你求情。”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調侃,卻又透露出幾分無奈。
稍作停頓,康親王接著說道:“罷了罷了,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那本王便如實上報聖上,免去你所有的官職,放你迴家安享晚年,倒也算是一個不錯的了結。”話音剛落,隻聽得“撲通”一聲,張朝珍帶領眾人齊刷刷地跪伏在地,齊聲高唿:“謝王爺大恩大德!”聲音中充滿了感激與敬畏。
康親王見狀,隻是隨意地擺了擺手,連頭也未曾迴一下,便徑直邁步走出了房間。
望著康親王遠去的背影,於文宏不禁老淚縱橫,哽咽著說道:“卑職無能啊,未能完成大人交代的重任,實在是愧對大人的厚愛與信任。如今更是連累大人親自前來為卑職求情……”話未說完,已是泣不成聲。他的聲音沙啞而顫抖,仿佛每一句話都耗盡了他最後的力氣。
張朝珍微笑著安慰道:“此事切莫再提,即便換做他人處於你這般境地,恐怕也是相同的結局。所以,莫要想得太多,放寬心便是。”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盧玉堂、路玉陽等眾人得到了康親王的赦免。他們如釋重負地走出那陰暗潮濕的大牢,一刻也不敢停歇,匆匆忙忙地趕來探望於文宏。
剛一踏進屋子,眾人先是恭恭敬敬地向坐在一旁的張朝珍行了個禮,然後便一窩蜂似的圍在於文宏的床邊。
其中一人率先開口,滿臉關切地問道:“大人,您的身體可有好一些了?”
於文宏微微頷首,表示自己的狀況已經有所好轉,但聲音聽起來依舊有些虛弱:“好多了,隻是這次讓你們跟著我受了不少苦啊。”語氣中帶著深深的歉意,仿佛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
張朝珍緩緩站起身來,走到床前對於文宏說道:“文宏兄啊,如今你已不再為官,可以說是無官一身輕啦!不如就隨本官一起返迴武昌府去吧,這次我們可有很多時間聊天了。”他的語氣輕鬆而愉快,仿佛在邀請一位老朋友共度閑暇時光。
聽聞此言,原本站在於文宏身旁的盧玉堂頓時愣住了,臉上滿是驚愕之色,他不禁脫口而出:“啊?大人,難道您……您被罷免官職了嗎?”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顯然讓盧玉堂感到十分震驚。
麵對盧玉堂的疑問,於文宏隻是無奈地笑了笑,淡淡地迴答道:“能夠保住這條老命,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語氣平靜而坦然,仿佛已經接受了這個結局。
正當盧玉堂想要繼續追問時,卻見於文宏吃力地抬起一隻手,輕輕擺了擺,示意他不要再多說什麽。
盧玉堂見狀,隻得將滿腹的疑問咽迴肚中,默默地站在一旁,眼中滿是複雜的神色。
房間內再次陷入了沉默,仿佛在為這場命運的轉折畫上一個句號。
於文宏答應了張朝珍的要求,決定先去武昌府休養,待到身體康複後再踏上迴家的路。
臨出發前,他將盧玉堂幾人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你們願意,從即日起就跟隨張大人吧。他為人正直,待下屬寬厚,你們跟著他,我也能放心。”
盧玉堂幾人聞言,紛紛搖頭,神情堅定。
其中一人說道:“大人,就算您不再是官了,我們也願意追隨您。我們的命是您救的,沒有您就沒有我們的今日。無論您去哪裏,我們都絕不會離開。”
盧玉堂更是上前一步,語氣堅決地說道:“大人,您不必多說什麽。我盧玉堂誓死追隨您!您當官,我就替您跑腿辦事;您告老返鄉,我就替您耕地種田。總之,您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張朝珍在一旁聽著,微微一笑,對於文宏勸說道:“文宏兄,既然他們都願意追隨你,那就不要拒絕了。你雖然不再為官,但身邊有這些忠心耿耿的人,也是一件幸事。”
於文宏歎了口氣,搖頭道:“可我也不再為官了,帶著他們,豈不是耽誤了他們的前程?”
張朝珍聞言,神秘地笑了笑,意味深長地說道:“你雖然不再為官,可你覺得我會放你走嗎?”
於文宏一愣,一時間沒明白張朝珍話中的含義,疑惑地問道:“大人您......?”
張朝珍沒有解釋,隻是笑著揮了揮手,命令所有人收拾好東西,隨後親自指揮人將於文宏抬上了馬車。
一行人浩浩蕩蕩,踏上了前往武昌府的道路。
一路上,盧玉堂幾人騎馬跟隨在馬車兩側,神情肅穆。
數日後,隊伍行進至一處山間小道,突然前方出現一名騎著高頭大馬的女子,攔住了去路。女子身穿紅衣,英姿颯爽,手中握著一根馬鞭,目光銳利地掃視著隊伍。
前麵開路的衙役見狀,立刻上前盤問:“何人膽敢阻攔巡撫大人的隊伍?”
此時,跟在馬車一側的盧玉堂認出了前方的女子,頓時驚喜地高聲喊道:“玉紅!”他隨即揮動馬鞭,策馬迎了上去。
盧玉紅見到盧玉堂,臉上露出一絲埋怨的神色,嗔怪道:“你可真是讓我好找啊!”
盧玉堂苦笑著撓了撓頭,語氣中帶著歉意:“哈哈,來了就好,來了就好。”
盧玉紅指著前方開路的衙役手中高舉的巡撫旗幟,疑惑地問道:“大人現在已經是巡撫了嗎?怎麽隊伍如此氣派?”
盧玉堂聞言,長歎一聲,神情黯然:“哎,大人已經不再是官了。這次是張大人帶我們前往武昌府。”
“啊?”盧玉紅一聲驚唿,臉上滿是震驚和不解,“大人怎麽會……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盧玉堂搖了搖頭,語氣沉重:“此事說來話長,等我慢慢告訴你吧。現在最重要的是照顧好大人,他的身體還未完全康複。”
“大人身體受傷了嗎?”
“哎......”盧玉堂又是一聲長歎。
隊伍繼續前行,盧玉紅加入了隊伍,與盧玉堂並肩騎馬,跟隨在馬車旁。
夕陽西下,隊伍在山間小道上拉長了影子,馬蹄聲和車輪聲交織在一起,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未完的故事。
於文宏躺在馬車中,心中思緒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