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遵薛壇主之命!”各大壇主異口同聲地應道。


    說完,連忙按照薛長卿的部署,整飭軍隊,調整隊形,瞬時之間,三千來人的隊伍便已按要求排列整齊。薛長卿見狀,將手一揮,大聲喊道:“出發!”一馬當先,向十堰城方向迅速奔馳,其餘壇主也領軍緊隨其後,三千鐵騎,持矛荷戟,舉刀提劍,唿嘯之聲,震天動地,浩浩蕩蕩地向武當推進。


    與此同時,武當山那邊,也派弟子下山,到十堰縣城中,將地獄門大軍即將進攻武當山的消息,告知那些江湖好漢,並且請他們支援武當山。另外將近千餘好手,喬裝成百姓,潛伏在十堰城中,隻等戰事一起,便與山上之人一起,圍攻薛長卿的部隊。


    數千江湖好漢既已上山,加上武當山的數百弟子,武當山雖然範圍廣大,可上山的路徑眾多,但有這麽多人防守已經足夠了。


    玉虛道長與鄢雲,根據武當山各大險要關口的重要性不同,或多或少,安排了武功高低不同的武當弟子與江湖好漢。因為薛長卿所率領的地獄門大軍,至少需要兩三天才能抵達武當山腳下,是以玉虛道長等人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周密的部署。


    部署妥當之後,隻等薛長卿等人往口袋子裏鑽了,屆時與山下之人收尾夾擊,他們腹背受敵,不說將他們殺得片甲不留,至少也能大獲全勝。


    薛長卿信誓旦旦,揚言武當山唾手可得,滿麵春風,求功心切,一個勁地催促大軍跟上自己的步伐,急速向前進發,進程比淩霄想象中要快許多,到第三天拂曉時分,便已到了十堰縣城附近。


    淩霄愁眉不展,心中隱隱有些擔憂,心道:“薛長卿行軍如此之快,也不知玉虛道長他們準備地如何了?但願不要有什麽差池就好。”


    當下默不作聲,與聖火壇其餘三位舵主一起,緊隨薛長卿身後,向十堰城方向鞭馬前行。到了縣城西郊,薛長卿再命探子去城中,查看是否還有許多江湖人士盤踞不去。


    不到一個時辰,探子便飛馬來報,將探查到的縣城中江湖人士全部離開的假象告知薛長卿。


    薛長卿心道:“他們這些人前些天還一直在城中待著,也不知為何這麽急著離開?我地獄門的大軍,聲勢如此浩大,或許他們探到消息,一同上了山,支援武當派也說不定。但我大軍已經到了這裏,無論武當山有多少人防守,攻打武當都已經勢在必行,有進無退!”


    想到這裏,便斷然說道:“全軍出發,直取武當!”將手向前一揮,黑鬃健馬,如一道飛揚的旗幟般向縣城奔去,後頭三千地獄門弟子在各大壇主、舵主的率領下,驅馬緊隨。


    穿過十堰縣城之時,也不稍微停留,很快就到了武當山腳下。抵達武當山麓時已是未時,此時正值初春,山腳下野花遍地開放,清新的芬芳,迎著暖風襲來,如同情人的唿吸般香甜。


    勞師遠征,利在快攻,速戰速決,最忌拖延遲緩。薛長卿深知這一點,當下與淩霄等幾位聖火壇舵主,率領前軍千二百人,從正麵向武當山衝去,喊殺之聲,不絕於耳。


    山道逼仄,僅能容二人並行,是以薛長卿的隊伍在蜿蜒的山道上,特別綿長,前後人群相接,行動緩慢,遠遠望去,如同一條長蛇般在山道之上盤繞蠕動著。


    漠北雙鷹辜氏兄弟所率領的千二百人作為中軍,也緊隨其後;最後麵的是摩訶一劍雲之鵠的六百多人的隊伍,除聖火壇之外,其餘四壇的十幾名舵主,都在這六百多人當中。


    當薛長卿的前軍經過五龍祠之時,霎時間,隻覺腳下石階不斷震動,緊接著便聽到轟隆隆一陣巨響,沒等薛長卿等人反應過來,便見到無數塊巨石,沿著山道急速滾下,勢頭極為兇險。


    薛長卿與淩霄等幾位舵主,武功高強,連忙縱身躍到旁邊,輕鬆避過滾石的襲擊。然而其餘來不及躲開的人,就倒了大黴,每一塊大石滾下,都死傷一片。


    那些當場被大石撞擊而死的人還好些,最倒黴的是,腿腳受傷無法行走的人,就要被後麵接踵而至的大石,繼續碾壓,直到碾成肉餅,血肉模糊,腦漿迸裂,正好成全了他們口中為地獄門誓死效忠,肝腦塗地的豪言壯語。


    除了被大石撞擊、碾壓而死的人,其實更多的是,他們麵對滾下的大石,向後撤退時,相互踐踏而死之人。巨石群滾落停歇之後,薛長卿點檢前軍,這一千二百人,本是用以強攻的精銳之師,如今隻剩下不到三分之二。


    其實,若是薛長卿此時知難而退,山下雖有江湖好漢將近一千人的隊伍,也阻擋不住他剩下兩千多人的撤退之勢。然而薛長卿之前在岐黃子麵前,大言不慚地保證過,一定要首戰告捷,一舉拿下武當山。


    是以他絕不可能撤退,況且上山沒見一個敵人,就損傷這麽多弟子,這仗打得如此憋屈,如何不讓他惱羞成怒?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的薛長卿,此刻隻想著“報複”兩個字,哪裏還能審時度勢,明智地選擇撤退呢?


    然而,這巨石陣,還僅僅是鄢雲計劃中的開始而已,麵對怒不可遏的薛長卿,率軍繼續沿著山道向上猛衝之勢,鄢雲從容不迫,讓玉虛道長命令埋伏好的人,將準備好的幹枯圓木,澆上火油,點燃之後,沿著山道推下。


    薛長卿與麾下弟子們見到前麵濃濃的青煙直衝雲霄,也不知發生了何事,隻管向前衝去,剛走出沒幾步,熊熊燃燒的圓木,已經滾到麵前,本來薛長卿以為有了適才的前車之鑒,弟子們或許能想辦法避開,不至於重蹈覆轍。


    然而,饒是他們有了準備,向兩旁閃開,但這時春寒料峭,眾人還穿著較厚的毛皮衣服,隻要這些地獄門弟子的衣襟,稍微被圓木上的火油帶過,便立刻會燃遍全身。


    他們既要躲避迅速滾下的燃燒著的圓木,又要忙著去解下身上毛皮衣襟,一時間哪裏來得及?躲開了圓木的撞擊,卻避不開圓木上燃燒的火油向四周迸濺之勢,結果不是被撞擊碾壓而死,便是烈火焚身而亡。


    薛長卿目力極好,透過濃煙,看到前麵山崖上有幾個人,在向下了望,很顯然是在觀察下麵的傷亡情況如何。他還沒上山,一個敵人都沒擊殺,卻連番損兵折將,此時已經怒不可遏,指著前方石崖,對滿月雕弓黃大忠,大聲喊道:“黃舵主,看到前麵山崖上幾個敵人了麽?快把他們射下來!否則大軍很難前進!”


    “看到了,薛壇主放心,包在我身上!”黃大忠向他手指的方向,定睛一看,拍著胸脯說道。


    一語未畢,連忙將背上的大雕弓舉起,右手從箭簍中隨手抽出三支羽箭,搭在銀弦之上,右臂彎曲,三角肌腱,青筋虯突,很顯然這是張硬弓,拉弦之時,要特別用力,不過對於他來說,還是輕而易舉地將弓弦拉滿,箭矢離弦而去。


    隻聽“嗖!嗖!嗖!”三聲尖銳的響聲過後,三支銀色羽箭如電光般向前方石崖上幾人射去,才眨眼功夫,便聽到三聲慘叫,箭矢貫胸而過,瞬間結果了三名江湖好漢的性命。


    薛長卿見狀大喜,連聲稱讚黃大忠箭法了得,連淩霄也驚駭不已,適才遠在石崖之上的幾個人,在此處望去,僅僅隻有幾寸大小,想不到此人箭法如此了得,同時射出三箭,居然每一箭都射中目標。


    而黃大忠見薛長卿讚揚他,也不是太高興,隻是淡淡的說道:“可惜射中的那三人都是些小角色,要不然我箭法再好,這麽遠距離射過去,高手若是發現的話,定能避開或者將箭矢格擋開。”


    薛長卿笑道:“不管怎樣,我們都無斬獲,若是能攻下武當,你當記首功。待會兒我們衝上武當山去,你再暗中射殺他們的高手不遲。”


    說著,連忙吩咐後麵的弟子,隨自己向前衝去,淩霄、黃大忠等舵主率領身後的地獄門弟子緊隨其後。


    玉虛道長見有人能在這麽遠的距離,同時射殺三人,兀自心中一凜,驚道:“看來地獄門能人也不少,隻是此人身懷這麽好的箭法,卻用來為虎作倀,助紂為虐,未免可惜了。”接著對鄢雲道:“這人能在這麽遠距離射殺我方之人,該如何是好?”


    鄢雲稍微尋思了一會兒,便對玉虛道長笑道:“道長無需擔心,箭法再好,也隻能遠攻或偷襲,如若他們衝上來,我們派高手與他貼身搏鬥,他如何有時間挽弓拉弦呢?況且我們也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待他們靠近些,我們便命眾人向他們萬箭齊發,隻要我們讓眾人射完一箭之後,立刻藏身掩體之下,此起彼伏,他一個人,一張弓,再厲害也無法顧及到這麽多人。因此麵對這樣有勇無謀之人,根本不足為慮。”


    玉虛道長聞言,一捋白須,稱讚著笑道:“鄢雲小兄弟你足智多謀,貧道虛長你數十歲,在這方麵倒是無法望你項背了。”


    “道長過獎了,沒有道長指揮命令群雄,我有再多的計策也是枉然,道長是會‘將將’的劉邦,我隻是會‘將兵’的韓信而已。1”鄢雲謙虛地將手一拱,接著轉身,手指下方,說道:“道長快讓各人準備放箭,他們又快攻上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女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客霞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客霞流並收藏大唐女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