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雲夕年紀輕輕,竟也識得沙國的葡萄酒,那可是不多見的佳釀……”李儒喃喃道,似是對身旁的蕭逸道來,又像是自己自語。


    “的確,上次在下出使沙國是,也小飲了幾杯,卻是不同凡響……”蕭逸笑容可掬地道,卻捕捉到李儒豔羨的眼神。原來這位李先生,李大儒也好這杯中物,看來還不是一般的喜好,蕭逸暗笑。


    “嗯。”李儒清了清嗓子,壓下肚中的“酒蟲”,沉聲道,“這首邊塞詩,作的極為生動,將飲宴時的情景,刻畫的活靈活現。對於軍中的描寫,也很是寫實。以她這個年齡能作此詩,倒是很令老夫驚訝。”李儒麵露激賞之色,又道,“隻是……後麵的詩句含義未免悲觀,讓人聽了平白減了鬥誌,意義未免消極……”李儒麵露可惜之色。


    先生可否聽晚生一言,蕭逸言語謙和,卻目光灼灼地道。


    “蕭學士請講。”


    “私以為,此詩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


    “哦?”李儒不但沒有介懷蕭逸的不同觀點,反而很有興趣的樣子。真乃大儒風範。


    “晚生到覺得這首詩不是在宣揚戰爭的可怕,也無意表現對戎馬生涯的厭惡,更不是對生命不保的哀歎!”蕭逸頓了頓,繼續道,“當時是難得的歡宴,少不了一陣豪飲,眾人定是醉意微微了。也許有人想放杯了吧,這時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麽,醉就醉吧,就是醉臥沙場,也請諸位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我們不是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嗎?”


    蕭逸像是講故事一樣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推想的情景,繼續道,“可見這三、四兩句正是席間的勸酒之詞,而並不是什麽悲傷之情,倒是含了幾分“諧謔”,卻也為盡情酣醉尋得了最具有環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而“醉臥沙場”,表現出來的不僅是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而且還有著視死如歸的勇氣,”


    李儒斂目深思,少頃,便輕輕擊了下掌,眼中神采盎然。


    “果然是作諧謔語讀便妙,而且妙的不是一點半點。簡直是截然不同啊!哈哈哈……”說著竟放聲大笑起來。


    笑聲引得選手們紛紛側目,不知道這位李大評委笑的是哪門子事情。


    蕭逸笑望著這位李大儒,心裏倒是越來越敬佩這位前輩。文人重視才華,渴望才華,但是過人的胸襟與對於知識的不懈追求,才是最難得的。


    看著台下,那名叫雲夕的少女對自己露出釋然的微笑,蕭逸心中一動,難道,她竟猜到我已為她解過這詩了麽?


    第二輪比賽後,留下了四人。是甄有才、宴池、韓清和我。比賽也已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將決出前三名。隻是大家在意的不是前三名,而是第一名。這詩賽第一名又會花落誰家呢?


    李儒鄭重地拿出第三個卷軸,仔細地打開。在這過程中,韓清的美目一直盯著那卷軸,而甄有才則是一絲不苟地正襟危坐,隻是緊抓著筆的手泄露了他的一絲緊張。我和宴池倒是自在如常,看的蕭逸心裏更是暗自嘀咕。


    終於,決賽的試題在我們四個人,八隻眼的注視下揭開了神秘的麵紗。我不禁心裏一樂,原來是它。


    四人的目光緊緊盯著那逐漸展開的卷軸,映入眼中的竟是一幅畫!但見顯露的群山峻拔異常,雖筆墨不多,卻神髓流溢。再看環繞在周遭的雲海,蒼茫宏偉,恍如仙境。在一處最高的山頂上,一顆古鬆下,有一個人影。雖看不出麵目,但寥寥數筆,已生動地畫出了一個有生命的小人兒……朦朧的雲海,朦朧的古鬆,朦朧的人兒,朦朧的意境……好個意境深遠的詩題!


    這題出得著實值得考究。沒有給出明確的詩題,卻給出了這般朦朧的意境。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樣的題目就要靠個人發揮了,也往往正是這樣給人充分想象空間的題目,才得以試出一個人的才華與胸襟。


    “竟是流雲居士的手筆!”甄有才發出一聲驚歎。


    流雲居士?難怪。難怪這群山古鬆如此峻拔,這蒼茫雲海如斯飄渺,這鬆下人影活靈活現了。是“天下第一畫師”流雲居士的大作,就不足為奇了。


    於是,在場的人,無論是選手還是評委,竟都開始欣賞起畫來,沉浸在藝術殿堂中無法自拔……


    片刻之後,蕭逸微笑著感歎,“不知是龍國的哪位能人,能請得流雲居士畫此詩題?”


    說著,抬眼看向李儒,見對方也是望畫唏噓不已。這流雲居士的畫技如神,風格飄逸,有天下第一畫師之稱,“天下第一”的畫兒,自是十分珍貴。可這不是這幅畫如此備受矚目的最主要原因。主要是這位居士淡然隨性,閑雲野鶴。不但行蹤讓人捉摸不定,流傳下來的畫卷,也是少之又少。


    這並不是說此人不常作畫,相反,他作畫隨性的很。興致來了,蒼穹,山川,市井,人群……皆可入畫。但作畫後,並不珍藏或是變賣,經常是付之一炬,名曰“迴歸自然”,還說“作畫最大的樂趣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實是怪人一個。


    他生平不喜受命作畫,很多王孫貴胄,送千金,寶物,豪宅,又托人情,請他作畫一副,也不見他應允。這次竟會為這個七國大賽畫此詩題畫卷……


    蕭逸與李儒對望一眼,均感受到對方眸中的疑問。但比賽要進行,兩人各自歸座,宣布決賽詩題。


    “和此畫意境,賦詩一首。體裁不限。時限為一柱香。”


    話音才落,已有人開始執筆。


    我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沾著墨汁。詩題一展示出來,我的腦中便湧現出了一首詩,與這副畫不謀而合,怎能不樂?


    香一點點地燃短,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選手們也陸續地完成所作。


    香盡,甄有才長唿出一口氣,把筆穩穩地放置在筆架上,似是將將寫完。而韓清,仍靜然地注視著桌案上的詩,凝目迴味。


    宴池……他的詩早就做完了,此時正在看著那副流雲居士所作之畫,神色中有一絲推崇,一絲感悟,還有一絲說不出來是什麽的感覺。


    “時間到。諸位停筆。”


    詩卷收上來後,兩位評委更是細細讀閱,一是決賽作品,關係到誰為魁首的問題,二是這畫卷詩題的意境,著實有著推敲的餘地,這些年輕人又不知如何寫來?


    兩位評委耳語了一陣。然後,蕭逸點了甄有才來吟誦所作之詩。


    “遠山


    雲籠日觀望,遠與扶桑樹。


    滄海似鑲金,眾山如點黛。


    遙知碧峰首,獨立煙嵐內。


    何人依老鬆?蒼蒼幾千載。”


    頌罷,甄有才輕微地唿了一口氣,如釋重負地坐下,整個人輕鬆了不少。我暗歎,他的詩應情應景,中規中矩。畫中的景物都被提到。尾兩句以提問的方式,引大家去猜測,去思考,點出了鬆下之人,飄渺的身影,是否是化境仙人呢?否則,如何與老鬆蒼蒼幾千載?


    李儒點點頭,點了韓清來讀。那端莊嫻雅的女子緩緩盈立,吟道。


    “聽鬆


    蕭蕭木葉落,湛湛露珠懸。


    嘹唳衝雲雁,淒清抱樹蟬。”


    這詩的意境比甄有才的那首又委婉了些,充分顯示出女兒家的細致與浪漫。蕭蕭葉落,令人聯想到落葉從上方飄落之聲,兼要得見“湛湛露珠懸”,如此,必得離得很近。整篇詩中,未提鬆下之人,但又是以人的視角來寫。那麽,那個觀此情景的人又是誰?不由得就想起了那立於鬆下之人,仿佛他正仰首望著鬆樹,聽著那淒清蟬鳴……如果說甄有才的詩,是以他人的視角來看待這幅畫的話,那韓清無疑是將自己置於畫中,以畫中人的身份來描述著有些單從畫上看不到的事物。


    蕭逸露出欣賞之色,隨即看了看那個來自夜羽的少年,對方也正老神在在地迴望著自己。眼中視線毫不迴避,澄淨無塵的眼眸所傳達來的氣勢卻是無絲毫退讓的堅定。


    “祝宴池。”蕭逸點出了那少年的名字。


    宴池瀟灑的起身,如雲的清悅嗓音誦出動人的詩篇。


    “送別


    鬆下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複問,白雲無盡時。”


    平實的詞句,簡明的敘事,頭兩句敘事,送別朋友。三,四句講出了朋友要隱居的原因。末兩句闡述了作者的瀟灑,閑適之意。對朋友說,你隻管去吧!我不再問,白雲無窮盡足以自娛。


    這首詩可說是把畫中景物都描述了個遍。還表達了一種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之意。盡管朋友隱居是因為“不得意”,但作者卻很豪邁地說出了後兩句,足見其心意。更妙的是,詩中有兩個人,畫中卻隻有一個人站在老鬆之下,引人遐思……到底哪樹下之人是送人的,還是被送的朋友?但無論是作者,還是朋友,站於鬆下時,定是在眺望著遠方。而他眺望的是漸行漸遠的朋友?還是那無窮無盡的白雲呢?


    在思索詩中的含義時,也在想,這詩竟和我的有些意境相通。不由想宴池瞧去,誰知他馬上就感受到我的目光,轉過頭來。我們目光相接,我有些尷尬,忙低下頭,腦中卻還留著剛剛他見我尷尬而露出的開心的狐狸笑。


    那麽,就剩下我一個了。我仰起頭,看向兩位評委。卻見他二人盯著桌案上的詩卷,正在討論什麽?


    然後,我看到李大儒抬起了頭,看我的神色凝了凝。隨即,我終於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雲夕。”


    經過之前的幾輪比試,大家對彼此的詩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時四人中三人都已吟誦過自己的作品,現下隻餘我一人。而其餘三人又對我會做什麽樣的詩很好奇,故而,當我輕盈起身,立於案前後,大家的目光也隨之而來。


    因為同是女子,我在韓清的目光中感覺到了一種同氣相惜的意味。我們目光相接,各自微笑頷首。


    而甄有才,他好似忘了自己是來比試似的。從他讀過自己的詩作後,他就好像卸下了包袱一樣,自在無比。此時,倒好像是平日裏與好友對詩一樣,眼中閃著期望的好奇,急待聽到對方的佳作。此人,真真的是有一顆赤子之心啊!


    看著宴池向我打過來的v字手勢,一絲淺笑情不自禁地綻開在嘴角,被那笑容帶出美好弧度的雙唇輕啟,一首五絕便如空穀清泉般湧了出來。


    “尋隱者不遇


    鬆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短短的幾句道完,眾人竟有些懵然。韓清看著我的眼中閃著疑惑,繼而低垂下頭深思。我看了看前麵桌案後的兩位評委,微微一笑,輕施一禮後落座。


    一片寂靜,帶著些許懵然,帶著些許迷惑,帶著些許深思……


    宴池略思慮下,恍然抬頭,眸中的異彩竟是如此絢爛奪目……


    “李先生,您看,此詩如何?”蕭逸請教道,眼中笑意卻是滿的漾了出來。


    李儒看著蕭逸道,“蕭學士怕是早有評斷了吧!”眼中同樣含著笑意,一種惜才之意。“誠然,這首詩聽似脫口而出,句句明白如話,字字平淡無奇,似乎並沒有什麽可以值得挑出來推敲、玩味的地方。可也正是這“明白如話”,“平淡無奇”,形成了此詩最大的特色:含糊其辭,妙在其中。”


    蕭逸認真聆聽,時不時地點一下頭,表示讚成。


    李儒續道,“全詩隻有區區20字,卻涉及到三個人物:尋者、童子、隱者單從詩題便可看出詩中的主角應該是隱者,因為他是“尋”的對象,可是,詩中的四句詩對隱者沒有一絲一毫的明確交待:其身份、氣質、品格等等,都深深地隱在詩句的背後。這不是含糊其辭嗎?”


    ,“卻是如此。”蕭逸道。


    “而若細心地品味詩句,又不難發現隱者若即若離,時隱時現,活躍在詩句營造的畫境深處……詩中的古鬆、白雲、青山、童子、草藥,哪一樣不與隱者有著密切的關係?”李儒言至此,轉頭看向那幅由流雲居士所作之畫,不由慨歎了聲。


    “時隱時現,若有似無,正是隱者的特點,其意境由於這畫兒同根同源……”


    蕭逸也看向那畫卷,輕道,“身居雲山,遠離塵世,與青鬆做伴,與白雲共遊。童子相依,采藥為樂,濟世活人,性情高潔,隱者之風也。”又讚了一句,“好不閑適自在!”心下起了豔羨之心,神往之意。


    李儒點了點頭,“在含糊其辭的詩句之中,在隱隱約約的畫境深處,隱者風骨,飄然顯現。可見,寫人不見人,卻又在字裏行間飄忽閃現,正是“含糊其辭”的妙處。”


    說著,不由得朝那作此詩之人看去。小小年紀,竟有如此造詣!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慨歎的同時,也為年輕的一代能有如此才華而欣慰。大儒者,當如此耳。


    看了看身邊的蕭逸,心道,此君不更是年輕一代文人的領軍人物麽?天下文壇,需要這些新鮮的活力啊!李儒用手輕捋了下胡須,慰然而笑。


    “蕭學士以為如何?”


    “晚生不敢,此詩妙在與畫卷意境相通,字句間雖含糊其辭,卻顯妙趣橫生。”


    “且不隻是在意境上,在作者的情緒變化上的表現手法,也很有趣。”


    “哦?”李儒微笑著看著這個神采奕奕的年輕人。


    “常人的心理,尋人不遇,多多少少都會在心裏激起情感的波瀾:或渴望、或失望、或激動、或悵惘。而詩中,尋者麵對“尋”而“不遇”,竟無一句明確表示情感活動的話語,淡淡而入,淡淡而出,仿佛一切與已無關。古人雲“詩言誌”。誌者,心聲也。無“情”何以為詩?在下認為,此詩中並非無情,隻是表達得“含糊”而已。”


    “此詩言簡意明。四句話實是訴出了三番問答,至少要六句才能表達的,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精簡為二十字。實是下了一番‘斟酌’。而此詩中,一問之後又二問三問,這三番答問,逐層深入,暗含感情起伏。”


    “‘鬆下問童子’時,心情暢悅,滿懷希望,‘言師采藥去’,答非所想,轉而失望,‘隻在此山中’,於失望中又萌生一線希望,還待尋找,及至最後一答:‘雲深不知處’,惘然若失,隻留無可奈何了。”蕭逸一口氣說完,暢談己見,大覺過癮。


    “妙極!情境,人物,心緒皆處於朦朧之中而又隱現於詩句之間,可謂妙才。”“更難得是言簡意深。措辭必定經過細細推敲而成。難得!”


    蕭逸沒想到這位大儒對此詩給與了如此大的評價。愣了片刻,即道。


    “得大儒‘妙才’‘難得’二語,此詩作者有福了。”


    “莫要全推到老夫身上,蕭學士自己不也是心中早有定論了嗎?”


    “哈哈。”兩位忘年文友相視一笑,心下皆了然。


    這詩賽魁首,便是此人了。


    在四名選手仍在深思與輕聲談論時,耳中傳來了擊鼓之聲。七國大賽的傳統,選出賽事頭三甲之前,擊鼓以示之。


    聽聞這平穩,磅礴的鼓聲,說心裏毫無感覺,那是不可能的。為何來此?來此作甚?不正是為了這一刻嗎?


    李儒的聲音,字字清晰而鄭重地傳來。


    “本次七國才藝大賽,詩才大賽前三甲名次已出。”


    不知是誰深吸了口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狂撩男神365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風知浮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風知浮遊並收藏快穿之狂撩男神365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