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本源
穿越封神我為紂王之氣死鴻鈞係統 作者:皇家七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幽冥地府。
奈何橋。
後土娘娘本尊在哪?
化身就是本尊,但本尊不是化身。
孟婆是後土,後土非孟婆。
不必糾結,否則你永遠也找不到人。瑤池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就是把孟婆當後土看待。
“瑤池天後,你想錯了,帝辛的人想要輪迴,是可以不來六道的,妾身也不知道他的事。”
“後土娘娘,我不看他怎麽輪迴,我隻要他輪迴後的人。”
瑤池說道:“你的生死簿上,有著所有人的名字吧?”
“嗯。”
後土點頭。隻要是在天地乾坤之內的生命,生死簿上就有其名。
至於“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是吹牛。即便你如何的長生不滅,都脫不了生死簿。
隻有“無生”,才有可能“無死”。
然而,跟本就沒有“無生”一說,隻要是活著喘氣的,都是“生命”。
“生、死簿”,活的,死的,都在簿子上有名。
隻是這生死簿也非隨意能察看的。所以,後土娘娘直接把生死簿判官筆拿了出來,送到了瑤池的手裏。
“瑤池,察看生死簿需要氣運,而且是等量的。”
後土笑道:“若是你的氣運比人少,根本無法打開。”
“若是打開了呢?”
“等量的氣運會被扣押,若是你將對方幹死了,連同他的氣運一起歸你。否則,押上的氣運送入。”
“善!”
瑤池曰善。拿著生死簿轉身就走,“我去找昊天,他氣運多。”
“不送了,臣妾還要賣湯。”
奈何橋的生意很忙,所有輪迴投胎靈魂都要喝一碗孟婆湯,不喝的不讓你進入六道。
不是所有人都能自主輪迴的,至少東方的仙神就不行。上古巫妖大戰,妖族、巫族、仙聖死後魂魄無依,後土娘娘才以身化六道,為死去的人造了個歸宿。
不僅是東方,西方的仙佛神聖也不行。靈魂是脆弱的,想要轉世投胎,必須要有轉門的輪迴法器,還要有人護持才可以。
這世上有兩件輪迴法器:六道輪迴、輪迴鏡。
六道輪迴自然是後土娘娘的了,輪迴鏡在閻摩(也就是閻羅王)手中。
除了這兩位之外,別的人是無法自主輪迴的。佛教派出了地藏王菩薩來幽冥地府當差,換取佛子輪迴的資格。
俄林波斯山神係,人死了就隻能進冥界呆著。冥王哈迪斯的後花園有三條通道,一條通往深淵地獄“塔俄塔羅斯”,一條通往普通靈魂的居住地“阿斯珀德羅斯“,一條通往英雄居住的福地“厄呂西翁”。
具體去哪裏,需要米諾斯、艾亞哥斯、拉達曼提斯這三位判官的審判。
可不管去哪裏,都是無**迴,重新做人的。
即便是英雄靈魂的福地“厄呂西翁”,也是沒有色彩的灰暗世界。英雄阿喀琉斯死後,就一直想要迴到人間,哪怕是給人做奴仆,他也不願留在冥界做鬼王。
當然了,還有一條光明之路,那就是成神。阿喀琉斯的母親海洋仙女忒提斯在兒子死後去找父神宙斯,抱著他的大腿哀求讓兒子成神。
但是,天神的位置有限,她並沒有成功。
幽冥地府。
酆都城。
北方鬼帝府。
尹受和梁氏下到了地府。在瑤池找後土要生死簿時,他覺得有必要下來走一遭。
“尊者,這麽說的話,那靈魂豈不是越來越多,哈迪斯的冥界能占的下嗎?”
梁氏問。
“靈魂還會再死一次,人死變靈魂,靈魂死就是真的消失了。”
尹受自己有經驗,靈魂死後就會變成一點“靈光”,類似光量子,純粹的能量沒有任何痕跡的靈光。
這天地宇宙內有三種最基本的元素:物質粒子、純能量、靈光。
在道家說法裏,於人又叫“精、氣、神”三元,於乾坤宇宙為“天、地、人”三極。
形不相加、合賴氣化、氣可直合、神可直通……人(生命)有三個要素,死亡也分三步,身體死亡(體滅),靈魂死亡(形滅),真靈死亡(神滅)。
輪迴,是作用在身體死亡後的靈魂層麵。靈魂之所以有形無體,這個可以從玄學上解釋,也可以用科學解釋。
尹受是非常重視科學的,山海界的地球上有專門研究“精神”的機構,通過研究已經得出了一套比較自洽的說法。
人體三大要素,身體方麵看得見摸得著,是人都能理解。至於精神思想層麵,源自於人體的神經樹。
在孩子剛剛出生時,神經樹是極其簡單的幼苗,隨著“眼耳鼻舌身意”五感六識對世界的不斷認知,神經樹會不斷的長大。
具體生長過程是這樣的,孩子出生後,臍帶被剪斷的疼痛感覺、睜開眼看到的第一束光,耳朵聽到的聲音,皮膚被接觸的感覺……等等等,隻要接收到“信息”,都會形成神經元,神經突。
人從出生後“五感六識”所經曆的一切,都會長成神經突、神經元細胞。
這個跟電腦手機的存儲是不一樣的,而是以實際物質的形式存在。
包括人的習慣,性格,條件反射等都是有實際的神經細胞形式存在。
當五感六識接收到以前出現過的信息後,新老信息重疊儲存的同時還會激發以前做出的反應,這就是習慣和條件反射。
這是物質層麵的記憶,這些記憶在靈魂上又有另一種形式的存在,這就是“形”,是靈魂的樣子。
孟婆湯,便是消“形”湯,進入六道進行輪迴,入胎,住胎,都要純粹的“靈光”才可以。
出生後,隻有純粹的靈光(真靈)才能形成新的“自我”(人魂)。
人有三魂,死亡時天魂先離體歸天,然後地魂進入幽冥地府,人魂最後消散。
當然,這個順序也會有錯亂的情況,不管是哪種,都是“橫死”,“非命”。
自我人魂先散,人體的神經元神經突失去了主導,天魂能離開,但地魂卻走不了,或者是不想走,接替人魂就會發生詐屍、變鬼、化僵屍等情況。
當然,多數情況下不會發生這種事。就算是橫死,天魂、地魂也會相繼離體。除非是有極大的怨氣、戾氣、煞氣、陰氣的情況下。
幽冥地府的鬼、神,之所以叫陰神,就是地魂聚形而成。
“大王,既然有三魂,那真靈,靈光在哪個魂內?”
梁氏問。
“人也三魂,也有三我,靈光一點卻不再任何一魂之上。而是三魂七魄齊聚時才能點亮靈光。”
尹受微微搖頭,說道:“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係統,等你修煉之後就會明白。”
不僅複雜,而且複雜。在三教中,三魂七魄的說法還是不一樣的,比如佛教裏的“五感六識”、“五蘊”、“三脈七輪”等等,不過是對三魂七魄的另一種說法。
對應到哲學層麵,也有別的稱唿。甚至到解剖學,也有說法,叫什麽“酶”,“素”,“胺”,控製著人的情、誌、欲之類的性格氣質要素。
巫族不修元神魂魄,其實就是“本源”轉移,以什麽為“本”的問題。
奈何橋。
後土娘娘本尊在哪?
化身就是本尊,但本尊不是化身。
孟婆是後土,後土非孟婆。
不必糾結,否則你永遠也找不到人。瑤池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就是把孟婆當後土看待。
“瑤池天後,你想錯了,帝辛的人想要輪迴,是可以不來六道的,妾身也不知道他的事。”
“後土娘娘,我不看他怎麽輪迴,我隻要他輪迴後的人。”
瑤池說道:“你的生死簿上,有著所有人的名字吧?”
“嗯。”
後土點頭。隻要是在天地乾坤之內的生命,生死簿上就有其名。
至於“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是吹牛。即便你如何的長生不滅,都脫不了生死簿。
隻有“無生”,才有可能“無死”。
然而,跟本就沒有“無生”一說,隻要是活著喘氣的,都是“生命”。
“生、死簿”,活的,死的,都在簿子上有名。
隻是這生死簿也非隨意能察看的。所以,後土娘娘直接把生死簿判官筆拿了出來,送到了瑤池的手裏。
“瑤池,察看生死簿需要氣運,而且是等量的。”
後土笑道:“若是你的氣運比人少,根本無法打開。”
“若是打開了呢?”
“等量的氣運會被扣押,若是你將對方幹死了,連同他的氣運一起歸你。否則,押上的氣運送入。”
“善!”
瑤池曰善。拿著生死簿轉身就走,“我去找昊天,他氣運多。”
“不送了,臣妾還要賣湯。”
奈何橋的生意很忙,所有輪迴投胎靈魂都要喝一碗孟婆湯,不喝的不讓你進入六道。
不是所有人都能自主輪迴的,至少東方的仙神就不行。上古巫妖大戰,妖族、巫族、仙聖死後魂魄無依,後土娘娘才以身化六道,為死去的人造了個歸宿。
不僅是東方,西方的仙佛神聖也不行。靈魂是脆弱的,想要轉世投胎,必須要有轉門的輪迴法器,還要有人護持才可以。
這世上有兩件輪迴法器:六道輪迴、輪迴鏡。
六道輪迴自然是後土娘娘的了,輪迴鏡在閻摩(也就是閻羅王)手中。
除了這兩位之外,別的人是無法自主輪迴的。佛教派出了地藏王菩薩來幽冥地府當差,換取佛子輪迴的資格。
俄林波斯山神係,人死了就隻能進冥界呆著。冥王哈迪斯的後花園有三條通道,一條通往深淵地獄“塔俄塔羅斯”,一條通往普通靈魂的居住地“阿斯珀德羅斯“,一條通往英雄居住的福地“厄呂西翁”。
具體去哪裏,需要米諾斯、艾亞哥斯、拉達曼提斯這三位判官的審判。
可不管去哪裏,都是無**迴,重新做人的。
即便是英雄靈魂的福地“厄呂西翁”,也是沒有色彩的灰暗世界。英雄阿喀琉斯死後,就一直想要迴到人間,哪怕是給人做奴仆,他也不願留在冥界做鬼王。
當然了,還有一條光明之路,那就是成神。阿喀琉斯的母親海洋仙女忒提斯在兒子死後去找父神宙斯,抱著他的大腿哀求讓兒子成神。
但是,天神的位置有限,她並沒有成功。
幽冥地府。
酆都城。
北方鬼帝府。
尹受和梁氏下到了地府。在瑤池找後土要生死簿時,他覺得有必要下來走一遭。
“尊者,這麽說的話,那靈魂豈不是越來越多,哈迪斯的冥界能占的下嗎?”
梁氏問。
“靈魂還會再死一次,人死變靈魂,靈魂死就是真的消失了。”
尹受自己有經驗,靈魂死後就會變成一點“靈光”,類似光量子,純粹的能量沒有任何痕跡的靈光。
這天地宇宙內有三種最基本的元素:物質粒子、純能量、靈光。
在道家說法裏,於人又叫“精、氣、神”三元,於乾坤宇宙為“天、地、人”三極。
形不相加、合賴氣化、氣可直合、神可直通……人(生命)有三個要素,死亡也分三步,身體死亡(體滅),靈魂死亡(形滅),真靈死亡(神滅)。
輪迴,是作用在身體死亡後的靈魂層麵。靈魂之所以有形無體,這個可以從玄學上解釋,也可以用科學解釋。
尹受是非常重視科學的,山海界的地球上有專門研究“精神”的機構,通過研究已經得出了一套比較自洽的說法。
人體三大要素,身體方麵看得見摸得著,是人都能理解。至於精神思想層麵,源自於人體的神經樹。
在孩子剛剛出生時,神經樹是極其簡單的幼苗,隨著“眼耳鼻舌身意”五感六識對世界的不斷認知,神經樹會不斷的長大。
具體生長過程是這樣的,孩子出生後,臍帶被剪斷的疼痛感覺、睜開眼看到的第一束光,耳朵聽到的聲音,皮膚被接觸的感覺……等等等,隻要接收到“信息”,都會形成神經元,神經突。
人從出生後“五感六識”所經曆的一切,都會長成神經突、神經元細胞。
這個跟電腦手機的存儲是不一樣的,而是以實際物質的形式存在。
包括人的習慣,性格,條件反射等都是有實際的神經細胞形式存在。
當五感六識接收到以前出現過的信息後,新老信息重疊儲存的同時還會激發以前做出的反應,這就是習慣和條件反射。
這是物質層麵的記憶,這些記憶在靈魂上又有另一種形式的存在,這就是“形”,是靈魂的樣子。
孟婆湯,便是消“形”湯,進入六道進行輪迴,入胎,住胎,都要純粹的“靈光”才可以。
出生後,隻有純粹的靈光(真靈)才能形成新的“自我”(人魂)。
人有三魂,死亡時天魂先離體歸天,然後地魂進入幽冥地府,人魂最後消散。
當然,這個順序也會有錯亂的情況,不管是哪種,都是“橫死”,“非命”。
自我人魂先散,人體的神經元神經突失去了主導,天魂能離開,但地魂卻走不了,或者是不想走,接替人魂就會發生詐屍、變鬼、化僵屍等情況。
當然,多數情況下不會發生這種事。就算是橫死,天魂、地魂也會相繼離體。除非是有極大的怨氣、戾氣、煞氣、陰氣的情況下。
幽冥地府的鬼、神,之所以叫陰神,就是地魂聚形而成。
“大王,既然有三魂,那真靈,靈光在哪個魂內?”
梁氏問。
“人也三魂,也有三我,靈光一點卻不再任何一魂之上。而是三魂七魄齊聚時才能點亮靈光。”
尹受微微搖頭,說道:“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係統,等你修煉之後就會明白。”
不僅複雜,而且複雜。在三教中,三魂七魄的說法還是不一樣的,比如佛教裏的“五感六識”、“五蘊”、“三脈七輪”等等,不過是對三魂七魄的另一種說法。
對應到哲學層麵,也有別的稱唿。甚至到解剖學,也有說法,叫什麽“酶”,“素”,“胺”,控製著人的情、誌、欲之類的性格氣質要素。
巫族不修元神魂魄,其實就是“本源”轉移,以什麽為“本”的問題。