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婚事
紅樓:穿越賈珠,李紈直唿受不了 作者:廿米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處理完雲南和遼東的事情,賈珠才有精力來處理自己的事情。
和寶釵的婚事,隻需要直接和薛家提親即可,但和黛玉的事情,卻還要先問問黛玉和林如海的意思。
黛玉大部分時間都住在神京林府,但遇到節日,或者賈母想她時,還是會到碧紗櫥住上一段時間。
賈珠迴京,黛玉也被接了過來玩樂,所以住在賈母的院子裏。
迴京第三日,賈珠給老太太請安後,便來了黛玉的住處。
隻見黛玉穿著一件淡紫色五彩印花綢緞對襟褙子、梅花暗紋粉領米白緞麵交領中衣、雪青長裙,靈動俏皮的同時又仙氣飄飄。
賈珠道:“已經入冬,早晚天冷,妹妹身子弱,應多穿些才是。”
黛玉道:“在屋裏不礙事,若是出門,我會記著多穿,多謝大哥關心!”
噫,這打開方式不對啊,按照黛玉的性格不是應該說“哪裏就冷死我了呢?”
難不成是賈珠想多了,黛玉根本沒有那方麵的意思?
黛玉隻有對外人才會端莊大方,對於真正親近的人多少有些尖酸小性子,尤其是對於戀人。
賈珠狐疑,用係統麵板看了一下黛玉的好感度,足足九十五點,應該是喜歡才對,可為什麽不一樣呢?
黛玉見賈珠發愣,問道:“大哥,在想什麽呢?”
賈珠道:“沒什麽,見到妹妹就突然想起妹妹去年寄來的詩集,想到其中的一首詩。”
黛玉麵色泛紅,有些羞怯,問道:“是哪一首?”
賈珠念道:“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這首詩是李商隱在新婚之夜,見到妻子時情不自禁寫下的一首詩,突出荷花花葉相配,實則表示他們雙方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黛玉的心砰砰地跳,麵色緋紅,大哥這是什麽意思呢?難不成是要......?
可是她應該怎麽迴答呢?
萬一大哥沒有那個意思,真的隻是隨便想起一首詩呢?
萬一是她想的那個意思,而她不迴應,大哥又會不會以為她要拒絕呢?
愛在心裏口難開,要如何捅破這一層窗戶紙呢?
從小到大,她對賈珠更多的是仰慕,一直將賈珠當成是替她遮風擋雨的好大哥。
江南一行,賈珠救了她父親,她更是心生感激,享受著被賈珠照顧的幸福。
隨後的姑蘇踏青,以及在太湖和京杭運河共度的那段日子,讓她看到了賈珠的另一麵,已經心生情愫,但是她知道他們是不可能的。
再後來,她在賈珠書房裏看到了賈珠珍藏的紅梅,仿佛感受到了賈珠也有相同的情愫。
於是情根深種,無法自拔,尤愛梅花,總是穿繡有梅花的衣服,念寫有梅花的詩詞。
就連鸚鵡都學會了“昨夜月明香暗度,相思忽到梅花樹”,如果不是常思常念,鸚鵡又怎麽學得會?
而且,賈珠臨出發前,她送給賈珠的香囊上,也有她親手繡的梅花。
這是她第一次給除父親以外的男子送自己親手做的禮物,她以為賈珠應當能明白她的心意。
後來她更是給賈珠送去了《李義山詩集》,將自己的心意表露無疑。
其實黛玉已經很大膽很直接了,隻能怪賈珠的現代思想在作怪,認為喜歡一定要說出來,才能確定是真的喜歡。
不是誰都像秦可卿和阮靈汐那樣,直接出大招,一上來就脫衣服的。
在當下這個時代,男女之間私相授受都是不允許的,所以黛玉的行為其實已經很大膽了。
麵對賈珠可能是無意,可能是求愛的詩詞,她應該怎麽迴呢?
黛玉道:“原來是這一首,我也想起一首詩來。”
賈珠問道:“妹妹想到的是哪一首?”
黛玉道:“我最喜歡他的這首,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原來是留得殘荷聽雨聲這句,這首詩是李商隱寫給表兄弟崔雍、崔袞的詩,表兄弟正好可以對應黛玉和賈珠表兄妹的關係。
表兄弟之間說相思是思念,表兄妹之間說相思就是真的相思。
相思迢遞隔重城,不正對應賈珠遠在千裏之外,黛玉的相思之情嗎?
賈珠終於確定,黛玉對他是有情愫的,之所以沒有表現出自己的小性,可能是雙方身份地位的不同,甚至是黛玉不想因為自己的小性而影響到賈珠的正事。
賈寶玉整天無所事事,拈花惹草,所以黛玉才有自己的小脾氣,這也是雙方增進感情的方式。
但賈珠不一樣,每天處理的都是國家大事,所以黛玉以李紈為標準,盡量在賈珠麵前表現的大方得體。
為了愛一個人而改變自己,全心全意為對方好,這就是黛玉的愛,專一、純粹、理想主義。
賈珠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黛玉,其實我今天是來求親的,想問問你願不願意?”
黛玉隻覺得麵紅耳赤,口幹舌燥,一顆心砰砰直跳,腦袋裏空空如也,哪有人當麵問女孩子願不願意的?
黛玉輕聲道:“女兒家的婚事,一切都由父親做主。”
賈珠道:“妹妹同意就好,我這就去找姑父,一定會說服姑父同意的。”
說罷,賈珠也不久留,留下來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不如讓黛玉一個人好好想想。
聽到賈珠離開的腳步聲,黛玉這才抬起頭,看著賈珠離開的背影,麵頰滾燙,腹誹道“誰同意了?我可沒說同意。”
“父親真的會同意嗎?如果父親不同意怎麽辦呢?”
賈珠離開後,紫鵑和雪雁才從外麵進來,看著黛玉緋紅的臉頰,紫鵑就猜到了大概,說道:“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恭喜小姐尋得知心人。”
黛玉聽了,說道:“你這小蹄子瞎說什麽,我看你今兒是越發瘋了。”
紫鵑笑道:“小姐若不喜歡,我這就去告訴大爺,就算大爺是王爺,我也不怕。”
說著就作勢要去找賈珠,黛玉道:“你這小蹄子是越來越沒有規矩了,看我今天不饒你。”
然後兩人就在院子裏追逐玩鬧起來。
賈珠明確黛玉心意後,就去找了寶釵,離京之前,賈珠和寶釵就已經情定,所以並無任何意外。
賈珠也告知了薛姨媽和薛文龍,婚事畢竟講究一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是要取得他們的同意。
薛姨媽和薛蟠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了,普天之下,就算是嫁給太子也不如嫁給賈珠,何況雙方本來就是親戚,如今更是親上加親。
官員下值之後,賈珠又去找了林如海,林如海本人是同意的,他對賈珠的身份地位、能力以及為人都無比滿意,如果賈珠能成為他的女婿,他相信賈珠能把黛玉照顧的很好。
而且,就算黛玉隻是側王妃,身份地位也要比其他誥命夫人高,何況賈珠將來還有可能登臨至尊之位。
加之老太太本就疼愛黛玉,李紈也不是難相處的人,黛玉進門之後,在賈家不會受什麽委屈。
但是他也要先問過黛玉的態度才能答複賈珠,如果黛玉不喜歡,他也不會強求。
林如海隨即去了榮國府,黛玉隻說“一切都由父親做主”,林如海便知其意,笑嗬嗬去鎮南王府迴複賈珠。
得到黛玉、寶釵及她們家人的同意後,賈珠就可以開始安排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流程了。
和寶釵的婚事,隻需要直接和薛家提親即可,但和黛玉的事情,卻還要先問問黛玉和林如海的意思。
黛玉大部分時間都住在神京林府,但遇到節日,或者賈母想她時,還是會到碧紗櫥住上一段時間。
賈珠迴京,黛玉也被接了過來玩樂,所以住在賈母的院子裏。
迴京第三日,賈珠給老太太請安後,便來了黛玉的住處。
隻見黛玉穿著一件淡紫色五彩印花綢緞對襟褙子、梅花暗紋粉領米白緞麵交領中衣、雪青長裙,靈動俏皮的同時又仙氣飄飄。
賈珠道:“已經入冬,早晚天冷,妹妹身子弱,應多穿些才是。”
黛玉道:“在屋裏不礙事,若是出門,我會記著多穿,多謝大哥關心!”
噫,這打開方式不對啊,按照黛玉的性格不是應該說“哪裏就冷死我了呢?”
難不成是賈珠想多了,黛玉根本沒有那方麵的意思?
黛玉隻有對外人才會端莊大方,對於真正親近的人多少有些尖酸小性子,尤其是對於戀人。
賈珠狐疑,用係統麵板看了一下黛玉的好感度,足足九十五點,應該是喜歡才對,可為什麽不一樣呢?
黛玉見賈珠發愣,問道:“大哥,在想什麽呢?”
賈珠道:“沒什麽,見到妹妹就突然想起妹妹去年寄來的詩集,想到其中的一首詩。”
黛玉麵色泛紅,有些羞怯,問道:“是哪一首?”
賈珠念道:“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這首詩是李商隱在新婚之夜,見到妻子時情不自禁寫下的一首詩,突出荷花花葉相配,實則表示他們雙方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黛玉的心砰砰地跳,麵色緋紅,大哥這是什麽意思呢?難不成是要......?
可是她應該怎麽迴答呢?
萬一大哥沒有那個意思,真的隻是隨便想起一首詩呢?
萬一是她想的那個意思,而她不迴應,大哥又會不會以為她要拒絕呢?
愛在心裏口難開,要如何捅破這一層窗戶紙呢?
從小到大,她對賈珠更多的是仰慕,一直將賈珠當成是替她遮風擋雨的好大哥。
江南一行,賈珠救了她父親,她更是心生感激,享受著被賈珠照顧的幸福。
隨後的姑蘇踏青,以及在太湖和京杭運河共度的那段日子,讓她看到了賈珠的另一麵,已經心生情愫,但是她知道他們是不可能的。
再後來,她在賈珠書房裏看到了賈珠珍藏的紅梅,仿佛感受到了賈珠也有相同的情愫。
於是情根深種,無法自拔,尤愛梅花,總是穿繡有梅花的衣服,念寫有梅花的詩詞。
就連鸚鵡都學會了“昨夜月明香暗度,相思忽到梅花樹”,如果不是常思常念,鸚鵡又怎麽學得會?
而且,賈珠臨出發前,她送給賈珠的香囊上,也有她親手繡的梅花。
這是她第一次給除父親以外的男子送自己親手做的禮物,她以為賈珠應當能明白她的心意。
後來她更是給賈珠送去了《李義山詩集》,將自己的心意表露無疑。
其實黛玉已經很大膽很直接了,隻能怪賈珠的現代思想在作怪,認為喜歡一定要說出來,才能確定是真的喜歡。
不是誰都像秦可卿和阮靈汐那樣,直接出大招,一上來就脫衣服的。
在當下這個時代,男女之間私相授受都是不允許的,所以黛玉的行為其實已經很大膽了。
麵對賈珠可能是無意,可能是求愛的詩詞,她應該怎麽迴呢?
黛玉道:“原來是這一首,我也想起一首詩來。”
賈珠問道:“妹妹想到的是哪一首?”
黛玉道:“我最喜歡他的這首,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原來是留得殘荷聽雨聲這句,這首詩是李商隱寫給表兄弟崔雍、崔袞的詩,表兄弟正好可以對應黛玉和賈珠表兄妹的關係。
表兄弟之間說相思是思念,表兄妹之間說相思就是真的相思。
相思迢遞隔重城,不正對應賈珠遠在千裏之外,黛玉的相思之情嗎?
賈珠終於確定,黛玉對他是有情愫的,之所以沒有表現出自己的小性,可能是雙方身份地位的不同,甚至是黛玉不想因為自己的小性而影響到賈珠的正事。
賈寶玉整天無所事事,拈花惹草,所以黛玉才有自己的小脾氣,這也是雙方增進感情的方式。
但賈珠不一樣,每天處理的都是國家大事,所以黛玉以李紈為標準,盡量在賈珠麵前表現的大方得體。
為了愛一個人而改變自己,全心全意為對方好,這就是黛玉的愛,專一、純粹、理想主義。
賈珠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黛玉,其實我今天是來求親的,想問問你願不願意?”
黛玉隻覺得麵紅耳赤,口幹舌燥,一顆心砰砰直跳,腦袋裏空空如也,哪有人當麵問女孩子願不願意的?
黛玉輕聲道:“女兒家的婚事,一切都由父親做主。”
賈珠道:“妹妹同意就好,我這就去找姑父,一定會說服姑父同意的。”
說罷,賈珠也不久留,留下來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不如讓黛玉一個人好好想想。
聽到賈珠離開的腳步聲,黛玉這才抬起頭,看著賈珠離開的背影,麵頰滾燙,腹誹道“誰同意了?我可沒說同意。”
“父親真的會同意嗎?如果父親不同意怎麽辦呢?”
賈珠離開後,紫鵑和雪雁才從外麵進來,看著黛玉緋紅的臉頰,紫鵑就猜到了大概,說道:“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恭喜小姐尋得知心人。”
黛玉聽了,說道:“你這小蹄子瞎說什麽,我看你今兒是越發瘋了。”
紫鵑笑道:“小姐若不喜歡,我這就去告訴大爺,就算大爺是王爺,我也不怕。”
說著就作勢要去找賈珠,黛玉道:“你這小蹄子是越來越沒有規矩了,看我今天不饒你。”
然後兩人就在院子裏追逐玩鬧起來。
賈珠明確黛玉心意後,就去找了寶釵,離京之前,賈珠和寶釵就已經情定,所以並無任何意外。
賈珠也告知了薛姨媽和薛文龍,婚事畢竟講究一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是要取得他們的同意。
薛姨媽和薛蟠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了,普天之下,就算是嫁給太子也不如嫁給賈珠,何況雙方本來就是親戚,如今更是親上加親。
官員下值之後,賈珠又去找了林如海,林如海本人是同意的,他對賈珠的身份地位、能力以及為人都無比滿意,如果賈珠能成為他的女婿,他相信賈珠能把黛玉照顧的很好。
而且,就算黛玉隻是側王妃,身份地位也要比其他誥命夫人高,何況賈珠將來還有可能登臨至尊之位。
加之老太太本就疼愛黛玉,李紈也不是難相處的人,黛玉進門之後,在賈家不會受什麽委屈。
但是他也要先問過黛玉的態度才能答複賈珠,如果黛玉不喜歡,他也不會強求。
林如海隨即去了榮國府,黛玉隻說“一切都由父親做主”,林如海便知其意,笑嗬嗬去鎮南王府迴複賈珠。
得到黛玉、寶釵及她們家人的同意後,賈珠就可以開始安排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